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绿茶加工的烘干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530423阅读:来源:国知局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2]结合附图,本发明的用于绿茶加工的烘干装置,包括烘干室1,所述烘干室1内设置有烘茶架,所述烘茶架上设置多个滑槽,每个滑槽均配设有一能够沿着滑槽滑动的茶屉4,所述茶屉的底端开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茶屉4的下方配设有布气盘5,所述烘茶架包括两根左支撑筒2和两根右支撑筒3,所述左支撑筒2与热气管道8连通,热气管道8与外部的热源连通;所述茶屉4上方配设有集气罩6,所述集气罩6的上方连通有出气管道7,所述右支撑筒3套设有上升筒9,所述上升筒9的下段连接有螺旋导流板10,所述螺旋导流板10与右支撑筒3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上升筒9的下段伸入右支撑筒3内,所述上升筒9的内壁设有捕雾芯11 ;所述右支撑筒3的开设有冷却腔12,所述冷却腔12的上端高于上升筒9的底端,所述冷却腔的下端低于上升筒的底端。本发明在使用的过程中,每一茶屉4的上端均设有集气罩6,热气管道内的热气对茶叶烘干后比较潮湿,通过集气罩进行隔离,防止湿气进入上层的茶屉内,从而提高烘干的效果;同时含有湿气的热气通出气管道右支撑筒内,通过捕雾芯进行除湿作用,干燥后的热气继续排放到烘干室内,从而提高整个烘干房的温度,进一步提高烘干的效果,同时保证了热能的充分利用。本发明的右支撑筒内开设有冷却腔,用于对甩向右支撑筒内壁上的热气(含水量较高的热气)进行冷却,提高水凝结的速度,从而提尚除湿的效率。
[0023]所述右支撑筒开设有与冷却腔连通的出液口和进液口,便于冷却液的循环。
[0024]本发明的进液口的开设位置低于出液口的开设位置,从而提高冷却效果。
[0025]为了提高除湿的效果,本发明的上升筒9内铺设有至少一层捕雾芯11。
[0026]为了提高除湿的效果,本发明的捕雾芯由直径为0.lmm-0.24mm的钛丝编制而成。
[0027]湿气在螺旋导流板的作用下形成涡流,小水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向右支撑筒的内壁,同时通过冷却后的混合气在右支撑筒的内壁上实现冷凝,并沿着螺旋导流板与右支撑筒之间的间隙流下,从而实现第一步分离;然后在捕雾芯11的作用下进行第二除湿作用,实现热气的干燥,本发明的除湿器具有结构简单,除湿效果好的特点。
[0028]为了便于冷凝水的排出,本发明的右支撑筒3的底端开设有出口通道。
[0029]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用于绿茶加工的烘干装置,包括烘干室,所述烘干室内设置有烘茶架,所述烘茶架上设置多个滑槽,每个滑槽均配设有一能够沿着滑槽滑动的茶屉,所述茶屉的底端开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茶屉的下方配设有布气盘,所述烘茶架包括两根左支撑筒和两根右支撑筒,所述左支撑筒与热气管道连通,所述茶屉上方配设有集气罩,所述集气罩的上方连通有出气管道,所述右支撑筒套设有上升筒,所述上升筒的下段连接有螺旋导流板,所述螺旋导流板与右支撑筒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上升筒的下段伸入右支撑筒内,所述上升筒的内壁设有捕雾芯;所述右支撑筒开设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的上端高于上升筒的底端,所述冷却腔的下端低于上升筒的底端。
[0030]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用于绿茶加工的烘干装置,包括烘干室,所述烘干室内设置有烘茶架,所述烘茶架上设置多个滑槽,每个滑槽均配设有一能够沿着滑槽滑动的茶屉,所述茶屉的底端开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茶屉的下方配设有布气盘,所述烘茶架包括两根左支撑筒和两根右支撑筒,所述左支撑筒与热气管道连通,所述茶屉上方配设有集气罩,所述集气罩的上方连通有出气管道,所述右支撑筒套设有上升筒,所述上升筒的下段连接有螺旋导流板,所述螺旋导流板与右支撑筒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上升筒的下段伸入右支撑筒内,所述上升筒的内壁设有捕雾芯;所述右支撑筒开设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的上端高于上升筒的底端,所述冷却腔的下端低于上升筒的底端;所述右支撑筒开设有与冷却腔连通的出液口和进液口。
