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发用基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5005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假发用基体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是申请人爱德兰丝株式会社于2014年11月20日提出的pct申请pct/jp2014/080744于2015年8月31日进入国家阶段的申请号为201480011583.6、发明名称为假发用基体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人造毛发(人工毛发或天然毛发)植设以制得假发的假发用基体。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被构造成用于戴在使用者的头部上剩余的使用者的自身毛发上的假发用基体。



背景技术:

本来,已经使用假发来掩盖秃头。在这种假发中,已经提出了可以使发际线看起来自然的许多发明。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假发用基体自身的前边缘被制成不规则的凹凸形状。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通过支撑体将波状构件(线等)固定到假发用基体的前边缘。

这些现有技术意在应用于头部的前额部完全没有使用者的自身毛发的情况,或者意在应用于仅剩余非常少量的毛发的情况,以便使发际线看起来自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005918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1-231204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不同于上述原有的假发,一种新型假发最近已经在女性之中变得流行,该新型假发用于补充毛发量不足,或者用于减少染发的次数以降低对毛发的损伤。

这些新型假发与覆盖秃头的原有的假发不同之处在于,这些新型假发被戴在使用者的剩余的并非绝对需要假发的自身毛发上。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待被戴在使用者的剩余的自身毛发上的假发用基体,使位于植设于假发用基体的端缘的人造毛发与使用者的头部上剩余的自身毛发之间的边界部看起来自然。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如下特征的假发用基体。根据本发明的假发用基体是通过将人造毛发植设到该假发用基体上来制成假发并且包括:基体主体,所述基体主体用于被戴在使用者的头部;迷彩网(camouflagenet),所述迷彩网以超越所述基体主体的外缘向外突出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基体主体的外缘;线状构件固定用片,所述线状构件固定用片配置在所述迷彩网上;线状构件,所述线状构件具有保形性(shape-maintainingcharacteristic)并配置在所述线状构件固定用片上,所述线状构件以局部地超越所述迷彩网向外突出的方式波状地蜿蜒延伸;以及增强层,所述增强层在所述线状构件的上方配置在所述基体主体的外缘。所述基体主体、所述迷彩网和所述线状构件固定用片的总厚度确保了在所述基体主体的底面与所述线状构件的底面之间的一定距离“h”。

上述术语“保形性”意味着如下性质:当对构件施加外力并使其变形时,变形了的构件能够将其变形了的形状维持到某种程度。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被如上所述地构造的假发用基体,由于存在距离“h”的间隙,因此能够得到如下效果:即,假发用基体的边缘的正下方的使用者的自身毛发能够从根部立起特定距离。结果,通过立起的自身的毛发能够从外部将假发用基体的边缘区域有效地隐藏起来,由此实现了自然的外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假发用基体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中的假发用基体的层叠构造的分解图。

图3是示出图1的3-3截面中的前额部侧区域的放大截面图。

图4是示出基体主体10与线状构件40之间的关系和尺寸的一示例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假发用基体的变型例的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假发用基体的变型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从上方观察时的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假发用基体1的示意平面图。人造毛发(人工毛发或天然毛发)被植设到假发用基体1以制得假发(未图示出)。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中的假发用基体的层叠构造的分解图。在图2中,包括基体主体10等的每个元件均被示出为它们好像是平坦的。然而,这是为了简化图示起见,实际上它们是以与使用者的头部匹配的方式被形成为弯曲构造。以下来说明细节,将迷彩网20配置在假发用基体10的外缘,并且以如下方式使用线状构件固定用片30将线状构件40配置在迷彩网20上方:其中线状构件固定用片30夹在迷彩网20和线状构件40之间,然后将增强层50配置在它们的顶部。

《基体主体10》

基体主体10是一种假发用基体1的基底(foundation),并且具有与使用者的头部匹配的弯曲构造。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基体主体10整体由网材料制成。然而,基体主体10可以由合成树脂片或者网材料与合成树脂片的组合等制成。网材料具有优异的透气性。

《迷彩网20》

如图3的(a)以放大比例的方式所示,迷彩网20以超越基体主体10的外缘突出的方式被配置在基体主体10的外缘。例如,突出量“g”可以为1mm至2mm。

由于迷彩网20超越基体主体10的外缘突出的事实,因此迷彩网20能够有效地防止从外部辨识出基体主体10的边缘。鉴于迷彩网20的这种功能,可以优选的是,迷彩网20突出成覆盖基体主体10的整周,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迷彩网20能够被放置成覆盖基体主体10的外周缘的仅一部分。

