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5695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组合行李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李箱,尤其涉及一种组合行李箱。



背景技术:

目前的拉杆行李箱多数仅作为行李箱使用,常用的拉杆行李箱包括行李箱体,固定在行李箱体底部的轮子及固定于行李箱体侧边的拉杆。使用时,行李箱体内存放需要携带的物品;搬运时,人们可以拖着或者提着行李箱,拖着行李箱时,只需要握着拉杆就可以。本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的行李箱只有箱体中可以容纳物品,对于一些在市场进货的人来说,有时候仅仅带一个行李箱并不能满足需求,带多个行李箱又太多,不方便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行李箱,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组合行李箱,包括:行李箱本体和用于放置行李箱本体的行李箱架,行李箱本体和行李箱架为可拆卸结构;行李箱架包括用于承靠行李箱本体的承靠板、设置于承靠板底部的折叠轮和伸缩设置于承靠板上的拉杆;行李箱本体上设置有与行李箱架配合的卡紧装置,用于卡持于行李箱本体的顶部和底部。

进一步的,行李箱架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承靠板底部的托架,托架与折叠轮分设于行李箱架的两侧。

进一步的,卡紧装置包括固定于行李箱本体上的锁扣、枢接于锁扣的锁片和枢接于锁片的锁销,锁片卡扣于锁扣,锁销用于卡持行李箱架。

进一步的,行李箱本体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进一步的,行李箱本体的背部设置有让位槽用于让位承靠板。

进一步的,折叠轮包括轮子和枢接机构,轮子通过枢接机构枢接于行李箱架。

进一步的,枢接机构包括定轴和转动复位装置,转动复位装置转动套设于定轴外,定轴固定于行李箱架上,转动复位装置连接轮子;转动复位装置可围绕定轴在一工作位置和一收起位置之间旋转,转动复位装置可从工作位置在不受力时复位至收起位置或者转动复位装置可从收起位置在不受力时复位至工作位置;定轴一端设置有挡片用于限位转动复位装置。

进一步的,转动复位装置包括弹性件、卡栓和旋转轴;弹性件一端固定于挡片上,另一端连接卡栓;卡栓衔接旋转轴,卡栓和旋转轴于衔接处分别设置有相互卡合的卡口,卡口呈周期变化且为凹凸状相互嵌合;弹性件和卡栓均滑动套设于定轴外;旋转轴转动套设于定轴外;旋转轴内设置有两端分别固定在旋转轴和定轴上的回复件,回复件用于提供旋转轴从工作位置回复至收起位置的回复力或者回复件用于提供旋转轴从收起位置回复至工作位置的回复力。

进一步的,承靠板上设置有旋钮,旋钮上固定有拉绳,拉绳的另一端固定于卡栓,旋转旋钮,拉绳会向上提起卡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组合行李箱包括行李箱本体和行李箱架,且行李箱本体和行李箱架可拆卸设置,当一个行李箱不够容纳物品时,将行李箱架从行李箱本体上拆卸下来,变为一个行李箱和一个托物架,都可以用来托运物品,由一个行李箱的容积变为两个托运物品的容积,使容积增大了一倍;当不需要拆卸使用时,只用携带一个行李箱,携带方便,且不占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行李箱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行李箱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上卡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左侧折叠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右侧折叠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的AA’方向的截面图;

图8为图4的BB’方向的截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左侧折叠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右侧折叠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行李箱本体;11、万向轮;12、卡紧装置;121、锁扣;1211、锁栓;1221、通孔;122、锁片;123、锁销;13、让位槽;2、行李箱架;21、托架;22、拉杆;23、承靠板;4、轮子;41、轴承;5、枢接机构;51、定轴;511、挡片;512、凸起;513、凹槽;52、转动复位装置;521、弹性件;522、卡栓;5221、卡槽;523、旋转轴;524、卡口;525、回复件;6、旋钮;7、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行李箱,包括:行李箱本体1和用于放置行李箱本体1的行李箱架2,行李箱本体1和行李箱架2为可拆卸结构;行李箱架2包括用于承靠行李箱本体1的承靠板23、设置于承靠板23底部的折叠轮和伸缩设置于承靠板上的拉杆22;行李箱本体1上设置有与行李箱架2配合的卡紧装置12,用于卡持于行李箱本体1的顶部和底部。

