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蒲公英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38993发布日期:2018-11-07 08:12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蒲公英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蒲公英(拉丁学名:taraxacummongolicumhand.-mazz.)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全草含蒲公英甾醇、胆碱、菊糖、果胶等成分。根中含蒲公英醇、蒲公英赛醇、ψ-葡公英甾醇、蒲公英甾醇、β-香树脂醇、豆甾醇、β-谷甾醇、胆碱、有机酸、果糖、蔗糖、葡萄糖、葡萄糖甙等多种有益物质,具有抗菌、通乳、利胆、抗肿瘤等功效,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药食兼用的植物。

在传统的草本植物食用原料中,蒲公英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其风味和适口性也都特别好,用其加工出来的食品清香浓郁,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年来,有很多人都在尝试以蒲公英为原料制作蒲公英饮料。但由于蒲公英特有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在加工成饮料的现有技术过程中遇到了以下问题:

首先,蒲公英饮料产品通常都是一种纤维素含量比较高的饮品,其中纤维素都是大分子物质,其分散在水介质中制得的饮料属于悬浮液水溶胶,是一种典型的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因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和货架存放期内极易发生胶凝结块和沉淀分层现象,这就严重地制约了该类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应用。

第二,蒲公英饮料虽然具有独特的药香气,但是这些药香气成分特别容易陈化,因此在加工中想要很好地保留这些特征风味成分显然具有很大的难度。

第三,蒲公英饮料的原料中可溶性成分不多,将其直接用于加工并且达到很好的形态和外观很难实现。

在上述三个问题中,最为突出的当属产品形态稳定性的保持,即避免产品在贮存中出现沉淀现象。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同时还要考虑到饮料的保存和口感问题。因此亟需从胶体动力学、胶体电性质及胶体溶剂化等方面进行研究,寻找出一种解决影响蒲公英饮料稳定性等问题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蒲公英饮料稳定性低、口感差以及不利于加工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蒲公英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蒲公英饮料,所述蒲公英饮料由以下组分按质量百分比配比而成:蒲公英提取物、8%~13%甜味剂、0.1%~0.2%酸味剂、0.15%复配稳定剂,其余为食用溶剂;

其中,所述蒲公英提取物由占所述蒲公英饮料质量3%~5%的干蒲公英经提取所得;所述复配稳定剂由0.05%果胶和0.1%羧甲基纤维素组成。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了一种蒲公英饮料,该饮料以蒲公英为主要原料,加以蜂蜜、蔗糖、柠檬酸、柠檬酸钠等辅料,经科学加工制成,具有独特风味和很高营养价值的天然饮料。

由于蒲公英饮料通常都是一种纤维素含量比较高的饮品,其中纤维素都是大分子物质,其分散在水介质中制得的饮料属于悬浮液水溶胶,是一种典型的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因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和货架存放期内极易发生胶凝结块和沉淀分层现象,因此寻找一种合适的稳定剂极为重要。

另外,选择稳定剂的种类和用量,必须考虑对产品流动性的影响,避免产品失去饮料应有的特征,同时又要兼顾产品的稳定性。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发明人对多种稳定剂进行了比较,独创性地提出了0.05%果胶和0.1%羧甲基纤维素(cmc)的组合及配比,从而解决了蒲公英饮料稳定性低的问题。

作为优选,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蒲公英饮料由以下组分按质量百分比配比而成:蒲公英提取物、8.2%甜味剂、0.2%酸味剂、0.15%复配稳定剂,其余为食用溶剂;

其中,所述蒲公英提取物由占所述蒲公英饮料质量3%的干蒲公英经提取所得;所述复配稳定剂由0.05%果胶和0.1%羧甲基纤维素组成。

上述蒲公英提取物可以占蒲公英饮料质量的3%~5%。

在上述组合物中,所述甜味剂可以为任意合适的市售甜味剂。作为优选,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甜味剂为选自蔗糖、蜂蜜、安赛蜜、阿斯巴甜、纽甜、三氯蔗糖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地,所述甜味剂为8%蔗糖和0.2%蜂蜜。

在上述组合物中,所述酸味剂可以为任意合适的市售甜味剂。作为优选,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酸味剂为选自柠檬酸、乳酸、磷酸、酒石酸、苹果酸、偏酒石酸、乙酸、盐酸、己二酸、富马酸、碳酸钾、碳酸钠、柠檬酸钠、柠檬酸酸钾、碳酸氢三钠或柠檬酸一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地,所述酸味剂为0.17%柠檬酸和0.03%柠檬酸钠。

