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装容器的管壳和化装材料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1958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化装容器的管壳和化装材料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装材料的管壳和化装材料容器。
作为通过回转管壳和容器本体使收容于管壳内的眼线笔、画眉笔、眼睑膏、口红等杆状化装材料从管壳上端开口送出的化装材料容器,例如公开在特开昭60-48706号公报、实公平4-30961号公报等中。
在这样的化装材料容器中,有本申请人的公开于实公平3-50814号公报、实公平6-21390号公报的化装材料容器,其中,如从容器本体取下管壳,则从管壳送出的杆状化装材料自动地收容到管壳内。
其中,在实公平3-50814号公报的化装材料容器中,将送出机构设置于容器本体。该送出机构伴随着安装于容器本体的管壳的回转进行动作,送出可沿轴向滑动地设置于容器本体的推出杆。管壳内的杆状化装材料由该推出杆推出。另外,在推出杆和杆状化装材料的支承构件分别设置复位弹簧,如从容器本体取出管壳时,自动复位。
在实公平6-21390号公报的化装材料容器中,将送出机构设置在管壳侧,在容器本体立起设置轴杆。该轴杆为由送出机构送出的推杆的导向轴,不能回转而且可沿轴向滑动地与推杆接合。这样,当容器本和管壳回转时,相对管壳使推杆回转,由送出机构送出推杆,将保持于推杆上端的杆状化装材料送出。另外,在管壳侧设置将推杆推回到初期位置的复位弹簧,当从容器本体拆下管壳时,杆状化装材料被拉回到初期位置。
然而,在上述实公平3-50814号公报的化装材料容器中,当从容器本体拆下管壳时,分别使容器本体侧的推出杆与管壳侧的杆状化装材料的支承构件复位。因此,需要单独的复位弹簧,化装材料容器全体的成本上升。另外,化装材料容器需要在与管壳相当的长度上加上与推出杆相当的长度的全长,使化装材料容器变大。
另一方面,在实公平6-21390号公报中的化装材料容器中,复位弹簧采用一个即可,另外,可使化装材料容器的全长也比较短。然而,在该化装材料容器中,由于需要在容器本体立起设置至少具有与推杆移动量相当的长度的轴杆,所以,容器本体的构成复杂化。另外,在推杆需要形成轴杆接合的孔,需要一定程度的粗细。因此,化装材料容器不得不变粗相当于该推杆的粗细的量,难于适用于细直径的化装材料。当送出机构动作时,推杆与容器本体同步回转。因此,为了防止送出的杆状化装材料相对管壳回转,必须与推杆分离地构成杆状化装材料的支承构件,使管壳的构成复杂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装材料容器的管壳或化装材料容器,该化装材料容器在拆下管壳时使杆状化装材料自动复位;其中,可简化容器本体的构成,并可适用于各种杆状化装材料,另外,自动复位的动作稳定。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具有以下构成的化装材料容器的管壳或化装材料容器。
一种化装材料容器的管壳,可自由装拆地安装在容器本体,在内部收容保持杆状化装材料,通过使上述容器本体回转,从上端开口使杆状化装材料进退;其中具有尖筒和筒体,该尖筒具有上述上端开口,该筒体可回转而且不能滑动地将至少一部分收容于该尖筒,管壳本体由上述尖筒和上述筒体构成,在该管壳本体内收容竿体,在该竿体的上端侧形成保持上述杆状化装材料的化装材料保持部,具有滑动机构、送出机构、及复位弹簧,该滑动机构将上述竿体不能回转而且可滑动地保持在上述尖筒内,该送出机构通过上述竿体和上述筒体的相对回转将上述竿体朝轴向送出,该复位弹簧时常朝后方对上述竿体施加弹性力,在上述筒体的下端设置与上述容器本体同步接合的同步接合装置。
杆状化装材料不相对尖筒回转,因此,杆状化装材料以平滑的稳定动作移动,所以,即使是例如杆状化装材料自动复位的场合,杆状化装材料也不易折断。
另外,由于容器本通过同步接合装置相对筒体接合,所以,在从容器本体拔出管壳的场合,杆状化装材料自动复位,收回动作变得简便,另外,在具有防止杆状化装材料折断的功能的情况下可使容器本体的构成简化。
另外,竿体由于没有必要具有与容器本体接合的孔,所以,可使直径细小,从而可使管壳本体的直径足够小。因此,可容易地构成适合于细小直径的杆状化装材料的化装材料容器。
在筒体全部收容于尖筒内的场合,管壳的外壳由作为一构件的尖筒构成。因此,当从容器本体拆下管壳时,在管壳为单体的状态下,使用者分别握住尖筒和筒体,不能使其回转。即,只要管壳不安装到容器本体,则不能进行从管壳送出杆状化装材料的操作。因此,当从容器本体拆下管壳进行处理时,可预先防止因误操作送出杆状化装材料,损伤或折断杆状化装材料。
