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酱油生产的搅拌发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14968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酱油生产的搅拌发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酱油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发酵池。



背景技术:

酱油,是由大豆、小麦、食盐经过蒸料、制曲和发酵等程序酿造而成的。这其中,发酵是整个酱油酿造过程的核心环节,需要将制曲完成后物料放入到发酵池中,并同时加入水和盐等配料。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发酵池中的液体会出现分层现象,即较高盐浓度的液体分布在发酵池的下部,较低盐浓度的液体分布在发酵池的上部。该现象使得酱油成品中的盐分含量拨动较大,口感不稳定。

其次,现有的发酵池为了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其发酵池的四壁和底部之间多为一体成型结构。该结构虽然密封效果好,制造成本相对较低;但由于发酵池一般较深,在发酵准备阶段和发酵结束后的清理阶段都需要工人跳入发酵池进行作业,不仅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用于酱油生产的搅拌发酵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发酵池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产品口感不均匀,发酵池清洁维护不便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酱油生产的搅拌发酵池,包括筒形池壁,其内部设有上下往复移动的池底,池底与筒形池壁之间滑动密封;封盖,其可拆卸的覆盖筒形池壁的上端开口,封盖转动连接有若干伸入筒形池壁内的搅拌桶,搅拌桶位于筒形池壁内的外侧壁上固接有若干散液管;液泵,其安装于封盖的上方,液泵的进液管伸入筒形池壁内,出液管与散液管连通。

进一步,所述搅拌桶位于封盖上方的外侧壁周圈设有筒肩,筒肩与封盖之间安装有轴承;搅拌桶的上部通过传动带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散液管分为沿所述搅拌桶轴向分布的若干层,且每层散液管围绕搅拌桶的轴线均匀分布;所述出液管下部的外侧壁上沿其轴向设有若干层散液孔,散液孔的位置与散液管的位置相对应;位于最下层的散液管的内孔最下端不高于搅拌桶内侧底端。

进一步,除最下层外,其他每层所述散液管分别对应有一个承液环,承液环固接于所述搅拌桶的内侧壁上;承液环的上端与其所对应的散液管的内孔最下端平齐;承液环朝散液管倾斜。

进一步,所述散液管的悬空端向下弯折,且该弯折段内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出液管与所述搅拌桶同轴,且两者之间还设有动密封圈,动密封圈位于散液孔上方;所述进液管的端部还安装有滤网。

进一步,所述池底包括升降板和可拆卸连接于升降板四周侧壁上的密封胶圈;升降板的下端固接有滑移架,滑移架上设有沿水平方向滑动的滑块;池底的下方设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滑块铰接。

进一步,所述筒形池壁内侧的根部固定有缓冲环,缓冲环的上端设有若干橡胶缓冲凸起。

进一步,所述升降板的上端设有贯通其侧壁的插接槽;所述密封胶圈的内侧壁上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夹翼、中夹翼和下夹翼;上夹翼和中夹翼之间安装有与插接槽卡接配合的锁块,上夹翼和中夹翼均被锁块压紧固定于升降板上。

进一步,所述插接槽的底部固接有锁柱,锁柱的内侧壁上水平设有卡接凸起;所述升降板的下端设有下卡槽;所述锁块位于锁柱的上方,锁块的上端设有贯通其内侧壁的上夹紧槽;锁块的下端设有与锁柱卡接的连接柱;所述上夹翼的端部被夹紧于上夹紧槽内,所述中夹翼被夹紧于锁块与锁柱之间,所述下夹翼的端部置于下卡槽内。

进一步,所述锁块的下端设有压紧凸齿,压紧凸齿的位置与所述锁柱的上端相对应;所述连接柱滑动连接有卡块,卡块与所述卡接凸起卡接;卡块在所述插接槽的侧壁与锁柱之间往复移动;插接槽内侧壁的根部设有斜面,斜面的下部向锁柱倾斜;卡块的侧壁上设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与连接柱的侧壁之间安装有弹簧。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酱油生产的搅拌发酵池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酱油生产的搅拌发酵池,自动化程度高,使用维护方便。通过液泵能够将发酵池底部的液体吸入到搅拌桶内,并通过不同高度的散液管循环排放到发酵池内。旋转的搅拌桶不仅能够促进发酵池内的液体流动,提高发酵效率;还能实现发酵池内不同高度层的液体循环混合,保证得到的酱油成品口感均匀。通过可升降的池底,一方面能够方便工人对发酵池内的物料进行清理,避免由于工人进出发酵池造成人身伤害;另一方面能够调节发酵池的容积,使其适用于对不同数量物料进行发酵作业。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用于酱油生产的搅拌发酵池的主视向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用于酱油生产的搅拌发酵池的搅拌桶及液泵的主视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用于酱油生产的搅拌发酵池的封盖下方零部件的主视向剖视图;