关于迷彩网20中的网眼形状,不限于特定的形状。但是,优选地为能够提供良好的迷彩效果的六边形网眼。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迷彩网20被折成双层构造。但是,也可以使用平坦的单层构造的迷彩网。

《线状构件固定用片30和线状构件40》

利用位于迷彩网20和线状构件40之间的线状构件固定用片30将具有保形性的线状构件40配置于迷彩网20。在本发明中,术语“保形性”意味着如下性质:当对构件施加外力并使其变形时,变形了的构件能够将其变形了的形状维持到某种程度。可以通过使线状构件由金属、合成树脂等制成来实现这种“保形性”。然而,优选地使用日本特许第3582854号(专利权人:三井化学工业)中公开的线状构件,该线状构件由可塑性变形的聚乙烯材料制成并且具有约0.7mm至0.9mm的直径。

首先,将线状构件固定用片30配置于迷彩网20,并且将线状构件40配置于线状构件固定用片30。该线状构件固定用片30用于帮助线状构件40相对于基体主体10的定位,并且还用于确保稍后说明的间隙“h”(参照图3的(b))。此外,由于线状构件固定用片30的存在,能够使线状构件40被更稳定地固定。

例如,在基体主体10由具有大尺寸网眼的网材料制成的情况下,通过使用具有较小尺寸网眼的线状构件固定用片30,能够容易地缝上线状构件40,从而能够使线状构件40稳定地固定于线状构件固定用片30。线状构件固定用片30并非必须为网材料,而是能够为不具有网眼的片材(布、合成树脂等)。但是,网材料在轻量化和透气性方面是优异的。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线状构件40仅被配置在假发用基体1的与使用者的前额部对应的区域。然而,在本发明中,线状构件40的位置不限于该特定的位置,而是能够适当地进行选择。线状构件固定用片30应该至少位于存在线状构件40的区域。

图4示出了线状构件40的位置和尺寸的一个示例。线状构件40类似波状地蜿蜒延伸,并且被定位成使得线状构件40的部分(间隔开的多个山部)超越基体主体10的前边缘和迷彩网20的前边缘向外突出。

在图4的示例中,“较低山部”和“较高山部”以重复且交替的方式出现。波状的线状构件40的节距“a”为5mm。“较低山部”的距基体主体10的前边缘的突出量“b”为3mm,“较高山部”的距基体主体10的前边缘的突出量“c”为5mm。此外,以使得线状构件40向内突出了距基体主体10的前边缘为10mm的距离“d”的方式,将线状构件40固定到基体主体10(稍后说明固定的具体方式)。

上述情况仅作为一个示例,并且能够适当地选择山部的尺寸、数量和高度以提供一些变型例。

如图3的(b)所示,由于使用迷彩网20和线状构件固定用片30将线状构件40配置于基体主体10,因此能够在基体主体10的底面和线状构件40的底面之间确保一定的距离“h”。参照图3的(c)来说明距离“h”的效果。

《距离“h”的效果》

在图3的(c)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假发用基体1和使用者的头皮上剩余的自身毛发两者(为了简化,也将头皮绘制成平坦的并且部分地示出自身毛发)。

由于存在距离“h”的间隙,因此位于假发用基体的前边缘的正下方的自身毛发“x”能够从根部立起特定距离。结果,能够通过自身毛发“x”从外部将假发用基体的前边缘区域“y”有效地隐藏起来,由此实现自然的外观。在图3的(c)中,尽管未示出植设于假发用基体的人造毛发,但是人造毛发能够与使用者的立起着的自身毛发一起提供自然的外观。

假设如果不存在这种距离“h”的间隙,则位于假发用基体的前边缘的正下方的自身毛发“x”无法立起,从而不能将假发用基体的前边缘区域“y”隐藏起来,以至于可能会从外部辨识出人工的且不自然的边界。

优选地,距离“h”在一定的尺寸范围(约0.80mm-1.00mm)内。这是因为如果距离“h”过小,则自身毛发无法充分地立起。如果距离“h”过大,则自身毛发的边界可能会变得可辨别且不自然。

注意,为了良好的说明起见,在图中,每个元件的尺寸均被绘制成比实际的尺寸大。

《增强层50》

增强层50被配置在线状构件40的上方(参照图2)。增强层50用于从上方固定线状构件40,并且用于增强包括线状构件40的假发用基体的整周。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能够将增强层50配置在限定的区域中,而不配置在假发用基体的整周。

