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核桃油的微胶囊化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8655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产品的微胶囊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山核桃油的微胶囊化工艺。



背景技术:

山核桃为胡桃科山核桃属植物果实,又叫核桃楸、胡桃楸,主要分布在我国湖南、贵州、江西、浙江等省的山区。山核桃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总糖、粗纤维、多种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其中脂肪含量50%—64%,蛋白质含量15—20%,糖分含量10%左右。山核桃油可由山核桃中的脂肪制备而来,主要成分为不饱和脂肪酸,特别以亚油酸和亚麻酸为主(亚油酸含量达到71%,亚麻酸含量为12%),长期食用可防止动脉硬化,减少心脏发病率,有利于智力发育,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食用油。山核桃油除食用外还有比较广泛的用途,可以作为工业高档润滑油,化妆品的原料,皮肤烧伤外用药等。

由于山核桃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很高,山核桃油很容易氧化,造成营养的损失和品质下降。为了防止油脂氧化,同时方便贮存、运输及使用,人们发明了微胶囊(micro-encapsulation)技术。微胶囊技术又称微胶囊化,它是用特殊手段将固体、液体或气体等需要包被的物质包裹在一微小的半透明或封闭胶囊内的过程。胶囊近似球形,直径一般为5—500μm。可简单地看作由心材和壁材组成,心材即被包物质,壁材即包埋物质。

目前国内已经成功地对色拉油、鱼油等油脂以及姜油、薄荷油、奶油等香精香料实现了包埋,但对山核桃油的微胶囊化国内鲜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弥补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工艺简便、久置稳定、包埋率高的山核桃油的微胶囊化工艺。

本发明提出一种山核桃油的微胶囊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配料:按质量比5:1称取山核桃油和乳化剂,混合后置于60—70℃条件下搅拌15—20min得到料液,保持温度备用;

s20,配制壁材:按质量比1:2—4:2—4称取阿拉伯胶、β-环糊精及麦芽糊精混合后作为壁材,溶于65—70℃的水中,搅拌均匀至完全溶解后,用纱布过滤,收集滤液;其中,以所述壁材的质量计,1g壁材需溶入的水的质量为4—6g;

s30,均质:取一定量步骤s20得到的滤液缓慢加入步骤s10得到的料液中得到混合液,使用剪切乳化搅拌机搅拌所述混合液15—20min后在50℃、40mpa压力下均质2次;其中,按质量比计算,滤液:料液=1.5:1;

s40,离心喷雾干燥:将上述均质后的混合液静置20—40min后进行喷雾干燥;条件是:进风温度为200—220℃,出风温度70—85℃,离心机转速8000r/min,进料速度40ml/min;

s50,过筛:将上述经喷雾干燥的产品过80目筛,即得山核桃油微胶囊产品。

优选地,步骤s10中所述乳化剂为质量比为1:1的单甘脂、蔗糖脂肪酸酯。

优选地,步骤s20中阿拉伯胶、β-环糊精及麦芽糊精的质量比1:4:4。

本发明配方简单,工艺简便、久置稳定,包埋率高,制成的山核桃油微胶囊具有无毒、使用方便等特点,适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的直接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提出一种山核桃油的微胶囊化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

s10,配料:按质量比5:1称取山核桃油和乳化剂,混合后置于60—70℃条件下搅拌15—20min得到料液,保持温度备用;

山核桃油作为制备微胶囊的芯材,属于非极性化合物,不溶于水。为了使山核桃油与水溶性壁材混合均匀,乳化剂的使用必不可少。为使山核桃油分子高度分散于料液中,应选择水包油型乳化剂。具体地,本实施中,所述水包油型乳化剂为质量比为1:1的单甘脂和蔗糖脂肪酸酯。

s20,配制壁材:按质量比1:2—4:2—4称取阿拉伯胶、β-环糊精及麦芽糊精混合后作为壁材,溶于65—70℃的水中,搅拌均匀至完全溶解后,用纱布过滤,收集滤液;其中,以所述壁材的质量计,1g壁材需溶入的水的质量为4—6g;

阿拉伯胶作为壁材具有较好的成膜性、乳化性及囊壁致密性,但复水性、溶解性相对较差;麦芽糊精具有较高的溶解性,但囊壁疏松、成膜性差;β-环糊精本身无毒,可生物降解,是一种较理想的包覆材料。因此在微胶囊的壁材选择上,选择三者复配。当三者质量比为1:2—4:2—4时,且优选地,当阿拉伯胶、β-环糊精及麦芽糊精质量比1:4:4时复配效果最好。这是由于阿拉伯胶虽然乳化性、成膜性好,能在液滴表面形成一层光滑的膜,但同时也具增稠性,如果比例过高,易造成料液粘度过大,不利于离心喷雾时雾滴的形成,从而降低包埋率;麦芽糊精成膜性差,形成的胶囊囊壁疏松,如果比例过高,也会降低包埋率,而β-环糊精则能较好的均衡。

s30,均质:取一定量步骤s20得到的滤液缓慢加入步骤s10得到的料液中得到混合液,使用剪切乳化搅拌机搅拌所述混合液15—20min后在50℃、40mpa压力下均质2次;其中,按质量比计算,滤液:料液=1.5:1;

