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脯用沥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4398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果脯用沥干装置。



背景技术:

沥干设备,主要是用于对糖煮浸泡后的果丁进行沥干作业,以便于后续的干燥工作;而部分果丁由于其本身的特性,在糖煮后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沥干,才能送入干燥烘干机进行烘干,而若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对果丁完全沥干,继续沥干会导致果丁的表面出现“褐变现象”,直接送入干燥烘干机会造成果丁糖分过多,导致成品果脯出现返砂现象。

目前的沥干装置的工作原理都是将果丁放置在传送带上,在传送带的进料口设置一风机,风机的出风口与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一致,这种方式不仅沥干效率慢,只能小量的加工才能确保在有限的时间中沥干果丁,而且果丁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污染,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新型提供了一种沥干效率高且环保卫生的果脯用沥干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果脯用沥干装置,包括沥干箱,及设置在沥干箱内的物料传送装置和沥干风道;所述的物料传送装置设置有传送带,沥干风道包括两个上沥干风道和两个下沥干风道,在沥干箱的上方固定有风机,上沥干风道和下沥干风道均与风机出风口连通;所述的两个上沥干风道分别设置在传送带进口和出口的上方,两个下沥干风道分别设置在传送带进口和出口的下方,两个上沥干风道和两个下沥干风道分别一一相对;所述的上沥干风道设有至少三根上出风管,下沥干风道设置有至少四根下出风管,上风管与下风管交错设置,上出风管和下出风管均设置有喷射口,上出风管和下出风管的喷射口均垂直于传送带。

所述的物料传送装置包括至少两层传送带,每层传送带均为网状,两层传送带上下层叠设置,相邻的两层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反,下一层输送带的进料端超出上一层输送带的出口端。

所述的物料传送装置设置有三层传送带。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新型提供了一种果脯用沥干装置,利用位置相对的上沥干风道和下沥干风道,而且上沥干风道和下沥干风道中的上风管和下风管交错布置,可以完美的在沥干箱中形成均匀强力的风道,防止上风管和下风管的风道对冲降低风力,从而影响到对果丁的沥干效果的情况发生;另外,由于下风管的数量多于上风管的数量,在使用时可以很好的防止水分或糖渍凝聚在果丁的下表面,进一步提高果丁的沥干效率和效果。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新型保护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果脯用沥干装置,包括沥干箱1,及设置在沥干箱1内的物料传送装置和沥干风道3;所述的物料传送装置设置有传送带2,沥干风道3包括两个上沥干风道30和两个下沥干风道31,在沥干箱1的上方固定有风机4,上沥干风道30和下沥干风道31均与风机出风口连通;所述的两个上沥干风道30分别设置在传送带2进口和出口的上方,两个下沥干风道31分别设置在传送带2进口和出口的下方,两个上沥干风道30和两个下沥干风道31分别一一相对;所述的上沥干风道30设有至少三根上出风管300,下沥干风道31设置有至少四根下出风管310,上风管300与下风管310交错设置,上出风管300和下出风管310均设置有喷射口32,上出风管30和下出风管31的喷射口32均垂直于传送带2;通过这样的设置,利用位置相对的上沥干风道和下沥干风道,而且上沥干风道和下沥干风道中的上风管和下风管交错布置,可以完美的在沥干箱中形成均匀强力的风道,防止上风管和下风管的风道对冲降低风力,从而影响到对果丁的沥干效果的情况发生,同时也能对沥干箱中的灰尘杂质进行清理,防止果丁污染;另外,由于下风管的数量多于上风管的数量,在使用时可以很好的防止水分或糖渍凝聚在果丁的下表面,进一步提高果丁的沥干效率和效果。

具体的,所述的物料传送装置包括至少两层传送带2,每层传送带2均为网状,两层传送带2上下层叠设置,相邻的两层传送带2的传送方向相反,下一层输送带2的进料端超出上一层输送带2的出口端;通过这样的设置,利用三层传送带,可以让果丁始终处于移动的状态,便于果丁全方位的被风吹,而且采用上下层的结构相比传统的一层传送带可以确保每层果丁都能承受较高的风力,同时降低设备所需空间。

优选地,所述的物料传送装置设置有三层传送带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