作为优选,在上述组合物中,所述蒲公英提取物由蒲公英的茎叶、根部同时或分别提取后混合而成,所述茎叶、根部的比例为3~5:1~6。

更优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茎叶、根部的质量比例为4:6。

在上述组合物中,所述食用溶剂可以为任意合适的食用溶剂。作为优选,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食用溶剂为水或乙醇溶液。更优选地,所述食用溶剂为水。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了一种上述蒲公英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蒲公英茎叶、蒲公英根洗净;

步骤2)将洗净的蒲公英茎叶和蒲公英根按照3~5:1~6的重量比混合,加入溶剂,提取,得到蒲公英提取物混合液;

步骤3)按照所述比例,使用饮料稳定剂将甜味剂进行微胶囊化,200~300目过滤1~2次,得到稳定剂糖液;

步骤4)将步骤2)得到的蒲公英提取物混合液和步骤3)得到的稳定剂糖液混合,按照所述比例加入酸味剂,用所述食用溶剂定容至100%;

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均质;

步骤6)将步骤5)得到的均质后的混合物经灌装封口、灭菌、冷却后,得到所述蒲公英饮料。

上述步骤1)中所述洗净是指去掉泥土及杂物,标准是表面无泥土、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

上述步骤2)中所述提取可以为任意合适的提取方法,例如水提、醇提、渗提等。作为优选,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2)所述蒲公英茎叶和蒲公英根按照4:6的重量比混合,所述提取为渗提法,提取温度为90~100℃,时间为30~60min。所述提取可进行多次。

步骤3)中所述微胶囊化是指饮料稳定剂添加后,形成小的微胶囊粒小于1μm;所述稳定剂糖液是指饮料稳定剂和甜味剂的混合物。

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微胶囊化的工艺条件是:温度为68℃,搅拌速度1200~1500r/min,微胶囊粒径小于1μm。

蒲公英汁内含有较大颗粒,易产生沉淀,稳定性差,需要均质处理来提高其稳定性。作为优选,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5)所述均质为使用20mpa的压力对混合物进行均质,所述均质的时间为24h。

作为优选,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6)所述灭菌的条件为90℃~100℃,30min,次数为2次或2次以上。

整个饮料调配系统、uht杀菌及pet热灌装系统、水处理系统、cip清洗系统等部分组成一个加工系统。该生产线充分考虑和计算了整条生产线和各分系统的物料平衡关系,并考虑和计算了各分系统部分的正常运转、进出料输送、故障排除所需要的时间和各工序间的合理缓冲系数。所以该生产线投入生产后,能够连续、稳定地生产出质量稳定的蒲公英饮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蒲公英饮料具有优良的稳定性能,在恒温37℃±1℃的条件下,放20d质量测定,其色泽呈棕褐色,具有蒲公英的香气,无异味,无分层出现,无外来杂质。其中,可溶性固形物:12.2%,ph:3.75-3.85,微生物指标完全符合商业无菌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蒲公英饮料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蒲公英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并且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的基础上对本文所述内容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中使用的科学和技术名词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含义。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蒲公英饮料的制备

取12kg蒲公英茎叶和18kg蒲公英根混合原料,洗净,破碎,加入30kg水,在100℃下采用渗提法提取40分钟,得到50kg蒲公英提取物混合液。取1kg羧甲基纤维素和500g果胶,混合;再取80kg蔗糖和2kg蜂蜜,混合;使用上面得到的1.5kg饮料稳定剂混合物在温度为68℃,搅拌速度1200r/min条件下对上面得到的82kg甜味剂进行微胶囊化,直至微胶囊粒粒径为0.5μm,200目过筛2次。取上面得到的蒲公英提取物混合液、稳定剂糖液加入1.7kg柠檬酸,0.3kg柠檬酸钠,混合,加入864.5kg纯净水,搅拌混匀。

将上面得到的混合液在20mpa压力下静置24小时,得到均质后的混合液。经100℃灭菌30分钟,灌装封口,灭菌,冷却,即得。

实施例2:蒲公英饮料的制备

取50kg蒲公英茎叶和60kg蒲公英根混合原料,洗净,破碎,加入110kg水,在95℃下采用渗提法提取60分钟,得到200kg蒲公英提取物混合液。取1kg羧甲基纤维素和500g果胶,混合;再取80kg蔗糖和2kg蜂蜜,混合;使用上面得到的1.5kg饮料稳定剂混合物在温度为68℃,搅拌速度1200r/min条件下对上面得到的82kg甜味剂进行微胶囊化,直至微胶囊粒粒径为0.5μm,200目过筛2次。取上面得到的蒲公英提取物混合液、稳定剂糖液加入1.7kg柠檬酸,0.3kg柠檬酸钠,混合,加入854.5kg纯净水,搅拌混匀。