增强层50的材料不限于特定的材料,只要能够实现上述目的即可。在以下说明的制造步骤中,增强层50使用与基体主体10相同的网材料。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简化制造步骤并且能够降低成本。

《制造步骤的一个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假发用基体1的制造步骤的一个示例。

(1)将用于形成基体主体的两片网材料层叠在已经复制了使用者的头部而成型的石膏头部上。利用夹线钉(staple)固定层叠后的片的周缘(利用夹线钉固定的部分为网材料的外周区域,该外周区域最终不会构成基体主体且稍后会被切掉)。

在这种情形下,采用热风干燥机对石膏头部进行加热,使得石膏头部上的网材料的形状与使用者的头部匹配。

从石膏头部移除仅一片网材料,而将另一片留在石膏头部上(如稍后说明地,将被移除的一片用作增强层50)。

(2)在石膏头部上,预先标记与基体主体10的最终形状对应的轮廓线。沿着该轮廓线将迷彩网20暂时固定到石膏头部上的网材料(能够通过诸如超声波、标记针等的适当的手段来实现该暂时固定)。

从石膏头部移除该网材料,并且通过缝纫使迷彩网20被完全固定。在这时,如图3的(a)所示,以使迷彩网20超越基体主体10的边缘突出的距离为距离“g”的方式将迷彩网20定位在基体主体10上。

(3)在迷彩网20被完全固定之后,将线状构件固定用片30配置于迷彩网20并且通过缝纫进行固定。以使线状构件固定用片30不超越基体主体10的边缘突出的方式来定位线状构件固定用片30。这是因为,突出的迷彩网20不应该被线状构件固定用片30隐藏,以确保迷彩效果。然后,如图4所示地将线状构件40定位在线状构件固定用片30上并且通过缝纫进行固定。

如之前说明地,使用线状构件固定用片30,能够较容易地固定线状构件40。例如,当基体主体10由具有较大网眼的网材料制成时,被配置于基体主体10的、由具有较小网眼的网材料制成的线状构件固定用片30使线状构件40的缝纫作业较为容易。此外,由于线状构件固定用片30的存在,因此能够确保上述距离“h”。

(4)将在上述(1)中已经从石膏头部移除的另一网材料从上方配置在线状构件40上,并且利用夹线钉将整个组成部件暂时固定到石膏头部上,然后通过缝纫进行最终固定。在最终固定之后,切除该网材料的仅中央区域(仅切除稍后说明的在缝纫线ii内的区域),以完成沿着假发用基体的整周延伸的增强层50。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体主体10和增强层50由相同的网材料制成,并且由于这样,能够减少用于制造假发用基体的步骤的数量,从而能够降低用于制造假发用基体的成本。

(5)在上述说明中,通过缝纫将“迷彩网20”、“线状构件固定用片30”、“线状构件40”和“增强层50”固定到“基体主体10”。优选的是,在图3的(a)中示出的缝纫线i、ii处沿着假发用基体的整周(或整周的一部分)来进行缝纫。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单独地缝纫来固定各元件。但是,采用另一方式,能够在使所有元件均层叠之后通过一次缝纫来固定所有元件。

根据上述步骤,完成了假发用基体1。然后,在该假发用基体1上植设人造毛发(人工毛发或天然毛发)以完成假发(未图示出)。关于用于植设人造毛发的具体方式,能够适当地采用众所周知的方式。例如,能够如日本特开平2012-082566号所公开地来将人造毛发植设到线状构件40,其中设置用作主干的主人造毛发42,将多根副人造毛发43像是分支一样地植设到该主人造毛发42,使得能够实现浓密的毛发量(参照图4)。注意,在图4中,仅示出了一根主人造毛发和两根副人造毛发。

《变型例的示例》

在本发明中,假发用基体1的尺寸或者线状构件40的突起的山部的构造不限于特定的情况,而是能够提供一些变型例。

图5示出了这些变型例中的一个变型例(变型例“b”)的平面图和立体图。图5中示出的变型例具有约12cm的最大宽度l和9个山部。此外,图6中示出了包括变型例“b”的变型例“a”至变型例“e”。除了图示出的这些变型例之外,还可以提供多个变型例。

附图标记说明

1假发用基体

10基体主体

20迷彩网

30线状构件固定用片

40线状构件

42主人造毛发

43副人造毛发

50增强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