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茶叶泥土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16552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洗装置,特别是一种白芍茶叶泥土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和青茶;其中,茶叶制作一般包括如下步骤:萎凋,其使叶质柔软,可塑性大,便于造形;作青,其摇青与堆置交替进行,由摇青与晾青两个过程所组 成,作青室温25℃左右为宜,相对湿80%左右,摇青将萎凋的茶叶放在竹筛内,来回筛动,使叶片边缘经过摩擦,叶缘细胞受损,经摊置失水,叶中多酚类在霉的作用下,渐渐氧化,形成茶叶特有的品质,摇青先轻后重,以免梗叶折断造成死青;现有制茶工艺过程中,往往没有清洗工序,而茶叶的清洗也是相当重要的过程,以前的手工制茶一般茶农都省略了清洗的过程,都是直接晾晒然后炒制,这样出来的茶影响了茶的口感,所以如何让茶叶的清洗高效,卫生是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白芍茶叶泥土清洗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白芍茶叶泥土清洗装置,包括机身和支撑腿,所述机身一端设置有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一侧设有转动盘,所述传送机构通过支撑架与机身连接,所述机身外侧设置有调速电机,所述调速电机通过三角带与转动盘连接,所述机身内传动机构上方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喷头,所述机身内设置有第一排水管,所述传动机构上方机身外侧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内设置有限流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机身另一端设置有水槽,所述水槽下设置有波浪发生装置,所述波浪发生装置上设置有波浪传动装置,所述水槽下一端设置有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上设置有闸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水槽上方机身内设置有吊杆,所述吊杆上设置有旋转球,所述旋转球上设置有刷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吊杆分为纵向和横向分布设置,纵向设置小于水槽宽度,横向至少设置为三排。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用新型的全自动茶叶清洗机,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使用时,将茶叶倒入进料口后通过进料口将茶叶缓慢输送到传送带上,通过高压喷水带实现对茶叶的清洗,再传送到水槽通过波浪发生装置发生的波浪与刷头漂洗茶叶表面然后捞出茶叶,本装置使茶叶的清洗更高效、更方便、更卫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白芍茶叶泥土清洗装置,包括机身1和支撑腿2,所述机身1一端设置有传送机构5,所述传送机构5一侧设有转动盘6,所述传送机构5通过支撑架9与机身1连接,所述机身1外侧设置有调速电机7,所述调速电机7通过三角带8与转动盘6连接,所述机身1内传动机构5上方设置有进水管10,所述进水管10上设置有喷头11,所述机身1内设置有第一排水管18,所述传动机构5上方机身1外侧设置有进料斗3,所述进料斗3内设置有限流板4,用于控制茶叶进入的量,避免进入过多影响清洗效果,或进入过少造成资源浪费。

所述机身1另一端设置有水槽12,所述水槽12下设置有波浪发生装置13,所述波浪发生装置13上设置有波浪传动装置14,所述水槽12下一端设置有第二排水管19,所述第二排水管19上设置有闸板20。

所述水槽12上方机身内设置有吊杆15,所述吊杆15上设置有旋转球16,所述旋转球16上设置有刷杆17,所述刷杆17上安装有刷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