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料用生物复合酶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8502664阅读:来源:国知局
罐发酵培养的植物乳杆菌发酵液中添加发酵液质量3-5% 的水苏糖和5-8%的羊肚菌酶解粉,然后与冻干保护剂溶液混合,-50°C下预冻0. 5h,然后 在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冻干l〇_18h,冻干后研磨粉碎制成芯材;
[0033] 所述发酵液与冻干保护剂溶液的比例为1:1.4-0.8;所述冻干保护剂溶液由脱 脂奶粉、海藻糖、麦芽糊精溶液组成;三种溶液的体积比为脱脂奶粉:海藻糖:麦芽糊精= 3:1:0? 5 ;
[0034] 所述脱脂奶粉、海藻糖、麦芽糊精溶液的浓度分别为:脱脂奶粉5%,海藻糖1%, 麦芽糊精2%。
[0035] 2)包被:将芯材悬浮在流化床中,壁材喷雾包被,从一个喷头中喷入壳聚糖、甘油 和海藻糖的混合液,从另一个喷头中喷入黄原胶、卡拉胶和酶解大豆分离蛋白的混合液,喷 雾速度控制相同,包被过程中流化床内温度在25-38 °C之间,30分钟后即形成胶囊。此干燥 方法采用专利201120503311. 1所述设备处理。
[0036] 本发明饲料用生物复合酶的制备方法如下:
[0037] 将所述甘草、植物制剂和生姜提取物分别超微粉碎,然后与木聚糖酶,纤维素酶, 淀粉酶,酸性蛋白酶,果胶酶,甘露聚糖酶,植物乳杆菌胶囊均匀混合后密封包装即得成品 饲料用生物复合酶。
[0038] 所述饲料用生物复合酶适用于饲料加工厂和养殖场自配饲料,使用时应与饲料中 的其它原料混合均匀,可事先将本发明与少量饲料混合均匀,再混合到大批饲料中,直接饲 喂。建议每吨全价料添加量为:100-150g。
[0039] 有益效果:
[0040] 本发明产品中采用植物制剂、生姜提取物、甘草科学复配,有效减缓了酶制剂 的回潮;同时可增强复合酶的耐冻、耐热性能,保持相同的酶活力,其耐热温度可提高 10-15°C,耐冷冻温度可降低5-KTC,有效防止了复合酶在运输、保存和使用过程中酶活力 的损失,延长了复合酶的保质期,达到同样的酶活力,同类产品保质期可延长3-5个月。
[0041] 本发明产品添加的植物制剂既可延长复合酶制剂的保质期,又可提高饲养畜禽的 免疫力,有效防止畜禽流行性疾病的发生。
[0042] 本发明提供的乳酸菌微胶囊,其壁材中添加了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改性大豆分离 蛋白比大豆分离蛋白乳化能力提高25%、胶凝能力提高15-25%,改性大豆分离蛋白黄原 胶和卡拉胶及壳聚糖的配合使用,凝胶强度提高了 10%以上,增强了胶囊的耐胃酸性;
[0043] 本发明胶囊采用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具有很好的肠溶性,胶囊到达肠道后在1-1. 5 小时内即可完全崩解释放出植物乳杆菌,并迅速增殖成为优势菌群,从而达到抑制病原菌 生长等作用。
[0044] 本发明产品中保护剂与酶制剂、植物制剂、生姜提取物与酶制剂的共同协同作用, 使得复合酶的酶活力和效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并相应的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和动物的生长 率,增强了动物的食欲和抗病能力,延长了产品的保质期和保护了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案叙述本发明。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中所用的技术手段 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另外,实施方案应理解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本发明的 范围,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所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 发明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对这些实施方案中的物料成分和用量进行的各种改变或改动也 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46] 实施例1
[0047] 本发明所用植物乳杆菌CGMCCNo. 9405的选育过程如下:
[0048] 原始出发菌种一试管活化一硫酸二乙酯(DES)诱变一亚硝基胍(NTG)诱变一等离 子体诱变一平板初筛一摇瓶复筛一传代稳定性试验。
[0049] 本发明所采用的出发菌株在MRS葡萄糖培养基中,其乳酸的生产速率为I. 5g/L/ d,当培养基pH为3. 5时几乎停止生长,对亚硝酸钠的分解速率为0. 34mg/h/kg白菜。出发 菌株由李政采集于宁夏盐池县育肥羊场的青储饲料,采集时间2013年9月15日。