使上述筒体的下端部和上述尖筒的下端部大体为相同高度,并且由形成于上述筒体下端侧内周面的花键槽构成上述同步接合部,在该花键槽以花键接合设于上述容器本体底部的同步接合轴,使上述筒体和上述容器本体同步接合,所以,在容器本体只需设置小型的同步接合轴即可。因此,容器本体的构成可极为简单,例如可由模具成形作为单一构件容易地进行制造,所以,可显著降低制造成本。另外,由于容器本体的长度也容易设定,所以,易于构成正好方便使用的长度的化装材料容器。
上述送出机构由形成于上述竿体外周的螺旋部和形成于上述筒体内周面并且与上述螺旋部的一部分螺旋接合的螺旋槽构成。
在上述竿体的基端侧形成不存在上述螺旋部的无凸起部,将上述竿体移动到该无凸起部与上述螺旋槽相对的位置时的位置作为上述竿体的移动上限,所以,通过从螺旋槽脱出导向凸起,使竿体移动达到不能送出杆状化装材料的上升极限。另外,由于竿体由弹簧朝下方施加弹性力,所以,如达到上升极限的管壳和容器本体空转,则产生竿体的螺旋槽端部和导向杆的导向凸起的接触声音,使用者可得知移动到达到上限。因此,化装材料容器不会在管壳内的机构进行过度的操作(例如超过压缩极限压缩弹簧的操作),可预先防止管壳内的机构破损。
上述滑动机构具有形成于上述竿体外周的接合部和形成于上述尖筒内周并与上述接合部接合的滑动部。
上述滑动机构的接合部为围住保持上述杆状化装材料的多个爪片,而且上述杆状化装材料在这些爪片间由上述尖筒内周面从侧方支承,所以,可在使管壳直径为最小限的状态下确实地保持杆状化装材料,即使杆状化装材料为细小直径,也可防止移动时折断。
另一方面,如在紧接上述筒体上方的位置于上述尖筒形成小直径部,同时,上述滑动部形成在该小直径部内周面,则没有必要在尖筒的上部侧内周面形成滑动部。因此,作为杆状化装材料,可采用从尖筒上端开口充填液状的化装材料形成的类型。另外,在该场合,小直径部设于筒体的上方,所以,化装材料原料不易流到筒体侧,可提高化装材料容器的生产效率。与使尖筒上部侧内周面和化装材料保持部进行异径嵌合构成滑动机构的场合不同,可使尖筒的上部侧内周面断面为正圆。
上述螺旋部为配置在沿轴向延伸于上述接合部下方的直线上的多个接合凸起,而且作为送出到上述尖筒上部侧时与形成于该尖筒上部侧的滑动部接合的接合部,在该场合,当竿体移动时,接合凸起依次接合滑动机构的滑动部,所以,接合凸起作为与螺旋槽接合的送出机构的构成要素起作用,同时也作为滑动机构的接合部起作用。因此,可使竿体的移动更稳定,并可使管壳在拧转方向上具有较大的强度。另外,管壳的直径可为极细。
上述弹簧为卷装于上述竿体外周的螺旋弹簧,该螺旋弹簧的上端接触形成于上述筒体的朝下台阶部,上述螺旋弹簧的下端接触在设于上述竿体的朝上台阶部,所以,弹簧的安装构成可为简单的构成,弹簧的安装作业也容易进行,可削减化装容器的制造成本。
在上述尖筒与上述容器本体内周之间设有密封圈,由该密封圈产生的摩擦力比上述弹簧使上述尖筒和上述容器本体反转的反弹力大,所以,可由简单的结构以低成本构成用于反抗弹簧力保持管壳回转位置的机构。另外,密封圈的摩擦力可对管壳的回转操作施加适当的阻力感,使回转操作具有厚重的操作感。由该密封圈还可抑制管壳的晃动。
另外,上述筒体具有全体收容于上述尖筒的管壳和可自由装拆地收容该管壳的容器本体,上述管壳收容于上述容器本体,上述尖筒可相对上述容器本体回转,另一方面,上述送出机构通过上述同步接合部不能回转地与上述容器本体连接。
在上述尖筒的基端侧具有可回转地安装的筒体,筒体安装于尖筒的基端侧,所以,即使为管壳单体时,操作者也可通过使筒体和尖筒回转送出杆状化装材料,确认杆状化装材料的种类(色)和残留量。因此,即使在相对一个容器本体具有多个管壳的场合,为了确认杆状化装材料,没有必要在容器本体安装管壳,很方便。另外,确认后,由弹性施加装置的作用使杆状化装材料自动返回到管壳内。因此,不会将杆状化装材料无用地送出到管壳外部,所以,可减小杆状化装材料折断和污损的危险。
上述滑动机构的接合形成于上述化装材料保持部外周。
下面根据


本发明的实施形式。
图1为示出本发明第1实施形式的管壳的断面图。
图2为图1的A-A图。
图3为示出容器本体的断面图。
图4为示出到达送出上升极限的管壳的断面图。
图5为示出第2实施形式的管壳的断面图。
图6为图5的B-B断面图。
图7为示出第3实施形式的管壳的断面图。
图8示出第4实施形式的断面图。
图9示出第5实施形式的管壳的断面图。
图10为示出该竿体的一部分的正面图。
图11为示出竿体移动的状态的管壳的断面图。
图12为示出第6实施形式的管壳的断面图。
图1示出本发明第1实施形式的化装材料容器的管壳1。图2示出图1的A-A断面图,图3示出可自由装拆地安装图1的管壳1的容器本体2。化装材料容器由图1的管壳1和图3的容器本体2构成。
