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肉类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31311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肉类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清洗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肉类清洗机。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对肉类食品生产加工工艺中的卫生性要求尤为重视,现有的肉类加工中主要依靠工人人工进行清洗,在批量生产的过程中,工人的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需要多名工人进行操作,耗费人工,而且清洗效果受到人为因素影响较大,难以达到统一的质量要求。
[0003]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3年9月11日,公开了一件公开号为CN203181958U,名称为“滚筒式洗菜机”的实用新型专利,该实用新型专利包括机架、筒体、进料斗、喷淋水管、驱动电机、皮带以及外筒,机架上横向倾斜安装有一两端均为开口的圆柱形的筒体,该筒体较高位置一端的进口端安装有一进料斗;筒体内上部同轴向固装有一喷淋水管,该喷淋水管上间隔均布有多个喷水孔;所述筒体中部间隔均布制有多个漏水孔,筒体两侧均套装有用于支撑筒体的外筒,外筒两侧固装有与机架固接的支架;筒体上端的机架上安装有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通过皮带驱动筒体在两侧的外筒内同轴旋转。本实用新型采用滚筒装置清洗待加工的长条状蔬菜,且在滚筒内间隔安装有多个清洗刷,清洗效果好,效率高。
[0004]现有技术中,存在很多种类型的洗菜机,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洗菜机都是针对蔬菜进行清洗,由于肉类食品本身比较油腻,相较于蔬菜来说难以清洗,现有技术中的不能快速地将肉类食品清洗干净,还是需要人工进行清洗,耗费人工,且清洗效果难以达到统一质量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肉类清洗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快速地将肉类食品清洗干净,操作容易,清洗效果能够达到统一的质量要求,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0006]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种肉类清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筒体、搅拌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筒体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筒体底部且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搅拌装置转动;所述筒体内壁上设置有若干硬质毛刷。
[0008]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与筒体内壁相适配,所述支架固定在筒体内壁上。
[0009]所述硬质毛刷分别固定在支架上。
[0010]所述支架底部设置有若干铁链,铁链的一端固定在支架底部。
[0011]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扇叶和搅拌轴;所述搅拌扇叶套接在搅拌轴的一端,且设置在筒体底部,所述搅拌轴贯穿筒体底部延伸至底座内与驱动装置相连。
[0012]所述筒体底部侧壁上开有放水口,所述放水口处设置有放水开关。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表现在:
[0014]1、本实用新型包括筒体、搅拌装置,筒体内部设置有硬质毛刷,筒体内承装有肉类食品,比如猪大肠、猪肚等,将肉类食品放置筒体内,在搅拌装置的带动下,肉类食品在筒体内部搅拌运动,在搅拌过程中只需要加入少量的水,搅拌过程中肉类食品与筒体内壁上的硬质毛刷接触,硬质毛刷对肉类进行洗刷和清洗,由于硬质毛刷的刷毛相对较硬,与肉类食品接触后不易弯曲,对肉类食品的清洗更干净,效果更好。
[0015]2、本实用新型在筒体内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与筒体内壁相适配,所述支架固定在筒体内壁上。在筒内设置支架,在清洗过程中,肉类食品与支架接触,形成摩擦,进一步对肉类进行清洗,提高清洗效果和清洗质量。毛刷设置在支架上,对肉类食品进行双重清洗,提高清洗效果。
[0016]3、本实用新型在支架底部设置铁链,是为了在肉类食品搅拌过程中,起到搅拌肉类的作用,铁链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在搅拌过程中,铁链的一截,会随着肉类食品一起进行搅拌,在通过搅拌装置的搅拌,铁链会跟肉类搅在一起,起到一定的洗刷作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1、底座,2、筒体,3、搅拌装置,4、驱动装置,5、硬质毛刷,6、支架,7、搅拌扇叶,8、搅拌轴,9、放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1
[002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肉类清洗装置,本实施例包括底座1、筒体2、搅拌装置3和驱动装置4,所述筒体2固定在底座I上,所述搅拌装置3设置在筒体2底部且与驱动装置4连接,所述驱动装置4驱动搅拌装置3转动;所述筒体I内壁上设置有若干硬质毛刷5。
[0021]本实用新型包括筒体、搅拌装置,筒体内部设置有硬质毛刷,筒体内承装有肉类食品,比如猪大肠、猪肚等,将肉类食品放置筒体内,在搅拌装置的带动下,肉类食品在筒体内部搅拌运动,在搅拌过程中只需要加入少量的水,搅拌过程中肉类食品与筒体内壁上的硬质毛刷接触,硬质毛刷对肉类进行洗刷和清洗,由于硬质毛刷的刷毛相对较硬,与肉类食品接触后不易弯曲,对肉类食品的清洗更干净,效果更好。
