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肺止咳红茶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71835阅读:7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保健茶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润肺止咳红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过去,喝茶只是一些长者休闲娱乐之余的活动,功效单一;现在,茶类变得越具有保健功能,而且已经进入了年轻一代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保健品企业会以“健康天然、养颜美容”的理念吸引年轻消费者,顺应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满足他们对健康的追求。“混搭”开拓茶饮料品种,发展空间巨大。药业产品意义上的茶饮料会根据市场的需要,往茶饮料中添加其他中药配方,此举既能使产品在色香味方面区别于天然纯茶,又能实现一定的辅助保健功效。

春冬时期,雾霾漫天,伤寒感冒,导致很多人咳嗽、多痰,严重者甚至患上了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的疾病。目前市场上,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西药很多,养肺润肺、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茶却很缺乏,并且,服用西药,可能会伤胃,而饮用一些中药茶却有暖胃养胃的功效。但是,一些少量清肺养肺中药茶,如专利《一种祛痰止咳茶》(专利申请号:cn201010561445.9),配方包括瓜子金、绞股蓝和虎耳草等,存在着见效迟缓、副作用大的问题。对此,广大消费者不甚满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润肺止咳红茶及其制作方法,它能解决以往养肺润肺、止咳保健品中效果不够明显,见效比较迟缓的问题,具有扶正培本,养颜美容,化痰止咳,润肺生津的作用,有效果好,见效快的优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润肺止咳红茶,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红茶叶50~70份、枇杷叶15~25份、药物提取液5~10份。

优选地,药物提取液所含药物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百部3~7份、紫菀2~4份、桔梗2~4份、甘草1~3份、苦杏仁1~3份、玉竹2~4份、小叶杜鹃2~5份、罗汉果2~5份。

本发明中的枇杷叶是指枇杷树一年生以内且无病虫害的鲜叶,红茶叶是指目前市场销售的所有红茶种类中的一种或多种的适制性茶叶。

本发明一种润肺止咳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百部、紫苑、桔梗、甘草、苦杏仁、玉竹、小叶杜鹃、罗汉果分类,经切碎,烘干,粉碎,提取,减压蒸馏、抽滤,混合,稀释得药物提取液;(2)分别采集枇杷叶和红茶叶,经预处理,萎凋,揉捻,混合,发酵,得枇杷叶与红茶茶坯;(3)对枇杷叶与红茶茶坯喷洒上述药物提取液,经二次发酵,干燥,即得润肺止咳红茶。

优选地,本发明制作方法中的步骤(1)润肺止咳药剂的提取操作如下:

a)将桔梗、甘草、苦杏仁、玉竹、小叶杜鹃、罗汉果细细切碎,用炭火烘烤5~10分钟,烘烤温度为30~50℃,至含水量低于5%,将烘烤后的药材粉碎至30~45目,用2~5倍重量份的75%乙醇浸泡1~12小时;

b)采用超临界co2恒温萃取工艺,将上述浸泡液放入萃取器中,调节萃取压力27~30mpa,萃取温度为35~43℃,气速为3.5~4l/h,分离器压力为5~6mpa,萃取时间为1~2小时,得萃取液;

c)将上述萃取液放入蒸馏器中,在70~75℃的温度下进行减压蒸馏,将得到的底液减压抽滤三次,得提取液a;

d)将百部、紫苑切碎,用30~50℃的炭火烘烤7~10分钟,至含水量在5%以下,粉碎至粒径40~60目,用12~14倍重量份的75%乙醇中浸泡,维持在75~78℃回流1.5~2小时,取出提取液;再加10~12倍的75%乙醇,回流1~1.5小时,再次得提取液,将两次提取液混合,然后在70~75℃的温度下进行减压蒸馏,得到的底液,减压抽滤三次,得提取液b;

e)将上述提取液a和提取液b混合,加100~250倍体积的纯净水稀释,用18~22mhz的超声波作用10~30分钟,得药物提取液。

优选地,本发明制作方法的步骤(3)具体操作如下:将将步骤(2)所得的枇杷叶与红茶茶坯均匀摊开,厚度在1~3厘米,在25℃的干燥对流风作用下,控制含水量在30~40%;用喷雾的形式在茶体上喷洒药物提取液,每次持续3~5分钟,间歇停息7~10分钟进行翻叶,反复喷洒3~5次,回堆二次发酵0.5~1小时;发酵完成后将茶坯放进烘干机中进行干燥1~2小时,干燥温度30~50℃,至含水量在5~10%,得润肺止咳红茶。