[0031]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用于绿茶加工的烘干装置,包括烘干室,所述烘干室内设置有烘茶架,所述烘茶架上设置多个滑槽,每个滑槽均配设有一能够沿着滑槽滑动的茶屉,所述茶屉的底端开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茶屉的下方配设有布气盘,所述烘茶架包括两根左支撑筒和两根右支撑筒,所述左支撑筒与热气管道连通,所述茶屉上方配设有集气罩,所述集气罩的上方连通有出气管道,所述右支撑筒套设有上升筒,所述上升筒的下段连接有螺旋导流板,所述螺旋导流板与右支撑筒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上升筒的下段伸入右支撑筒内,所述上升筒的内壁设有捕雾芯;所述右支撑筒开设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的上端高于上升筒的底端,所述冷却腔的下端低于上升筒的底端;所述右支撑筒开设有与冷却腔连通的出液口和进液口 ;所述进液口的开设位置低于出液口的开设位置。
[0032]实施例四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所述上升筒内设有至少一层捕雾芯。
[0033]实施例五
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之上,所述捕雾芯由直径为0.lmm-0.24mm的钛丝编制而成。
[0034]实施例六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所述出气管道与上升筒外壁与右支撑筒的内壁之间形成的通道连通。
[0035]实施例七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所述右支撑筒的底端开设有出口通道。
【主权项】
1.一种用于绿茶加工的烘干装置,包括烘干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室内设置有烘茶架,所述烘茶架上设置多个滑槽,每个滑槽均配设有一能够沿着滑槽滑动的茶屉,所述茶屉的底端开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茶屉的下方配设有布气盘,所述烘茶架包括两根左支撑筒和两根右支撑筒,所述左支撑筒与热气管道连通,所述茶屉上方配设有集气罩,所述集气罩的上方连通有出气管道,所述右支撑筒套设有上升筒,所述上升筒的下段连接有螺旋导流板,所述螺旋导流板与右支撑筒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上升筒的下段伸入右支撑筒内,所述上升筒的内壁设有捕雾芯;所述右支撑筒开设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的上端高于上升筒的底端,所述冷却腔的下端低于上升筒的底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绿茶加工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撑筒开设有与冷却腔连通的出液口和进液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绿茶加工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的开设位置低于出液口的开设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绿茶加工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升筒内设有至少一层捕雾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绿茶加工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雾芯由直径为0.lmm-0.24mm的钛丝编制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绿茶加工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道与上升筒外壁与右支撑筒的内壁之间形成的通道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用于绿茶加工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撑筒的底端开设有出口通道。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绿茶制作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绿茶加工的烘干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烘干装置存在的结构复杂、烘干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的烘干室内设置有烘茶架,烘茶架上设置多个滑槽,每个滑槽均配设有一能够沿着滑槽滑动的茶屉,茶屉的底端开设有若干通气孔;茶屉的下方配设有布气盘,烘茶架包括两根左支撑筒和两根右支撑筒,左支撑筒与热气管道连通,茶屉上方配设有集气罩,集气罩的上方连通有出气管道,右支撑筒套设有上升筒,上升筒连接有螺旋导流板,螺旋导流板与右支撑筒之间具有间隙,上升筒伸入右支撑筒内,上升筒的内壁设有捕雾芯;右支撑筒开设有冷却腔,冷却腔的上端高于上升筒的底端,冷却腔的下端低于上升筒的底端。
【IPC分类】A23F3/06
【公开号】CN105285185
【申请号】CN201510853474
【发明人】张全义
【申请人】四川雅安全义茶树花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