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解酒的药茶及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293082阅读:来源:国知局
文火加热至干燥,取出,切 片,置于锅内隔水蒸28分钟,取出放凉; (2) 取枳犋子和荞麦捡净杂质,置于容器内,淋入原料药质量0. 6倍的黄酒蒸24分钟, 取出置于炒锅内,撒入食盐,一同翻炒至表面变焦黑,取出; (3) 取扁豆衣、紫苏叶、菘菜、睡莲和柽柳洗净,置于炒锅内,清炒至表面微焦,取出切 碎,加入炼蜜水拌匀闷润20分钟,文火焙干,与步骤(1) (2)所制原料药一起粉碎过130目 筛; (4) 将神曲、绞股蓝和绿茶除去杂质,置于砂锅内,加入所煮原料药质量8倍的水煎煮, 大火加热至沸腾,转小火煎煮36分钟,过滤后收集滤液,滤渣再次加入所煮原料药质量6倍 的水煎煮25分钟,过滤后合并两次所得滤液; (5) 将步骤(3) (4)所制药粉和滤液混合,中火加热至沸腾,过滤,即得药茶。
[0020] 典型案例:XXX,男性,23岁。病史:患者毕业与同学聚会,喝酒过多,导致多次呕 吐,面色潮红,头晕目眩,走路不稳,精神状态不佳,经朋友帮忙,回宿舍休息,且服用本实例 所得药茶,每次200-300ml,温热服用,患者服用一个小时后,头晕症状明显改善,精神状态 基本正常,无呕吐,休息后无其他不适症,患者恢复正常。
[0021] 实施例3-种用于解酒的药茶,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IOg):党参12 份,扁豆衣9份,紫苏叶12份,菘菜10份,芜菁9份,睡莲11份,枳犋子10份,荞麦11份, 刺五加9份,秦艽10份,柽柳9份,神曲11份,绞股蓝10份,绿茶13份。上述一种用于解 酒的药茶的制备方法是: (1) 取党参、芜菁、刺五加和秦艽洗净除杂,加入米醋浸润,文火加热至干燥,取出,切 片,置于锅内隔水蒸20分钟,取出放凉; (2) 取枳犋子和荞麦捡净杂质,置于容器内,淋入原料药质量0. 4倍的黄酒蒸16分钟, 取出置于炒锅内,撒入食盐,一同翻炒至表面变焦黑,取出; (3) 取扁豆衣、紫苏叶、菘菜、睡莲和柽柳洗净,置于炒锅内,清炒至表面微焦,取出切 碎,加入炼蜜水拌匀闷润12分钟,文火焙干,与步骤(1) (2)所制原料药一起粉碎过90目 筛; (4) 将神曲、绞股蓝和绿茶除去杂质,置于砂锅内,加入所煮原料药质量6倍的水煎煮, 大火加热至沸腾,转小火煎煮30分钟,过滤后收集滤液,滤渣再次加入所煮原料药质量4倍 的水煎煮15分钟,过滤后合并两次所得滤液; (5)将步骤(3) (4)所制药粉和滤液混合,中火加热至沸腾,过滤,即得药茶。
[0022] 实施例4一种用于解酒的药茶,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IOg):党参16 份,扁豆衣12份,紫苏叶16份,菘菜13份,芜菁11份,睡莲14份,枳犋子14份,荞麦13份, 刺五加12份,秦艽12份,柽柳11份,神曲12份,绞股蓝11份,绿茶16份。上述一种用于 解酒的药茶的制备方法是: (1) 取党参、芜菁、刺五加和秦艽洗净除杂,加入米醋浸润,文火加热至干燥,取出,切 片,置于锅内隔水蒸24分钟,取出放凉; (2) 取枳犋子和荞麦捡净杂质,置于容器内,淋入原料药质量0. 6倍的黄酒蒸20分钟, 取出置于炒锅内,撒入食盐,一同翻炒至表面变焦黑,取出; (3) 取扁豆衣、紫苏叶、菘菜、睡莲和柽柳洗净,置于炒锅内,清炒至表面微焦,取出切 碎,加入炼蜜水拌匀闷润18分钟,文火焙干,与步骤(1) (2)所制原料药一起粉碎过110目 筛; (4) 将神曲、绞股蓝和绿茶除去杂质,置于砂锅内,加入所煮原料药质量8倍的水煎煮, 大火加热至沸腾,转小火煎煮34分钟,过滤后收集滤液,滤渣再次加入所煮原料药质量6倍 的水煎煮25分钟,过滤后合并两次所得滤液; (5) 将步骤(3) (4)所制药粉和滤液混合,中火加热至沸腾,过滤,即得药茶。
[0023] 典型案例:xxx,女性,38岁。病史:患者与亲朋好友一起吃饭,期间饮用过量白酒, 并混合啤酒,出现心率加快,面色潮红的症状,动作开始变笨拙,言语含糊,视物模糊,稍微 休息后,感觉到头晕恶心,经介绍服用本实例所得药茶,每次200-300ml,温热服用,患者服 用半小时后,心跳基本恢复至正常范围,不适症缓解,两个小时后,患者精神及身体基本正 常,次日醒来,无醉酒的后遗症。
