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炸面圈制作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461574阅读:来源:国知局
[0072]优选地,上述料斗110以能够在内部投入面团原料并进行储存的方式呈圆筒形。
[0073]虽然未图示,但在上述料斗110的上部具有能够对储存于上述料斗110的内部的面团原料进行加压的压榨单元。
[0074]在上述内容中,压榨单元能够适用通常使用于成型机或成型装置等的各种气缸或马达的结构,因此,将省略详细说明。
[0075]上述熟化部200执行如下功能,S卩,给上述面团供给部100所供给的炸面圈面团物营造规定的温度环境及湿度环境,使得炸面圈面团物熟化。
[0076]如图2所示,上述熟化部200设置于上述支撑框架10的内侧空间,并能够与热风相接触,使得从上述面团供给部100供给的炸面圈面团物在适当温度下熟化,上述熟化部200包括熟化室210和设置于加热空间225内的热风机220。
[0077]上述熟化室210以在上述支撑框架10的一侧形成密闭的空间的方式处于封闭的状态。
[0078]上述熟化室210形成使炸面圈面团物能够借助上述移送部400以Z字形移动的充分的空间,使得炸面圈面团物能够在规定的熟化期间内停留在上述熟化室210。
[0079]如图2所示,在上述熟化部200构成管道部件280,上述管道部件280以划分上述熟化室210和上述加热空间225的区域的方式设置。
[0080]在上述管道部件280的上端部形成循环孔281,以便能够将上述熟化室210与上述加热空间225相连通,来使上述熟化室210内的热气移动。即,上述循环孔281随着借助上述热风机220的驱动引起的吸入力来回收上述熟化室210的热气,能够在上述热风机220中再利用为热源。
[0081]如上所述,若构成在熟化部200形成循环孔281的管道部件280,则能够将熟化室210的热气用作热风机220的热源,以减少耗能量,容易调节炸面圈面团物的熟化室210的湿度及温度,并能够优化熟化环境。
[0082]优选地,在上述管道部件280构成连接部件285,上述连接部件285将上述热风机220与上述循环孔281相连接,使得热气能够向上述热风机220流入。
[0083]上述连接部件285与作为上述热风机220中的生成吸入力的结构的送风单元260的一侧相连接,使得热气能够直接朝向并非上述加热空间225的上述热风机220循环供给。
[0084]上述连接部件285使用耐热性优秀的金属材质,并呈波纹软管的形状。
[0085]如上所述,若构成连接部件285,则以能够向热风机220直接循环供给从熟化室210回收的热气的方式相连接,因此,顺畅地朝向热风机220供给热气,并且,不仅能够大大减少热风机220的耗电量,而且大大节减设备的维修费用。
[0086]上述热风机220执行向上述熟化室210供给以规定温度加热的热风的功能。
[0087]上述热风机220位于设在上述熟化室210的一侧的加热空间225内,并固定于上述支撑框架10上。
[0088]如图2及图3所示,上述热风机220包括本体外壳230、水加热部240、蒸气加热单元250、送风单元260及蒸气供给部270。
[0089]如图3及图4所示,在上述本体外壳的内部具有加热空间231,上述加热空间231能够收容水来进行加热,入水口 233a及排水口 233b形成于各个位置上,并具有蒸气排出孔234。
[0090]上述入水口 233a能够与上述本体外壳230的加热空间231相连通,来流入水,上述入水口 233a形成于上述本体外壳230的一侧侧面。
[0091]优选地,具有作为额外的供水源的储水槽(未图示),上述储水槽用于储存通过上述入水口 233a供给的水。
[0092]上述入水口 233a呈通过作为供水源的储水槽和供水管(软管、管等)相连接的结构。
[0093]优选地,在上述内容中,储水槽配置于与上述本体外壳230的位置相比相对靠上的位置,使得水能够从上述储水槽沿着上述供水管自然供给。
[0094]上述排水口 233b设置于上述本体外壳230的下面,并能够以与上述加热空间231相连通的方式排出水。
[0095]优选地,上述本体外壳230的下面具有朝向上述排水口 233b向下倾斜的倾斜面,由此,当从上述加热空间231抽出水时,能够使水顺畅地排出。
[0096]优选地,在上述本体外壳230的下部具有用于支撑并托住上述本体外壳230的支撑框架238。即,优选地,使上述本体外壳230位于离上述支撑框架238预定的高度上,由此,不仅能够在上述排水口 233b安装阀等,而且能够顺畅地排出水。
[0097]上述蒸气排出孔234形成于上述加热空间231的上部一侧侧面(熟化室210所处的方向的侧面)。
[0098]如图3及图4所示,在上述本体外壳230中,在上述加热空间231内设置流体导板237。
[0099]上述流体导板237向上述蒸气排出孔234引导借助由上述送风单元260供给的风来流动的蒸气的流动方向。
[0100]如图4所示,上述流体导板237以划分上述本体外壳230的上/下的方式进行定位,上述流体导板237的两侧侧端与上述本体外壳230的内面相互留有间隔,来设置能够使蒸气向上流动的通道。
[0101]上述流体导板237形成朝向上述蒸气排出孔234缓慢地向下倾斜的倾斜面,上述倾斜面的倾斜角(α )为10?15°。
[0102]在上述内容中,因流体导板237的倾斜角(α )小于10°而倾斜过于缓慢或者因倾斜角大于15°而形成过于陡峭的倾斜的情况下,存在从上述送风单元260的风朝向上述蒸气排出孔234的蒸气的流动性降低的缺点。
[0103]如上所述,若构成用于引导蒸气及热风的排出的流体导板237,则能够一边持续维持蒸气的生成,一边容易向熟化室210供给蒸气及热风。
