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内搅拌膨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5282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罐内搅拌膨化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饲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罐内搅拌膨化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 据统计全国每年各类农作物秸秆产量约5.7 亿吨 。这些资源长期以来未能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只有1/3 的秸秆被还田和作为禽畜粗饲料。由于秸秆粗糙、坚硬而适口性差, 家畜对秸秆采食率和消化率低, 只有很少一部分用作牛羊等反刍动物的粗饲料。而在猪禽等单胃动物饲料中由于秸秆含粗纤维量过高, 仅可作为填充料使用或不被利用, 因此, 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2/3 的秸秆被焚烧, 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的严重污染。

农作物秸秆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很低, 而粗纤维含量较高。粗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以及少量的果胶物质。秸秆经过高温高压处理然后突然减压释放, 即所谓的膨化可以改变秸秆的理化性状和营养成分, 使动物对秸秆的采食率和消化率得到显著提高。膨化加工可以改善秸秆的理化特性和营养组分, 使动物对秸秆的采食率和消化率得到显著提高。经膨化处理后的秸秆的有机物消化率可提高至1.5倍,木质素组分降低25%,综合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

农作物秸秆膨化机理比较复杂, 但其主要作用原理包括热效应和机械效应。热效应是在高温高压蒸汽作用下, 使秸秆细胞壁内各层间木质素熔化和高温水解, 氢键断裂而吸水。机械效应是秸秆在膨化机体内与螺杆、套筒以及彼此间相互挤压、摩擦、剪切, 于膨化口处突然减压高速喷射而出, 由于运行速度和方向的改变而产生很大的内摩擦力。这种内摩擦力加上高温水蒸汽突然膨大而产生的胀力, 使秸秆撕碎, 乃至细胞游离, 胞壁疏松, 细胞间木质素分布状态改变, 饲料颗粒骤然减小, 密度增大, 堆放体积减小, 总表面积增大, 在牲畜消化道内与消化酶的接触面扩大, 使秸秆饲料的可消化率和采食量明显提高。

挤压膨化是一种常用的膨化设备,是通过水分、热能、机械剪切和压力等综合作用对物料进行膨化。特别是食品加工行业被广泛应用。

目前,挤压膨化也有尝试,用于农作物秸秆膨化。其机理比较复杂, 但其主要作用原理包括热效应和机械效应。热效应是在高温高压蒸汽作用下, 使秸秆细胞壁内各层间木质素熔化和高温水解, 氢键断裂而吸水。机械效应是秸秆在膨化机体内与螺杆、套筒以及彼此间相互挤压、摩擦、剪切, 于膨化口处突然减压高速喷射而出, 由于运行速度和方向的改变而产生很大的内摩擦力。这种内摩擦力加上高温水蒸汽突然膨大而产生的胀力, 使秸秆撕碎, 乃至细胞游离, 胞壁疏松, 细胞间木质素分布状态改变, 饲料颗粒骤然减小, 密度增大, 堆放体积减小, 总表面积增大, 在牲畜消化道内与消化酶的接触面扩大, 使秸秆饲料的可消化率和采食量明显提高。

但是挤压膨化机械,特别是螺杆磨损大、能耗高,从而导致成本高,大面积推广受到限制。

罐式膨化法, 即“热喷”。是一种较古老的膨化方法,这种膨化法是在密闭的容器内装入秸秆, 然后由蒸气锅炉向罐内通入高温(180℃左右)、中高压(0. 5~ 4M Pa) 的水蒸气, 使秸秆受到高温和高压作用, 经25 s 至3m in 时间后突然释放, 秸秆被膨化。经热喷处理的秸秆饲料, 明显增加了可溶

性成分和可消化、吸收成分, 使适口性变好, 从而提高了饲用价值。据报道, 热喷处理的玉米秸秆有机物消化率, 由原始秸秆的52. 09% 提高到75. 5%; 木质素由19. 5% 下降到14. 8%; 利用率提高了2~ 3倍。

但这种方法尚存在一些问题,罐式膨化设备由膨化罐体、加热装置、转动装置、安全保护装置、减振装置、机架、底座等几个部份组成。设备复杂。采用转动装置转动膨化罐体,即滚筒式搅拌物料,从而使物料受热均均匀。

