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保健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548310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保健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保健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随着生活的改善,人们体力活动的减少,导致脾胃运动与消化功能减弱;加上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上的思虑和压力日益增加,脾胃功能进一步削弱,消化系统的疾病逐年增多,其发病机制复杂。因而人们迫切需要消炎化食、能有效调节脾胃运转的药酒。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大都是些补酒,如人参酒、鹿茸酒、虫草酒等。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保健药酒及其制备方法,它使肠胃病患者喝了能治愈疾病或改善症状,正常人喝了对消化系统有良好保健作用。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实施保健药酒,其特征在于主要由(重量%)庵摩勒4~15%、天荞麦根4~15%、香附子3~10%和仙鹤草2~5%组成,其余为40~60度白酒,最好为45~55度白酒。
保健药酒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原料经洗净晒干,用粉碎机加工成颗粒或粗未,放入粮食酒中浸泡5~20天,过滤即得酒液。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该药酒制作工艺简单、成本极低、服用方便、无任何毒副作用,具润喉消炎、调节脾胃功能;对咽喉痛、胃痛(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引起)及胸腹胀满、不思饮食,结肠炎、内痔等疾病有显著疗效或改善症状;对消化系统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尤其适合于中、老年人消化系统的保健及其疾病的治疗。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将庵摩勒(Phyllanthus emblicaL)、天荞麦根(Fagopyrum cymosum Meisn.)、香附子(Cyper rotundusL的根茎)仙鹤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 var.japonica(miq)Na Kai)四种天然药物洗净、去杂、晒干,浸入粮食酒中制得。具体组成(重量%)及制法为庵摩勒4~15%、天荞麦根4~15%、香附子3~10%和仙鹤草2~5%,其余为40~60白酒,最好为45~55度白酒;原料经洗净晒干后用粉碎机加工成颗粒或粗未,放入白酒中浸泡5~20天,过滤即得药酒液,装瓶以备服用。浸泡时间越长,颜色越深,药效越佳。
实施例1取庵摩勒30克,天荞麦根30克,香附子25克,仙鹤草15克,洗净去杂、晒干后的湿度要求为10%,前两种药可切为4mm厚的片状,后一种药切为20mm长条状,同时放入玻璃瓶或陶罐内,再加入500克40度的白酒,摇均后密封保存在阴凉干燥处,浸泡5天后酒液变成深褐色,取出过滤,即可装瓶以备服用。
实施例2取庵摩勒40克,天荞麦根30克,香附子20克,仙鹤草10克,洗净去杂、晒干后的湿度要求为15%,前两种药可切为2mm厚的片状,后两种药切为10mm长条状,同时放入玻璃瓶或陶罐内,再加入500克50度的白酒,摇均后密封保存在阴凉干燥处,浸泡10天后酒液变成深褐色,取出过滤,即可装瓶以备服用。
实施例3取庵摩勒55克,天荞麦根35克,香附子10克,仙鹤草5克,洗净去杂、晒干后的湿度要求为20%,前两种药可切为1mm厚的片状,后两种药切为30mm长条状,同时放入玻璃瓶或陶罐内,再加入500克60度的白酒,摇均后密封保存在阴凉干燥处,浸泡20天后酒液变成深褐色,取出过滤,即可装瓶以备服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保健药酒,其特征在于主要由(重量%)庵摩勒4~15%、天荞麦根4~15%、香附子3~10%和仙鹤草2~5%组成,其余为40~60度白酒,最好为45~55度白酒。
2.一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保健药酒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原料经洗净晒干,用粉碎机加工成颗粒或粗未,放入粮食酒中浸泡5~20天,过滤即得酒液。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保健药酒及其制备方法,它使肠胃病患者喝了能治愈疾病或改善症状,正常人喝了对消化系统有良好保健作用,保健药酒主要由(重量%)庵摩勒4~15%、天荞麦根4~15%、香附子3~10%和仙鹤草2~5%组成,其余为40~60度白酒,最好为45~55度白酒,上述原料经洗净晒干,用粉碎机加工成颗粒或粗末,放入粮食酒中浸泡5~20天,过滤即得酒液。
文档编号C12G3/00GK1154252SQ9611730
公开日1997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1996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1996年11月25日
发明者王雄文 申请人:王雄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