管壳1用于可送出地收容杆状化装材料4,由尖筒10、筒体20、竿体(推杆)30、复位弹簧6构成。
尖筒10为构成管壳1外壳的筒状构件,由台阶部10C上端侧的露出部10A和下端侧的收容部10B构成。在将管壳1安装于容器本体2的场合,露出部10A露出到容器本体2的外部,收容部10B收容于容器本体2的内部。
该尖筒10的露出部10A侧的内部为收容杆状化装材料4的化装材料收容孔11。该化装收容孔11构成为椭圆形断面,如后述那样与竿体30的化装材料保持部31不能回转地进行异径嵌合。另外,保持于该化装材料保持部31、收容于化装材料收容孔11内部的杆状化装材料4可从尖筒10上端的开口12自由出没地送出。
尖筒10的收容部10B具有与容器本体2的内径大体相等的外径。另外,在该收容部10B的外周形成环状的嵌合凸部14。在收容部10B收容于容器本体2的场合,该嵌合凸部14与形成于容器本体2的内周面的环状嵌合凹部41嵌合。这样,尖筒10和容器本体2不能沿轴向移动(不能脱开)地定位,在回转方向上可自由回转。
尖筒10的收容部10B侧的内部为圆形断面,收容与其内径大体相等的外径的筒体20。尖筒10和筒体20构成管壳本体。
在该场合,形成于筒体20外周面的嵌合凸部21嵌合在形成于尖筒10内周面的嵌合凹部15。这样,筒体20不能沿轴向移动(不能脱开)地相对尖筒10定位,但可在回转方向上自由回转。
另外,尖筒10的下端和筒体20的下端在大体相同高度对齐位置,筒体20完全收容于尖筒10内部。
在筒体20下端部的内周面形成同步接合部26,该同步接合部26由沿轴向延伸的多个纵向槽(花键槽)构成。另一方面,在容器本体2的底部42固定设置同步接合轴43,在该同步接合轴43外周形成沿轴向延伸的多个条部(花键凸起)。这样,当管壳1收容于容器本体2时,同步接合部26不能回转地接合(花键接合)在同步接合轴43,筒体20和容器本体2不能回转地接合。因此,当将管壳1安装到容器本体2时,如使尖筒10相对容器本体2回转,则尖筒10和筒体20回转。
另外,筒体20上端侧的规定长度为内径小的螺旋筒部22。在该螺旋筒部22的内周面形成有螺旋槽23。在该螺旋槽23螺旋接合后述的竿体30外周的多个接合凸起35(螺旋部)。
在管壳本体(尖筒20和筒体20)的内部同轴收容竿体30。在该竿体30上端侧(开口12侧)设有化装材料保持部31。该化装材料保持部31为正好与化装材料收容孔11异径嵌合的那样的椭圆形断面的杯形筒,在该杯形筒内保持杆状化装材料4的下端部。
滑动机构不限于化装材料保持部31与化装材料收容孔11的椭圆异径嵌合,例如也可是多角形的异径嵌合。另外,滑动机构也可由将形成于竿体30(例如化装材料保持部31的外周面)的滑动凸起(接合部)接合在形成于尖筒10内周面(例如化装材料收容孔11内周面)的滑动槽(滑动部)的机构构成,可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参照例如后述的第2
竿体30可在管壳本体内沿轴向移动。这样,同轴保持于化装材料保持部31的杆状化装材料4可随竿体30的移动从尖筒开口12进退。
在竿体30的外周,从紧接化装材料保持部31下方的位置沿与竿体30的行程相当的长度,以朝轴向延伸的直线状形成多个接合凸起35。这些一群凸起35为适合于上述螺旋筒部22的螺旋槽23的配置(沿螺旋轨道的配置),与竿体30的移动位置相应,这些接合凸起34的一部分与螺旋槽23螺旋接合。
由该螺旋槽23与多个接合凸起35构成化装材料容器的送出机构。即,使尖筒10(竿体30)和容器本体2(筒体20)回转时,多个接合凸起35依次与螺旋槽23接合,竿体30被相对筒体20送出。
竿体30的移动下限为化装材料保持部基部32接触筒体上端20A的移动位置。
在本实施形式中,将多个接合凸起35以螺旋状配置于竿体30,依次与螺旋槽23螺旋接合从而送出,但与螺旋槽23接合的形状也可不限于接合凸起35,例如也可是与螺旋槽23接合的通常的阳螺纹。
在竿体30的接合凸起35列的下方,设置未形成接合起起35的无凸起部36。如图4所示,当竿体30移动上升到该无凸起部36与螺旋筒部22相对之处时,所有接合凸起35从螺旋槽23脱出。这样,即使尖筒10回转,送出机构也不起作用,竿体30不进一步移动。即,该移动位置成为竿体30的移动上限。设定该移动上限,防止后述复位弹簧6超过收缩界限进行收缩。
在竿体30的外周设有螺旋状压簧即复位弹簧6。该复位弹簧6的上端与螺旋筒部22的下端面22A(朝下台阶部)接触,下端接触竿体30的接合构件34的上面34A(朝上台阶部)。这样,竿体30时常由复位弹簧6朝轴向下方施加弹性力。接合构件34为安装于竿体30下端附近(无凸起部36的下方)外周的弹簧座构件。
在尖筒10的收容部10B外周面的规定位置形成环形槽18。在该环形槽18嵌合作为阻力施加装置的密封圈5。
