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材料的耐磨减震鞋底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26928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制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鞋底,特别是一种复合材料的耐磨减震鞋底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鞋底的构造相当复杂,就广义而言,可包括外底、中底与鞋跟等所有构成底部的材料。依狭义来说,则仅指外底而言,一般鞋底材料共通的特性应具备耐磨、耐水,耐油、耐热、耐压、耐冲击、弹性好、容易适合脚型、定型后不易变型、保温、易吸收湿气等,同时更要配合中底,在走路换脚时有刹车作用不致于滑倒及易于停步等各项条件。鞋底用料的种类很多,可分为天然类底料和合成类底料两种。天然类底料包括天然底革、竹、木材等,合成类底料包括橡胶、塑料、橡塑合用材料、再生革、弹性硬纸板等。

鞋底的构造一般可包括外底、中底、内底和鞋跟,外底的制作注重耐磨和止滑。天然橡胶具有优良的机械强度和加工性能,在鞋底的制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天然橡胶是一种不饱和度的非极性弹性体,不耐老、不耐油类和化学介质,都限制了天然橡胶的应用;合成橡胶机的综合物理性能要低于天然橡胶,但其综合化学性能要高于天然橡胶,天然橡胶和人工橡胶复合可以获得兼具两者优点的复合材料。

现有的鞋底存在功能性单一,实用综合度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多层结构相贴合,并进一步调整工艺配方及操作,以实现耐磨、防滑与减震多项功能合一的复合材料的耐磨减震鞋底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复合材料的耐磨减震鞋底,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相贴覆的耐磨层、减震层和表层,所述耐磨层的原料含量按重量百分比是:天然橡胶10-15、马来酸改性天然橡胶10-18、丁苯橡胶10-15、马林酸改性丁苯橡胶10-18、顺丁橡胶15-20、炭黑10-15、萜烯树脂4-6、酚醛树脂4-6、芳烃油2-3、氧化锌5-8、防老剂3-5、促进剂3-5、硫黄1-2;所述减震层包括位于前部的脚掌垫、位于中部的脚心支撑筋和位于后部的脚跟气垫,所述脚掌垫的底面通过胶层与耐磨层的顶面粘合,所述脚掌垫由前端向后端逐渐增厚,所述脚心支撑筋包括至少一根弯折形的弹性条,所述弹性条的弯折顶角朝前,弯折开口朝后,所述脚跟气垫包括气囊,所述气囊中设置支撑棉体,所述气囊由前端向后端逐渐增厚;所述表层的底面通过胶层与脚掌垫的顶面、脚跟气垫的顶面粘合,所述表层的中部具有朝上凸起的弹性部,所述脚心支撑筋位于弹性部的下方,且与弹性部相抵。

本复合材料的耐磨减震鞋底通过最外部的耐磨层提高与地面摩擦的强度,有效延长鞋底的使用寿命;通过减震层设置由前端至后端逐渐过渡增厚,以符合人体走路的动态模式,提升舒适度;另外通过脚心支撑筋和脚跟气垫配合提供了弹性支撑,由其在脚心位置提供高弹复位的弹力支撑,以减轻脚部的疲劳感,还达到有效的弹性抗震作用;通过表层贴附脚部底面提供良好的接触舒适度。

在上述的复合材料的耐磨减震鞋底中,所述耐磨层的底面设置防滑条纹,所述防滑条纹包括脚掌部和脚跟部,所述脚掌部模拟脚掌纹路形成,所述脚跟部模拟脚跟纹路形成。利用防滑条纹的设置增大鞋底的摩擦系数,同时模拟天然的生态纹路,以避免走路打滑而摔倒。

在上述的复合材料的耐磨减震鞋底中,所述表层的原料含量为PVC、CPVC、防老剂、HALS和HT-510。

在上述的复合材料的耐磨减震鞋底中,所述脚掌垫的原料含量为PVC、CPVC、防老剂、HALS和HT-510。

在上述的复合材料的耐磨减震鞋底中,所述弹性条的弯折夹角为15°~35°。

在上述的复合材料的耐磨减震鞋底中,所述弹性部呈椭圆形,所述弹性部的顶面上设置脚心支撑包。

鞋底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耐磨层:

a、将天然橡胶、马来酸改性天然橡胶、丁苯橡胶、马林酸改性丁苯橡胶、顺丁橡胶、炭黑、萜烯树脂、酚醛树脂、芳烃油、氧化锌、防老剂按上述配比加入密炼机中混炼,混炼温度为100-110℃,混炼时间450-570s;

b、将步骤(a)所得的混合料转入开炼机,加入促进剂,开炼温度为50-60℃,开练时间为300-360s,开练结束后,自然冷却至20-30℃;

c、将步骤(b)所得的混合料转入硫化机中,加入硫磺进行硫化,硫化温度为155-160℃,硫化时间为150-210s,硫化结束后,自然冷却至20-30℃即可;

2)、制作减震层:

a、将PVC、CPVC、防老剂、HALS、HT-510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搅拌20-30min,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转移至炼胶机中,在140-150℃下密炼3-5次,密炼完成后出片并裁剪成脚掌垫;

b、通过涂胶层将脚掌垫粘合于耐磨层的前部,脚心支撑筋粘合于耐磨层的中部,脚跟气垫粘合于耐磨层的后部;

