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的豆腐乳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9156阅读:7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的豆腐乳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豆腐乳发酵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的豆腐乳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豆腐乳又称腐乳,是用大豆、黄酒、高粱酒、红曲等原料先制成豆腐胚,再利用毛霉接种在豆腐胚上经发酵制成的,豆腐乳种类较多,口味鲜美,有除腥解腻的作用,豆腐乳的制备方法为:挑选→浸泡→切块→暴晒→发酵→腌制→装罐→灭菌→封口,豆腐发酵最适宜温度为20℃-25℃,由于现有发酵设备体积大、造价高,传统豆腐发酵依然采用自然发酵方式,即将切制好的豆腐接种后放置于通风处进行发酵,不仅发酵周期长,而且发酵质量不稳定,发酵均匀性差,导致豆腐乳成品口感差异大。

但是现有的豆腐乳发酵装置还存在着灰尘容易聚集在防尘网的表面上,液体残渣容易流到加热板上和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多功能的豆腐乳发酵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的豆腐乳发酵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豆腐乳发酵装置灰尘容易聚集在防尘网的表面上,液体残渣容易流到加热板上和使用不方便的问题。一种多功能的豆腐乳发酵装置,包括底轮,发酵装置本体,防护门,控制装置,换风装置,发酵箱,排风口,防护盖,储酶箱,加压泵和导液管,所述的防护门轴接在发酵装置本体的右侧;所述的底轮安装在发酵装置本体的下部;所述的排风口开设在发酵装置本体的左侧下部;所述的防护盖位于排风口的外侧上部,并固定在发酵装置本体上;所述的发酵箱设置在发酵装置本体的内侧;所述的换风装置插接在发酵装置本体中上部;所述的储酶箱设置在发酵装置本体的上部左侧;所述的加压泵安装在发酵装置本体的左上侧;所述的控制装置嵌入在防护门的前表面;所述的发酵装置本体包括外壳,卡块,隔板,加热板,喷头,导流板,储液箱,液位传感器,排水口,电磁阀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的隔板固定在外壳的内部右侧;所述的卡块分别固定在隔板左侧壁与外壳左侧壁上;所述的导流板固定在卡块的下部;所述的加热板安装在导流板的下部;所述的喷头安装在加热板的下部,并与导液管接通;所述的储液箱位于外壳的内部右下侧,并与隔板右侧与外壳形成的空腔接通;所述的排水口插接在储液箱的右下部;所述的液位传感器安装在储液箱的内侧壁上;所述的电磁阀分别安装在导液管和排水口上;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均匀安装在隔板的左侧。

优选的,所述的导流板的右端贯穿隔板并向下倾斜。

优选的,所述的加热板上还设置有加热管,所述的加热管设置有多个。

优选的,所述的防护门上还设置有磁铁片和密封垫圈,所述的密封垫圈粘贴在防护门的四周;所述的磁铁片嵌入在防护门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的发酵箱上还设置有拉手和透气孔,所述的拉手安装在发酵箱的前表面中部;所述的透气孔开设在发酵箱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换风装置包括通风管,防尘盖,防尘网,活性炭过滤网和抽风机,所述的防尘盖固定在通风管的上部;所述的防尘网安装在通风管的上部四周;所述的活性炭过滤网设置在通风管的内侧下部;所述的抽风机安装在通风管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的防尘盖为三角形防尘盖。

