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荞莲子心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43315阅读:7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苦荞莲子心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茶文化与中医药,两者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把茶叶中所含的多种成份与各种药效的中药结合,它们的共同作用,对人体防病治病有着重要意义,故有“不可一日无茶”之说。

苦荞是药食两用作物。据《本草纲目》记载:苦荞味苦,性平寒,能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炼五脏渣秽,在《千金药方》、《中药大辞典》及相关文献中对苦荞都有记载:可安神、活气血、降气宽肠、清热肿风痛、祛积化滞、清肠、润肠、通便、止咳、平喘、抗炎、抗过敏、强心、减肥、美容等功效。苦荞被誉为“五谷之王”,三降食品。苦荞含有丰富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及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

莲子心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归脾、胃、大肠经。药用来源为睡莲科植物成熟种子中间的绿色胚根(莲心),将其取出晒干而成,其有极好的降压去脂功效,性味苦,寒,能清心去热,止血涩精,可治心烦,口渴、平和五脏之气。

巴马火麻仁为桑科植物大麻的种仁,性味甘、平,能润燥滑肠、利水通淋、活血,主治肠燥便秘、风痹、消渴、风水、热淋、痢疾、月经不调、疮藓、丹毒。

目前尚未出现苦荞、莲子心以及巴马火麻仁为原料的保健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苦荞莲子心保健茶,以弥补现有技术中该领域的空白。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苦荞莲子心保健茶,该苦荞莲子心保健茶的组成和重量份数如下:

苦荞为100份、莲子心为5~40份和巴马火麻仁为10~50份。

优选地,所述苦荞为100份、莲子心为10~33份和巴马火麻仁为20~42份。

优选地,所述苦荞为100份、莲子心为18~25份和巴马火麻仁为28~35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苦荞莲子心保健茶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首先称取所需分量的各原料,然后依次经过炒制-粉碎-混合-高温烘干消毒-冷却工序后,最后将冷却后的混合物包装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原料为苦荞、莲子心以及火麻仁,其中火麻仁为巴马火麻仁,原料为100%纯天然植物,无任何添加剂。本发明具有安神、活气血、降气宽肠、清热肿风痛、祛积化滞、清肠、润肠、通便、止咳、平喘、抗炎、抗过敏、强心、减肥、美容等功效,适用于“三高”患者、糖尿病患者、习惯性便秘者、牙龈出血和口腔溃疡者、有胃炎和胃疡病史患者、肥胖者、久坐工作者、经常性精神紧张的脑力工作者、饮酒过量者,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只需将原料精选,按合理比例配料,再经炒制—粉碎—混合—高温烘干消毒—冷却后包装即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苦荞莲子心保健茶,该苦荞莲子心保健茶的组成和重量份数如下:苦荞为100份、莲子心为5~40份和巴马火麻仁为10~50份。其中苦荞是药食两用作物。据《本草纲目》记载:苦荞味苦,性平寒,能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炼五脏渣秽,在《千金药方》、《中药大辞典》及相关文献中对苦荞都有记载:可安神、活气血、降气宽肠、清热肿风痛、祛积化滞、清肠、润肠、通便、止咳、平喘、抗炎、抗过敏、强心、减肥、美容等功效。苦荞被誉为“五谷之王”,三降食品。苦荞含有丰富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及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

莲子心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归脾、胃、大肠经。药用来源为睡莲科植物成熟种子中间的绿色胚根(莲心),将其取出晒干而成,其有极好的降压去脂功效,性味苦,寒,能清心去热,止血涩精,可治心烦,口渴、平和五脏之气。

巴马火麻仁为桑科植物大麻的种仁,性味甘、平,能润燥滑肠、利水通淋、活血,主治肠燥便秘、风痹、消渴、风水、热淋、痢疾、月经不调、疮藓、丹毒。

实施例1: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苦荞为100份、莲子心为5份和巴马火麻仁为50份。

实施例2: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苦荞为100份、莲子心为10份和巴马火麻仁为42份。

实施例3: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苦荞为100份、莲子心为18份和巴马火麻仁为35份。

实施例4: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苦荞为100份、莲子心为25份和巴马火麻仁为28份。

实施例5: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苦荞为100份、莲子心为33份和巴马火麻仁为20份。

实施例6: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苦荞为100份、莲子心为40份和巴马火麻仁为10份。

制备方法:首先精选上述原料,分别按照各实施例中份数来称取原料,再将各原料依次炒制、粉碎、混合、高温烘干消毒、冷却后包装即制得成品。

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