均质前体系中的微胶囊颗粒大小不均匀,颗粒彼此碰撞易形成絮凝,经过均质后颗粒受高剪切力作用而变小,粒子大小分布比较均匀,乳状液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从而提高微胶囊化产品的效率。具体的,实际操作中,山核桃油在高压下高速流过狭窄的缝隙,同时受到剪切力、撞击力和空穴爆炸力等的综合作用,变成非常细微的液滴分散于料液中。且在50℃时,乳化、均质效果最佳。

s40,离心喷雾干燥:将上述均质后的混合液静置20—40min后进行喷雾干燥;条件是:进风温度为200—220℃,出风温度70—85℃,离心机转速8000r/min,进料速度40ml/min;

喷雾干燥微胶囊造粒是将包埋好的乳化液在喷雾干燥室内使之与热气流直接接触,使溶液壁材的水分瞬间蒸发除去,促使壁膜的形成与固化,最终形成一种颗粒状粉末。

实际操作时,将均质后的混合液静置,若不分层,即可进行干燥。进料时的流量应根据干燥塔里的雾状情况而定,一般只要看到喷头下有雾状环绕便可。

s50,过筛:将上述经喷雾干燥的产品过80目筛,即得山核桃油微胶囊产品。

实施例1:

s10,配料:称取山核桃油500g、单甘脂50g、蔗糖脂肪酸酯50g混合后置于60℃条件下搅拌20min得到料液,保持温度备用;

s20,配制壁材:称取阿拉伯胶100g、β-环糊精200g、麦芽糊精300g混合后作为壁材,溶于2.4kg、65℃的水中,搅拌均匀至完全溶解后,用纱布过滤,收集滤液;

s30,均质:取步骤s20得到的滤液900g缓慢加入步骤s10得到的料液600g中得到混合液,使用剪切乳化搅拌机搅拌所述混合液15min后在50℃、40mpa压力下均质2次;

s40,离心喷雾干燥:将上述均质后的混合液静置20min后进行喷雾干燥;条件是:进风温度为220℃,出风温度85℃,离心机转速8000r/min,进料速度40ml/min;

s50,过筛:将上述经喷雾干燥的产品过80目筛,即得山核桃油微胶囊产品。

实施例2:

s10,配料:称取山核桃油1kg、单甘脂100g、蔗糖脂肪酸酯100g混合后置于70℃条件下搅拌15min得到料液,保持温度备用;

s20,配制壁材:称取阿拉伯胶100g、β-环糊精400g、麦芽糊精400g混合后作为壁材,溶于5.4kg、70℃的水中,搅拌均匀至完全溶解后,用纱布过滤,收集滤液;

s30,均质:取步骤s20得到的滤液1.8kg缓慢加入步骤s10得到的1.2kg料液中得到混合液,使用剪切乳化搅拌机搅拌所述混合液20min后在50℃、40mpa压力下均质2次;

s40,离心喷雾干燥:将上述均质后的混合液静置40min后进行喷雾干燥;条件是:进风温度为200℃,出风温度70℃,离心机转速8000r/min,进料速度40ml/min;

s50,过筛:将上述经喷雾干燥的产品过80目筛,即得山核桃油微胶囊产品。

对本发明实施例1—2制备的山核桃油微胶囊产品进行质量标准检验:

色泽:淡黄色

气味:具有核桃特有的天然香味,柔和、无异味。

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80个/g,大肠菌群(近似数)≤10个/g,致病菌没有检出。

过氧化值测定:按gb5538-85方法测定;

表面油及包埋率测定:

正己烷洗涤法测表面含量量:准确称取1g(准确至0.0001g)胶囊化山核桃油样品平铺于直径为10cm的布氏漏斗中,在抽滤同时,用30ml正已烷洗涤样品,收集洗涤滤液,回收正已烷,称洗涤油质量得表面油质量分数。

索氏抽提法测总含油量:将1g(准确至0.0001g)胶囊化山核桃油样品用30ml的石油醚在75℃条件下提取12h,收集抽提液,回收石油醚,称总油质量得含油率。

表面油质量分数=(洗涤油质量/样品质量)×100%

包埋率=[(含油率-表面油质量分数)/含油率]×100%

结果显示,本发明制备的微胶囊化山核桃油,含水量为2.5%—5.4%,颗粒粒径在30—120μm,包埋率为76.5%—86.4%,油含量在35%—38%,实验测定该产品的微胶囊化效率为84.2%,包埋后山核桃油的抗氧化稳定性明显提高,在常温下可贮存8—10d,过氧化值上升0.5—0.58mmol/kg。

本发明配方简单,工艺简便、久置稳定,包埋率高,制成的山核桃油微胶囊,既可直接食用,又可作为营养食品添加剂,扩大了山核桃油在食品工业的应用范围,应用更为方便,同时为山核桃的深加工寻找了新的出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