在该密封圈5与容器本体2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该摩擦力产生的扭矩)设定得时常持续地比复位弹簧6欲使尖筒10和筒体20反转的反弹力(该反弹力产生的反向扭矩)大。这样,当使管壳1和容器本体2回转时,管壳1和容器本体2不会被欲将竿体30推回的复位弹簧6反转,可保持其回转位置。
另一方面,如在已使管壳1回转的状态(将杆状化装材料4送出的状态)下将其取下,则密封圈5产生的摩擦阻力消失,所以竿体30由复位弹簧6的弹簧力拉回到移动下限,杆状化装材料4自动收容到管壳内。
该密封圈5的摩擦阻力相对管壳2的回转施加适当的阻力感,所以化装材料容器的使用者有厚重的操作感。另外,由该密封圈5还可抑制容器本体2内的管壳1的晃动。
下面说明化装材料容器1的组装顺序。
在组装过程中,先在未安装接合构件34的状态下从下端侧将竿体30插入到筒体20的上端侧开口。然后,使接合凸起35与螺旋槽23螺旋接合,从而将竿体30组装到筒体20内。接着,从筒体20的下端侧插入复位弹簧6,卷装到竿体30外周。在竿体30安装接合构件34,将复位弹簧6夹入到螺旋筒部下端面22A和接合构件上面34A间。
这样,将竿体30上部的化装材料保持部31收容于化装材料收容孔11地一边对齐位置,一边将组装了竿体30的筒体20从尖筒10的下端开口插入。然后,将筒体20外周的嵌合凸部21推入直到嵌入到尖筒10内周的嵌合凹部15,从而收容全体地将筒体20装入到尖筒10内部。进一步在尖筒10外周的环形槽18嵌入密封圈5,从而完成管壳1。
通过将该管壳1装到容器本体1,从而完成化装材料容器。详细地说,从下端侧将管壳1收容到容器本体2的上部开口,在筒体20的同步接合部26嵌合容器本体2的同步接合轴43,同时在容器本体2内周面的嵌合凹部41嵌合尖筒10外周面的嵌合凸部14。这样,尖筒10可相对容器本体2回转,另外,筒体20不能相对容器本体2回转地安装。在该场合,由于在同步接合部26和同步接合轴43没有安装方向性,所以容易进行管壳1和容器本体2的安装。
下面说明本实施形式的化装材料容器的使用方法。
当从管壳送出杆状化装材料4时,首先,在容器本体2内安装管壳1。握住容器本体2和从该容器本体2露出的管壳1的露出部10A,将管壳1和容器本体2朝规定正转方向回转。在该场合,竿体30由通过滑动机构(化装材料保持部31和化装材料收容孔11的异径嵌合)与尖筒10的接合,与尖筒10同步地回转,所以,相对与容器本体2同步接合的筒体20回转。这样,竿体30外周的多个接合凸起35依次螺旋接合到螺旋筒部22内周的螺旋槽23,送出机构起作用。结果,竿体30从筒体20的上端侧送出,保持于竿体30上端的化装材料保持部31的杆状化装材料4从尖筒10上端的开口12送出。
另外,当将杆状化装材料4拉入到管壳1内时,如使管壳1和容器体2反转,则化装材料容器的各构成要素与上述反向动作,杆状化装材料4后退到管壳1内。
在杆状化装材料4送出的状态下,从容器本体2拆下管壳1。这样,时常朝下方对竿体20施加弹性力的弹簧6的弹簧力一边使竿体30回转一边将其拉回到下方,杆状化装材料4自动地后退到管壳2内(自动复位)。这样,化装材料容器1的使用者只需拉出杆状化装材料4凸出的状态的管壳2,即可使杆状化装材料4后退,化装材料容器1的收回动作简便,另外,在管壳1为单体时还可防止杆状化装材料4的折断。
在使用这样的化装材料容器1时,本实施形式的各构成如以下所述那样作用。
竿体30和尖筒10通过滑动机构(化装材料保持部31和化装材料收容孔11的异径嵌合)接合,所以,竿体30在移动时不相对尖筒10回转。因此,保持于竿体30前端的化装材料保持部31的杆状化装材料4从尖筒10的前端开口12不相对尖筒10回转地送出。因此,杆状化装材料4在进退时不用担心受伤和折断。
卷装在尖筒收容部10B的密封圈5在与容器本体2之间施加摩托擦阻力,复位弹簧6的作用由该摩擦阻力控制。即,在该密封圈5与容器本体2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产生比复位弹簧6使尖筒10和筒体20反转的扭矩大的扭矩,由该扭矩保持管壳1和容器本体2的回转位置,所以,管壳1被保持在该回转位置。另外,该密封圈5的摩擦阻力相对管壳2的回转施加适当的阻力感,使化装材料容器的使用者有厚重的操作感。另外,由该密封圈5还可抑制管壳1的晃动。
竿体30的送出移动通过如图4所示那样结束竿体30的接合凸起35与螺旋筒部22的螺旋槽23的螺旋接合结束(所有接合凸起35从螺旋槽23脱开),从而达到上升极限。另外,这样达到送出上升极限后,如继续管壳1和容器本体2回转操作,则筒体20和竿体30空转。然而,即使在该场合,由于竿体30由复位弹簧6朝下方螺旋弹性力,所以,产生最下列的接合凸起35a接触螺旋槽23上端部的接触音(咔嚓咔嚓的声音),听到该声音的使用者可得知送出达到极限。因此,化装材料容器不会对管壳内的机构进行过度操作,可预先防止管壳内的机构破损(例如复位弹簧6超过压缩极限压缩产生破损)。到达送出上升极限后,如使管壳1和容器本体2反转,则复位弹簧6的力使接合凸起35返回到螺旋槽23内,可由反转使竿体30收回。
