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牡丹籽瓜子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90133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用瓜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牡丹籽瓜子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瓜子,又叫瓜子儿,俗名叫边果。它的种类较多,有葵花子、白瓜子、吊瓜子、西瓜子、南瓜籽、黄瓜子、丝瓜子等。葵花子是向日葵的果实,不但可以作为零食,而且还可以作为制作糕点的原料,同时也是重要的榨油原料,是高档健康的油脂来源。但这些瓜子里有脂肪油,大量亚油酸,不加限制地食用瓜子会增加热量和脂肪摄入,使体重增加、血脂升高,不利于血糖和血压的控制;瓜子嗑太多易引起胃病,由于空气不断随着吞咽嚼碎的瓜子仁进入胃肠,导致胃肠道内胀气而引起嗳气、腹胀、腹痛等腹部不适症状;诱人的瓜子香味,不停地刺激胆囊收缩,亦会引发腹痛。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食健康更加的重视,新型保健瓜子做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还有更为广阔的开发空间。

牡丹籽是牡丹植株的精华结晶,传承了牡丹本身具有的一切特性外,它更有自己独特的医药和营养成分,牡丹种子是受果壳和种壳双层保护的坚果,具有天然的“长寿”基因。牡丹籽不仅营养丰富还含有丰富而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α-亚麻酸是人类生命进化过程中最基本、最核心的物质是合成细胞膜的主要元素,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杀菌、促进细胞再生、激活末梢神经、降血压、降血脂、减肥等作用。

发明人基于牡丹籽突出的营养价值,研发了一种工艺简单、原汁原味、营养价值丰富、味道香醇牡丹籽瓜子的制作方法,制作出营养丰富的健康瓜子,从而可以达到防止动脉硬化以及动脉硬化并发症、防止高血压、防止心脏病、防止心力衰竭、防止肾衰竭、抗衰老,预防癌症,改善人脑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症、改善消化系统功能等功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原汁原味、营养价值丰富、味道香醇、口味清新、适合于任何人群,并充分体现了牡丹籽保健价值的牡丹籽瓜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步骤一、牡丹籽去杂气;选择颗粒饱满的牡丹籽,自然陈化7-10天,再晾晒2-3天;

步骤二、牡丹籽去苦味和去油脂;把步骤一得到的牡丹籽用凉水漂洗,边洗边用手轻轻捏,洗一会儿后换水再洗,如此反复漂洗三四次,再用凉水进行浸泡,牡丹籽和凉水比例为1:1,浸泡时间为12-24小时,放入全自动封闭离心机中进行脱脂和脱水,然后自然晾干;

步骤三、把大料、桂皮、茴香、花椒、盐、糖和添加料装入布袋内封好,加入的大料、桂皮、茴香的重量分别为牡丹籽重量的2-5%,加入的花椒的重量为牡丹籽重量的0.1-0.5%,加入的盐的重量为牡丹籽重量的6-15%,加入糖的重量为牡丹籽重量的15-35%,加入添加料的重量为牡丹籽重量的0-10%,放入开水锅里煮,当开水锅里煮出味时,再放入步骤二得到的牡丹籽,关闭火源,牡丹籽在锅中的料水中浸泡2-3个小时,然后,把料水和牡丹籽一起倒入负压入味锅中,进行烹制1-3小时,再把料水和牡丹籽一起倒入锅中,打开火源,盖上易透气的织布,蒸煮时火要匀,勤翻动,1小时就可蒸煮好捞起,自然晾干;

步骤四、把晾干后的牡丹籽在60度的烘房中,连续烘烤8-10小时,使牡丹籽的含水量在30%以下,然后在用炒锅炒制20-30分钟,使牡丹籽的含水量在10%以下,出锅后自然放凉,密封包装,即可得到牡丹籽瓜子。

