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苦荞麦澄清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25242发布日期:2018-11-30 23:40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苦荞麦澄清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苦荞麦属双子叶蓼科荞麦属,学名鞑靼荞麦,苦荞麦营养价值高,因富含类黄酮(芦丁)、蛋白质、抗性淀粉等生物活性物质,赋予其降血压、降血脂、降血清胆固醇和抗氧化等多种生理功能。因此具有很好的保健食疗作用。据《本草纲目》记载:“苦荞性味苦、平、寒、有益气力、续精神、宽肠健胃的作用”等。经我国流行病调查发现,苦荞产地患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血管病的人群较少,这与当地人多食苦荞相关。现代分析及研究表明苦荞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不仅含有人体健康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且含有较多的类黄酮、苦味素,具有明显的降血糖、降血脂作用,对轻型糖尿病有特殊疗效。

异麦芽酮糖是甘蔗、蜂蜜等产品中发现的一种天然糖类,由于它有不会引起蛀牙的功能。异麦芽酮糖摄取不会被唾液、胃酸和胰液消化,一直到小肠才被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吸收,其分解吸收速度只有蔗糖的五分之一,因此能够持续、缓慢、均衡的提供能量,从而能够提高持久运动、抗疲劳的能力。能够平抑蔗糖、葡萄糖等二糖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抑制血糖上升。

抗性糊精由淀粉加工而成,是将焙烤糊精的难消化成分用工业技术提取处理并精炼而成的一种低热量葡聚糖,属于低分子水溶性膳食纤维。可作为膳食纤维发挥各种生理作用。

目前并未有苦荞麦、异麦芽酮糖和抗性糊精提取配制的饮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苦荞麦澄清饮料,所述苦荞麦澄清饮料将苦荞麦仁水溶液提取液、异麦芽酮糖和抗性糊精相配合;不仅具有降血脂的作用,而且能够抑制血糖的升高,促进肠胃对其有效成分的吸收。

一种苦荞麦澄清饮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进一步,所述苦荞麦澄清饮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进一步,所述酸味剂为柠檬酸、苹果酸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所述苦荞麦澄清饮料,还包括益生菌0.5-1份;所述益生菌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包覆双歧杆菌和凝结芽胞杆菌按2:3:1的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进一步,所述苦荞麦澄清饮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进一步,所述抗性糊精作为所述益生菌的营养促进剂,促进所述益生菌的生长。

进一步,所述包覆双歧杆菌是由聚丙烯酸树脂和牛奶蛋白对双歧杆菌进行双层包覆形成的具有耐高温耐酸的性能的乳酸菌。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苦荞麦澄清饮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苦荞麦澄清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精选干燥后的苦荞麦仁,然后置于140℃的旋转式烤炉中并加热25-40min,直至所述苦荞麦仁焙烤出香味,且颜色呈褐黄色为止;焙烤后苦荞麦仁的含水率为3-4%;

2)将焙烤后的苦荞麦仁置于90℃的水中浸提1-2h,使得所述苦荞麦仁中的类黄酮、淀粉和蛋白质全部析出,提取浸提液,并将所述浸提液粗过滤200目,然后冷却至55℃;

3)向冷却后的浸提液中加入淀粉酶于50-58℃发生酶解反应5-6h;使所述浸提液中的一部分淀粉发生酶解反应,酶解反应结束后将酶解液加热至90-100℃,并保持20-30min,使所述淀粉酶失活,得第一混合液;

4)将所述第一混合液和提前配制的2-4份2%(质量百分数)ztc1+1澄清沉淀剂溶液混合,并于80-85℃搅拌10-20min,使得所述第一混合液中的未能水解的淀粉和蛋白质均发生沉淀;然后于20-30℃静置5-7h,提取上部澄清液;

5)将步骤4)中的所述澄清液于常温下过400目筛子、再经50u过滤,然后采用5万分子量膜通量管式超滤膜过滤,得澄清淡金黄色的苦荞麦提取液;

6)将所述苦荞麦提取液、异麦芽酮糖、抗性糊精和酸味剂按比例混合,然后加热至80-100℃搅拌10-30min,使得异麦芽酮糖和抗性糊精发生融化,并与所述苦荞麦提取液和酸味剂均匀混合;得第二混合液;

7)将所述第二混合液送入均质机进行均质,使其所述第二混合液分散更加均匀,不会发生分层现象;所述均质机的压力为15-20mpa;