本发明所选择的原料,其药性和功效分别是:

百部:《名医别录》记载,甘苦微温,具有止咳平喘功效,生物碱是百部脂溶性部位也是百部提取物的活性成分,作用功效有镇咳祛痰。百部生物碱能降低呼吸中枢的兴奋性,抑制咳嗽反射,因而具有镇咳的作用。

紫菀:味辛、苦,性温,归肺经,质温润而不燥。紫菀主要的化学成分是萜类,并且也是化痰止咳的主要活性成分。紫菀的提取液对小鼠祛痰以及对其气管具有抑制气管痉挛的作用,即平喘作用;另紫菀还有抗炎镇痛和抗菌作用,如紫菀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巴氏杆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防止细菌引发的咽喉炎、气管炎和肺炎。

桔梗:性平,味苦、辛,主要药物活性成分是三萜皂苷,作用功效有祛痰、镇咳、抗炎等,其中,镇咳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三萜皂苷中的桔梗皂苷d。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主要功效有:益气补中、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和清热解毒等,其主要药用成分有甘草黄酮、甘草多糖、甘草次酸等。

苦杏仁:苦杏仁中主要的药用成分是苦杏仁苷,约占2~3%,具有祛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玉竹:性甘,微寒;归肺,胃经,滋阴润肺,生津止渴,主治肺阴虚所致的干咳少痰、咽舌燥和温热病后期。

枇杷叶:味淡性平,解热和气,止咳下痰,作茶饮极为有益。枇杷叶中有效成分有挥发性油、三萜酸类、倍半萜类、黄酮类、多酚类、有机酸类等,具有抗炎、止咳、化痰、抗病毒等药理活性。

罗汉果:性凉味甘,功能清肺润肠,主治百日咳,痰火咳嗽血燥便秘等症;对于治疗急性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咽喉上火都有很好的疗效。

小叶杜鹃:味辛性温,有祛痰止咳功效。有利于治疗内伤咳嗽、祛痰平喘等疾病。

红茶:红茶性甘温,可养人体阳气,经过发酵烘制而成的红茶,它的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酶促氧化反应,含量减少,对胃部的刺激性就随之减小了。另外,这些茶多酚的氧化产物还能够促进人体消化,因此不仅不会伤胃,反而能够养胃;红茶还含有去除活性氧的茶黄素和茶红素,起到了养颜抗衰老的效果。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产品在传统的中医治疗咳嗽的良方中选取性平、温补的中药材,分开萃取最后混合而成。对于大多数因外寒、内伤而致的咳嗽症状具有缓解、治疗的效果,其中对于久咳不止,痰多的患者具有明显缓解的功效。持续饮用本产品会渐渐淡化病症,另外还有润肺生津的功效。

2.本发明产品的药剂成分采用现代先进的萃取技术,并且采用分类的方式,针对不同药材的不同有效成分进行萃取,使得药材有效成分的萃取率达到了90%以上,大大提高了药材的利用率。

3.本发明产品创造性地将枇杷叶与红茶叶一起发酵做成了红茶的形式,既综合了红茶抗氧化、美容养颜的功效,又使得枇杷叶的药用有了新的形式,另外在茶体上还喷洒了发明内容上所述的药物提取液,使得止咳润肺的功效得到进一步提升。红茶可以养胃,可有效减缓药物对消化系统的刺激。因此,原料中各种成分的协同作用使得整体的功效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润肺止咳红茶,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红茶叶50份、枇杷叶15份、药物提取液5份。

药物提取液所含药物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百部3份、紫菀2份、桔梗2份、甘草1份、苦杏仁1份、玉竹2份、小叶杜鹃2份、罗汉果2份。

本实施例中的枇杷叶是指枇杷树一年生以内且无病虫害的鲜叶,红茶叶是指目前市场销售的所有红茶种类中的一种或多种的适制性茶叶。

本实施例的制作方法步骤如下:

(1)将百部、紫苑、桔梗、甘草、苦杏仁、玉竹、小叶杜鹃、罗汉果分类,经切碎,烘干,粉碎,提取,减压蒸馏、抽滤,混合,稀释得药物提取液;(2)分别采集枇杷叶和红茶叶,经预处理,萎凋,揉捻,混合,发酵,得枇杷叶与红茶茶坯;(3)对枇杷叶与红茶茶坯喷洒上述药物提取液,经二次发酵,干燥,即得润肺止咳红茶。

