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辣椒酱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32993发布日期:2019-01-16 06:45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辣椒酱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辣椒是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蔬菜,也是五味之一,它能刺激唾液和胃液分泌,增进食欲,深受人们喜爱,而且具有很强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辣椒的食用方式多样化,可鲜食、炒制、干燥、冷冻、加工等,其中辣椒酱是典型的一种辣椒制品,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各色各样的辣椒酱应运而生,关于特色营养辣椒酱的研制成为了研究热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自身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加之各种食品安全问题被不断曝光,因此人们更倾向于食用纯天然无害食品。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各种辣椒酱几乎都添加大量的化工添加剂,常吃会对身体有害。

除此以外,辣椒酱的营养搭配选择性很低,多数用辣椒、豆类或牛肉粒为原料制成,这些辣椒酱的口感大多以辣为主,味道单一,不能有效满足人们的食欲,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冷落。而且,现有辣椒酱在制作时需经过高温处理,会出现营养成分过多流失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上述阐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辣椒酱的制作方法,其口感丰富、味道鲜美、营养健康。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

一种辣椒酱的制作方法,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辣椒30~40份、高汤5~10份、红腐乳膏10—15份、牛肝菌5—15份、鸡松茸5—10份、平菇5—10份、香菇5—10份、滑子菇5—10份、辅料姜片1—5份、大蒜、花椒、大料、食用菜籽油、盐、味精适当;

所述高汤包括猪棒骨200—350份、牛棒骨200—350份、老母鸡500—850份、当归10—50份、枸杞10—50份、山药10—50份、大枣50—100份加水熬制成的浓汤;

制备方法是:按照如下步骤,

步骤一,熬制高汤,将组量份的猪棒骨、牛棒骨、老母鸡加水适当,熬制4—6个小时,加入组量份的当归、枸杞、山药、大枣熬制1个小时,过滤固态物质取汤待用,将红腐乳块和水按照1:2比例整体打成膏状的红腐乳膏待用;

步骤二,将取食用菜籽油,在炒锅内加热,加入姜片、大蒜、花椒、大料炝锅,将洗净切碎丁的辣椒末放入炒锅内,翻炒4—8分钟,加入切碎后的牛肝菌、鸡松茸、平菇、香菇、滑子菇,并加入高汤和红腐乳膏,继续翻炒,加入盐、味精调味收汤即可成品;

步骤三,将上述成品在降温至常温,成品检验后包装。

本发明所得到的辣椒酱口感丰富、味道鲜美、营养健康,不但可以保持辣椒的鲜香,而且由于加入菌菇,调和了辣椒对口腔的刺激,可以拌饭和炒菜时作为调味品使用,具有制作方法简单、口味独特之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公开以下实施例,一种辣椒酱的制作方法,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辣椒35公斤、高汤6公斤、红腐乳膏12公斤、牛肝菌10公斤、鸡松茸6公斤、平菇8公斤、香菇7公斤、滑子菇8公斤、辅料姜片3公斤、大蒜、花椒、大料、食用菜籽油、盐、味精适当;

高汤包括猪棒骨250公斤、牛棒骨250公斤、老母鸡600公斤、当归20公斤、枸杞20公斤、山药20公斤、大枣50公斤加水熬制10个小时,成浓汤;

制备方法是:按照如下步骤,

步骤一,熬制高汤,将组量份的猪棒骨、牛棒骨、老母鸡加水适当,熬制5个小时,加入组量份的当归、枸杞、山药、大枣熬制1个小时,过滤固态物质取汤待用,将红腐乳块和水按照1:2比例整体打成膏状的红腐乳膏待用;

步骤二,将取食用菜籽油,在炒锅内加热,加入姜片、大蒜、花椒、大料炝锅,将洗净切碎丁的辣椒末放入炒锅内,翻炒6分钟,加入切碎后的牛肝菌、鸡松茸、平菇、香菇、滑子菇,并加入高汤和红腐乳膏,继续翻炒,加入盐、味精调味收汤即可成品;

步骤三,将上述成品在降温至常温,成品检验后包装成零售小规格包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辣椒酱的制作方法,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辣椒30~40份、高汤5~10份、红腐乳膏10—15份、牛肝菌5—15份、鸡松茸5—10份、平菇5—10份、香菇5—10份、滑子菇5—10份、辅料姜片1—5份、大蒜、花椒、大料、食用菜籽油、盐、味精适当;本发明所得到的辣椒酱口感丰富、味道鲜美、营养健康,不但可以保持辣椒的鲜香,而且由于加入菌菇,调和了辣椒对口腔的刺激,可以拌饭和炒菜时作为调味品使用,具有制作方法简单、口味独特之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付珈洋;奚存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农耕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12
技术公布日:2019.0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