由于筒体20完全收回到尖筒10内部,所以,管壳1的外壳由作为一构件的尖筒10构成。为此,在从容器本体2取出管壳1的场合,管壳1为单体状态,使用者分别握住尖筒10和筒体20,不能使其回转。即,只要管壳1不安装到容器本体2,就不能进行从管壳1送出杆状化装材料4的操作。因此,当从容器本体2取出管壳1进行操作时,可预先防止因误操作将杆状化装材料4送出而损伤或折断杆状化装材料4。
图5、图6示出本发明第2实施形式的管壳101。
在本实施形式中,与上述第1实施形式相比,不同点在于,化装材料保持部131由4个爪片132构成,这些爪片132和化装材料收容孔111内的滑动槽112构成滑动机构。
下面详细进行说明。竿体130的化装材料保持部131由相互大体隔开90度地配置于竿体130上端部外周的4个爪片132构成。这些爪片132朝上方延伸设置,围住保持杆状化装材料104(在图5中省略图示)的下端部。
另外,相应于这些爪片132,在化装材料收容孔111的内周面相互大体隔开90度地形成沿轴向延伸的4条滑动槽112。4个爪片132分别与对应的滑动槽112接合。这样,各爪片132沿滑动槽112朝轴向受到引导。即,4个爪片132和滑动槽112分别作为滑动机构的接合部和滑动部起作用,化装材料保持部131(竿体130)不相对尖筒10回转地沿轴向移动。
另外,在化装材料收容孔111内周面,夹于各滑动槽112的4个区域成为滑动面113。保持于化装材料保持部131的杆状化装材料104在4个爪片132间由这些滑动面113从侧方进行支承。
在本实施形式中,竿体130的外径增大到大体与化装材料收容孔111的内径大体相同的程度。竿体130的外周的接合凸起135并排成4列地配置于4个爪片132的轴向下方。这样,在竿体130送出到化装材料收容孔111侧的场合,送出到化装材料收容孔111侧的接合凸起135依次接合到滑动槽112内。
这样,接合凸起135通过与螺旋槽123螺旋接合而作为送出机构的构成要素起作用,并还通过与滑动槽112接合而作为滑动机构的接合部起作用。因此,可使竿体130的移动更为稳定。另外,当在管壳101施加拧转方向的负荷时,爪片132的负担可减少由接合凸起135支承的部分,可构成相对拧转方向的负荷强度较大的管壳101。
这样,本实施形式的化装材料容器由滑动面113从侧面支承,同时,不会在爪片132施加过负荷。因此,可进行没有晃动的稳定送出,适合于例如要求细体的精致线的画眉笔、眼线笔、唇线笔等直径细而柔软的杆状化装材料104。
图7示出本发明第3实施形式的管壳201。
本实施形式与上述第1实施形式相比,不同点在于,在尖筒210的化装材料收容孔211与螺旋筒部222之间形成具有与竿体230的外径大体相等的内径的小直径部250。
按照该构成,在竿体230的移动下限,化装材料保持部231的下端与小直接部250的上端面250A接触。另外,在小直径部250的内周面,在与竿体230上形成接合凸起235的4根直线对应的位置,形成4条滑动槽251,在这些滑动槽251接合从螺旋槽223脱出多个接合凸起235的一部分。这样,滑动槽251和与其接合的接合凸起235作为滑动机构起作用,竿体230不能相对尖筒210回转,而且可沿轴向滑动。
这样,按照本实施形式的管壳210,滑动槽251形成在小直径部250的内周面,没有必要在化装材料收容孔211形成滑动部,所以,杆状化装材料可采用从尖筒210的上端开口212充填液状化装材料原料形成的类型。另外,在该场合,小直径部250由于设置在筒体220的上方,所以化装材料原料不易流出到筒体220侧,可提高化装材料容器的生产效率。另外,如上述第1实施形式那样,没有必要使化装材料保持部进行异径嵌合,构成滑动机构,所以可使化装材料收容孔211的断面为正圆。
图8示出本发明第4实施形式的管壳。
该管壳301收容于与上述第1实施形式大体相同形式的容器本体2(参照图1),构成化装材料容器。另外,管壳301与上述第1实施形式的管壳1(参照图1)在基本构成方面相同,仅容器本体302、尖筒310及筒体320的构成不同。因此,在图8中,与第1实施形式功能相同的构成采用相同编号,同时,以成为本实施形式的特征的构成为中心进行说明。
尖筒310为构成管壳301的前端侧的筒状构件。尖筒310基端侧成为外径比前端侧稍小的基端部313。当接合管壳301和容器本体302时,该基端部313部分与筒体320一起从容器本体302的上部开口可自由装拆地收容于容器本体302内。在该场合,通过嵌合尖筒基端部313外周的环状嵌合凸部14和形成于容器本体302内周面的环状嵌合凹部41,尖筒310和容器本体302不能沿轴向移动(不能拔出)地定位,同时,可朝回转方向沿嵌合凸部14和嵌合凹部41自由回转。