3)、制作表层:

a、将PVC、CPVC、防老剂、HALS、HT-510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搅拌20-30min,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转移至炼胶机中,在140-150℃下密炼3-5次,密炼完成后出片并裁剪成表层;

b、通过压制工艺将表层的中部压制出朝上凸起的弹性部;

c、通过涂胶层将表层对应粘合于脚掌垫、脚心支撑筋及脚跟气垫的上侧,其中脚心支撑筋与弹性部相对应。

在上述的制作方法中,步骤1)中,在耐磨层的底面上对应压制出防滑条纹,以模拟形成脚掌纹路和脚跟纹路。

在上述的制作方法中,步骤3)中,压制弹性部时,同时向材料中高压充气,利用模型腔形成脚心支撑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复合材料的耐磨减震鞋底及其制作方法通过多层结构相贴合,并进一步调整工艺配方及操作,利用底层达到耐磨和防滑作用,利用中层达到弹性支撑和减震的作用,利用上层达到脚底舒适接触的作用,以实现耐磨、防滑、减震、防疲劳与增强舒适感多项功能合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复合材料的耐磨减震鞋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耐磨层;2、防滑条纹;3、脚掌垫;4、脚心支撑筋;5、脚跟气垫;6、支撑棉体;7、表层;8、弹性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复合材料的耐磨减震鞋底,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相贴覆的耐磨层1、减震层和表层7,耐磨层1的原料含量按重量百分比是:天然橡胶10-15、马来酸改性天然橡胶10-18、丁苯橡胶10-15、马林酸改性丁苯橡胶10-18、顺丁橡胶15-20、炭黑10-15、萜烯树脂4-6、酚醛树脂4-6、芳烃油2-3、氧化锌5-8、防老剂3-5、促进剂3-5、硫黄1-2;减震层包括位于前部的脚掌垫3、位于中部的脚心支撑筋4和位于后部的脚跟气垫5,脚掌垫3的底面通过胶层与耐磨层1的顶面粘合,脚掌垫3由前端向后端逐渐增厚,脚心支撑筋4包括至少一根弯折形的弹性条,弹性条的弯折顶角朝前,弯折开口朝后,脚跟气垫5包括气囊,气囊中设置支撑棉体6,气囊由前端向后端逐渐增厚;表层7的底面通过胶层与脚掌垫3的顶面、脚跟气垫5的顶面粘合,表层7的中部具有朝上凸起的弹性部8,脚心支撑筋4位于弹性部8的下方,且与弹性部8相抵。

本复合材料的耐磨减震鞋底通过最外部的耐磨层1提高与地面摩擦的强度,有效延长鞋底的使用寿命;通过减震层设置由前端至后端逐渐过渡增厚,以符合人体走路的动态模式,提升舒适度;另外通过脚心支撑筋4和脚跟气垫5配合提供了弹性支撑,由其在脚心位置提供高弹复位的弹力支撑,以减轻脚部的疲劳感,还达到有效的弹性抗震作用;通过表层7贴附脚部底面提供良好的接触舒适度。

耐磨层1的底面设置防滑条纹2,防滑条纹2包括脚掌部和脚跟部,脚掌部模拟脚掌纹路形成,脚跟部模拟脚跟纹路形成。利用防滑条纹2的设置增大鞋底的摩擦系数,同时模拟天然的生态纹路,以避免走路打滑而摔倒。

表层7的原料含量为PVC、CPVC、防老剂、HALS和HT-510。

脚掌垫3的原料含量为PVC、CPVC、防老剂、HALS和HT-510。

弹性条的弯折夹角为15°~35°。

弹性部8呈椭圆形,弹性部8的顶面上设置脚心支撑包。

鞋底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耐磨层1:

a、将天然橡胶、马来酸改性天然橡胶、丁苯橡胶、马林酸改性丁苯橡胶、顺丁橡胶、炭黑、萜烯树脂、酚醛树脂、芳烃油、氧化锌、防老剂按上述配比加入密炼机中混炼,混炼温度为100-110℃,混炼时间450-570s;

b、将步骤(a)所得的混合料转入开炼机,加入促进剂,开炼温度为50-60℃,开练时间为300-360s,开练结束后,自然冷却至20-30℃;

c、将步骤(b)所得的混合料转入硫化机中,加入硫磺进行硫化,硫化温度为155-160℃,硫化时间为150-210s,硫化结束后,自然冷却至20-30℃即可;

2)、制作减震层:

a、将PVC、CPVC、防老剂、HALS、HT-510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搅拌20-30min,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转移至炼胶机中,在140-150℃下密炼3-5次,密炼完成后出片并裁剪成脚掌垫3;

b、通过涂胶层将脚掌垫3粘合于耐磨层1的前部,脚心支撑筋4粘合于耐磨层1的中部,脚跟气垫5粘合于耐磨层1的后部;

3)、制作表层7:

a、将PVC、CPVC、防老剂、HALS、HT-510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搅拌20-30min,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转移至炼胶机中,在140-150℃下密炼3-5次,密炼完成后出片并裁剪成表层7;

b、通过压制工艺将表层7的中部压制出朝上凸起的弹性部8;

c、通过涂胶层将表层7对应粘合于脚掌垫3、脚心支撑筋4及脚跟气垫5的上侧,其中脚心支撑筋4与弹性部8相对应。

步骤1)中,在耐磨层1的底面上对应压制出防滑条纹2,以模拟形成脚掌纹路和脚跟纹路。

步骤3)中,压制弹性部8时,同时向材料中高压充气,利用模型腔形成脚心支撑包。

本复合材料的耐磨减震鞋底及其制作方法通过多层结构相贴合,并进一步调整工艺配方及操作,利用底层达到耐磨和防滑作用,利用中层达到弹性支撑和减震的作用,利用上层达到脚底舒适接触的作用,以实现耐磨、防滑、减震、防疲劳与增强舒适感多项功能合一。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耐磨层1;防滑条纹2;脚掌垫3;脚心支撑筋4;脚跟气垫5;支撑棉体6;表层7;弹性部8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