图4为图3中I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图4中升降板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锁块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液泵;101-出液管;102-进液管;103-散液孔;104-承液环;2-动密封圈;3-滤网;4-散液管;5-单向阀;6-搅拌桶;601-筒肩;7-轴承;8-封盖;9-驱动电机;10-卡块;1001-限位凸起;1002-弹簧;11-筒形池壁;12-缓冲环;1201-缓冲凸起;13-滑块;14-升降气缸;15-滑移架;16-池底;1601-升降板;1602-插接槽;1603-卡接凸起;1604-下卡槽;1605-斜面;1606-锁柱;17-密封胶圈;1701-上夹翼;1702-中夹翼;1703-下夹翼;18-锁块;1801-上夹紧槽;1802-连接柱;1803-压紧凸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酱油生产的搅拌发酵池,包括筒形池壁11,其内部设有上下往复移动的池底16,池底16与筒形池壁11之间滑动密封;封盖8,其可拆卸的覆盖筒形池壁11的上端开口,封盖8转动连接有若干伸入筒形池壁11内的搅拌桶6,搅拌桶6位于筒形池壁11内的外侧壁上固接有若干散液管4;液泵1,其安装于封盖8的上方,液泵1的进液管102伸入筒形池壁11内,出液管101与散液管4连通。

上述搅拌桶6位于封盖8上方的外侧壁周圈设有筒肩601,筒肩601与封盖8之间安装有轴承7;搅拌桶6的上部通过传动带与驱动电机9传动连接。

上述散液管4分为沿上述搅拌桶6轴向分布的若干层,且每层散液管4围绕搅拌桶6的轴线均匀分布;上述出液管101下部的外侧壁上沿其轴向设有若干层散液孔103,散液孔103的位置与散液管4的位置相对应;位于最下层的散液管4的内孔最下端不高于搅拌桶6内侧底端。多层设置的散液管4能够保证含盐液体更加均匀的散布于筒形池壁11内。最下层散液管4与搅拌桶6底部的位置关系是为了让搅拌桶6内的液体能够彻底的排出。

除最下层外,其他每层上述散液管4分别对应有一个承液环104,承液环104固接于上述搅拌桶6的内侧壁上;承液环104的上端与其所对应的散液管4的内孔最下端平齐;承液环104朝散液管4倾斜。承液环104的能够实现液体的过渡储存,即从出液管101喷出的液体若没有及时的从散液管4排出,会先流入承液环104上,再逐渐通过散液管4排出。

上述散液管4的悬空端向下弯折,且该弯折段内安装有单向阀5。由于设有单向阀5,散液管4外侧的液体不会通过散液管4回流入搅拌桶6内。

出液管101与上述搅拌桶6同轴,且两者之间还设有动密封圈2,动密封圈2位于散液孔103上方;上述进液管102的端部还安装有滤网3。动密封圈2保证含盐液体在进入搅拌桶6内时不会飞溅出来,保证加工现场的环境。滤网3对进入进液管102的液体进行过滤,防止其夹带的颗粒物堵塞散液孔103和单向阀5。

上述池底16包括升降板1601和可拆卸连接于升降板1601四周侧壁上的密封胶圈17;升降板1601的下端固接有滑移架15,滑移架15上设有沿水平方向滑动的滑块13;池底16的下方设有升降气缸14,升降气缸14的活塞杆与滑块13铰接。由于升降气缸14的缸体在工作过程中会发生转动,因此可通过铰接架对升降气缸14进行安装。