本实施例的制作方法步骤(1)润肺止咳药剂的提取操作如下:

a)将桔梗、甘草、苦杏仁、玉竹、小叶杜鹃、罗汉果细细切碎,用炭火烘烤5分钟,烘烤温度为30℃,至含水量低于5%,将烘烤后的药材粉碎至30目,用2倍重量份的75%乙醇浸泡1小时;

b)采用超临界co2恒温萃取工艺,将上述浸泡液放入萃取器中,调节萃取压力27mpa,萃取温度为35℃,气速为3.5l/h,分离器压力为5mpa,萃取时间为1小时,得萃取液;

c)将上述萃取液放入蒸馏器中,在70℃的温度下进行减压蒸馏,将得到的底液减压抽滤三次,得提取液a;

d)将百部、紫苑切碎,用30℃的炭火烘烤7分钟,至含水量在5%以下,粉碎至粒径40目,用12倍重量份的75%乙醇中浸泡,维持在75℃回流1.5小时,取出提取液;再加10倍的75%乙醇,回流1小时,再次得提取液,将两次提取液混合,然后在70℃的温度下进行减压蒸馏,得到的底液,减压抽滤三次,得提取液b;

e)将上述提取液a和提取液b混合,加100倍体积的纯净水稀释,用18mhz的超声波作用10分钟,得药物提取液。

本实施例的制作方法步骤(3)具体操作如下:将将步骤(2)所得的枇杷叶与红茶茶坯均匀摊开,厚度在1厘米,在25℃的干燥对流风作用下,控制含水量在30%;用喷雾的形式在茶体上喷洒药物提取液,每次持续3分钟,间歇停息7分钟进行翻叶,反复喷洒3次,回堆二次发酵0.5小时;发酵完成后将茶坯放进烘干机中进行干燥1小时,干燥温度30℃,至含水量在5%,得润肺止咳红茶。

实施例2

.一种润肺止咳红茶,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红茶叶60份、枇杷叶20份、药物提取液8份。

药物提取液所含药物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百部5份、紫菀3份、桔梗3份、甘草2份、苦杏仁2份、玉竹2份、小叶杜鹃3份、罗汉果3份。

本实施例中的枇杷叶是指枇杷树一年生以内且无病虫害的鲜叶,红茶叶是指目前市场销售的所有红茶种类中的一种或多种的适制性茶叶。

本实施例的制作方法步骤如下:

(1)将百部、紫苑、桔梗、甘草、苦杏仁、玉竹、小叶杜鹃、罗汉果分类,经切碎,烘干,粉碎,提取,减压蒸馏、抽滤,混合,稀释得药物提取液;(2)分别采集枇杷叶和红茶叶,经预处理,萎凋,揉捻,混合,发酵,得枇杷叶与红茶茶坯;(3)对枇杷叶与红茶茶坯喷洒上述药物提取液,经二次发酵,干燥,即得润肺止咳红茶。

本实施例的制作方法步骤(1)润肺止咳药剂的提取操作如下:

a)将桔梗、甘草、苦杏仁、玉竹、小叶杜鹃、罗汉果细细切碎,用炭火烘烤8分钟,烘烤温度为40℃,至含水量低于5%,将烘烤后的药材粉碎至40目,用4倍重量份的75%乙醇浸泡6小时;

b)采用超临界co2恒温萃取工艺,将上述浸泡液放入萃取器中,调节萃取压力28mpa,萃取温度为38℃,气速为3.8l/h,分离器压力为5.5mpa,萃取时间为1.5小时,得萃取液;

c)将上述萃取液放入蒸馏器中,在72℃的温度下进行减压蒸馏,将得到的底液减压抽滤三次,得提取液a;

d)将百部、紫苑切碎,用40℃的炭火烘烤8分钟,至含水量在5%以下,粉碎至粒径50目,用13倍重量份的75%乙醇中浸泡,维持在75~78℃回流1.8小时,取出提取液;再加11倍的75%乙醇,回流1.2小时,再次得提取液,将两次提取液混合,然后在72℃的温度下进行减压蒸馏,得到的底液,减压抽滤三次,得提取液b;

e)将上述提取液a和提取液b混合,加175倍体积的纯净水稀释,用20mhz的超声波作用20分钟,得药物提取液。

本实施例的制作方法步骤(3)具体操作如下:将将步骤(2)所得的枇杷叶与红茶茶坯均匀摊开,厚度在2厘米,在25℃的干燥对流风作用下,控制含水量在35%;用喷雾的形式在茶体上喷洒药物提取液,每次持续4分钟,间歇停息8分钟进行翻叶,反复喷洒4次,回堆二次发酵0.8小时;发酵完成后将茶坯放进烘干机中进行干燥1.5小时,干燥温度40℃,至含水量在8%,得润肺止咳红茶。

