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发酵食品烘焙设备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9216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发酵食品烘焙设备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糕点烘焙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发酵食品烘焙设备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尤其对于美食的需求以及美食的制作水平、美食使用的原材料要求越来越高。而糕点类的食品一直深受大众喜爱,糕点在制作过程中,通常先进行原材料的处理发酵定型,接着进入烘箱进行烘焙,在操作过程中难免要与空气接触,使原材料在加工处理过程中易接触细菌,降低糕点的卫生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发酵食品烘焙设备供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发酵食品烘焙设备供给装置,包括烘焙箱、发酵室和挤料斗,所述烘焙箱内底部设置有烘焙盘,且烘焙盘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烘焙槽,所述烘焙箱顶部对应烘焙盘上烘焙槽设置有弓形的操作槽,所述操作槽内设置有弹性夹片,所述挤料斗通过操作槽设置在烘焙箱内,所述挤料斗的输入端与发酵室相通连接,所述发酵室内设置有保温层,所述发酵室顶部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内设置有活塞缸,且活塞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设置在发酵室内,且活塞杆的末端对应挤料斗设置有搅拌圈,所述盖体对应发酵室的端面设置有加热管,所述挤料斗内设置有螺纹旋料槽。

优选的,所述挤料斗与烘焙箱连接处设置有阻挡卡板,所述阻挡卡板与弹性夹片紧密接触设置。

优选的,所述发酵室的侧边设置有换气口。

优选的,所述活塞缸的输入端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设置在盖体上。

优选的,所述搅拌圈的直径略大于挤料斗的内部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生物发酵食品烘焙设备供给装置,烘焙箱顶部对应烘焙槽设置操作槽,当需要对烘焙盘上的烘焙槽供给原料时,挤料斗通过在操作槽内移动为烘焙槽添加发酵后的烘焙食品,避免发酵后的食品因人工操作而接触空气,降低食品受到污染的几率;发酵室内设置活塞杆,当通过挤料斗为烘焙槽添加发酵食品时,发酵室内发酵完毕的食品通过搅拌圈搅拌后启动活塞缸,活塞缸驱动活塞杆,使活塞杆末端的搅拌圈进入挤料斗内,通过挤料斗内的螺纹旋料槽螺旋出料,提高所需烘焙食物的口感,该生物发酵食品烘焙设备供给装置,过程中无需人工操作,降低食品受到污染的几率,提高食物烘焙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烘焙箱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盖体内部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烘焙箱;11、烘焙盘;12、烘焙槽;13、操作槽;131、弹性夹片;2、发酵室;21、保温层;22、盖体;23、活塞缸;231、活塞杆;232、开关;24、发热管;25、换气口;3、挤料斗;31、搅拌圈;32、螺纹旋料槽;33、阻挡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生物发酵食品烘焙设备供给装置,包括烘焙箱1、发酵室2和挤料斗3,烘焙箱1内底部设置有烘焙盘11,且烘焙盘11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烘焙槽12,烘焙箱1顶部对应烘焙盘11上烘焙槽12设置有弓形的操作槽13,操作槽13内设置有弹性夹片131,挤料斗3通过操作槽13设置在烘焙箱1内,挤料斗3的输入端与发酵室2相通连接,发酵室内设置有保温层21,发酵室2顶部设置有盖体22,盖体22内设置有活塞缸23,且活塞缸23的输出端连接有活塞杆231,活塞杆231设置在发酵室2内,且活塞杆231的末端对应挤料斗3设置有搅拌圈31,盖体22对应发酵室2的端面设置有加热管24,挤料斗3内设置有螺纹旋料槽32。

进一步的,挤料斗3与烘焙箱1连接处设置有阻挡卡板33,阻挡卡板33与弹性夹片131紧密接触设置,避免挤料斗3受到发酵室2的受力下压,使挤料斗3掉落入烘焙箱1内。

进一步的,发酵室2的侧边设置有换气口25,通过换气口25将发酵室2内发酵后食品产生的酸气排出发酵室2内。

进一步的,活塞缸23的输入端设置有开关232,开关232设置在盖体22上,便于通过开关233独立操作活塞缸23,便于操控挤料斗3的供料量。

进一步的,搅拌圈31的直径略大于挤料斗3的内部直径,在活塞杆231带动搅拌圈31向下压时,使搅拌圈31进入挤料斗3内,便于将挤料斗3内的食品挤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