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蛋挞制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96379发布日期:2020-10-13 09:24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蛋挞制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蛋挞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蛋挞因外皮松脆,内层馅料香甜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在制作蛋挞时,想要制作出松脆的外皮,工人需要将面皮压制进小圆盘中,使面皮形状与小圆盘贴合,形成一层层的松脆外皮,在压制的过程中,工人一边把小圆盘放置在压制机上,一边将面皮放入小圆盘中,当装有面皮的小圆盘运动到压制机的压制部件正下方时,压制机对面皮进行压制,将面皮与小圆盘贴合。

上述蛋挞制作的方式,需要工人反复放置小圆盘,多次将面皮放入小圆盘中,人工操作过于频繁,为了更方便工人制作蛋挞,需设计一种可自动放置小圆盘,使面皮自动掉落在小圆盘中,减少人工操作的蛋挞制作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目前蛋挞制作方式中存在需人工反复放置小圆盘,将面皮放入小圆盘中,人工操作过于频繁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动放置小圆盘,使面皮自动掉入小圆盘中,减少人工操作的蛋挞制作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蛋挞制作装置,包括有:

机架,其底壁上安装有支撑筒,机架上部设置有第一气缸;

旋转机构,机架底壁、支撑筒及第一气缸之间设有旋转机构,支撑筒前侧与机架上部之间安装有出料机构,出料机构与旋转机构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旋转机构包括:

圆形压块,第一气缸的伸缩杆底部设有压制面皮的圆形压块,第一气缸的伸缩杆下部连接有l形齿条;

第一转轴,靠近l形齿条一侧的机架底壁侧部转动式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中部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l形齿条啮合;

第二转轴,靠近第一转轴一侧的机架底壁后部转动式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下部与第一转轴后侧均安装有直齿锥齿轮,两个直齿锥齿轮相啮合;

第三转轴,其转动式设在靠近直齿锥齿轮一侧的机架底壁中部,第三转轴上部安装有第一单向齿轮;

反向传动装置,第三转轴上部与第二转轴上部之间设置有反向传动装置,支撑筒顶部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单向齿轮啮合,第二齿轮顶部安装有转盘。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出料机构包括:

滑套,支撑筒前壁上部设有滑套,滑套内滑动式安装有第一推杆,靠近第三转轴一侧的第一推杆侧部设置有第一齿条;

第四转轴,其转动式安装在靠近第三转轴一侧的滑套侧部与支撑筒前部之间,第四转轴后侧与第一转轴前侧之间设置有第二传动装置;

第三齿轮,第四转轴前侧设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转盘上均匀开设有放置面皮与小圆盘的放置槽;

l形连杆,靠近支撑筒一侧的机架上部设有l形连杆,l形连杆底部连接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伸缩杆上安装有弧形推杆。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下料机构,下料机构包括:

l形连杆下部设有v形连杆,v形连杆末端均安装有下料框,远离l形齿条一侧的弧形推杆前侧设置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末端连接有u形连杆,远离弧形推杆一侧的u形连杆侧部设置有第一分离片,第一分离片后侧安装有异形连杆,靠近下料框一侧的异形连杆侧部设置有第二分离片,第二分离片上设置有刀片。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

支撑筒后壁上部安装有l形支撑杆,l形支撑杆上端设有第二单向齿轮,第二单向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旋转机构,可带动面皮及小圆盘间歇性转动,便于圆形压块对面皮进行压制。