8)将匀质后的第二混合液于135-150℃进行灭菌,经30℃无菌灌装、封口,得稳定的苦荞麦饮料。

进一步,所述苦荞麦提取液的有效成分为总黄酮;所述总黄酮是所述苦荞麦的0.028%~0.04%;即总黄酮(以芦丁计)含量28~40mg/100g,从而配制苦荞麦澄清饮料获得总黄酮含量达到22~32mg/100g。

进一步,一种苦荞麦澄清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精选干燥后的苦荞麦仁,然后置于140℃的旋转式烤炉中并加热25-40min,直至所述苦荞麦仁焙烤出香味,且颜色呈褐黄色为止;焙烤后苦荞麦仁的含水率为3~4%;

2)将焙烤后的苦荞麦仁置于90℃的水中浸提1-2h,使得所述苦荞麦仁中的类黄酮、淀粉和蛋白质全部析出,提取浸提液,并将所述浸提液粗过滤200目,然后冷却至55℃;

3)向冷却后的浸提液中加入淀粉酶于50-58℃发生酶解反应5-6h,使所述浸提液中的一部分淀粉发生酶解反应,酶解反应结束后将酶解液加热至90-100℃,并保持20-30min,使所述淀粉酶失活,得第一混合液;

4)将所述第一混合液和提前配制的2-4份2%(质量百分数)ztc1+1澄清沉淀剂溶液混合,并于80-85℃搅拌10-20min,使得所述第一混合液中的未能水解的淀粉和蛋白质均发生沉淀;然后于20-30℃静置5-7h,提取上部澄清液;

5)将步骤4)中的所述澄清液于常温下过400目筛子、再经50u过滤,然后采用5万分子量膜通量管式超滤膜过滤,得澄清淡金黄色的苦荞麦提取液;

6)将所述苦荞麦提取液、异麦芽酮糖、抗性糊精和酸味剂按比例混合,然后加热至80-100℃搅拌10-30min,使得异麦芽酮糖和抗性糊精发生融化,并与所述苦荞麦提取液和酸味剂均匀混合;得第二混合液;

7)将所述第二混合液送入均质机进行均质,使其所述第二混合液分散更加均匀,不会发生分层现象;所述均质机的压力为15-20mpa;

8)将匀质后的第二混合液于135-137℃条件下灭菌4s,灭菌后的第二混合液于≤20℃的条件下加入所述益生菌并进行无菌混合,混合均匀后于≤15℃的条件下进行无菌灌装、封口,得稳定的苦荞麦饮料,其有效成分总黄酮(以芦丁计)含量22~32mg/100g,益生菌107-108cfu/g。

本发明包覆双歧杆菌由于采用了牛奶蛋白膜和聚丙烯酸树脂膜进行了双层包覆;包覆双歧杆菌进入胃酸中,其内层牛奶蛋白膜在胃酸的作用下会发生凝结,保护双歧杆菌;直至包覆双歧杆菌进入十二指肠时,外层聚丙烯酸树脂膜才自然分解溶化,释放双歧杆菌并由牛奶蛋白膜和抗性糊精提供其营养,使其能够在肠道内定植,解决了长久以来一直无法突破的天然乳酸菌不易保存以及不耐胃酸的问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苦荞麦水溶液提取液,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取苦荞麦仁中的黄酮;而且在制备过程中加入了淀粉酶和ztc1+1澄清沉淀剂,有效降低苦荞麦水溶液中的葡萄糖的含量,提高了苦荞麦水溶液提取液中黄酮的含量。

2、本发明将苦荞麦水溶液提取液、异麦芽酮糖和抗性糊精相配合,不仅具有降血脂的作用,而且异麦芽酮糖与苦荞麦水溶液提取液相配合,还可以抑制血糖的升高,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抗性糊精能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的繁殖,具有改善肠道菌群的作用,促进了肠胃对黄酮以及异麦芽酮糖的吸收;从而加强苦荞麦澄清饮料的功效,最终排除脂毒。

3、本发明通过在苦荞麦澄清饮料中添加益生菌,促进了肠胃对黄酮以及异麦芽酮糖的吸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苦荞麦仁来源于四川省大凉山地区。

实施例1

一种苦荞麦澄清饮料,包括如质量百分数的原料:苦荞麦仁10%异麦芽酮糖7%;抗性糊精2%;酸味剂0.3%;水余量。

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精选干燥后的苦荞麦仁,然后置于140℃的旋转式烤炉中并加热25-40min,直至所述苦荞麦仁焙烤出香味,且颜色呈褐黄色为止;焙烤后苦荞麦仁的含水率为3%;

