本发明涉及一种偏心调浆桶。
背景技术:
在食品加工行业,特别是涉及到麦片米片的调浆,一般通过人工进行搅拌,然后间隔一段时间之后再进行搅拌,但是这样的搅拌方式效率太低下,而且浪费人力,如果不注意,会导致麦片米片搅拌不及时而发生沉淀发酸。为了能够使麦片米片浆料得到实时的搅拌,开发了一种调浆桶,这种调浆桶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搅拌框和旋转轴的安装即可,但是一般的搅拌框都是中间轴向位置和旋转轴连接的,如此导致搅拌框的搅拌轨迹只有一个圆周,导致调浆桶内部的麦片米片浆料不能得到充分的搅拌,搅拌效果不好,如果增加搅拌部件使电机的负荷增加,也不利于耗能,同时,由于惯性作用,调浆桶靠近桶壁附近经常汇聚大颗粒浆粒,不利于分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解决的问题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耗低、搅拌效果好、可有效分解桶壁附近的浆料颗粒的调浆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偏心调浆桶,包括桶体、支撑机构、搅拌机构;所述的桶体内部设有一搅拌空腔;所述的桶体上端一侧设有开口;所述的桶体内安装搅拌机构;所述的桶体底部安装支撑机构;所述的搅拌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旋转轴、搅拌框体;所述的电机安装在桶体上端外侧;所述的旋转轴上端和电机连接;所述的电机驱动旋转轴转动;所述的旋转轴安装在桶体内部且和桶体底面垂直;所述的搅拌框体包括外侧框体和内侧框体;所述的外侧框体和内侧框体安装在旋转轴的侧壁上;所述的内侧框体的横向长度是外侧框体横向长度的四分之一至四分之三;所述的桶体四周内壁上设有分布密集的矩形凹槽。
进一步,所述的内侧框体的横向长度是外侧框体横向长度的二分之一。
进一步,所述的外侧框体和内侧框体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的外侧框体和内侧框体分别设于搅拌轴的两侧;所述的外侧框体和内侧框体形成一字形结构分布。
进一步,所述的外侧框体和内侧框体分别设有两个;所述的两个外侧框体和两个内侧框体安装在旋转轴的外侧壁上。
进一步,所述的两个外侧框体相邻设置;所述的两个内侧框体相邻设置;所述的两个外侧框体和两个内侧框体形成十字形分布结构。
进一步,所述的两个外侧框体和两个内侧框体相间分布;所述的两个外侧框体和两个内侧框体形成x形分布结构。
进一步,所述的桶体上部设有液位感应计。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柱和伸缩气缸;所述的伸缩气缸安装在支撑柱内部;所述的伸缩气缸的上端和桶体下端面抵靠。
进一步,所述的桶体底部中间设有排浆管;所述的排浆管上设有截止阀。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柱呈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通过搅拌框体设计包括成外侧框体和内侧框体,外侧框体和内侧框体安装在旋转轴的侧壁上,内侧框体的横向长度是外侧框体横向长度的四分之一至四分之三,如此可以在不增加任何搅拌部件的基础上实现最大化的搅拌效果,适用于麦粉米粉浆料的搅拌,而且在内侧框体的横向长度是外侧框体横向长度的二分之一的时候达到最佳的搅拌效果;本发明的桶体四周内壁上设有分布密集的矩形凹槽,由于惯性作用,大颗粒浆料会在桶体内壁的附近进行汇聚,通过密集的凹槽进行分布增加浆料颗粒和桶体内部的碰撞面积和几率,有效的分解了大颗粒浆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的旋转轴和搅拌框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搅拌框体的搅拌轨迹。