2.通过推料机构,可将压制好的面皮自动推出,无需人工将其取下。

3.通过下料机构,实现面皮与小圆盘的自动放置,无需人工反复将小圆盘与面皮放置在放置槽内,减少了人工操作。

4.通过第二单向齿轮,可固定住第二齿轮,防止面皮压制的过程中,面皮位置发生偏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切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a部分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部分推料机构、部分旋转机构和下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种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机架,2-支撑筒,3-第一气缸,4-旋转机构,41-圆形压块,42-l形齿条,43-第一转轴,44-第一齿轮,45-直齿锥齿轮,46-第二转轴,47-反向传动装置,48-第三转轴,49-第一单向齿轮,410-第二齿轮,411-转盘,5-出料机构,51-滑套,52-第一推杆,53-第一齿条,54-第四转轴,55-第二传动装置,56-第三齿轮,57-放置槽,58-l形连杆,59-第二气缸,510-弧形推杆,6-下料机构,61-v形连杆,62-下料框,63-第一连杆,64-u形连杆,65-第一分离片,66-异形连杆,67-第二分离片,7-l形支撑杆,8-第二单向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一种蛋挞制作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有机架1、支撑筒2、第一气缸3、旋转机构4和出料机构5,机架1底壁上设有支撑筒2,机架1上部设有第一气缸3,机架1底壁、支撑筒2及第一气缸3之间设置有旋转机构4,支撑筒2前侧与机架1上部之间安装有出料机构5,出料机构5与旋转机构4连接。

当需要制作蛋挞时,人工将小圆盘与面皮放置在出料机构5的部件内,使小圆盘与面皮位于第一气缸3的正下方,然后控制第一气缸3的伸缩杆向下伸长,旋转机构4的部件随之下移对面皮进行压制,与此同时,第一气缸3的伸缩杆向下伸长带动旋转机构4的部件转动,并带动出料机构5的部件上移,压制好一个面皮之后,人工控制第一气缸3的伸缩杆向上缩短,旋转机构4的部件随之上移,出料机构5的部件下移,在旋转机构4的部件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人工将小圆盘及面皮放置在出料机构5的部件内,当第一气缸3的伸缩杆向上缩短时,在旋转机构4的部件的作用下,旋转机构4的部件带动小圆盘及面皮顺时针转动,当下一个待压制的面皮位于第一气缸3的正下方时,旋转机构4的部件停止转动,第一气缸3的伸缩杆再次向下伸长,旋转机构4的部件再次下移对面皮进行压制,当压制好的面皮运动到出料机构5的部件正上方时,第一气缸3的伸缩杆向下伸长,出料机构5的部件上移将压制好的面皮向上顶起,人工控制出料机构5的部件向前运动,出料机构5的部件随之将压制好的面皮及面皮下方的小圆盘推出,将面皮推出后,第一气缸3的伸缩杆向上缩短,出料机构5的部件下移,人工控制出料机构5的部件后移复位,如此,便可对面皮进行压制,并将压制好的面皮自动推出。

实施例2

具体地,如图2-3所示,旋转机构4包括圆形压块41、l形齿条42、第一转轴43、第一齿轮44、直齿锥齿轮45、第二转轴46、反向传动装置47、第三转轴48、第一单向齿轮49、第二齿轮410和转盘411,第一气缸3的伸缩杆底部连接有圆形压块41,第一气缸3的伸缩杆下部设有l形齿条42,机架1底壁右侧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43,第一转轴43中部安装有第一齿轮44,第一齿轮44与l形齿条42啮合,机架1底壁右后侧转动式安装有第二转轴46,第二转轴46下部与第一转轴43后侧均设有直齿锥齿轮45,两个直齿锥齿轮45相啮合,机架1底壁右侧中部转动式设置有第三转轴48,第三转轴48上部设有第一单向齿轮49,第三转轴48上部与第二转轴46上部之间连接有反向传动装置47,反向传动装置47为皮带轮和交叉皮带传动连接,支撑筒2顶部安装有第二齿轮410,第二齿轮410与第一单向齿轮49啮合,第二齿轮410顶部设置有转盘411。

第一气缸3的伸缩杆向下伸长后,圆形压块41与l形齿条42随之下移,圆形压块41下移对面皮进行压制,与此同时,l形齿条42下移带动第一齿轮44顺时针转动,第一转轴43随之转动,第一转轴43带动其后侧的直齿锥齿轮45转动,两个直齿锥齿轮45相啮合,第二转轴46随之逆时针转动,在反向传动装置47的作用下,第三转轴48顺时针转动,第一单向齿轮49随之转动,因第一单向齿轮49转动方向为单向,第一单向齿轮49不会带动第二齿轮410转动,与此同时,第一转轴43带动出料机构5的部件上移,当面皮压制好之后,人工控制第一气缸3的伸缩杆缩短,l形齿条42上移,第一齿轮44逆时针转动,第一单向齿轮49逆时针转动,此时,第一单向齿轮49带动第二齿轮410顺时针转动,第二齿轮410带动转盘411转动,面皮及小圆盘随之转动,在l形齿条42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人工将面皮及小圆盘放置在出料机构5的部件内,当下一个待压制的面皮运动到圆形压块41正下方时,转盘411停止转动,人工控制第一气缸3的伸缩杆再次向下伸长,圆形压块41再次下移对面皮进行压制,在圆形压块41的作用下,便可将面皮压制在小圆盘内。

