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茶瓜子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47182阅读:7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甜茶瓜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休闲食品尤其是绿色休闲食品进入不断改进和创新的发展阶段。南瓜子,葫芦科南瓜属植物南瓜(cucurbitamoschataduch)的种子,南瓜子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及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主要功能性成分为南瓜子氨酸,能补脾益气,下乳汁,润肺燥,对绦虫,蛔虫有明显的驱虫作用。南瓜子是一种市场前景很好的休闲食品。

多穗柯,俗称:“甜茶”,是一种具有很高利用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湖南雪峰山一带分布广泛,其香气浓郁,风味独特。甜茶属高甜度、低热能的天然甜味剂,其成分为二氢查耳酮葡萄糖苷,产率可达干叶重的6%左右。甜茶色素产率可达干叶重的10%左右,不吸潮变质,可长期贮藏,无异味,着色力强,色泽稳定,食用安全性高。甜茶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甜茶还具有降血糖、降血糖、抗氧化、清热利尿、滋润肝肾、润肺镇咳等功效。已被列入“药食同源”名录,目前,对于其应用主要是加工成绿茶直接饮用。

绿色休闲食品旨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尽量不添加食品添加剂,产品保持原料的原质、原味、原形。目前市售的南瓜子所用配料中含有香精、色素、防腐剂、保鲜剂、甜味剂等多种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如市售的张二嘎“绿茶南瓜子”配料为:精选南瓜子、食用盐、绿茶、香辛料、甜蜜素、糖精钠、谷氨酸钠、乙基麦芽糖、食用香精,与目前倡导的绿色休闲食品相违背。而且目前市售南瓜子品种单一,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甜茶瓜子。

本发明的一种甜茶瓜子,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南瓜子450份~550份、甜茶50份~70份、甘草5份~10份、食盐10份~15份和水950份~1050份。

本发明的甜茶瓜子,口味鲜香浓厚,营养丰富,尤其适于中、老人和青少年,长期食用,可以预防多种疾病,调节机体功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等,具有很好的商业前景。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甜茶瓜子,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甜茶瓜子还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天冬0.01份~0.1份、玉竹0.01份~0.1份、阿胶0.01份~0.02份、当归0.01份~0.03份、沙参0.01份~0.1份和枸杞子0.01份~0.1份。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甜茶瓜子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南瓜子450份、甜茶70份、甘草5份、食盐15份、水950份、天冬0.1份、玉竹0.01份、阿胶0.02份、当归0.01份、沙参0.1份和枸杞子0.01份。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甜茶瓜子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南瓜子550份、甜茶50份、甘草10份、食盐10份、水1050份、天冬0.01份、玉竹0.1份、阿胶0.01份、当归0.03份、沙参0.01份和枸杞子0.1份。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甜茶瓜子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南瓜子500份、甜茶60份、甘草8份、食盐12份、水1000份、天冬0.05份、玉竹0.05份、阿胶0.015份、当归0.02份、沙参0.05份和枸杞子0.05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所述的甜茶瓜子的制备方法。

所述的甜茶瓜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1:首先将所述南瓜子与所述水按照重量比为1:(1.5~2.5)混合,然后加入剩余原料组分,再加热至沸腾并保温25min~35min,然后将温度调节至室温并保温2h~3h;s102:将所述步骤s101中除所述南瓜子之外的原料去除,然后过滤掉滤液;s103:将所述步骤s102得到的产物干燥,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甜茶瓜子。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03中,干燥的温度为60℃~70℃,干燥的时间为2h~4h。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实施例1提出了一种甜茶瓜子,所述的甜茶瓜子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南瓜子450份、甜茶70份、甘草5份、食盐15份和水950份。

实施例1的甜茶瓜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将所述南瓜子与所述水按照重量比为1:1.5混合,然后加入剩余原料组分,再加热至沸腾并保温35min,然后将温度调节至室温并保温2h。

(2)将所述步骤(1)中除所述南瓜子之外的原料去除,然后过滤掉滤液。

(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产物在70℃温度下干燥2h,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甜茶瓜子。