上述筒形池壁11内侧的根部固定有缓冲环12,缓冲环12的上端设有若干橡胶缓冲凸起1201。该结构对池底16起到缓冲支撑作用。

上述升降板1601的上端设有贯通其侧壁的插接槽1602;上述密封胶圈17的内侧壁(靠近升降板1601的一侧为内侧)上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夹翼1701、中夹翼1702和下夹翼1703;上夹翼1701和中夹翼1702之间安装有与插接槽1602卡接配合的锁块18,上夹翼1701和中夹翼1702均被锁块18压紧固定于升降板1601上。锁块18的安装形式选用卡接式,便于密封胶圈17的拆装维护。

上述插接槽1602的底部固接有锁柱1606,锁柱1606的内侧壁上水平设有卡接凸起1603;上述升降板1601的下端设有下卡槽1604;上述锁块18位于锁柱1606的上方,锁块18的上端设有贯通其内侧壁的上夹紧槽1801;锁块18的下端设有与锁柱1606卡接的连接柱1802;上述上夹翼1701的端部被夹紧于上夹紧槽1801内(如图4所示),上述中夹翼1702被夹紧于锁块18与锁柱1606之间,上述下夹翼1703的端部置于下卡槽1604内。采用三种结构分别对上夹翼1701、中夹翼1702和下夹翼1703进行夹紧,在池底16升降过程中,避免密封胶圈17与升降板1601脱离。

上述锁块18的下端设有压紧凸齿1803,压紧凸齿1803的位置与上述锁柱1606的上端相对应。压紧凸齿1803是为了增大对中夹翼1702的夹持力,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上述连接柱1802滑动连接有卡块10,卡块10与上述卡接凸起1603卡合连接;卡块10在上述插接槽1602的侧壁与锁柱1606之间往复移动;插接槽1602内侧壁的根部设有斜面1605,斜面1605的下部向锁柱1606倾斜;

卡块10的侧壁上设有限位凸起1001,限位凸起1001与连接柱1802的侧壁之间安装有弹簧1002。弹簧1002是为了在拆卸时能够驱动卡块10自动复位,以便于将卡块10从插接槽1602内顺利拆下。

使用时,先将封盖8移开,控制升降气缸14,使其推动池底16上升到适当位置。向筒形池壁11的内部倒入待发酵的物料,控制升降气缸14,使其带动池底16下降适当高度(筒形池壁11和池底16形成的发酵池容积适用于所加入的物料量)。调节完成后,向发酵池内加入足量的水和盐等配料,再将封盖8盖好。

在发酵过程中,搅拌桶6在驱动电机9的带动下旋转,随搅拌桶6旋转的散液管4驱动发酵池中的液体流动,加快发酵速度。液泵1驱动进液管102从发酵池的底部(靠近池底16的位置)将液体吸入,并通过出液管101排出到搅拌桶6内。搅拌桶6内的液体逐渐通过不同高度层的散液管4循环排放回发酵池内,完成发酵池内不同高度层的液体循环的过程。

发酵完成后,先将发酵池内的液体排出,再使池底16上升,将发酵池内的剩余物料等清除干净即可。

当需要更换密封胶圈17时,先将锁块18从插接槽1602中拔出,再将下夹翼1703从下卡槽1604内拔出,即可将密封胶圈17从升降板1601上拆下。

将新的密封胶圈17的下夹翼1703插入下卡槽1604内,将锁块18放入上夹翼1701与中夹翼1702之间,且将上夹翼1701的端部按入上夹紧槽1801内。按压锁块18,连接柱1802带动卡块10下移。在下移过程中,卡块10被斜面1605推动逐渐靠近锁柱1606,当卡块10移动到卡接凸起1603下方时,卡块10的端部与卡接凸起1603交错,完成两者卡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酱油生产的搅拌发酵池,自动化程度高,使用维护方便。通过液泵1能够将发酵池底部的液体吸入到搅拌桶6内,并通过不同高度的散液管4循环排放到发酵池内。旋转的搅拌桶6不仅能够促进发酵池内的液体流动,提高发酵效率;还能实现发酵池内不同高度层的液体循环混合,保证得到的酱油成品口感均匀。通过可升降的池底16,一方面能够方便工人对发酵池内的物料进行清理,避免由于工人进出发酵池造成人身伤害;另一方面能够调节发酵池的容积,使其适用于对不同数量物料进行发酵作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