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虹鳟复合免疫增强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73385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饲料添加剂,特别涉及一种虹鳟复合免疫增强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谷胱甘肽最早由deRey-Palhade于1888年在酵母细胞内发现,它可与硫元素混合后产生硫化氢,广泛存在于其它活体组织中。谷胱甘肽是由三种氨基酸,即谷氨酸(glutamine),半胱氨酸(cysteine)及甘氨酸(glycine)所组成的三肽,属于一种非蛋白质低分子量的硫醇,英文名称为glutathione(GSH),中文名称作谷胱甘肽。GSH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酵母、动物肝脏、肌肉及血液里,许多植物如蔬菜、豆类、谷物、薯类、菇类及细菌内也含有GSH。在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分子结构中,半胱氨酸的氨基和谷氨酸的γ-羧基结合,形成稳定的γ-肽键,这种结构能够抵抗细胞内肽酶的水解,使谷胱甘肽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质。另外,半胱氨酸上的活性基因巯基(-SH),赋予了谷胱甘肽多种重要的作用,如促进生长发育、抗氧化、解毒等。

随着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中的应激因子,如营养、环境恶化(氨氮、亚硝酸盐和pH等)、拥挤等大量涌现,导致水产动物代谢紊乱,抗病力下降,疾病流行和爆发。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通过营养调控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或激活水产动物自身的抗氧化防御能力,不仅可克服传统使用抗生素治疗方法存在的缺陷,而且有利于健康养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证食品安全。同时,在水产养殖中贯彻“防重于治”,如何提高水产动物机体免疫力,提高动物对胁迫的抵抗能力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谷胱甘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能力。GSH的琉基是供氢体,是自由基的清除剂,能保护蛋白免受氧化损伤;它还是GSH-Px酶和GST酶特有的底物,能通过这两种酶来清除细胞内的自由基和过氧化物,从而维持细胞及组织结构的正常功能和代谢。GSH可参与氨基酸的吸收,促进机体对矿物质铁、硒、钙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转运。同时,GSH还具有解毒功效。GSH在生物机体内和毒素结合生成可溶性的化合物再经由尿液或肠道排出,许多的致癌物、重金属、药品代谢产物、除草剂、杀虫剂、烟尘及其它污染物等都由这个途径转化成无害物后从身体排出。谷胱甘肽被用于饲料中,通常被人接受的比例是5%-10%。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提高虹鳟免疫功能及促进生长,提供一种功能专一、适用于集约化虹鳟养殖的免疫增强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虹鳟复合免疫增强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低温高压均质法对面包酵母进行破壁处理,处理条件为:压力192MPa,料液比15:100g/mL,循环次数6次,提取温度14℃;

(2)用葡聚糖酶进行酶解提取,提取条件为:pH5.5,葡聚糖酶/酵母1:4,温度43℃,时间3h;

(3)提取出谷胱甘肽,用水溶解;

(4)将谷胱甘肽与甘露聚糖、β-葡聚糖依次混合,加入到明胶水溶液中;

(5)采用磁力搅拌器混合均匀;

(6)利用液体后喷涂技术将混合液与维生素、油脂混合添加到虹鳟饲料中,使谷胱甘肽的添加量为饲料总量的0.01%-0.06%。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步骤(4)中谷胱甘肽、甘露聚糖、β-葡聚糖的质量分数为:谷胱甘肽1-6份,甘露聚糖10份,β-葡聚糖5份。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现有水产或畜禽饲料中免疫增强剂的使用多属于“外源性”添加,多属于机体自身不能合成,并具有典型的剂量效应,存在作用机理不明确等特点,导致功效缺乏稳定。所以这种饲料添加剂并不能普遍应用于水产或畜禽的养殖,尤其是一些成本利润比较高的动物养殖。虹鳟属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市场对功能性添加剂需求较为迫切,提高虹鳟免疫功能及促进生长,能够满足养殖实际需求。谷胱甘肽提取方法成熟,无毒、提高免疫力、抗菌抗病毒、无残留,符合绿色饲料及绿色养殖的要求,是一种全新的天然绿色饲料添加剂,选定该添加比例,是现有技术意想不到的,后续实验证明该添加比例使虹鳟各项指标达到预料不到的良好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表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采用低温高压均质法对面包酵母进行破壁处理,处理条件为:压力192MPa,料液比15:100g/mL,循环次数6次,提取温度14℃。破壁处理后,对提取液进行静置存放60分钟。采用葡聚糖酶进行酶解提取,提取条件为:pH 5.5,葡聚糖酶/酵母1:4,温度43℃,时间3h。面包酵母破壁率为50%,谷胱甘肽提取量为62.4mg/g酵母。

将谷胱甘肽1-6份,甘露聚糖10份,β-葡聚糖5份混合添加至虹鳟配合饲料中。添加过程为:将称量后的谷胱甘肽、甘露聚糖和β-葡聚糖用少量水溶解,将溶解液加入到一定质量分数的明胶水溶液中,采用磁力搅拌器混合均匀。利用液体后喷涂技术将混合液与维生素、油脂等加入到饲料中。

选择健康、初始体重为700g左右的实验鱼,随机平均分成5组,对照组、0.01%添加组、0.02%添加组、0.04%添加组、0.06%添加组。对照组用的是不添加谷胱甘肽的虹鳟饲料;添加组是指将谷胱甘肽按相应比例添加到虹鳟饲料中,各组实验鱼分别用各自饲料养殖8周。实验开始和结束分别称重,采集血液、肝脏、脾脏、头肾等器官称重,肝脏低温保存。在实验中测血清肝脏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研究谷胱甘肽对虹鳟生长及免疫机能的影响,各养殖组的实验结果如表1、2和3所示。

表1谷胱甘肽复合物对虹鳟生长指标的影响

表2谷胱甘肽复合物对虹鳟血清抗氧化反应的影响

表3谷胱甘肽复合物对虹鳟肝脏抗氧化反应的影响

血清肝脏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力及丙二醛(MAD)含量的测定采用本领域常规使用的检测方法或者商品用试剂盒来检测。

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复合物后显著增加虹鳟的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并能降低饲料系数和死亡率(表1)。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后显著影响血清和肝脏中SOD、CAT、GPX等活力,但对MDA含量无显著影响(表2和表3)。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对其进行等同变化和修饰,均在本专利技术保护方案的范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