出料机构5包括滑套51、第一推杆52、第一齿条53、第四转轴54、第二传动装置55、第三齿轮56、l形连杆58、第二气缸59和弧形推杆510,支撑筒2前壁上部安装有滑套51,滑套51内滑动式设有第一推杆52,第一推杆52右侧设有第一齿条53,滑套51右部与支撑筒2前部之间转动式设置有第四转轴54,第四转轴54后侧与第一转轴43前侧之间连接有第二传动装置55,第二传动装置55为皮带轮和皮带传动,第四转轴54前侧安装有第三齿轮56,第三齿轮56与第一齿条53啮合,转盘411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放置槽57,机架1上部左侧设有l形连杆58,l形连杆58底部安装有第二气缸59,第二气缸59的伸缩杆上设置有弧形推杆510。

人工将面皮及小圆盘放置在放置槽57内,然后人工控制第一气缸3的伸缩杆向下伸长,圆形压块41下移对面皮进行压制,当压制好的面皮位于第一推杆52正上方时,l形齿条42下移时,第一转轴43顺时针转动,在第二传动装置55的作用下,第四转轴54及第三齿轮56随之顺时针转动,第三齿轮56带动第一齿条53上移,第一推杆52随之上移将其正上方的面皮和小圆盘向上顶出,人工控制第二气缸59的伸缩杆向前伸长,弧形推杆510随之前移将面皮及小圆盘推出,随后,人工控制第二气缸59的伸缩杆缩短,弧形推杆510后移复位,当l形齿条42上移时,第一推杆52下移复位,在第一推杆52及弧形推杆510的作用下,可自动将压制好的面皮及小圆盘推出,便于人工放置新的面皮和小圆盘。

实施例3

依照图4-6所示,还包括有下料机构6,下料机构6包括v形连杆61、下料框62、第一连杆63、u形连杆64、第一分离片65、异形连杆66和第二分离片67,l形连杆58下部安装有v形连杆61,v形连杆61末端均连接有下料框62,弧形推杆510前侧左部设有第一连杆63,第一连杆63末端设置有u形连杆64,u形连杆64左侧安装有第一分离片65,第一分离片65后侧设有异形连杆66,异形连杆66左侧设有第二分离片67,第二分离片67上设置有刀片。

将小圆盘放置在前侧的下料框62中,将面皮放置在后侧的下料框62中,当弧形推杆510前移时,第一连杆63随之前移,第一连杆63带动u形连杆64及第一分离片65前移,异形连杆66及第二分离片67随之前移,在第一分离片65与第二分离片67前移的过程中,第二分离片67前移对面皮进行切割,下料框62最下侧的面皮与小圆盘随之向下掉落至第一分离片65与第二分离片67后侧,当弧形推杆510后移时,第一分离片65与第二分离片67后移,第一分离片65与第二分离片67上的小圆盘与面皮随之掉落在放置槽57内,因转盘411顺时针转动,小圆盘位于面皮前侧,所以面皮掉落的时候,其正下方的放置槽57内已经有了小圆盘,在第一分离片65与第二分离片67的作用下,可实现小圆盘与面皮的自动放置,无需人工反复放置。

还包括有l形支撑杆7和第二单向齿轮8,支撑筒2后壁上部设有l形支撑杆7,l形支撑杆7上端连接有第二单向齿轮8,第二单向齿轮8与第二齿轮410啮合。

当l形齿条42下移时,第一单向齿轮49顺时针转动,在第二单向齿轮8的作用下,可防止第一单向齿轮49对第二齿轮410的摩擦力使第二齿轮410转动,当l形齿条42上移时,第一单向齿轮49带动第二齿轮410顺时针转动,此时,第二单向齿轮8不会阻挡第二齿轮410转动,如此,便可防止圆形压块41压制面皮的过程中,面皮与小圆盘的位置发生偏移。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