将上面得到的混合液在20mpa压力下静置24小时,得到均质后的混合液。经90℃灭菌30分钟,灌装封口,灭菌,冷却,即得。

实施例3:蒲公英饮料的制备

取12kg蒲公英茎叶和18kg蒲公英根混合原料,洗净,破碎,加入30kg水,在100℃下采用渗提法提取40分钟,得到50kg蒲公英提取物混合液。取1kg羧甲基纤维素和500g果胶,混合;再取80kg蔗糖和2kg蜂蜜,混合;使用上面得到的1.5kg饮料稳定剂混合物在温度为68℃,搅拌速度1200r/min条件下对上面得到的82kg甜味剂进行微胶囊化,直至微胶囊粒粒径为0.5μm,200目过筛2次。取上面得到的蒲公英提取物混合液、稳定剂糖液加入1.7kg柠檬酸,0.3kg柠檬酸钠,混合,加入714.5kg纯净水,搅拌混匀。

将上面得到的混合液在20mpa压力下静置24小时,得到均质后的混合液。经100℃灭菌30分钟,灌装封口,灭菌,冷却,即得。

实施例4:均质压力的确定

蒲公英汁内含有较大颗粒,易产生沉淀,稳定性差,需要均质处理来提高其稳定性。实验选择5个不同压力进行均质,料液经24h静置,根据其分层程度给予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不同均质压力料液的分层情况

从表1看出,当均质压力从16mpa增至24mpa,料液稳定性得分4增至9(从料液不稳定到稳定为0-9分),表明料液的稳定性有明显的改善,并能够满足产品质量的要求,因此选择20mpa的均质压力是适宜的。

实施例5:稳定剂的优化选择

选择稳定剂的种类和用量,必须考虑对产品流动性的影响,避免产品失去饮料应有的特征,同时又要兼顾产品的稳定性。表2显示几种稳定剂在适宜用量下料液的稳定性和流动性的评价打分(得分最高)情况。

表2不同稳定剂的稳定性和流动性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两种稳定剂同时使用时,料液的稳定性和流动性都比单一使用效果好,即稳定剂之间存在正协同效应,由表2可见,0.08%果胶+0.22%cmc配合而成的稳定剂,其稳定性流动性不仅优于其他4种稳定剂单独使用,也优于0.09%琼脂+0.02%cmc配合而成的稳定剂。

实施例6:产品配方的优化选择

如表3所示,选用l16(44)正交试验,分别对产品的色、香、味、体态进行评比、计分整理。评分标准为色泽(10分)、香气(10分)、味道(20分)、体态(15分),得分累计进行分析。

表3产品配方因素及水平l20(45)%

按照表3原料的用量进行调配,得出20个成品。再用20mpa的压力分别均质,然后放入20个有刻度20ml试管中,室温放置24h后,进行感官评价。

通过20个成品的综合评定(a2b3c1d2e3为满分),得出最佳配方为a2、b3、c1、d2、e3但由于个人口感味觉的差异,a2a3得分相近,说明干蒲公英在4%-5%都可为消费者接受。但蒲公英汁含量过高,苦味加重,影响饮料适口性。

饮料的糖含量在c1c2,酸量在b3为适宜,因c2c3得分相近,但c1得分高于c2c3,故选c1为最佳用量。

从实验结果看,均质压力小于20mpa,饮料稳定性不好,有分层,且口感品尝后有颗粒感,而均质压力过高,对饮料的质量改善并不明显,所以选择20mpa的均质压力为宜。

稳定剂是产品体态稳定性的决定因素,d3稳定性最好,但流动性稍差,而且口感发粘,d2和d3d4稳定性相差无几,而d3d4效果相似,考虑一定的安全系数及饮料的口感,决定选择d2,这与前面的结果相符合。

实施例7:杀菌条件的确定

杀菌条件的确定如表4所示。

表4杀菌条件的确定

从表4中看出,感官质量以10min杀菌为最好,但不符合商业无菌要求,所以只能在符合商业无菌要求的条件下,选择杀菌条件,即选90℃-100℃,30min。

实验例1

使用实施例1中的方法制备的蒲公英饮料在恒温37℃±1℃的条件下,放20d进行质量测定,得出测定结果。

感官指标:色泽呈棕褐色,香气具有蒲公英的香气,无异味。

组织状态:无分层出现,无外来杂质。

可溶性固形物:12.2%,ph:3.75-3.85。

微生物标准:完全符合商业无菌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