在尖筒基端部313内部收容筒体320的上端侧,由该筒体320和尖筒310构成管壳本体。在该场合,形成于筒体320外周面规定位置的嵌合凸部321与形成于尖筒10内周面的嵌合凹部315嵌合。这样,筒体320相对尖筒310不能沿轴向移动(不能拔出)地定位,但可沿回转方向自由回转。
从螺旋筒部22的下端部22A到筒体320下端的部分,成为内径比螺旋筒部22大的延伸部324。
在筒体320下端部的外周面,形成由沿轴向延伸的多个阴花键构成的同步接合部326。当将管壳301装到容器本体302时,该同步接合部326与形成于容器本体2的底部342侧内周面的阳花键构成的花键部345进行花键接合。这样,筒体320和容器本体302不能回转地接合。因此,当将管壳301安装到容器本体302时,如使尖筒310相对容器本体302回转,则尖筒310和筒体320回转。
管壳301如上述那样构成,在该管壳301的组装过程中,例如先在筒体320的前端侧开口螺旋接合着插入竿体30基端侧,在筒体320内装入竿体30。然后,从筒体320的基端侧插入复位弹簧6,配置在竿体30外周,在竿体30的接合部37安装接合构件34,将复位弹簧6夹入到螺旋筒部下端部22A和接合构件34间。另外,将化装材料保持部31收容到化装材料收容孔11地从尖筒310的基端侧开口插入已组装该竿体30的筒体320,推入筒体20外周的嵌合凸部321直到与尖筒10内周的嵌合凹部315嵌合,在尖筒310内部装入筒体320和竿体30。在尖筒310外周的环形槽18嵌入密封圈5,完成管壳301。
在将该管壳301安装到容器本体302的场合,从筒体320侧将管壳301插入到容器本体302的上部开口。这样,在筒体320基端的同步接合部326嵌合容器本体302的花键部345,另外,尖筒310外周面的嵌合凸部14嵌合到容器本体302内周面的嵌合凹部41,尖筒310容易地可相对容器本体302回转地安装,同时,筒体320不能相对容器本体302自动回转地安装。
当从管壳301送出杆状化装材料4时,使管壳301的尖筒310相对容器本体302朝规定正转方向回转。这样,通过滑动机构(化装材料保持部31和化装材料收容孔11的异径嵌合)与尖筒310接合的竿体320不回转,结果,筒体320和竿体30相对回转。这样,竿体30的多个接合凸起35依次螺旋接合到螺旋筒部22的螺旋槽23,竿体30从筒体320的前端侧送出。
图9示出本发明第5实施形式的管壳400。
管壳400收容于与上述第4实施形式相同形式的容器本体302(参照图8),构成化装材料容器。另外,管壳400与上述第4实施形式的管壳301(参照图8)在基本构成方面相同,仅在竿体30的构成和尖筒310的化装材料收容孔11的构成方面不同。因此,在图9中,与第4实施形式相同的构成采用相同的编号,并以作为本实施形式的特征的构成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图所示,竿体30的化装材料保持部31由基部32、和从该基部32的侧部朝上方立起设置的4个爪片401构成。这些爪片401隔开大约90度进行配置,杆状化装材料由这些爪片401围住,被保持在与尖筒310大体相同的轴上。
与这些爪片401相应,在化装材料收容孔11的内周面相互隔开大约90度地形成沿轴向延伸的4条接合槽402。4个爪片401与相应的接合槽402接合,化装材料保持部31沿接合槽402沿轴向受到引导。这样,化装材料保持部31不相对尖筒310回转地沿轴向移动。即,在本实施形式中,由接合槽402和爪片401构成滑动机构,接合槽402成为滑动机构的滑动部,爪片401成为滑动机构的接合部。
爪片401的用于保持杆状化装材料的部分的管壳径向凸出宽度,与固定于基部32的部分的管壳径向的凸出宽度相比,可如图示那样相等,也可稍小。这样,不会在保持爪片401的杆状化装材料的部分施加大的负荷,从而可防止杆状化装材料破损或从爪片401脱开。
在化装材料收容孔11内周面,夹在各接合槽402的4个区域成为滑动面403。保持在化装材料保持部31的杆状化装材料4从爪片401间由这些滑动面403从侧方施加足够的支承。
在竿体30,多个接合凸起405分别形成在沿轴向延伸于上述4个爪片401下方的4根直线上。这些接合凸起405如图10所示那样整体上沿螺旋轨道(可与螺旋槽23螺旋接合的轨道)形成。
化装材料收容孔11的内周面的形状设定得与竿体30的接合凸起405部分的外径大体相等。接合凸起405朝宽度方向扩大地形成并具有与接合槽402的宽度大体相等的宽度,成为沿着上述螺旋轨道的椭圆形。
按照这样的构成,如图11所示,当竿体30移动到化装材料收容孔11侧时,接合凸起405沿回转方向无间隙地依次接合到分别对应的接合槽402。即,接合凸起405送出到化装材料收容孔11内时,作为滑动机构接合部起作用。
