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工业生产流水线泡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7091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大豆工业生产流水线泡料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料装置,特别是一种大豆工业生产流水线泡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豆制品生产的过程中,往往会把大豆放置到泡料池内进行浸泡,现有的一种方法是用一个较大的泡料池,然后将大量的大豆全部放置到泡料池内进行泡料,此种方法不仅劳动强度大,且泡料效果不好。还有一种方法是设置多个泡料池,然后将大豆分别放入到多个泡料池中进行泡料,这个方式需要将大豆分别放置到不同的泡料池中,虽然浸泡效果好,但是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豆工业生产流水线泡料装置,其泡料方便,且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包括矩形池体,所述矩形池体中间设有竖向的竖隔板,所述竖隔板和池体侧壁之间纵向间隔设有多个横向的横隔板,竖隔板和横隔板将矩形池体分隔成两排浸泡腔,所述竖隔板两边分别设有一个滑道,两滑道之间滑动设有上部开口的装料车,所述装料车的横向两侧下端分别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上设有堵料板,所述浸泡腔的远离竖隔板的侧壁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设有挡料板,所述出料口上连通有置于池体外的下料管,所述浸泡腔上方设有出水管,所述装料车的一端设有一端伸出到池体外的推杆。

本实用新型在两排多个浸泡腔中间设有一个可以移动的装料车,可以使用一台装料车方便的给多个浸泡腔加入大豆,浸泡方便快捷,每个浸泡腔上方均有一个出水管,加水方便,浸泡腔连通有下料管,大豆输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和图2给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矩形池体1,所述矩形池体1中间设有竖向的竖隔板2,所述竖隔板2和池体1侧壁之间纵向间隔设有多个横向的横隔板3,竖隔板2和横隔板3将矩形池体1分隔成两排浸泡腔4,所述竖隔板2两边分别设有一个滑道5,两滑道5之间滑动设有上部开口的装料车6,所述装料车6的横向两侧下端分别设有下料口7,所述下料口7上设有堵料板8,所述浸泡腔4的远离竖隔板2的侧壁下端设有出料口9,所述出料口9上设有挡料板10,所述出料口9上连通有置于池体1外的下料管11,所述浸泡腔4上方设有出水管12,所述装料车的一端设有一端伸出到池体1外的推杆13。

所述装料车6包括车架601、车架601上部的装料箱602和车架601下端的连接滑道5的滑轮603构成,所述装料箱602左右两侧的下端分别设有下料口7,所述下料口7一侧设有堵料板8。

所述浸泡腔4的底部呈向着出料口9方向降低的倾斜状。设置为倾斜状方便大豆朝着出料口9方向流出。

所述堵料板8的外侧壁上设有向外延伸的拉杆14。

所述挡料板8的上端设有向上延伸的操作杆15。设置拉杆14和操作杆15方便堵料板8和挡料板10的操作。

每排浸泡腔4一侧社有一个供水管道,每个浸泡腔上设有一个连通供水管道的水龙头。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使用上料装置将大豆提升到一定的高度,输送到装料车6上,然后工人手持推杆13推动小车在滑道5上移动,装料车6横向两端分别设有下料口7,装料车13内的大豆可以经过下料口7流出到下方的浸泡腔4内,可以经过装料车6分别给装料车6两侧的多个浸泡腔4装入大豆,然后经出水管12给浸泡池内加入水,进而对大豆进行浸泡,当大豆浸泡完成之后,打开挡料板10,则浸泡后的大豆经出料口9流出到下料管11内,然后经下料管11输送到下一个工序即可。

本实用新型在两排多个浸泡腔中间设有一个可以移动的装料车,可以使用一台装料车方便的给多个浸泡腔加入大豆,浸泡方便快捷,每个浸泡腔上方均有一个出水管,加水方便,浸泡腔连通有下料管,大豆输出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