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拉伸强度薯类鲜湿粉条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710902发布日期:2021-01-23 19:4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高拉伸强度薯类鲜湿粉条,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制备而成:薯类淀粉55-85份、多糖微凝胶5-15份、食盐0-1份和水;其中水与其余成分的重量比为60-100:100;优选地,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制备而成:薯类淀粉65-75份、多糖微凝胶10-15份、食盐0-0.5份和水;其中水与其余成分的重量比为70-90: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薯类鲜湿粉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薯类选自马铃薯、甘薯、木薯、山药、芋类中的至少一种;优选马铃薯、甘薯、木薯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多糖微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多糖与水按g:ml=1:15-30的比例混匀,在转速为50-150r/min的条件下常温搅拌8-24h后,即得多糖微凝胶;优选地,将多糖与水按g:ml=1:15-25的比例混匀,在转速为80-110r/min的条件下常温搅拌8-24h后,即得多糖微凝胶;其中,所述多糖选自海藻酸钠、黄原胶、壳聚糖、瓜尔豆胶、卡拉胶、魔芋胶、阿拉伯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马铃薯果胶、甘薯果胶、甜菜果胶、苹果果胶、柑橘果胶、柚皮果胶、菠萝果胶、蓝莓果胶、柠檬果胶中的至少一种;优选海藻酸钠、黄原胶、壳聚糖中的至少一种。3.权利要求1或2所述薯类鲜湿粉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先取5%-10%的薯类淀粉,加入其质量5-15倍的温度为50-80℃的水调成粉浆,然后在温度为90-100℃的水浴中搅拌成淀粉糊;2)配制多糖微凝胶;3)待步骤1)中所得淀粉糊降温至40-60℃,与多糖微凝胶、食盐和剩余薯类淀粉混合,形成均匀光滑的淀粉粉团;4)将步骤3)所得淀粉粉团放入粉条机内,经过挤压成型,在沸水中煮制0.5-3min后,捞出放入冷水中冷却,然后在0-4℃冷藏24-48h,即得薯类鲜湿粉条成品。4.高拉伸强度薯类鲜湿粉条,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制备而成:薯类淀粉55-85份、蛋白微凝胶5-15份、食盐0-1份和水;其中水与其余成分的重量比为60-100:100;优选地,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制备而成:薯类淀粉65-75份、蛋白微凝胶10-15份、食盐0-0.5份和水;其中水与其余成分的重量比为70-90:10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薯类鲜湿粉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薯类选自马铃薯、甘薯、木薯、山药、芋类中的至少一种;优选马铃薯、甘薯、木薯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蛋白微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蛋白与水按g:ml=1:5-15的比例混匀,在转速为50-150r/min的条件下常温搅拌8-24h后,即得蛋白微凝胶;优选地,将蛋白与水按g:ml=1:10-15的比例混匀,在转速为80-110r/min的条件下常温搅拌8-24h后,即得蛋白微凝胶;其中,所述蛋白选自谷朊蛋白、蛋清蛋白、大豆分离蛋白、鹰嘴豆蛋白、豌豆蛋白、马铃薯蛋白、乳清蛋白、花生蛋白、小麦蛋白、甘薯蛋白、大米蛋白、羽扇豆蛋白、清蛋白、胶原蛋白、乳铁蛋白、乳清分离蛋白、酪蛋白、乳清蛋白浓缩物中的至少一种;优选谷朊蛋白、蛋清蛋白、大豆分离蛋白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薯类鲜湿粉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先取5%-10%的薯类淀粉,加入其质量5-15倍的温度为50-80℃的水调成粉浆,然后在温度为90-100℃的水浴中搅拌成淀粉糊;2)配制蛋白微凝胶;3)待步骤1)中所得淀粉糊降温至40-60℃,与蛋白微凝胶、食盐和剩余薯类淀粉混合,
