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蟾蜍草腐竹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0267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腐竹的加工工艺,具体是涉及一种蟾蜍草腐竹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蟾蜍草可有效预防和治疗感冒、慢性肠炎等疾病,对治疗咳嗽及支气管炎有显著的效果。夏、秋季花开、穗绿时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尿。用于咽喉肿痛、支气管炎、肾炎水肿、痈肿;外治乳腺炎、痔疮肿痛、出血。

腐竹因其蛋白质含量高、口感好等优点被广大消费者喜爱,但现有的腐竹多是采用大豆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造成了腐竹的口感较单一,不能满足人们的食用要求,开发不同口感的腐竹产品,具有重要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蟾蜍草腐竹的制备工艺,该方法能够丰富了腐竹产品的种类,提高腐竹的营养价值及经济价值,也提高了蟾蜍草的利用率,使蟾蜍草腐竹具有润肺养胃、清热解暑、止咳化痰、消食除胀等保健作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蟾蜍草腐竹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经过蟾蜍草预处理、酶处理、干燥粉碎、大豆预处理、煮浆、起皮成型、烘干、切段、杀菌步骤制作而成,所述的制备工艺采用以下步骤:

a、蟾蜍草预处理:选取新鲜的蟾蜍草、桑叶、紫苏叶、番杏叶,用清水清洗切成蟾蜍草块、桑叶块、紫苏叶块、番杏叶块,取10kg蟾蜍草块、3kg桑叶块、2kg紫苏叶块、1kg番杏叶块混合均匀,制得混合原料,将混合原料进行蒸汽杀青,杀青温度为138℃,杀青时间为10s,杀青后立即摊凉散热,向杀青后的10kg混合原料中加入6.5kg的浓度为12%枸橼酸溶液进行打浆,制得蟾蜍草浆液;

b、酶处理:向10kg蟾蜍草浆液中加入0.008kg的果胶酶、0.004kg的纤维素酶,52℃条件下酶解40min,将酶解后的蟾蜍草浆液在140℃环境下灭酶5s,备用;

c、干燥粉碎:将灭酶后的蟾蜍草浆液在-23℃条件下,冷冻8h,然后在装载量按15kg/m2、工作压力68pa、解析压力32pa、温度54℃的条件下干燥,制得蟾蜍草料,将蟾蜍草料进行超细微粉碎,过200目筛网筛选,制得蟾蜍草粉;

d、大豆预处理:将色泽光亮、颗粒饱满的黄豆、黑豆、红豆、豇豆、豌豆去除杂质,取10kg的黄豆、2kg的黑豆、1kg的红豆、1kg的豇豆、1kg的豌豆混合均匀,制得混合豆,将混合豆用30℃的饮用水水浸泡6h,去皮清洗干净后,向浸泡后的10kg的混合豆中加入5kg的枇杷汁、2kg麦芽汁、2kg莲藕汁、1kg的葛根汁混合进行磨浆,制成豆浆;

e、煮浆:将豆浆加热煮沸6min,冷却至48℃,向10kg豆浆中加入6.5kg的蟾蜍草粉、1kg的海棠果粉、1kg的荞麦粉、1kg的百合粉,充分搅拌均匀,再次煮浆至沸腾持续18min,制得混合豆浆;

f、起皮成型:将煮沸的混合豆浆通过无菌管道输送至成型工序中的圆锅内,采用水蒸气将圆锅内的混合豆浆恒温至95℃进行起皮成型,制得腐皮;

g、烘干:将腐皮送入烘干设备中,85℃条件下保持3.5h,38℃条件下静置4h,翻动腐皮继续在60℃条件下烘干3h,冷却至室温,制得蟾蜍草腐竹;

h、切段、灭菌:将蟾蜍草腐竹切段后采用食品级包装材料真空包装,包装好后在90℃的水浴条件下灭菌5min,冷却至室温,入通风干燥环境下保存。

有益效果:本方法将蟾蜍草蒸汽杀青处理,能够去除蟾蜍草带有的涩味,直接打浆避免了蟾蜍草营养物质的流失,复合酶处理提高了蟾蜍草的利用率,采用升华干燥的方法避免了对蟾蜍草的活性成分造成损伤,进一步提高蟾蜍草的利用率,丰富了腐竹产品的种类,使蟾蜍草腐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等保健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蟾蜍草腐竹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经过蟾蜍草预处理、酶处理、干燥粉碎、大豆预处理、煮浆、起皮成型、烘干、切段、杀菌等步骤制作而成,所述的制备工艺采用以下步骤:

a、蟾蜍草预处理:选取新鲜的枇杷嫩叶,用清水清洗后进行蒸汽杀青,杀青温度为130℃,杀青时间为8s,杀青后立即摊凉散热,向杀青后的10kg枇杷嫩叶中加入5.5kg的浓度为9%柠檬酸溶液进行打浆,制得蟾蜍草浆液;

b、酶处理:向10kg蟾蜍草浆液中加入0.005kg的果胶酶、0.004kg的纤维素酶,45℃条件下酶解38min,将酶解后的蟾蜍草浆液在130℃环境下灭酶8s,备用;

c、干燥粉碎:将灭酶后的蟾蜍草浆液在-20℃条件下,冷冻7h,然后在装载量按10kg/m2、工作压力55pa、解析压力25pa、温度50℃的条件下干燥,制得蟾蜍草料,将蟾蜍草料进行超细微粉碎,过240目筛网筛选,制得蟾蜍草粉;

d、大豆预处理:将色泽光亮、颗粒饱满的黄豆去除杂质,用15℃的饮用水水浸泡10h,去皮清洗干净后,向浸泡后的10kg黄豆中加入7.5kg浓度为60%的枇杷汁进行磨浆,制成豆浆;

e、煮浆:将豆浆加热煮沸4min,冷却至44℃,向10kg豆浆中加入5kg的蟾蜍草粉,充分搅拌均匀,再次煮浆至沸腾持续12min,制得混合豆浆;

f、起皮成型:将煮沸的混合豆浆通过无菌管道输送至成型工序中的圆锅内,采用水蒸气将圆锅内的混合豆浆恒温至80℃进行起皮成型,制得腐皮;

g、烘干:将腐皮送入烘干设备中,75℃条件下保持4h,35℃条件下静置3h,翻动腐皮继续在52℃条件下烘干5h,冷却至室温,制得蟾蜍草腐竹;

h、切段、灭菌:将蟾蜍草腐竹切段后采用食品级包装材料真空包装,包装好后在80℃的水浴条件下灭菌9min,冷却至室温,入通风干燥环境下保存。

实施例二:

一种蟾蜍草腐竹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经过蟾蜍草预处理、酶处理、干燥粉碎、大豆预处理、煮浆、起皮成型、烘干、切段、杀菌等步骤制作而成,所述的制备工艺采用以下步骤:

a、蟾蜍草预处理:选取新鲜的蟾蜍草、无花果叶、葡萄叶,用清水清洗切成蟾蜍草块、无花果叶块、葡萄叶块,取10kg蟾蜍草块、2kg无花果叶块、2kg葡萄叶块混合均匀,制得混合原料,将混合原料进行蒸汽杀青,杀青温度为135℃,杀青时间为5s,杀青后立即摊凉散热,向杀青后的10kg混合原料中加入5.5kg的浓度为9%维生素c溶液进行打浆,制得蟾蜍草浆液;

b、酶处理:向10kg蟾蜍草浆液中加入0.007kg的果胶酶、0.006kg的纤维素酶,50℃条件下酶解45min,将酶解后的蟾蜍草浆液在138℃环境下灭酶10s,备用;

c、干燥粉碎:将灭酶后的蟾蜍草浆液在-25℃条件下,冷冻5h,然后在装载量按12kg/m2、工作压力65pa、解析压力35pa、温度52℃的条件下干燥,制得蟾蜍草料,将蟾蜍草料进行超细微粉碎,过220目筛网筛选,制得蟾蜍草粉;

d、大豆预处理:将色泽光亮、颗粒饱满的黄豆、红豆去除杂质,取10kg的黄豆、3kg的红豆混合均匀,制得混合豆,将混合豆用20℃的饮用水水浸泡10h,去皮清洗干净后,向浸泡后的10kg的混合豆中加入4kg的枇杷汁、2kg的海棠果汁进行磨浆,制成豆浆;

e、煮浆:将豆浆加热煮沸5min,冷却至47℃,向10kg豆浆中加入6kg的蟾蜍草粉、1kg的玉竹粉、1kg的燕麦粉,充分搅拌均匀,再次煮浆至沸腾持续16min,制得混合豆浆;

f、起皮成型:将煮沸的混合豆浆通过无菌管道输送至成型工序中的圆锅内,采用水蒸气将圆锅内的混合豆浆恒温至92℃进行起皮成型,制得腐皮;

g、烘干:将腐皮送入烘干设备中,82℃条件下保持5h,34℃条件下静置3.5h,翻动腐皮继续在58℃条件下烘干6h,冷却至室温,制得蟾蜍草腐竹;

h、切段、灭菌:将蟾蜍草腐竹切段后采用食品级包装材料真空包装,包装好后在88℃的水浴条件下灭菌6min,冷却至室温,入通风干燥环境下保存。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