这样,在本实施形式的管壳400中,可使竿体30的移动更稳定,同时,当在管壳400作用拧转方向的负荷时,竿体30由接合凸起405支承。因此,可构成相对拧转方向的负荷具有较大强度的化装材料容器,另外,还可减轻施加在爪片401的负担。因此,本实施形式的管壳400适合于比第4实施形式的管壳301直径小而柔软的杆状化装材料4。另外,在稳定地保持杆状化装材料4的场合,可根据需要扩大爪片401的宽度。
在实施形式中,作为弹簧座构件,在竿体30的基端部分接合C环407。在该C环407的凸缘部407A的朝上台阶部与螺旋筒部下端部22A之间安装复位弹簧6。
图12示出本发明第6实施形式的管壳500。
该管壳500收容在与图8所示情形相同的形式的容器本体302,构成化装材料容器。与上述第4实施形式的管壳301(参照图8)相比,仅尖筒310的构成不同。因此,在图12中,与第4实施形式相同功能的构成采用相同编号,并且在以下说明中以不同于上述第4实施形式的构成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形式中,将具有与竿体30的外径大体相等的内径的小直径部501形成于尖筒310的基端部前侧,在竿体30的移动下限处,化装材料保持部31的基部32与小直径部501的上端面501B接触。
在该小直径部501的内周面形成4条滑动槽502,该4条滑动槽502的形成位置与在竿体30形成接合凸起35的4根直线对应,在这些滑动槽502接合多个接合凸起35的一部分。这样,滑动槽502和与其接合的接合凸起35作为滑动机构起作用,不相对尖筒310回转地沿轴向引导竿体30。
另外,按照本实施形式,由于化装材料收容孔11由小直径部501围成,所以,当在化装材料收容孔11充填液状化装材料原料形成杆状化装材料4时,化装材料原料不易流出到筒体320侧。因此,可提高化装材料容器的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化装材料容器的管壳,可自由装拆地安装在容器本体,在内部收容保持杆状化装材料,通过使上述容器本体回转,从上端开口使杆状化装材料进退;其特征在于具有尖筒和筒体,该尖筒具有上述上端开口,该筒体可回转而且不能滑动地将至少一部分收容于该尖筒,管壳本体由上述尖筒和上述筒体构成,在该管壳本体内收容竿体,在该竿体的上端侧形成保持上述杆状化装材料的化装材料保持部,具有滑动机构、送出机构、及复位弹簧,该滑动机构将上述竿体不能回转而且可滑动地保持在上述尖筒内,该送出机构通过上述竿体和上述筒体的相对回转将上述竿体朝轴向送出,该复位弹簧时常朝后方对上述竿体施加弹性力,在上述筒体的下端设置与上述容器本体同步接合的同步接合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装材料容器的管壳,其特征在于上述筒体全部收容于尖筒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装材料容器的管壳,其特征在于上述筒体收容于上述尖筒的基端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装材料容器的管壳,其特征在于上述筒体的下端部和上述尖筒的下端部大体为相同高度,并且由形成于上述筒体下端侧内周面的花键槽构成上述同步接合部,在该花键槽以花键接合设于上述容器本体底部的同步接合轴,从而使上述筒体和上述容器本体同步接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装材料容器的管壳,其特征在于上述送出机构由形成于上述竿体外周的螺旋部和形成于上述筒体内周面并且与上述螺旋部的一部分螺旋接合的螺旋槽构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装材料容器的管壳,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竿体的基端侧形成不存在上述螺旋部的无凸起部,将上述竿体移动到该无凸起部与上述螺旋槽相对之处时的位置作为上述竿体的移动上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装材料容器的管壳,其特征在于上述滑动机构具有形成于上述竿体外周的接合部和形成于上述尖筒内周并与上述接合部接合的滑动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化装材料容器的管壳,其特征在于上述滑动机构的接合部为围住保持上述杆状化装材料的多个爪片,而且上述杆状化装材料在这些爪片间由上述尖筒内周面从侧方支承。