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辛温解表、疏风散寒的复方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08929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具体涉及一种辛温解表、疏风散寒的复方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现代西医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可解决的问题,中药传统治疗方法被重新认识和重视,特别是传统中药中的药茶,其应用方便,更易手于被接受而更容易推广。行内人大多数都知道,可口可乐的配方本来是一种用以治疗感冒的药物,目前市场凉茶,特别是保健类的凉茶特别多,但大多数都是以传统的中药的各个性能而制作的配方,功能全而无明显效果,加上近几年来保健品太多太乱,吹的天花乱坠的居多,所以相信的人越来越少,纠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这类茶没有明显的效果,所以新的配方凉茶,附合时代发展的功能性凉茶,是现代中药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目前市场凉茶品种不多,特别是保健类的凉茶不是特别多,有功能性作用的凉茶少之又少。由此想来,中国的中药大多可发挥其特长,配成凉茶,用以缓解人们的各种病痛,特别适合慢性病。由此可以使中国的传统中药走向大众化,方便现在人们日常治疗和保健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了一种辛温解表、疏风散寒的复方茶,其可对于饮用者起到显著的辛温解表、疏风散寒的功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辛温解表、疏风散寒的复方茶,所述辛温解表、疏风散寒的复方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苍术10-15份、柴胡5-10份、连翘3-5份、白芷3-6份、枳实2-5份、山楂1-2份、羌活2-4份、防风1-2份、藿香1-2份、甘草2-4份、神麴2-4份、川穹2-4份、桔梗1-2份、麦芽1-2份、苏叶1-2份、厚朴1-2份、陈茶20-25份。

苍术:根状茎(苍术):辛、苦,温。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辟秽。用于脘腹胀痛,泄泻,水肿,风湿痹痛,脚气痿躄,风寒感冒,雀目。

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

白芷: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枳实:积滞内停;痞满胀痛;大便秘结;泻痢后重;结胸;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

羌活:性温,祛寒湿,用于外感风寒、头痛无汗、寒湿痹、上肢风湿疼痛。

神麴:主治食积、泻痢等

川穹:辛散温通,能祛风通络止痛,又可治风湿痹痛,常配独活、秦艽、防风、桂枝等药同用。

麦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回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肝郁胁痛,肝胃气痛。

厚朴: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

陈茶:治疗小儿夜啼。

优选地,所述辛温解表、疏风散寒的复方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苍术12-15份、柴胡6-10份、连翘3-5份、白芷3-6份、枳实3-5份、山楂1-2份、羌活2-4份、防风1-2份、藿香1-2份、甘草2-4份、神麴2-4份、川穹2-4份、桔梗1-2份、麦芽1-2份、苏叶1-2份、厚朴1-2份、陈茶22-25份。

优选地,所述辛温解表、疏风散寒的复方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苍术15份、柴胡8份、连翘4份、白芷3份、枳实5份、山楂1份、羌活2份、防风1份、藿香2份、甘草2份、神麴2份、川穹2份、桔梗1份、麦芽1份、苏叶1份、厚朴2份、陈茶25份。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所述的辛温解表、疏风散寒的复方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是将原料干燥、粉碎之后按照重量份配比混合均匀,得到的混合粉即为所述辛温解表、疏风散寒的复方茶。将得到的混合粉采用常规的袋泡茶生产工艺,装袋制成的袋泡茶,每包装有干燥的混合茶粉10g。本发明的茶服用方法是开水冲泡5-10分钟后作为茶水饮用,每次1袋,用200~400mL开水泡汁服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辛温解表、疏风散寒的复方茶,该辛温解表、疏风散寒的复方茶制作简单,饮用方便,长期服用具有辛温解表、疏风散寒、降逆止痛、消食导滞等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所述辛温解表、疏风散寒的复方茶的一种实施例,所述辛温解表、疏风散寒的复方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苍术10份、柴胡5份、连翘3份、白芷3份、枳实2份、山楂1份、羌活2份、防风1份、藿香1份、甘草2份、神麴2份、川穹2份、桔梗1份、麦芽1份、苏叶1份、厚朴1份、陈茶20份。

上述所述的辛温解表、疏风散寒的复方茶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原料干燥、粉碎之后按照上述重量份配比混合均匀,得到的混合粉即为所述辛温解表、疏风散寒的复方茶。将得到的混合粉采用常规的袋泡茶生产工艺,装袋制成的袋泡茶,每包装有干燥的混合茶粉10g。

实施例2

本发明所述辛温解表、疏风散寒的复方茶的一种实施例,所述辛温解表、疏风散寒的复方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苍术15份、柴胡10份、连翘5份、白芷6份、枳实5份、山楂2份、羌活4份、防风2份、藿香2份、甘草4份、神麴4份、川穹4份、桔梗2份、麦芽2份、苏叶2份、厚朴2份、陈茶25份。

上述所述的辛温解表、疏风散寒的复方茶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原料干燥、粉碎之后按照上述重量份配比混合均匀,得到的混合粉即为所述辛温解表、疏风散寒的复方茶。将得到的混合粉采用常规的袋泡茶生产工艺,装袋制成的袋泡茶,每包装有干燥的混合茶粉10g。

实施例3

本发明所述辛温解表、疏风散寒的复方茶的一种实施例,所述辛温解表、疏风散寒的复方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苍术15份、柴胡8份、连翘4份、白芷3份、枳实5份、山楂1份、羌活2份、防风1份、藿香2份、甘草2份、神麴2份、川穹2份、桔梗1份、麦芽1份、苏叶1份、厚朴2份、陈茶25份。

上述所述的辛温解表、疏风散寒的复方茶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原料干燥、粉碎之后按照上述重量份配比混合均匀,得到的混合粉即为所述辛温解表、疏风散寒的复方茶。将得到的混合粉采用常规的袋泡茶生产工艺,装袋制成的袋泡茶,每小袋有干燥的混合茶粉10g。

本发明经临床验证,饮用本发明所述辛温解表、疏风散寒的复方茶,选择门诊病人100例,其中男50例,女50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15岁,临床表现为风寒感冒、食积气滞等症状,病人每周使用3次,连续使用8-10周,结果表明,85%以上的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其中使用本发明实施例3所述辛温解表、疏风散寒的复方茶产品的所有患者症状都明显改善,本发明所述辛温解表、疏风散寒的复方茶具有良好的保健效果和治疗功效。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