其中步骤一中的牡丹籽可为带黑皮的牡丹籽,不带黑皮的牡丹籽或开口带黑皮的牡丹籽。

其中步骤一中牡丹籽的杂气是食用时会产生的令人不愉快的味道,如青杂气、木质气、土腥气等味道,因此经过步骤一这样的工艺可以使食用时味道的愉快感得到明显提高。

其中步骤二会使牡丹籽的苦汁就随水流失,使牡丹籽的苦味能转成甘美。

其中步骤二中由于牡丹籽的含脂量较高,经过脱脂后,牡丹籽的含脂量在1-2%,适合任何人群的食用,尤其是受到减肥人士的青睐,并提高口感。

其中步骤三中加入糖的重量为牡丹籽重量的15-35%,是因为牡丹籽的苦味较重,用较大的糖量可遮盖住牡丹籽的苦味。

其中步骤三中的添加料可为辣椒、大蒜、红糖、绿茶、红茶、香叶、薄荷、香草、酱油、甘草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在传统工艺中,坚果炒货煮制的目的是将坚果炒货熟制和使坚果炒货入味,而在这个过程中,入味的难度是最大的,例如葵花籽平均5个小时的煮制时间,其实在前2个小时瓜子就完全能够煮熟,在剩下的3个多小时里,为了让瓜子入味,需要不停地消耗燃煤,香料在高温状态下会大量挥发,这些都是不可小视的浪费。传统煮制入味的方法是一种被动入味,入味的效果取决于表皮密度、煮制温度等各个因素,所以很多高浓度的料是很难进入外壳内部的,而负压入味是强制入味,可以让更多配料进入坚果内部,从而能够提高牡丹籽的酥脆口感及品质。

其中步骤三中的先把牡丹籽在锅中的料水中浸泡2-3个小时,让其通过自然的方式让其入味,然后将牡丹籽入味和牡丹籽熟制的过程分离进行,在负压锅内进行快速强制性入味,将料水强制注入牡丹籽内部,然后进行煮制,这将大大缩短牡丹籽的加工时间,从而达到节省燃煤的目的。

因为负压锅无需热量,所以入味过程是在常温条件下进行的,所以香料都无需经过高温。据测算,最耐高温的香料在开水里一小时的挥发量是70%,所以很保守的估计,本发明可以节省一半的香料,同时也为口味创新提供了积极的技术保障;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入味过程中,牡丹籽的保健药用成分不会因为高温而破坏和流失。

本发明提供一种牡丹籽瓜子的制作方法,结合了传统炒货工艺和负压入味法,使牡丹籽瓜子营养价值丰富、味道香醇、口味清新、原汁原味、适合于任何人群,并且充分体现了牡丹籽的保健价值,可以达到防止心力衰竭、抗衰老,预防癌症,改善人脑记忆力等改善消化系统功能等功效,并适合任何人群,并且方便携带,本发明将成为人类零食的主流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步骤一、牡丹籽去杂气;选择颗粒饱满的带黑皮的牡丹籽,自然陈化7天,再晾晒2天;

步骤二、牡丹籽去苦味和去油脂;把步骤一得到的牡丹籽用凉水漂洗,边洗边用手轻轻捏,洗一会儿后换水再洗,如此反复漂洗三四次,再用凉水进行浸泡,牡丹籽和凉水比例为1:1,浸泡时间为12小时,放入全自动封闭离心机中进行脱脂和脱水,然后自然晾干;

步骤三、把大料、桂皮、茴香、花椒、盐、糖装入布袋内封好,加入的大料、桂皮、茴香的重量分别为牡丹籽重量的2%,加入的花椒的重量为牡丹籽重量的0.1%,加入的盐的重量为牡丹籽重量的6%,加入糖的重量为牡丹籽重量的15%,放入开水锅里煮,当开水锅里煮出味时,再放入步骤二得到的牡丹籽,关闭火源,牡丹籽在锅中的料水中浸泡2个小时,然后,把料水和牡丹籽一起倒入负压入味锅中,进行烹制1小时,再把料水和牡丹籽一起倒入锅中,打开火源,盖上易透气的织布,蒸煮时火要匀,勤翻动,1小时就可蒸煮好捞起,自然晾干;