图4为实施例2中的旋转轴和搅拌框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中的旋转轴和搅拌框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偏心调浆桶,包括桶体1、支撑机构、搅拌机构3。桶体1的外形结构呈圆柱的结构,四周和底部封闭,上端开口。桶体1内部设有一搅拌空腔11。搅拌空腔11可作为麦粉米粉浆料的搅拌容置空间。桶体1上端一侧设有开口12,用于麦粉米粉浆料的入口。桶体1内安装搅拌机构3。桶体1底部安装支撑机构。搅拌机构3包括驱动电机31、旋转轴33、搅拌框体32。搅拌框体32为呈矩形结构的搅拌框体结构。电机31安装在桶体1上端外侧。旋转轴33上端和电机31连接,电机31可驱动旋转轴33转动,电机31可为伺服电机,以便于旋转速度的调控。旋转轴33安装在桶体1内部且和桶体1底面垂直。如图2所示,搅拌框体32包括外侧框体321和内侧框体322。外侧框体321和内侧框体322安装在旋转轴33的侧壁上,旋转轴33可带动外侧框体321和内侧框体322进行旋转运动,如此,如图3所示,外侧框体321可形成轨迹a的圆周和内侧框体322可形成轨迹b的圆周,通过两个圆周的旋转搅拌,可增加搅拌的效果,在不增加任何搅拌部件的同时,控制了电机31的负荷和能耗,最大化的实现了搅拌的充分性。内侧框体322的横向长度是外侧框体321横向长度的四分之一至四分之三。桶体1四周内壁上设有分布密集的矩形凹槽13,通过密集的矩形凹槽13的设置,增加了大颗粒浆料和桶体1内壁的碰撞几率,有利于大颗粒浆料的分解。进一步优选,内侧框体322的横向长度是外侧框体321横向长度的二分之一,当内侧框体322的横向长度是外侧框体321横向长度的二分之一时,搅拌的效果达到最佳。进一步优选,如图2所示,外侧框体321和内侧框体322分别设有一个。外侧框体321和内侧框体322分别设于搅拌轴33的两侧,通过搅拌轴33带动外侧框体321和内侧框体322的旋转。外侧框体321和内侧框体322形成一字形结构分布。进一步优选,桶体1上部设有液位感应计4,可防止浆液溢出。进一步优选,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柱5和伸缩气缸6。伸缩气缸6安装在支撑柱5内部。伸缩气缸6的上端和桶体1下端面抵靠,通过伸缩气缸6的设置可便于桶体的上下位置的移动调节。进一步优选,桶体1底部中间设有排浆管7。排浆管7上设有截止阀8。通过排浆管7将浆料引出,然后打开截止阀8可以顺利将浆料排出,同时,可以通过伸缩气缸6抬高桶体1的高度,便于出料。进一步优选,支撑柱5呈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支撑的更加稳固。
本发明的通过搅拌框体32设计包括成外侧框体321和内侧框体322,外侧框体321和内侧框体322安装在旋转轴33的侧壁上,内侧框体322的横向长度是外侧框体321横向长度的四分之一至四分之三,如此可以在不增加任何搅拌部件的基础上实现最大化的搅拌效果,适用于麦粉米粉浆料的搅拌,而且在内侧框体322的横向长度是外侧框体321横向长度的二分之一的时候达到最佳的搅拌效果;本发明的桶体1四周内壁上设有分布密集的矩形凹槽13,由于惯性作用,大颗粒浆料会在桶体1内壁的附近进行汇聚,通过密集的凹槽进行分布增加浆料颗粒和桶体1内部的碰撞面积和几率,有效的分解了大颗粒浆料。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参照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如图4所示,外侧框体321和内侧框体322分别设有两个。两个外侧框体321和两个内侧框体322安装在旋转轴33的外侧壁上。两个外侧框体321相邻设置。两个内侧框体322相邻设置。两个外侧框体321和两个内侧框体322形成十字形分布结构。如此结构,增加了搅拌的部件,增加了电机的负荷,但是提高了搅拌的效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参照实施例1,如图5所示,两个外侧框体321和两个内侧框体322相间分布。两个外侧框体321和两个内侧框体322形成x形分布结构,本实施例结构的特点,可以使搅拌的频率快慢相间,进而调整搅拌的效果,实现充分搅拌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