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3398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污泥靴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靴,特别是涉及一种在污泥中作业穿用的水靴。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污泥中作业穿用的水靴,其结构由靴帮、靴底构成,当水靴踏入污泥时的 状态如图1所示,此时靴底2、靴帮1踏入污泥中,由于大气压力P紧紧压到靴底2的上表 面,从而使水靴向上提拔非常困难。由于穿用该水靴行走跋涉困难,使稻田作业、抗洪抢险、部队河滩作战等行动受到 很大影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泥靴,可彻底消除污泥作业中,污泥对提靴的阻 力,行走便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污泥靴,包括靴帮、靴底,在靴帮中设有导气管,导气管的上开口露出靴帮的 上端,导气管的下开口置于靴底下表面,且由只能向下开启的叶片遮盖,叶片固定在靴底下 表面上。所述的导气管可为一根或多根。所述的导气管为一根时,可设置于污泥靴靴帮的后跟、侧部或前掌部位。所述的导气管为多根时,可分别设置于污泥靴靴帮的后跟、侧部或前掌部位。所述的遮盖导气管下开口的叶片,还可以设置在导气管的下开口上,或设置于靴 帮部位。所述的靴帮也可以是一条衩裤。所述的导气管可以是导气通道,导气通道的上开口露出靴帮的上端,导气通道的 下开口置于靴底下表面,且由只能向下开启的叶片遮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完全消除了污泥作业中提靴的阻力,行走便捷;设计合理,制作方便。

图1是背景技术水靴踏入污泥的断面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污泥靴踏入污泥的断面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污泥靴提靴的断面结构图。图中0_污泥滩1-靴帮2-靴底3-导气管4-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所示,污泥靴包括靴帮1、靴底2、导气管3和叶片4。导气管3包裹在靴帮1之中,并穿过靴底2,导气管3的上开口露出靴帮1的上端,导气管3的下开口置于靴 底2下表面,且由只能向下开启的叶片4遮盖,叶片4固定在靴底2的下表面上。导气管3 可以设置一根,也可以设置多根,分别置于后跟、中部及前掌部位。叶片4也可以固定在导 气管3下开口或其它部位。该污泥靴也适用于靴体与裤子连成一体的衩裤结构,靴帮1为一条衩裤,靴底2、 导气管3和叶片4结构如上所述。 污泥靴踏放入污泥时的状态如图2所示,在其踏入污泥的过程中,由于叶片4固定 在靴底2,只能向下开启,且又置于导气管3下端开口的正下方,所以在踏入污泥时,污泥就 能自动使叶片4把导气管3下端开口关闭,从而使污泥不能进入导气管3中。污泥靴在污泥中提靴时的状态如图3所示,开始时,靴底2、靴帮1陷在污泥中,大 气压P紧紧压在靴底2的上表面。当污泥靴向上提靴时,大气压P通过导气管3,使下端叶 片向下开启,使靴底2的上下表面同时受到大气压P作用,达到平衡,从而可以顺利提靴。所述的导气管3也可以是导气通道,导气通道与靴帮1构成夹层结构。导气通道 的上开口露出靴帮1的上端,导气通道的下开口置于靴底下表面,且由只能向下开启的叶根据在稻田地进行实际实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的污泥靴,在污泥中的提拔阻力,要 比目前的水靴小很多,行走自如,大大提高水田作业的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一种污泥靴,包括靴帮、靴底,其特征在于,在靴帮中设有导气管,导气管的上开口露出靴帮的上端,导气管的下开口置于靴底下表面,且由只能向下开启的叶片遮盖,叶片固定在靴底下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气管可为一根或多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气管为一根时,可设置于 污泥靴靴帮的后跟、侧部或前掌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气管为多根时,可分别设 置于污泥靴靴帮的后跟、侧部或前掌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污泥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遮盖导气管下 开口的叶片,还可以设置在导气管的下开口上,或设置于靴帮部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污泥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靴帮也可以是 一条衩裤。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污泥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气管可以是 导气通道,导气通道的上开口露出靴帮的上端,导气通道的下开口置于靴底下表面,且由只 能向下开启的叶片遮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靴,特别是涉及在污泥中作业穿用的一种污泥靴,包括靴帮、靴底,在靴帮中设有导气管,导气管的上开口露出靴帮的上端,导气管的下开口置于靴底下表面,且由只能向下开启的叶片遮盖,叶片固定在靴底下表面上。所述的导气管可为一根或多根,分别设置于污泥靴靴帮的后跟、侧部或前掌部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完全消除了污泥作业中提靴的阻力,行走便捷;设计合理,制作方便。
文档编号A43B7/12GK201733942SQ201020240040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9日
发明者任文翰, 姜乃昱, 金莉 申请人:金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