[0024] 实施例5-种用于解酒的药茶,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IOg):党参14 份,扁豆衣10. 5份,紫苏叶14份,菘菜11. 5份,芜菁10份,睡莲12. 5份,枳犋子12份,荞 麦12份,刺五加10. 5份,秦艽11份,柽柳10份,神曲11. 5份,绞股蓝10. 5份,绿茶14. 5 份。上述一种用于解酒的药茶的制备方法是: (1) 取党参、芜菁、刺五加和秦艽洗净除杂,加入米醋浸润,文火加热至干燥,取出,切 片,置于锅内隔水蒸22分钟,取出放凉; (2) 取枳犋子和荞麦捡净杂质,置于容器内,淋入原料药质量0. 5倍的黄酒蒸18分钟, 取出置于炒锅内,撒入食盐,一同翻炒至表面变焦黑,取出; (3) 取扁豆衣、紫苏叶、菘菜、睡莲和柽柳洗净,置于炒锅内,清炒至表面微焦,取出切 碎,加入炼蜜水拌匀闷润15分钟,文火焙干,与步骤(1) (2)所制原料药一起粉碎过100目 筛; (4) 将神曲、绞股蓝和绿茶除去杂质,置于砂锅内,加入所煮原料药质量7倍的水煎煮, 大火加热至沸腾,转小火煎煮32分钟,过滤后收集滤液,滤渣再次加入所煮原料药质量5倍 的水煎煮20分钟,过滤后合并两次所得滤液; (5) 将步骤(3) (4)所制药粉和滤液混合,中火加热至沸腾,过滤,即得药茶。
[0025] 本发明所用主要中药原料的药理如下: 党参: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脾、肺经。功能与主治: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用于脾肺 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0026] 扁豆衣:基原:为豆科植物扁豆的种皮。性味:甘苦;温。归经:脾;大肠经。功能 主治:消暑化湿,健脾和胃。主暑湿内蕴,呕吐泄泻,胸闷纳呆,脚气浮肿,妇女带下。
[0027] 紫苏叶:基原: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等的叶。性味:辛,温。归经:入肺、脾 经。功能主治:散寒解表;宣肺化痰;行气和中;安胎;角鱼蟹毒。主风寒表证;咳嗽痰多; 脆胀满;恶心呕吐;腹痛吐泻;胎气不和;妊娠恶阴;食鱼蟹中毒。
[0028] 菘菜:基原:为十字花科植物青菜的叶。性味:甘;凉。归经:肠;胃经。功能主治: 解热除烦;生津止渴;清肺消痰;通利肠胃。主肺热咳嗽;便秘;消渴;食积;丹毒;漆疮。
[0029] 芜菁:基原:为十字花科植物芜菁的根及叶。性味:苦;辛;甘;温。归经:心;肺; 脾;胃经。功能主治:消食下气,解毒消肿。主宿食不化;心腹冷痛;咳嗽;疔疮痈肿。
[0030] 睡莲:基原:为睡莲科植物睡莲的花。性味:甘;苦;平。归经:肝;脾经。功能主 治:消暑;解酒;定惊。主中暑;醉酒烦渴;小儿惊风。
[0031] 枳犋子:基原:为鼠李科植物北枳犋、枳犋和毛枳犋的成熟种子。亦有用带花序轴 的果实。性味:味甘;性平。归经:心;脾;肺经。功能主治:解酒毒;止渴除烦;止呕;利大 小便。主醉酒;烦渴;呕吐;二便不利。
[0032] 荞麦:基原:为寥科植物荞麦的种子。性味:甘;微酸;性寒。归经: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健脾消积;下气宽肠;解毒敛疮。主肠胃积滞;泄泻;痢疾;绞肠癌;白沙;带下; 自汗;盗汗;疱疹;丹毒;痈疽;发背;瘰病;烫火伤。
[0033] 刺五加:基原:为五加科五加属植物刺五加的根、根茎或茎叶。成分:根含刺五加 苷A、B、BK C、D、E,刺五加苷A即胡萝卜苷,刺五加苷B即丁香苷;根还含芥子醛葡萄糖苷, 松柏醛葡萄糖苷等。药性:《陕西中药志》:"辛,温,入肝、肾二经。"功用主治:益气,补肾,安 神,活血。主治脾虚乏力,气虚浮肿,失眠多梦,健忘,腰膝酸软,小儿行迟,胸痹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