本实用新型组合行李箱包括行李箱本体1和行李箱架2,且行李箱本体1和行李箱架2可拆卸设置,当一个行李箱不够容纳物品时,将行李箱架2从行李箱本体1上拆卸下来,变为一个行李箱和一个托物架,都可以用来托运物品,由一个行李箱的容积变为两个托运物品的容积,使容积增大了一倍;当不需要拆卸使用时,只用携带一个行李箱,携带方便,且不占空间。

优选的,行李箱本体1的背部设置有让位槽13用于让位承靠板23。

设置让位槽13,将承靠板23卡合在让位槽13中,既可以使行李箱架2与行李箱本体1之间的连接更稳定,又能减小整个组合行李箱的体积,方便携带。在其他实施例中,行李箱本体1的背部也可以不设置让位槽13,直接使用卡紧装置12将行李箱架2锁固在行李箱本体1上,这样设置可以增大行李箱本体1的体积,装下更多行李。

优选的,行李箱本体1底部设置有万向轮11。

行李箱本体1设置有四个万向轮11,托架21设置在四个万向轮11中间的位置,当将行李箱本体1和行李箱架2组合使用时,不需要用到行李箱架2上的折叠轮,并且将行李箱本体1和行李箱架2拆分开使用时,行李箱本体1上的万向轮11辅助行李箱本体1的移动,也可以是使用者更省力。

优选的,行李箱架2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承靠板23底部的托架21,托架21与折叠轮分设于行李箱架2的两侧。

当将行李箱架2和行李箱本体1组合使用时,将托架21旋转至紧靠承靠板23的位置,将行李箱架1组装进行李箱本体1的让位槽13内;当需要将行李箱架2和行李箱本体1分开使用时,将托架21旋转至与承靠板23垂直的位置用于承托重物。结构简单,方便携带。

如图4所示,优选的,卡紧装置12包括固定于行李箱本体1上的锁扣121、枢接于锁扣121的锁片122和枢接于锁片122的锁销123,锁片122卡扣于锁扣121,锁销123用于卡持行李箱架2。

锁扣121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行李箱本体1上,具体的为锁扣121的四个角通过螺钉固定在行李箱本体1上。锁扣121上设置有一个锁栓1211,锁片122对应设置有通孔1221,将锁片122卡扣在锁扣121上时,锁栓1211穿过通孔1221;卡紧装置12的锁合过程为:转动锁销123,将锁销123扣合住承靠板23的侧边,然后转动锁片122,将锁片122上的通孔1221扣合进锁栓1211即可,操作简单、省力。

如图5至图8所示,优选的,折叠轮包括轮子4和枢接机构5,轮子4通过枢接机构5枢接于行李箱架2。枢接机构5包括定轴51和转动复位装置52,转动复位装置52转动套设于定轴51外,定轴51固定于行李箱架2上,转动复位装置52连接轮子4;转动复位装置52可围绕定轴51在一工作位置和一收起位置之间旋转,转动复位装置52可从工作位置在不受力时复位至收起位置或者转动复位装置52可从收起位置在不受力时复位至工作位置;定轴51一端设置有挡片511用于限位转动复位装置52。

转动复位装置52可围绕定轴51在一工作位置和一收起位置之间旋转,转动复位装置52可从工作位置在不受力时复位至收起位置;当不需要使用折叠轮时,转动复位装置52带动轮子4从工作位置自动复位至收起位置,省力;定轴51一端设置有挡片511用于限位转动复位装置52,防止转动复位装置52从定轴51上脱落。