实施例2

实施例2提出了一种甜茶瓜子,所述的甜茶瓜子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南瓜子550份、甜茶50份、甘草10份、食盐10份和水1050份。

实施例2的甜茶瓜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将所述南瓜子与所述水按照重量比为1:2.5混合,然后加入剩余原料组分,再加热至沸腾并保温25min,然后将温度调节至室温并保温3h。

(2)将所述步骤(1)中除所述南瓜子之外的原料去除,然后过滤掉滤液。

(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产物在60℃温度下干燥4h,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甜茶瓜子。

实施例3

实施例3提出了一种甜茶瓜子,所述的甜茶瓜子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南瓜子500份、甜茶60份、甘草8份、食盐12份和水1000份。

实施例3的甜茶瓜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将所述南瓜子与所述水按照重量比为1:2混合,然后加入剩余原料组分,再加热至沸腾并保温30min,然后将温度调节至室温并保温2.5h。

(2)将所述步骤(1)中除所述南瓜子之外的原料去除,然后过滤掉滤液。

(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产物在65℃温度下干燥3h,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甜茶瓜子。

实施例4

实施例4提出了一种甜茶瓜子,所述的甜茶瓜子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南瓜子450份、甜茶70份、甘草5份、食盐15份、水950份、天冬0.1份、玉竹0.01份、阿胶0.02份、当归0.01份、沙参0.1份和枸杞子0.01份。

实施例4的甜茶瓜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将所述南瓜子与所述水按照重量比为1:1.5混合,然后加入剩余原料组分,再加热至沸腾并保温35min,然后将温度调节至室温并保温2h。

(2)将所述步骤(1)中除所述南瓜子之外的原料去除,然后过滤掉滤液。

(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产物在70℃温度下干燥2h,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甜茶瓜子。

实施例5

实施例5提出了一种甜茶瓜子,所述的甜茶瓜子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南瓜子550份、甜茶50份、甘草10份、食盐10份、水1050份、天冬0.01份、玉竹0.1份、阿胶0.01份、当归0.03份、沙参0.01份和枸杞子0.1份。

实施例5的甜茶瓜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将所述南瓜子与所述水按照重量比为1:2.5混合,然后加入剩余原料组分,再加热至沸腾并保温25min,然后将温度调节至室温并保温3h。

(2)将所述步骤(1)中除所述南瓜子之外的原料去除,然后过滤掉滤液。

(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产物在60℃温度下干燥4h,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甜茶瓜子。

实施例6

实施例6提出了一种甜茶瓜子,所述的甜茶瓜子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甜茶瓜子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南瓜子500份、甜茶60份、甘草8份、食盐12份、水1000份、天冬0.05份、玉竹0.05份、阿胶0.015份、当归0.02份、沙参0.05份和枸杞子0.05份。

实施例6的甜茶瓜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将所述南瓜子与所述水按照重量比为1:2混合,然后加入剩余原料组分,再加热至沸腾并保温30min,然后将温度调节至室温并保温2.5h。

(2)将所述步骤(1)中除所述南瓜子之外的原料去除,然后过滤掉滤液。

(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产物在65℃温度下干燥3h,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甜茶瓜子。

随机选取正常成年人进行试验,平均分成6组,每天分别食用50g实施例1~6的甜茶瓜子,连续食用30天,食用前后分别检测试验人员体内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的含量,食用甜茶瓜子的时间为晚饭后。详见表1。

表1:食用各实施例制备的甜茶瓜子前后的tc、tg含量

从表1可以看出,在食用实施例1~6制备的甜茶瓜子后,人体内的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的含量都有明显下降,尤其是在食用实施例4~6制备的甜茶瓜子后,试验人员体内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的含量比食用实施例1~3的甜茶瓜子下降更加明显。说明实施例1~6制备的甜茶瓜子可以调节机体功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等。

本发明的甜茶瓜子,口味鲜香浓厚,营养丰富,尤其适于中、老人和青少年,长期食用,可以预防多种疾病,调节机体功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等,具有很好的商业前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