步骤二:将焙烤后的苦荞麦仁置于90℃的水中浸提1-2h,使得所述苦荞麦仁中的类黄酮、淀粉和蛋白质全部析出,提取浸提液,并将所述浸提液粗过滤200目,然后冷却至55℃;

步骤三:向冷却后的浸提液中加入淀粉酶,并于50-58℃发生酶解反应5-6h,使所述浸提液中的一部分淀粉发生酶解反应,酶解反应结束后将酶解液加热至90℃,并保持20min,使所述淀粉酶失活,得第一混合液;

步骤四:将所述第一混合液和提前配制的2份2%质量百分数的ztc1+1澄清沉淀剂溶液混合,并于80-85℃搅拌10min,使得所述第一混合液中的未能水解的淀粉和蛋白质均发生沉淀;然后于20℃静置5h,提取上部澄清液;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所述澄清液于10℃以下过400目筛子、再经50u过滤,然后采用5万分子量膜通量管式超滤膜过滤,得澄清淡金黄色的苦荞麦提取液;

步骤六:将所述苦荞麦提取液、异麦芽酮糖、抗性糊精和酸味剂按比例混合,然后加热至80℃搅拌10min,使得异麦芽酮糖和抗性糊精发生融化,并与所述苦荞麦提取液和酸味剂均匀混合;得第二混合液;

步骤七:将所述第二混合液送入均质机进行均质,使其所述第二混合液分散更加均匀,不会发生分层现象;所述均质机的压力为15-20mpa;

步骤八:将匀质后的第二混合液于135℃条件下灭菌4s,灭菌后的第二混合液于≤20℃的条件下加入所述益生菌并进行无菌混合,混合均匀后于≤15℃的条件下进行无菌灌装、封口,制得合格的、澄清的、高稳定性的苦荞麦饮料,所述苦荞麦饮料中有效成分总黄酮(以芦丁计)含量22~32mg/100g,益生菌107-108cfu/g。

实施例2

一种苦荞麦澄清饮料,包括如质量百分数的原料:苦荞麦仁10%异麦芽酮糖7%;抗性糊精2%;酸味剂0.3%;益生菌1%;水余量;所述益生菌为双歧杆菌、包覆双歧杆菌和凝结芽胞杆菌按2:3:1的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所述包覆双歧杆菌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的:

1)将聚丙烯酸树脂用乙醇溶液溶解,灭菌后得外层壁材溶液;

2)用无菌水配制得双歧杆菌液,将稀释得到的菌悬浮液加入牛奶中,搅拌均匀,再用小号注射器将混合液滴入到ph=4的酸溶液中,静止10min,收集小颗粒,用ph=4的无菌水洗涤数次;

3)将洗涤后的小颗粒投入所述外层壁材混溶液中,搅拌均匀,用大号注射器滴入到10℃冷水中,再次收集小颗粒,用无菌水洗涤数次,过滤收集放入-18℃冰箱中备用。

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精选干燥后的苦荞麦仁,然后置于140℃的旋转式烤炉中并加热25-40min,直至所述苦荞麦仁焙烤出香味,且颜色呈褐黄色为止;焙烤后苦荞麦仁的含水率为3%;

步骤二:将焙烤后的苦荞麦仁置于90℃的水中浸提1-2h,使得所述苦荞麦仁中的类黄酮、淀粉和蛋白质全部析出,提取浸提液,并将所述浸提液粗过滤200目,然后冷却至55℃;

步骤三:向冷却后的浸提液中加入淀粉酶,并于50-58℃发生酶解反应5-6h,使所述浸提液中的一部分淀粉发生酶解反应,酶解反应结束后将酶解液加热至90℃,并保持20min,使所述淀粉酶失活,得第一混合液;

步骤四:将所述第一混合液和提前配制的2份2%质量百分数的ztc1+1澄清沉淀剂溶液混合,并于80-85℃搅拌10min,使得所述第一混合液中的未能水解的淀粉和蛋白质均发生沉淀;然后于20℃静置5h,提取上部澄清液;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所述澄清液于常温下过400目筛子、再经50u过滤,然后采用5万分子量膜通量管式超滤膜过滤,得澄清淡金黄色的苦荞麦提取液;

步骤六:将所述苦荞麦提取液、异麦芽酮糖、抗性糊精和酸味剂按比例混合,然后加热至80℃搅拌10min,使得异麦芽酮糖和抗性糊精发生融化,并与所述苦荞麦提取液和酸味剂均匀混合;得第二混合液;