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化装材料容器的管壳,其特征在于在位于紧接上述筒体上方的位置于上述尖筒形成小直径部,同时,上述滑动部形成在该小直径部内周面。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化装材料容器的管壳,其特征在于上述螺旋部为配置在沿轴向延伸于上述接合部下方的直线上的多个接合凸起,而且作为送出到上述尖筒上部侧时与形成于该尖筒上部侧的滑动部接合的接合部。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化装材料容器的管壳,其特征在于上述滑动机构的接合部形成在上述化装材料保持部外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化装材料容器的管壳,其特征在于上述滑动机构的接合部形成在上述化装材料保持部的下方,同时上述滑动部形成在上述尖筒基端侧形成的小直径部内周面。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化装材料容器的管壳,其特征在于形成于上述竿体外周的多个复合凸起配置在沿轴向延伸的直线上,并且这些接合在送出到上述滑动机构的滑动部侧时成为与该滑动部接合的接合部。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装材料容器的管壳,其特征在于上述弹簧为卷装于上述竿体外周的螺旋弹簧,该螺旋弹簧的上端接触形成于上述筒体的朝下台阶部,上述螺旋弹簧的下端接触在设于上述竿体的朝上台阶部。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装材料容器的管壳,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尖筒与上述容器本体内周之间设有密封圈,由该密封圈产生的摩擦力比上述弹簧使上述尖筒和上述容器本体反转的反弹力大。
16.一种化装材料容器,由管壳和容器本体构成,该管壳在内部收容保持杆状化装材料,通过使上述容器本体回转,从上端开口使杆状化装材料进退,在该容器本体可自由装拆地安装该管壳,其特征在于上述管壳通过设置尖筒、筒体、竿体、化装材料保持部、滑动机构、送出机构、弹簧、及同步接合装置构成,该尖筒具有上述上端开口,该筒体可回转而且不能滑动地全部收容于该尖筒,该竿体收容在上述尖筒内和上述筒体内,该化装材料保持部在该竿体的上端侧保持上述杆状化装材料,该滑动机构将上述竿体不能回转而且可滑动地保持在上述尖筒内,该送出机构通过上述竿体和上述筒体的回转将上述竿体朝轴向送出,该弹簧时常朝后方对上述竿体施加弹性力,该同步接合装置在上述筒体下端部与上述容器本体同步接合,当上述管壳收容于上述容器本体时,上述尖筒可相对上述容器本体回转,另一方面,上述送出机构通过在上述筒体下端部与上述容器本体同步接合的同步接合装置不能回转地与上述容器本体接合。
17.一种化装材料容器,由管壳和容器本体构成,该管壳在内部收容保持杆状化装材料,通过使上述容器本体回转,从上端开口使杆状化装材料进退,在该容器本体可自由装拆地安装该管壳,其特征在于上述管壳通过设置尖筒、筒体、竿体、化装材料保持部、滑动机构、送出机构、弹簧、及同步接合装置构成,该尖筒具有上述上端开口,该筒体可回转地安装于上述尖筒的基端部,该竿体收容在上述尖筒内和上述筒体内,该化装材料保持部在该竿体的上端侧保持上述杆状化装材料,该滑动机构将上述竿体不能回转而且可滑动地保持在上述尖筒内,该送出机构通过上述竿体和上述筒体的回转将上述竿体朝轴向送出,该弹簧时常朝后方对上述竿体施加弹性力,该同步接合装置在上述筒体下端部与上述容器本体同步接合,当上述管壳收容于上述容器本体时,上述尖筒可相对上述容器本体回转,另一方面,上述送出机构通过在上述筒体下端部与上述容器本体同步接合的同步接合装置不能回转地与上述容器本体接合。
全文摘要
在尖筒10内可回转而且不能滑动地收容筒体20的至少一部分。在上端侧保持杆状化装材料4的竿体30借助于滑动机构在尖筒10可滑动但不能回转,借助于送出机构可由相对筒体20的回转送出。竿体30由复位弹簧6时常朝下方施加弹性力。筒体20的下端部与尖筒10下端部为相同高度,形成于筒体20的同步接合部26与设于容器本体2底部42的同步接合轴43同步接合。在尖筒10和容器本体2之间安装密封圈5。
文档编号A45D40/00GK1345562SQ0012920
公开日2002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28日
发明者大庭淳 申请人:铃野化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