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式气动核桃破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20245发布日期:2020-04-24 20:57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同步式气动核桃破壳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同步式气动核桃破壳机属于林果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桃破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核桃破壳国内外主要采用定间隙挤压破壳法,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对核桃品种的适应性差。由于核桃形状不规则,其外形尺寸、壳仁间隙、壳体厚度和硬度差异较大,依该思路制造的破壳机械、设备、装置,均只适合同一品种、同一尺寸的核桃,当挤压间隙大于核桃尺寸时,就会出现部分核桃未被破壳或者仅局部破壳,一次性破壳率低;②壳仁分离困难。中国核桃品种的外形大都是非球体,当尺寸大小合适,而喂入姿态不合适时,定间隙挤压破壳机破壳后就会出现20%左右沿缝合线破开的半截核桃,其因壳体内隔、内褶的阻碍,使得核桃仁无法从壳中脱出,须人工取仁,增加生产成本;③一些破壳装置由于工作精度较高或一体化设计,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高,维护较困难。④一些破壳机对核桃仁的破碎和损伤情况严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核桃品种的适应性强,破壳充分、对仁无二次损伤、壳仁分离完全、轻便高效的同步式气动核桃破壳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同步式气动核桃破壳机由机架、料斗、环形提料机构、张紧机构、导辊驱动装置、破壳转子、破壳控制装置、驱动装置组成。机架为长方体中空结构,其上端面前部装设有破壳转子和破壳控制装置,两者具有同一轴线,破壳转子主轴两端由轴承支撑,其一端装设有从动链轮,位于轴承外侧,通过链条与位于机架底部前端的驱动装置的主动链轮联动,中间位置装设有主链轮,张紧机构位于机架底部后端,环形提料机构的链条联动主链轮与张紧链轮。破壳转子为圆柱形,其主轴上套装的支撑盘上装设有8~32组破壳单元,沿主轴方向并绕主轴线均布。破壳控制装置由夹持动作控制装置、锁紧动作控制装置和击打动作控制装置共同组成,装连在机架上,机架后部装设有料斗,该斗开有长槽,该槽内装设有导辊驱动装置,其内部有环形提料机构的导向棍子通过。

由于实行上述技术方案,本装置对核桃品种的适应性强,可保证核桃连续快速提升,喂入姿态的合适性,便于击打。壳仁分离完全,碎仁较少,无核桃仁二次损伤,破壳效率高。整机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制造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同步式气动核桃破壳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同步式气动核桃破壳机剖视图。

图3是同步式气动核桃破壳机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2、3所示,气动核桃破壳机由机架1、料斗2、导辊驱动装置3、环形提料机构4、装有多组破壳单元32的破壳转子6、破壳控制装置、驱动装置、出料斗21组成。机架1为长方体空腔框架,其上端面前部通过轴承11连装有圆柱形可自由旋转的破壳转子6,同时在上端面前部连装有夹持动作控制装置5、锁紧动作控制装置8、击打动作控制装置9并与破壳转子6具有同一轴线。机架1内部前端下侧连装有减速电机15,内部后端连装有料斗2,内部后端底部设有张紧机构17。环形提料机构4倾斜布置,联动破壳转子6的主链轮18和张紧链轮16。料斗2处于环形提料机构4上方,其底面开有长槽。环形提料机构4的导向棍子29穿过导辊驱动装置3,与料斗2的长槽构成提料通道。

驱动装置:如图1、3所示,减速电机15的输出轴安装有链轮14,链轮12安装在破壳转子6的主轴10上,通过链条13联动,主轴10同轴安装有链轮18,链轮16连装在张紧机构17上,通过环形提料机构4联动,并与破壳转子6同向运转。