步骤四、把晾干后的牡丹籽在60度的烘房中,连续烘烤8小时,使牡丹籽的含水量在30%以下,然后在用炒锅炒制20分钟,使牡丹籽的含水量在10%以下,出锅后自然放凉,密封包装,即可得到原味牡丹籽瓜子。

实施例2

步骤一、牡丹籽去杂气;选择颗粒饱满的不带黑皮的牡丹籽,自然陈化8天,再晾晒3天;

步骤二、牡丹籽去苦味和去油脂;把步骤一得到的牡丹籽用凉水漂洗,边洗边用手轻轻捏,洗一会儿后换水再洗,如此反复漂洗三四次,再用凉水进行浸泡,牡丹籽和凉水比例为1:1,浸泡时间为20小时,放入全自动封闭离心机中进行脱脂和脱水,然后自然晾干;

步骤三、把大料、桂皮、茴香、花椒、盐、糖和辣椒装入布袋内封好,加入的大料、桂皮、茴香的重量分别为牡丹籽重量的3%,加入的花椒的重量为牡丹籽重量的0.2%,加入的盐的重量为牡丹籽重量的10%,加入糖的重量为牡丹籽重量的20%,加入辣椒的重量为牡丹籽重量的5%,放入开水锅里煮,当开水锅里煮出味时,再放入步骤二得到的牡丹籽,关闭火源,牡丹籽在锅中的料水中浸泡3个小时,然后,把料水和牡丹籽一起倒入负压入味锅中,进行烹制3小时,再把料水和牡丹籽一起倒入锅中,打开火源,盖上易透气的织布,蒸煮时火要匀,勤翻动,1小时就可蒸煮好捞起,自然晾干;

步骤四、把晾干后的牡丹籽在60度的烘房中,连续烘烤10小时,使牡丹籽的含水量在30%以下,然后在用炒锅炒制25分钟,使牡丹籽的含水量在10%以下,出锅后自然放凉,密封包装,即可得到辣味酥脆牡丹籽瓜子。

实施例3

步骤一、牡丹籽去杂气;选择颗粒饱满的开口带黑皮的牡丹籽,自然陈化10天,再晾晒3天;

步骤二、牡丹籽去苦味和去油脂;把步骤一得到的牡丹籽用凉水漂洗,边洗边用手轻轻捏,洗一会儿后换水再洗,如此反复漂洗三四次,再用凉水进行浸泡,牡丹籽和凉水比例为1:1,浸泡时间为24小时,放入全自动封闭离心机中进行脱脂和脱水,然后自然晾干;

步骤三、把大料、桂皮、茴香、花椒、盐、糖和绿茶装入布袋内封好,加入的大料、桂皮、茴香的重量分别为牡丹籽重量的5%,加入的花椒的重量为牡丹籽重量的0.5%,加入的盐的重量为牡丹籽重量的15%,加入糖的重量为牡丹籽重量的35%,加入绿茶的重量为牡丹籽重量的10%,放入开水锅里煮,当开水锅里煮出味时,再放入步骤二得到的牡丹籽,关闭火源,牡丹籽在锅中的料水中浸泡3个小时,然后,把料水和牡丹籽一起倒入负压入味锅中,进行烹制2小时,再把料水和牡丹籽一起倒入锅中,打开火源,盖上易透气的织布,蒸煮时火要匀,勤翻动,1小时就可蒸煮好捞起,自然晾干;

步骤四、把晾干后的牡丹籽在60度的烘房中,连续烘烤10小时,使牡丹籽的含水量在30%以下,然后在用炒锅炒制20分钟,使牡丹籽的含水量在10%以下,出锅后自然放凉,密封包装,即可得到绿茶味牡丹籽瓜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