[0104]优选地,在上述本体外壳230构成隔热盖239,上述隔热盖239固定于上述本体外壳230的一侧外壁,用于阻隔在内部加热空间231中生成的热向外部发散。
[0105]上述水加热部240执行如下功能,即,以将通过上述入水口 233a填充于上述加热空间231的规定量的水转换为蒸气的方式进行加热。
[0106]如图4所示,上述水加热部240设置于上述本体外壳230的加热空间231中的下侧,用于加热水,上述水加热部240由水加热单元241和水位调节传感器243构成。
[0107]上述水加热单元241固定于上述本体外壳230上,并配置于上述加热空间231内,从而与填充于上述加热空间231的水相接,并以设定温度发热,从而加热水。
[0108]上述水位调节传感器243设置于上述本体外壳230的加热空间231内,用于调节通过上述入水口 233a供给的水的水位。即,上述水位调节传感器243具有沿着垂直方向延伸规定高度的垂直杆243a,具有沿着上述垂直杆243a垂直升降并借助水的浮力而浮起并升降的浮标部件243b,从而能够检测水位。
[0109]在上述内容中,水位调节传感器243不仅能够显示满水位,而且能够显示低水位,从而能够确认是否补充水。
[0110]本发明也能够构成开闭阀235,上述开闭阀235设置于上述本体外壳230的上部,并借助供水管分别与上述储水槽及上述入水口 233a相连接,从而设定是否朝向上述本体外壳230的加热空间231供水。
[0111]优选地,上述开闭阀235设置于以能够向上述本体外壳230的入水口 233a供给水的方式相连接的供水管上,根据上述水位调节传感器243的信号来开闭。
[0112]优选地,在上述内容中,开闭阀235利用电磁阀等构成,以能够根据上述水位调节传感器243的信号来自动控制是否开闭。
[0113]上述蒸气加热单元250执行重新加热上述水加热部240中的水经过蒸发而生成的蒸气的功能。
[0114]上述蒸气加热单元250位于上述水加热部240的上侧,并安装于上述本体外壳230的加热空间231内,用于使向上述加热空间231的上侧流动的蒸气能够与上述蒸气加热单元250相接并得到加热。
[0115]如图4所示,上述水加热部240及上述蒸气加热单元250也能够包括用于设定并控制温度的温度控制器255。
[0116]上述温度控制器255分别与上述水加热部240的水加热单元241及上述蒸气加热单元250相连接,并能够检测上述水加热单元241及上述蒸气加热单元的各个相关温度,来维持所设定的指定温度。
[0117]如上所述,若以将水的水位调节和加热单元的温度调节自动化的方式构成水位调节传感器243及温度控制器255,则能够使工作人员的管理变得方便,并始终规定维持对湿度及温度的熟化环境,从而更加提高面团物的熟化度。
[0118]上述送风单元260固定于上述本体外壳230的上部,并能够朝向上述本体外壳230的加热空间231送风。
[0119]在上述送风单元260的一侧吸入口形成与上述连接部件285相结合的结构,以形成与上述管道部件280的循环孔281相连接的结构。
[0120]上述送风单元260以吹入规定强度的风的方式使蒸气流动,能够借助上述流体导板237来引导蒸气和风的方向,从而向上述蒸气排出孔234排出蒸气。
[0121]在上述内容中,由于送风单元260由马达和风扇等构成,因而能够适用使用于空调系统或各种吸气排气系统等的通常的小型送风机的结构,因此,将省略详细说明。
[0122]如图2及图3所示,上述蒸气供给部270能够以与上述蒸气排出孔234相连通的方式固定于上述本体外壳230的一侧外面,用于向上述熟化室210供给蒸气。
[0123]上述蒸气供给部270形成从上述本体外壳230朝向上述熟化室210以伸长的方式延伸的结构,以形成蒸气和风能够朝向上述熟化室210流动的路径。
[0124]在上述蒸气供给部270形成多个蒸气吐出孔271,上述多个蒸气吐出孔271沿着以朝向上述熟化室210供给蒸气的方式延伸的长度方向留有规定间隔。
[0125]优选地,上述蒸气吐出孔271形成与上述蒸气供给部270的两侧侧面相对称的结构。
[0126]在上述内容中,通过蒸气吐出孔271吐出的蒸气和热风借助上述送风单元260的风力均匀地分散于整个上述熟化室210。
[0127]如上所述,若构成将水转换为蒸汽之后与热风一同朝向熟化室210送风的热风机220,则能够对整个熟化室210均匀地适用湿度及温度,从而始终均匀地维持所有面团的熟化度,并能够大大提高炸面圈的成品的味道和质量。
[0128]并且,如图2所示,上述熟化部200还包括热气排出部290,上述热气排出部290设置于上述熟化室210的一侧,并且,当上述熟化室210的温度高时,能够向外部排出上述熟化室210内的热气。
[0129]如图5所示,上述热气排出部290包括:开闭单元291,能够以操作方式设定上述熟化室210是否开闭;以及送风部件295,能够从上述熟化室210向外部排出热气。
[0130]上述开闭单元291包括铰链部件293,上述铰链部件293能够与设置于上述熟化室210的壁面的排出孔292 —同开闭上述排出孔292。
[0131]上述铰链部件293以能够上下往复滑动的方式设置于上述排出孔292上。
[0132]优选地,在上述铰链部件293设置向外侧突出的操作杆294,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容易操作是否开闭。
[0133]上述送风部件295安装于上述开闭单元291的内侧,并以能够排出上述熟化室210的热气的方式转动。
[0134]如上所述,若构成能够向外部排出熟化室210的热气的热气排出部290,则能够容易地控制熟化室210的湿度及温度,并能够更加优化熟化环境。
[0135]如图2所示,上述油炸部300设置于上述支撑框架10的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