提料装置:如图2所示,环形提料机构4由导向棍子29、链条27、托板28构成。导向棍子29和托板28交错连装在链条27上,前后两个导向棍子29以及中间的托板28构成了一个导向提料槽23。导辊驱动装置3设置在环形提料机构4运行轨迹的上侧边上,导向棍子29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在导辊驱动装置3内滚动。分离导流板22连装在导辊驱动装置3上,且处于导向棍子29上方,当环形提料机构4携带核桃24提升,经过分离导流板22时,导向提料槽23内多余的核桃24将被去除,并且留下的核桃24会被导流到环形提料机构4的一侧。当环形提料机构4将核桃24提升至破壳转子6时,导向提料槽23与破壳工位20在拾取点25处重合,以便于破壳单元32将核桃夹取。

破壳装置:如图2、3所示,破壳转子6由装设在主轴10上的轴承11、轴端链轮12、支撑盘30、主链轮18以及绕主轴10均匀设置的连装在支撑盘30上的多组破壳单元32共同组成。每一组破壳单元32对应一个破壳工位20,分为夹持侧33和击打侧34,且设置在同一轴线上,中间空隙形成破壳腔体。

轴端链轮12带动主轴10及轴上的支撑盘30、主链轮18、破壳单元32一起转动。破壳转子6内的主链轮18带动环形提料机构4,并且主链轮18与主轴10的周向角度位置设置为可调,从而实现每个导向提料槽23与破壳工位20同步到达拾取点25。

破壳控制装置:如图1、3所示,夹持动作控制装置5、锁紧动作控制装置8和击打动作控制装置9均连装在机架1上,设置为与破壳转子6同轴,且分别与夹持侧33、锁紧块19、击打侧34配合,通过调整夹持动作控制装置5、锁紧动作控制装置8和击打动作控制装置9,来控制相对应的动作发生和退回的时机。

破壳过程如下:减速电机15转动时,其输出轴连装的链轮14转动,由链条13带转链轮12,链轮12转动通过主轴10带转主链轮18,从而由环形提料机构4带转张紧链轮16。当环形提料机构4运转时,料斗2内的核桃24自长方形槽口自然下落到相邻二导向棍子29间的导向提料槽23中,由于导向棍子29是在导辊驱动装置3的作用下滚动,因此核桃24在转辊摩擦力作用下产生反方向滚动、旋转,使其长轴方向与导向棍子29的轴线方向平行,形成一致的横躺姿态,为破壳做好准备。通过环形提料机构4从料斗2带出的核桃24向破壳转子6移动,经过分离导流板22时,会将多余的核桃24移除,以保证导向提料槽23内只有一个核桃,且被导流到环形提料机构4的一侧。每移动一个导向提料槽23之间的距离,破壳转子6刚好转过一个破壳工位20,使得每个核桃24准确对应一个破壳工位20。即每次核桃24通过破壳工位20时,核桃的长轴线与破壳单元32的轴线重合,等待夹取、取出、锁紧和击打动作。

与此同时,夹持动作控制装置5,控制破壳单元32的夹持侧动作,将导向提料槽23内的核桃24推压至击打侧的锥形端面上,从而实现核桃24的夹取。随后导向提料槽23与破壳工位20分离,破壳单元32将核桃24从导向提料槽23中取出。随着破壳转子6继续旋转,锁紧动作控制装置8控制锁紧块19动作,进入锁紧状态,锁紧状态将持续一定的时间。在此期间,随着破壳转子6继续旋转,击打动作控制装置9控制击打侧动作,在冲击作用下核桃壳被击碎,通过预先设置的击打量,在保证核桃壳被击碎的同时,核桃仁不被撞击。破壳转子6继续旋转,击打动作控制装置9控制击打侧,回到原位。随后锁紧动作控制装置8释放锁紧块19,锁紧状态结束,同时夹持动作控制装置5控制夹持侧动作,回到原位。夹持侧和击打侧之间的破碎后的核桃得以释放,落入出料斗21,至此一组破壳单元32的全部动作完成,并为下一次破壳做好准备。在连续旋转过程中每组破壳单元32在破壳控制装置的配合下依次完成,夹取、取出、锁紧、击打、释放和退回动作,循环进行。如需提高加工效率时,可增大料箱2的容积,并提高破壳转子6的转速。

链条27为单排双耳链条,导向棍子29为尼龙材料制作。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