实施例3

一种润肺止咳红茶,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红茶叶70份、枇杷叶25份、药物提取液10份。

药物提取液所含药物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百部7份、紫菀4份、桔梗4份、甘草3份、苦杏仁3份、玉竹4份、小叶杜鹃5份、罗汉果5份。

本实施例中的枇杷叶是指枇杷树一年生以内且无病虫害的鲜叶,红茶叶是指目前市场销售的所有红茶种类中的一种或多种的适制性茶叶。

本实施例的制作方法步骤如下:

(1)将百部、紫苑、桔梗、甘草、苦杏仁、玉竹、小叶杜鹃、罗汉果分类,经切碎,烘干,粉碎,提取,减压蒸馏、抽滤,混合,稀释得药物提取液;(2)分别采集枇杷叶和红茶叶,经预处理,萎凋,揉捻,混合,发酵,得枇杷叶与红茶茶坯;(3)对枇杷叶与红茶茶坯喷洒上述药物提取液,经二次发酵,干燥,即得润肺止咳红茶。

本实施例的制作方法步骤(1)润肺止咳药剂的提取操作如下:

a)将桔梗、甘草、苦杏仁、玉竹、小叶杜鹃、罗汉果细细切碎,用炭火烘烤10分钟,烘烤温度为50℃,至含水量低于5%,将烘烤后的药材粉碎至45目,用5倍重量份的75%乙醇浸泡12小时;

b)采用超临界co2恒温萃取工艺,将上述浸泡液放入萃取器中,调节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为43℃,气速为4l/h,分离器压力为6mpa,萃取时间为2小时,得萃取液;

c)将上述萃取液放入蒸馏器中,在75℃的温度下进行减压蒸馏,将得到的底液减压抽滤三次,得提取液a;

d)将百部、紫苑切碎,用50℃的炭火烘烤10分钟,至含水量在5%以下,粉碎至粒径60目,用14倍重量份的75%乙醇中浸泡,维持在78℃回流2小时,取出提取液;再加12倍的75%乙醇,回流1.5小时,再次得提取液,将两次提取液混合,然后在75℃的温度下进行减压蒸馏,得到的底液,减压抽滤三次,得提取液b;

e)将上述提取液a和提取液b混合,加250倍体积的纯净水稀释,用22mhz的超声波作用30分钟,得药物提取液。

本实施例的制作方法步骤(3)具体操作如下:将将步骤(2)所得的枇杷叶与红茶茶坯均匀摊开,厚度在3厘米,在25℃的干燥对流风作用下,控制含水量在40%;用喷雾的形式在茶体上喷洒药物提取液,每次持续5分钟,间歇停息10分钟进行翻叶,反复喷洒5次,回堆二次发酵1小时;发酵完成后将茶坯放进烘干机中进行干燥2小时,干燥温度50℃,至含水量在10%,得润肺止咳红茶。

功效验证:

本发明以长年生活在雾霾地区,易患的肺部炎症为例,经90例临床观察。患者一般持续高热、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剧烈阵咳喘急,肺呼吸粗糙;病情较轻的,咳嗽轻度,白天咳嗽,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夜晚睡觉咳痰;轻度喘息,偶有发作,不会严重影响睡眠或活动;哮鸣音较少,在咳嗽、深呼吸后出现;排除心肺其它疾病引起的咳、痰、喘。如上症状,即可确诊。在确诊观察的对象中,分三组,每组均男性25例,女性5例,无其它严重疾病年龄,年龄有30~75岁,平均年龄分别是57.7、58.2、62.3岁。

疗效判定:

显效:白天咳嗽明显减少;咳痰显著缓解;喘息减轻,发作次数减少;哮鸣音缓解或消失。

有效:咳、痰、喘症状有一定程度改善。

无效:症状无变化。

临床实验时,每一组停服其它药物和营养保健品,然后各对应服用本发明实施方式1~3制作的润肺止咳化痰红茶,观察3个月为1个疗程。服用方法:每日早晚2次,每次3.5克,可饭后半小时后温开水冲服。服用1个月后,症状即有缓解,服用3个月后,症状明显缓解。每组临床实验的30人中,第一组显效9人,有效15人,无效6人,总有效率80%;第二组显效10人,有效16人,无效4人,总有效率86.7%;第三组显效12人,有效15人,无效3人,总有效率90%。

显然,本发明的润肺止咳化痰红茶对对于久咳不止,平喘、痰多的患者还是具有缓解的功效。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因此,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