[0050] 为了提高其乳酸生产速率、耐酸能力和亚硝酸盐的分解速率,依次采用DES和NTG 技术对该菌种进行诱变,诱变后菌株采用MRS碳酸钙平板进行初筛,然后采用500mL摇瓶发 酵,生物传感器分析仪对高产菌进行复筛,选育优良的植物乳杆菌菌株,然后做传代实验, 评价其遗传稳定性。
[0051] 植物乳杆菌tlj-2014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经过连续传代十次,各项性能指标都 比较稳定,遗传性较好,性状没有回复,因此把植物乳杆菌tlj-2014作为选育得到的目的 菌株。
[0052] 经验证发现:该诱变菌株的乳酸生产速率可以达到35g/L/d,该菌株经过71小时 发酵后乳酸浓度达到95g/L;能够在pH为1. 80的条件下存活。降解亚硝酸盐速度快,分解 能力达到9. 8mg/h/kg(自然发酵过程亚硝酸盐积累的速率大约为I.lmg/h/kg),能够耐1 % 胆盐。
[0053] 1)DES诱变选育
[0054] a.在超净台上取试管斜面上的植物乳杆菌L一环(出发菌),接入装有50mL培养 基MRS(无琼脂,葡萄糖20g/L)的250mL三角瓶中,200rpm,37°C培养12h左右,使菌体处于 对数生长前期。
[0055] b.取5mL菌液,5000rpm离心IOmin收集菌体,用生理盐水洗绦2次。
[0056] c.用pH7. 0磷酸缓冲液稀释成IO7个/mL菌悬液。
[0057] d.取32mLpH7. 0的磷酸钾缓冲液、8mL菌悬液、0. 4mLDES在预先放入转子的 150mL三角瓶中充分混合,使DES最终浓度为1 % (v/v)。
[0058] e?在37°C摇床中150rpm反应30min,取ImL混合液,加入0? 5mL25%似25203溶 液中止反应。
[0059] f.适当稀释,取最后稀释度的菌液0. 2mL,涂布于碳酸钙筛选培养基(含100g/L 葡萄糖的碳酸钙MRS培养基)平皿中。在37°C培养2~3天后,采用影印法将该筛选平板 的菌株转印到pH为1. 5、1. 8和2. 0的LPHMRS培养基(低pH值改性MRS培养基)上和亚 硝酸钠筛选培养基(单一氮源为2g/L亚硝酸钠的改性MRS筛选培养基)上。
[0060] g.在37°C培养2~3天后,挑选菌落较大,分别能在LPHMRS培养基、亚硝酸钠筛 选培养基上生长并且在碳酸钙筛选培养基上。经初步筛选,挑取出的菌落命名为植物乳杆 菌L1。
[0061] 2)亚硝基胍诱变
[0062] a.在超净台上取试管斜面上的植物乳杆菌Ll一环,接入装有50mL培养基MRS(无 琼脂)(葡萄糖浓度为60g/L)的250mL三角瓶中,200rpm,37°C培养12h左右,使菌体处于 对数生长前期。
[0063] b.取5mL菌液5000rpm离心IOmin收集菌体,用生理盐水洗绦2次。
[0064] c?用pH6. 0磷酸缓冲液稀释成IO7个/mL菌悬液。
[0065] d?取IOmL菌悬液转移至IOOmL三角瓶中,加入IOmg的NTG,配制成终浓度为IOmg/ mL的NTG溶液,并加入4-5滴丙酮,以利于NTG溶解。
[0066] e.在37°C下200rpm振荡反应30min,5000rpm离心IOmin收集菌体,用无菌生理 盐水洗涤数次,中止反应。
[0067] f.适当稀释,取最后稀释度的菌液0. 2mL,涂布于碳酸钙筛选培养基(含100g/L 葡萄糖的碳酸钙MRS培养基)平皿中。在37°C培养2~3天后,采用影印法将该筛选平板 的菌株转印到pH为1. 5、1. 8和2.O的LPHMRS培养基(低pH值改性MRS培养基)上和亚 硝酸钠筛选培养基(单一氮源为2g/L亚硝酸钠的改性MRS筛选培养基)上。
[0068] g.挑选菌株方法:挑选菌落较大,分别能在LPHMRS培养基、亚硝酸钠筛选培养基 上生长并且在碳酸钙筛选培养基上。经初步筛选,挑取100支符合以上条件的菌落。
[0069] 3)摇瓶复筛
[0070]a.在超净台上分别取各试管斜面上的植物乳杆菌一环,接入装有50mL培养基MRS(无琼脂)(葡萄糖浓度为100g/L)的250mL三角瓶中,200rpm,37°C培养15h左右,使菌 体处于对数生长中期。
[0071] b.分别取5mL菌液,接入装有50mL碳酸钙筛选液体培养基(含250g/L葡萄糖的 碳酸钙MRS培养基)平皿中、pH为L5、L8和2. 0的LPHMRS液体培养基(低pH值改性MRS 培养基)和亚硝酸钠液体筛选培养基(单一氮源为2g/L亚硝酸钠的改性MRS筛选培养基) 上(注:采用250mL三角瓶)。200rpm,37°C培养3-4天,每天分别检测碳酸钙筛选液体培 养基中L-乳酸产生速率、LPHMRS液体培养基中的生物量和亚硝酸钠液体筛选培养基中亚 硝酸盐的消耗速率。发酵结束后,比较100株菌种的碳酸钙筛选液体培养基中L-乳酸产生 速率、LPHMRS液体培养基中的生物量和亚硝酸钠液体筛选培养基中亚硝酸盐的消耗速率。
[0072] c.选择兼具高L-乳酸产生速率、耐受低pH(该菌种仅能在最低为pHl. 8的培养基 中生长)和亚硝酸盐的消耗速率高的菌株,将其命名为L2菌。
[0073] 4)遗传稳定性试验
[0074] 将L2菌在斜面上连续十次传代,并用摇瓶复筛的方法检测每次传代后的发酵 情况。实验发现,在斜面上连续十次传代,该菌种性状没有明显变化,各项性能指标都正 常,说明该菌种的遗传稳定性较强。菌株命名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 tlj-201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