形成均匀光滑的淀粉粉团;4)将步骤3)所得淀粉粉团放入粉条机内,经过挤压成型,在沸水中煮制0.5-3min后,捞出放入冷水中冷却,然后在0-4℃冷藏24-48h,即得薯类鲜湿粉条成品。7.高拉伸强度薯类鲜湿粉条,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制备而成:薯类淀粉55-85份、多糖微凝胶5-15份、蛋白微凝胶5-15份、食盐0-1份和水;其中水与其余成分的重量比为60-100:100;优选地,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制备而成:薯类淀粉65-75份、多糖微凝胶10-15份、蛋白微凝胶10-15份、食盐0-0.5份和水;其中水与其余成分的重量比为70-90:100。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薯类鲜湿粉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薯类选自马铃薯、甘薯、木薯、山药、芋类中的至少一种;优选马铃薯、甘薯、木薯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多糖微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多糖与水按g:ml=1:15-30的比例混匀,在转速为50-150r/min的条件下常温搅拌8-24h后,即得多糖微凝胶;优选地,将多糖与水按g:ml=1:15-25的比例混匀,在转速为80-110r/min的条件下常温搅拌8-24h后,即得多糖微凝胶;其中,所述多糖选自海藻酸钠、黄原胶、壳聚糖、瓜尔豆胶、卡拉胶、魔芋胶、阿拉伯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马铃薯果胶、甘薯果胶、甜菜果胶、苹果果胶、柑橘果胶、柚皮果胶、菠萝果胶、蓝莓果胶、柠檬果胶中的至少一种;优选海藻酸钠、黄原胶、壳聚糖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蛋白微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蛋白与水按g:ml=1:5-15的比例混匀,在转速为50-150r/min的条件下常温搅拌8-24h后,即得蛋白微凝胶;优选地,将蛋白与水按g:ml=1:10-15的比例混匀,在转速为80-110r/min的条件下常温搅拌8-24h后,即得蛋白微凝胶;其中,所述蛋白选自谷朊蛋白、蛋清蛋白、大豆分离蛋白、鹰嘴豆蛋白、豌豆蛋白、马铃薯蛋白、乳清蛋白、花生蛋白、小麦蛋白、甘薯蛋白、大米蛋白、羽扇豆蛋白、清蛋白、胶原蛋白、乳铁蛋白、乳清分离蛋白、酪蛋白、乳清蛋白浓缩物中的至少一种;优选谷朊蛋白、蛋清蛋白、大豆分离蛋白中的至少一种。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薯类鲜湿粉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先取5%-10%的薯类淀粉,加入其质量5-15倍的温度为50-80℃的水调成粉浆,然后在温度为90-100℃的水浴中搅拌成淀粉糊;2)分别配制多糖微凝胶、蛋白微凝胶;3)待步骤1)中所得淀粉糊降温至40-60℃,与多糖微凝胶、蛋白微凝胶、食盐和剩余薯类淀粉混合,形成均匀光滑的淀粉粉团;4)将步骤3)所得淀粉粉团放入粉条机内,经过挤压成型,在沸水中煮制0.5-3min后,捞出放入冷水中冷却,然后在0-4℃冷藏24-48h,即得薯类鲜湿粉条成品。10.高拉伸强度薯类鲜湿粉条,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制备而成:薯类淀粉55-85份、多糖-蛋白复合微凝胶5-15份、食盐0-1份和水;其中水与其余成分的重量比为60-100:100;多糖-蛋白复合微凝胶中多糖与蛋白的质量比为1:2-15;优选地,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制备而成:薯类淀粉65-75份、多糖-蛋白复合微凝胶10-15份、食盐0-0.5份和水;其中水与其余成分的重量比为60-75:100;多糖-蛋白复合微凝胶中多糖与蛋白的质量比为1:3-10;所述多糖-蛋白复合微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先将多糖与蛋白按1:2-15的质量比混匀,
然后将混合物与水按g:ml=1:15-30的比例混匀,在转速为50-150r/min的条件下常温搅拌8-24h后得多糖-蛋白复合微凝胶:优选地,先将多糖与蛋白按1:3-10的质量比混匀,然后将混合物与水按g:ml=1:15-20的比例混匀,在转速为80-110r/min的条件下常温搅拌8-24h后得多糖-蛋白复合微凝胶;所述高拉伸强度薯类鲜湿粉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先取5%-10%的薯类淀粉,加入其质量5-15倍的温度为50-80℃的水调成粉浆,然后在温度为90-100℃的水浴中搅拌成淀粉糊;2)配制多糖-蛋白复合微凝胶;3)待步骤1)中所得淀粉糊降温至40-60℃,与多糖-蛋白复合微凝胶、食盐和剩余薯类淀粉混合,形成均匀光滑的淀粉粉团;4)将步骤3)所得淀粉粉团放入粉条机内,经过挤压成型,在沸水中煮制0.5-3min后,捞出放入冷水中冷却,然后在0-4℃冷藏24-48h,即得薯类鲜湿粉条成品。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