步骤七:将所述第二混合液送入均质机进行均质,使其所述第二混合液分散更加均匀,不会发生分层现象;所述均质机的压力为15-20mpa;

步骤八:将匀质后的第二混合液于135℃条件下灭菌4s,灭菌后的第二混合液于≤20℃的条件下加入所述益生菌并进行无菌混合,混合均匀后于≤15℃的条件下进行无菌灌装、封口,制得合格的、澄清的、高稳定性的苦荞麦饮料,其有效成分总黄酮(以芦丁计)含量22~32mg/100g,益生菌107-108cfu/g。

实施例3

一种苦荞麦澄清饮料,包括如质量百分数的原料:苦荞麦仁11%异麦芽酮糖4%;抗性糊精5%;酸味剂0.3%;水余量。

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精选干燥后的苦荞麦仁,然后置于140℃的旋转式烤炉中并加热25-40min,直至所述苦荞麦仁焙烤出香味,且颜色呈褐黄色为止;焙烤后苦荞麦仁的含水率为;

步骤二:将焙烤后的苦荞麦仁置于90℃的水中浸提1-2h,使得所述苦荞麦仁中的类黄酮、淀粉和蛋白质全部析出,提取浸提液,并将所述浸提液粗过滤200目,然后冷却至55℃;

步骤三:向冷却后的浸提液中加入淀粉酶,并于50-58℃发生酶解反应5-6h,使所述浸提液中的一部分淀粉发生酶解反应,酶解反应结束后将酶解液加热至90℃,并保持20min,使所述淀粉酶失活,得第一混合液;

步骤四:将所述第一混合液和2份2%质量百分数的ztc1+1澄清沉淀剂溶液混合,并于80-85℃搅拌10min,使得所述第一混合液中的未能水解的淀粉和蛋白质均发生沉淀;然后于20℃静置5h,提取上部澄清液;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所述澄清液于常温下过400目筛子、再经50u过滤,然后采用5万分子量膜通量管式超滤膜过滤,得澄清淡金黄色的苦荞麦提取液;

步骤六:将所述苦荞麦提取液、异麦芽酮糖、抗性糊精和酸味剂按比例混合,然后加热至80℃搅拌10min,使得异麦芽酮糖和抗性糊精发生融化,并与所述苦荞麦提取液和酸味剂均匀混合;得第二混合液;

步骤七:将所述第二混合液送入均质机进行均质,使其所述第二混合液分散更加均匀,不会发生分层现象;所述均质机的压力为15-20mpa;

步骤八:将匀质后的第二混合液于135℃条件下灭菌4s,灭菌后的第二混合液于≤20℃的条件下加入所述益生菌并进行无菌混合,混合均匀后于≤15℃的条件下进行无菌灌装、封口,制得合格的、澄清的、高稳定性的苦荞麦饮料,其有效成分总黄酮(以芦丁计)含量22~32mg/100g,益生菌107cfu/g以上。

实施例4

人体临床试验

选取年龄阶段为29-56岁的健康志愿者90名,其中男性60例,女性30例。将90名志愿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至3的苦荞麦澄清饮料2ml/kg,连续服用5周,每天对志愿者的血糖和血脂含量进行检查,若志愿者在服用苦荞麦澄清饮料期间,血糖和血脂呈下降趋势,则认为具有降血脂或降血糖效果。

表1人体临床试验结果

本发明的实验组的个体差异p1>0.05,证明本发明的人体临床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试验结果可知,实验组2的苦荞麦澄清饮料的降血脂和降血糖的效果最好;这是由于实施例2的苦荞麦澄清饮料中添加了益生菌,一方面,益生菌可以在胃部将苦荞麦提取液中的部分葡萄糖发酵成乳酸,降低葡萄糖的含量;另一方面,包覆双歧杆菌进入十二指肠时,外层聚丙烯酸树脂膜才自然分解溶化,释放双歧杆菌并由牛奶蛋白膜和抗性糊精提供其营养,使其能够在肠道内定植,从而提高了肠道对黄酮和异麦芽酮糖的吸收,进而有效的降低血脂和血糖。饮用实施例1的苦荞麦澄清饮料的效果优于实施例3;这是由于实施例1的苦荞麦澄清饮料中各组分的配比最优,且各组分可以相互协调作用,达到人体的最佳吸收比例。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