滚筒式搅拌物料设备复杂、投资大、安全性不高,在比重大的物料(如粮食等),填加量占膨化罐容积的三分一以下效果尚可;而对比重小的桔杆效果差,由于桔杆膨松比重小,物料与膨化罐容积比例相对更小,单次产量低。加大物料的单次填加量,滚筒式搅拌效果差,物料受热不均,膨化率不高,不得不采用二次、三次膨化。浪费能源,成本高。

物料受热不均,膨化率低,物料填加量与罐容积的比例小,是制约罐式膨化法推广的瓶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罐式膨化法,采用滚筒式搅拌物料搅拌不均匀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搅拌效果好,物料受热均匀的罐内搅拌的膨化设备。

罐内搅拌膨化设备,包括:罐体1、搅拌器2、搅拌电机3、进料口5、出料口6、蒸汽上进气管41和下进气管43,上、下进气管均设有阀;

所述的进料口5设置在罐体1的上部,进料口5上设有进料阀51;所述的出料口6设置在罐体1的下部,出料口6上设有出料阀61;

所述的罐体1内,上部设有锥形气体分布器11,其锥顶与出口6连通,锥底固定罐体1的罐壁上,气体分布器11与罐体1之间为进气室,下进气管43与进气室相连通,气体分布器11上设有密布的通孔111;

所述的搅拌器2包括:搅拌轴21、桨叶23、固定杆22,

所述的桨叶23外侧距离罐体1和气体分布器11的内表面10-30mm;

所述的桨叶23为螺旋叶片;

所述的桨叶23为双螺旋叶片;

所述的桨叶23宽度为罐体1直径的1/10-1/20。

本实用新型详述:

本实用新型人多年对饲料膨化,特别是秸秆膨化进行了研究,做大量的实验,加热罐体的罐式膨化法是比较传统的膨化方法,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们采用高压蒸气加热的方式进行膨化、滚筒式搅拌,滚筒式搅拌结构复杂,物料填加量小,物料占罐容积的比例(料容比)小;受热不均匀,而随物料填加量的增多,物料受热不均,膨化率越低。固定罐体,采用罐内设搅拌器搅拌无疑地是一种好办法。但本实用新型人没有找到罐内设搅拌器可供参考的资料。本实用新型人在罐内增设搅拌器,膨化稻糠,通高压蒸气后,搅拌器转动速度逐浙变慢,并停止转动;曾试图加大电机的功率,但是搅拌器仍然无法正常工作。并分别采用上进气、下进气、上下同时进气或上下左右周围分散进气,问题并未得到解决。本发明人采用了倒锥形气体分布器,搅拌器采用螺旋叶片,向上输送搅拌,罐体直径800mm,3.0 kW搅拌电机即可工作,膨化率接近100%。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罐内搅拌膨化设备,包括:罐体1、搅拌器2、搅拌电机3、进料口5、出料口6、蒸汽上进气管41和下进气管43,所述的罐体1内,下部设有锥形气体分布器11,其锥顶与出口6连通,锥底固定罐体1的罐壁上,气体分布器11与罐体1之间为进气室,下进气管43与进气室相连通,气体分布器11上设有密布的通孔111; 所述的搅拌器2包括:搅拌轴21、桨叶23、固定杆22。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解决了固体物料在高压状态下不能采用搅拌器搅拌的问题,物料的容积占罐体容积的80-100%,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结构简单、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罐内搅拌膨化设备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罐内搅拌膨化设备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罐内搅拌膨化设备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罐内搅拌膨化设备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罐内搅拌式膨化设备

请参见图1-4,罐内搅拌膨化设备,包括:罐体1、搅拌器2、3.0 kW搅拌电机3、进料口5、出料口6;

所述的罐体直径为800mm,高度为1500-1800mm,

所述的罐体1内部设有搅拌器2,搅拌器2包括搅拌轴21、桨叶23、固定杆22,所述的桨叶23通过固定杆22固定在搅拌轴21上;

所述的桨叶23为双螺旋结构,桨叶宽度为50毫米,桨叶外侧距离罐体1的内表面10-30mm;

所述的搅拌轴21上部与搅拌电机3相连;

搅拌轴21通过连接部13固定在罐体1上,所述的连接部13内设有与搅拌轴21配合的轴承,以及盘根密封圈;

所述的罐体1内,底部设有锥形气体分布器11,所述的气体分布器11上设有密布的通孔111;

所述的罐体1下部设有蒸汽下进气管43;

所述的罐体1上部设有蒸汽上进气管41;