[0022]实施例2
[0023]作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肉类清洗装置,本实施例包括底座1、筒体2、搅拌装置3和驱动装置4,所述筒体2固定在底座I上,所述搅拌装置3设置在筒体2底部且与驱动装置4连接,所述驱动装置4驱动搅拌装置3转动;所述筒体I内壁上设置有若干硬质毛刷5。
[0024]本实用新型包括筒体、搅拌装置,筒体内部设置有硬质毛刷,筒体内承装有肉类食品,比如猪大肠、猪肚等,将肉类食品放置筒体内,在搅拌装置的带动下,肉类食品在筒体内部搅拌运动,在搅拌过程中只需要加入少量的水,搅拌过程中肉类食品与筒体内壁上的硬质毛刷接触,硬质毛刷对肉类进行洗刷和清洗,由于硬质毛刷的刷毛相对较硬,与肉类食品接触后不易弯曲,对肉类食品的清洗更干净,效果更好。
[0025]所述筒体2内部设置有支架6,所述支架6与筒体2内壁相适配,所述支架6固定在筒体2内壁上;所述硬质毛刷5分别固定在支架上。
[0026]本实用新型在筒体内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与筒体内壁相适配,所述支架固定在筒体内壁上。在筒内设置支架,在清洗过程中,肉类食品与支架接触,形成摩擦,进一步对肉类进行清洗,提高清洗效果和清洗质量。毛刷设置在支架上,对肉类食品进行双重清洗,提高清洗效果。
[0027]实施例3
[0028]作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肉类清洗装置,本实施例包括底座1、筒体2、搅拌装置3和驱动装置4,所述筒体2固定在底座I上,所述搅拌装置3设置在筒体2底部且与驱动装置4连接,所述驱动装置4驱动搅拌装置3转动;所述筒体I内壁上设置有若干硬质毛刷5。
[0029]本实用新型包括筒体、搅拌装置,筒体内部设置有硬质毛刷,筒体内承装有肉类食品,比如猪大肠、猪肚等,将肉类食品放置筒体内,在搅拌装置的带动下,肉类食品在筒体内部搅拌运动,在搅拌过程中只需要加入少量的水,搅拌过程中肉类食品与筒体内壁上的硬质毛刷接触,硬质毛刷对肉类进行洗刷和清洗,由于硬质毛刷的刷毛相对较硬,与肉类食品接触后不易弯曲,对肉类食品的清洗更干净,效果更好。
[0030]所述筒体2内部设置有支架6,所述支架6与筒体2内壁相适配,所述支架6固定在筒体2内壁上;所述硬质毛刷5分别固定在支架上。
[0031]本实用新型在筒体内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与筒体内壁相适配,所述支架固定在筒体内壁上。在筒内设置支架,在清洗过程中,肉类食品与支架接触,形成摩擦,进一步对肉类进行清洗,提高清洗效果和清洗质量。毛刷设置在支架上,对肉类食品进行双重清洗,提高清洗效果。
[0032]所述支架6底部设置有若干铁链,铁链的一端固定在支架6底部。
[0033]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搅拌扇叶7和搅拌轴8 ;所述搅拌扇叶7套接在搅拌轴8的一端,且设置在筒体2底部,所述搅拌轴8贯穿筒体2底部延伸至底座I内与驱动装置4相连。
[0034]所述筒体2底部侧壁上开有放水口 9,所述放水口 9处设置有放水开关。本实用新型在支架底部设置铁链,是为了在肉类食品搅拌过程中,起到搅拌肉类的作用,铁链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在搅拌过程中,铁链的一截,会随着肉类食品一起进行搅拌,在通过搅拌装置的搅拌,铁链会跟肉类搅在一起,起到一定的洗刷作用。
【主权项】
1.一种肉类清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筒体、搅拌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筒体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筒体底部且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搅拌装置转动;所述筒体内壁上设置有若干硬质毛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肉类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与筒体内壁相适配,所述支架固定在筒体内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肉类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毛刷分别固定在支架上。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肉类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底部设置有若干铁链,铁链的一端固定在支架底部。
5.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肉类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扇叶和搅拌轴;所述搅拌扇叶套接在搅拌轴的一端,且设置在筒体底部,所述搅拌轴贯穿筒体底部延伸至底座内与驱动装置相连。
6.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肉类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底部侧壁上开有放水口,所述放水口处设置有放水开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肉类清洗机,涉及食品清洗机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筒体、搅拌装置,筒体内部设置有硬质毛刷,筒体内承装有肉类食品,比如猪大肠、猪肚等,将肉类食品放置筒体内,在搅拌装置的带动下,肉类食品在筒体内部搅拌运动,在搅拌过程中只需要加入少量的水,搅拌过程中肉类食品与筒体内壁上的硬质毛刷接触,硬质毛刷对肉类进行洗刷和清洗,由于硬质毛刷的刷毛相对较硬,与肉类食品接触后不易弯曲,对肉类食品的清洗更干净,效果更好。
【IPC分类】A22C17-08
【公开号】CN204540574
【申请号】CN201520168850
【发明人】杨秀国
【申请人】杨秀国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