优选的,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装置外壳,显示屏,控制器和调节按钮,所述的显示屏和调节按钮分别镶嵌在控制装置外壳的表面;所述的控制器设置在控制装置外壳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的控制器采用三菱FX2N-48系列的PLC,所述的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调节按钮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的加压泵,加热板,显示屏,抽风机和电磁阀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的豆腐乳发酵装置广泛应用于豆腐乳发酵装置技术领域。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导流板的设置,有利于方便将在发酵箱内流出的液体传送到隔板右侧的空腔中,且防止液体流入到加热板上,影响加热板的加热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加热管设置有多个,有利于使得加热更加均匀,提高加热效果。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磁铁片和密封垫圈的设置,有利于使防护门更加方便的与发酵装置本体闭合,且提高闭合后的密封效果。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尘盖的设置,有利于防止过多的灰尘聚集在防尘网上,提高防尘效果。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液位传感器的设置,有利于在液位高于液位传感器时,液位传感器能够及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使控制器将出水口处的电磁阀打开。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的设置,有利于方便检测外壳内部的温度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发酵装置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换风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轮;2-发酵装置本体;21-外壳;22-卡块;23-隔板;24-加热板;241-加热管;25-喷头;26-导流板;27-储液箱;28-液位传感器;29-排水口;210-电磁阀;211-温度传感器;3-防护门;31-磁铁片;32-密封垫圈;4-控制装置;41-控制装置外壳;42-显示屏;43-控制器;44-调节按钮;5-换风装置;51-通风管;52-防尘盖;53-防尘网;54-活性炭过滤网;55-抽风机;6-发酵箱;61-拉手;62-透气孔;7-排风口;8-防护盖;9-储酶箱;10-加压泵;11-导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的豆腐乳发酵装置,包括底轮1,发酵装置本体2,防护门3,控制装置4,换风装置5,发酵箱6,排风口7,防护盖8,储酶箱9,加压泵10和导液管11,所述的防护门3轴接在发酵装置本体2的右侧;所述的底轮1安装在发酵装置本体2的下部;所述的排风口7开设在发酵装置本体2的左侧下部;所述的防护盖8位于排风口7的外侧上部,并固定在发酵装置本体2上;所述的发酵箱6设置在发酵装置本体2的内侧;所述的换风装置5插接在发酵装置本体2中上部;所述的储酶箱9设置在发酵装置本体2的上部左侧;所述的加压泵10安装在发酵装置本体2的左上侧;所述的控制装置4嵌入在防护门3的前表面;所述的发酵装置本体2包括外壳21,卡块22,隔板23,加热板24,喷头25,导流板26,储液箱27,液位传感器28,排水口29,电磁阀210和温度传感器211,所述的隔板23固定在外壳21的内部右侧;所述的卡块22分别固定在隔板23左侧壁与外壳21左侧壁上;所述的导流板26固定在卡块22的下部;所述的加热板24安装在导流板26的下部;所述的喷头25安装在加热板24的下部,并与导液管11接通;所述的储液箱27位于外壳21的内部右下侧,并与隔板23右侧与外壳21形成的空腔接通;所述的排水口29插接在储液箱27的右下部;所述的液位传感器28安装在储液箱27的内侧壁上;所述的电磁阀210分别安装在导液管11和排水口29上;所述的温度传感器211均匀安装在隔板23的左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导流板26的右端贯穿隔板23并向下倾斜。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加热板24上还设置有加热管241,所述的加热管241设置有多个。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护门3上还设置有磁铁片31和密封垫圈32,所述的密封垫圈32粘贴在防护门3的四周;所述的磁铁片31嵌入在防护门3的右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发酵箱6上还设置有拉手61和透气孔62,所述的拉手61安装在发酵箱6的前表面中部;所述的透气孔62开设在发酵箱6的下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换风装置5包括通风管51,防尘盖52,防尘网53,活性炭过滤网54和抽风机55,所述的防尘盖52固定在通风管51的上部;所述的防尘网53安装在通风管51的上部四周;所述的活性炭过滤网54设置在通风管51的内侧下部;所述的抽风机55安装在通风管51的下端。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尘盖52为三角形防尘盖。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控制装置4包括控制装置外壳41,显示屏42,控制器43和调节按钮44,所述的显示屏42和调节按钮44分别镶嵌在控制装置外壳41的表面;所述的控制器43设置在控制装置外壳41的内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控制器43采用三菱FX2N-48系列的PLC,所述的液位传感器28,温度传感器211,调节按钮44分别与控制器4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的加压泵10,加热板24,显示屏42,抽风机55和电磁阀210分别与控制器4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换风装置5在换风时,通过抽风机55将外壳21外部的空气吸入到外壳21的内部,通过防尘盖52防止灰尘聚集在防尘网53的表面,影响换风装置5的通风效果,然后通过活性炭过滤网54将空气中的有毒气体过滤掉,防止有毒气体进入到外壳21内,储酶箱9通过加压泵10将酶液输送至导液管11中,通过加压泵10对导液管11中的酶液进行加压,使酶液更快更均匀的在喷头25中喷出,液体残渣在发酵箱6下部的透气孔62中流到导流板26上,液体残渣通过导流板26流向隔板23下方的储液箱27内,防止液体残渣流到加热板24中,影响加热板24的加热效果,当储液箱27内的液体高度高于液位传感器28时,液位传感器28能够及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43,使控制器43将出水口29中的电磁阀210打开,将储液箱27内的液体排出。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