优选的,转动复位装置52包括弹性件521、卡栓522和旋转轴523;弹性件521一端固定于挡片511上,另一端连接卡栓522;卡栓522衔接旋转轴523,卡栓522和旋转轴523于衔接处分别设置有相互卡合的卡口524,卡口524呈周期变化且为凹凸状相互嵌合;弹性件521和卡栓522均滑动套设于定轴51外;旋转轴523转动套设于定轴51外;旋转轴523内设置有两端分别固定在旋转轴523和定轴51上的回复件525,回复件525用于提供旋转轴523从工作位置回复至收起位置的回复力或者回复件525用于提供旋转轴523从收起位置回复至工作位置的回复力。

使用时,将旋转轴523由收起位置旋转至工作位置,卡栓522和旋转轴523的衔接处设置有卡口524,卡口524呈周期变化且为凹凸状相互嵌合,旋转90度为一个周期,旋转旋转轴523,旋转轴523的卡口524向上推挤卡栓522的卡口524,卡栓522向上挤压弹性件521,弹性件521收缩让位,当旋转轴523旋转至工作位置时,刚好旋转90度,卡栓522和旋转轴523于衔接处的卡口524再次卡合在一起,将旋转轴523固定在工作位置此时轮子4被展开,与承靠板23呈垂直状。卡栓522内壁设置有卡槽5221,定轴51对应设置凸起512,安装时,凸起512卡在卡槽5221内,使卡栓522不能围绕定轴51旋转,只能沿着定轴51滑动。旋转轴523转动套设于定轴51外,定轴51上设置有凹槽513,凹槽513内设置有回复件525,回复件525的两端分别连接定轴51和旋转轴523,回复件525一端连接旋转轴523的内壁,一端连接定轴51的外壁,在本实施例中回复件525为压簧,在工作位置时,回复件525为被压缩状态。

优选的,承靠板23上设置有旋钮,旋钮上固定有拉绳,拉绳的另一端固定于卡栓522,旋转旋钮,拉绳会向上提起卡栓522。

当不需要使用折叠轮时,旋转旋钮,旋钮可带动拉绳向上运动,拉绳带动卡栓522向上运动,旋转轴523的顶部的固定力消失,旋转轴523在回复件525的回复力作用下,带动轮子4由工作位置自动复位至收起位置,操作简单,省力。

实施例2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转动复位装置52可围绕定轴51在一工作位置和一收起位置之间旋转,转动复位装置52可从收起位置在不受力时复位至工作位置;在收起位置时,回复件525为压缩状态,当需要使用折叠轮时,转动复位装置52带动轮子4从收起位置置自动复位至工作位,省力。当需要使用折叠轮时,旋转旋钮,旋钮6可带动拉绳7向上运动,拉绳7带动卡栓522向上运动,旋转轴523的顶部的固定力消失,旋转轴523在回复件525的回复力作用下,带动轮子4由收起位置自动复位至工作位置位置,操作简单,省力。当不需要使用折叠轮时,将旋转轴523由工作位置旋转至收起位置,卡栓522和旋转轴523的衔接处设置有卡口524,卡口524呈周期变化且为凹凸状相互嵌合,旋转90度为一个周期,旋转旋转轴523,旋转轴523的卡口524向上推挤卡栓522的卡口524,卡栓522向上挤压弹性件521,弹性件521收缩让位,当旋转轴523旋转至收起位置时,刚好旋转90度,卡栓522和旋转轴523于衔接处的卡口524再次卡合在一起,将旋转轴523固定在收起位置此时轮子4被收起。卡栓522内壁设置有卡槽5221,定轴51对应设置凸起512,安装时,凸起卡512在卡槽5221内,使卡栓522不能围绕定轴51旋转,只能沿着定轴51滑动。旋转轴523转动套设于定轴51外,定轴51上设置有凹槽513,凹槽513内设置有回复件525,回复件525的两端分别连接定轴51和旋转轴523,回复件525一端连接旋转轴523的内壁,一端连接定轴51的外壁,在本实施例中回复件525为压簧,在收起位置时,回复件525为被压缩状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