上进气管41与下进气管43上均设有阀42;

所述的进料口5设置在罐体1的上部,进料口5上设有进料阀51;

所述的出料口6设置在罐体1的下部,出料口6上设有出料阀61。

实施例2一种稻糠膨化方法

将含水量7-25%稻糠,从罐体1上部的进料口5,填入罐体1中,填满后封闭进料口5,打开下进气管43的阀门通热蒸气,启动搅拌电机3,搅拌器2转动,桨叶向上输送搅拌,热蒸气通过气体分布器11上设有密布的通孔111均匀地向上喷射,当压力1.3 MPa,温度160℃时,稳定10分钟,关闭电机3,打开上进气管41阀,再打开出料阀61喷爆。膨化率98-100%。

实施例3一种桔杆膨化方法

玉米桔杆粉碎,调至含水量10-30%,从罐体1上部的进料口5,填入罐体1中,填满后封闭进料口5,打开下进气管43的阀门通热蒸气,启动搅拌电机3,搅拌器2转动,搅拌器2的桨叶23向上输送搅拌,压力1.2 MPa,温度150-160℃,稳定13分钟,关闭电机3,打开上进气管41阀,再打开出料阀61喷爆。膨化率98-100%。

实施例4一种黄豆膨化方法

将含水量7-25%黄豆,从罐体1上部的进料口5,填入罐体1中,填至罐容的80-90%时,封闭进料口5,打开下进气管43的阀门通热蒸气,启动搅拌电机3,搅拌器2转动,桨叶向上输送搅拌,压力1.0 MPa,温度130-140℃,稳定8-10分钟,关闭电机3,打开上进气管41阀,再打开出料阀61喷爆。膨化率98-100%。

实施例5一种玉米膨化方法

将含水量30-40%玉米,从罐体1上部的进料口5,填入罐体1中,填至罐容的80-90%时,封闭进料口5,打开下进气管43的阀门通热蒸气,启动搅拌电机3,搅拌器2转动,桨叶向上输送搅拌,压力1.0-1.2 MPa,温度150-160℃,稳定10-13分钟,关闭电机3,打开上进气管41阀,再打开出料阀61喷爆。膨化率98-100%。

实施例6一种鸡粪膨化方法

将含水量30-40%鸡粪,从罐体1上部的进料口5,填入罐体1中,填至罐容的90-95%时,封闭进料口5,打开下进气管43的阀门通热蒸气,启动搅拌电机3,搅拌器2转动,桨叶向上输送搅拌,压力1.2-1.4 MPa,温度170-180℃,稳定15分钟,关闭电机3,打开上进气管41阀,再打开出料阀61喷爆。膨化率98-100%。

实施例7一种有机肥膨化方法

将70%农作物秸秆粉和30%鸡粪的混合物(含水量15-40%),从罐体1上部的进料口5,填入罐体1中,填至罐容的80-95%时,封闭进料口5,打开下进气管43的阀门通热蒸气,启动搅拌电机3,搅拌器2转动,桨叶向上输送搅拌,压力1.2-1.4 MPa,温度160-180℃,稳定10-15分钟,关闭电机3,打开上进气管41阀,再打开出料阀61喷爆。膨化率98-100%。

实施例8一种有机肥膨化方法

将50%稻糠、30%鸡粪、10%羽毛、5%血液、及5%豆粕的混合物(含水量15-30%),从罐体1上部的进料口5,填入罐体1中,填至罐容的80-90%时,封闭进料口5,打开下进气管43的阀门通热蒸气,启动搅拌电机3,搅拌器2转动,桨叶向上输送搅拌,压力1.2-1.4 MPa,温度150-180℃,稳定10-15分钟,关闭电机3,打开上进气管41阀,再打开出料阀61喷爆。膨化率98-100%。

实施例9一种有机肥膨化方法

将50%农作物秸秆粉、30%鸡粪、10%羽毛、5%血液、及5%豆粕的混合物(含水量15-30%),从罐体1上部的进料口5,填入罐体1中,填至罐容的80-90%时,封闭进料口5,打开下进气管43的阀门通热蒸气,启动搅拌电机3,搅拌器2转动,桨叶向上输送搅拌,压力1.2-1.4 MPa,温度150-180℃,稳定10-15分钟,关闭电机3,打开上进气管41阀,关闭下进气管43阀,再打开出料阀61喷爆。膨化率98-10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