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局部增强抗菌衬衫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69940发布日期:2019-01-18 23:30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衬衫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局部增强抗菌衬衫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缝份的抗皱防缩一直是提高衬衫外观平挺质量的技术难题。特别是选用全棉或羊毛等纯天然纤维含量较高的面料,缝制成型后的衬衫在袖窿与摆缝等处,其缝份起皱回缩现象更为严重。目前常用的解决方法是:在衬衫的袖窿缝、摆缝与袖底缝以及前肩缝、后复势缝等容易起皱的缝份处嵌置热熔胶网膜双面黏衬,配合使用包芯缝纫线并采用专用压烫设备定形。由此使衬衫各主要部位的缝份平挺定形不起皱,洗涤之后也具有抗皱防缩的效果。此外,衬衫的领子和袖口也相应的采用粘合衬以达到持久定型的效果。

现有技术中通过采用抗菌面料赋予衬衫整体的抗菌性能。抗菌面料可经由普通面料抗菌整理制得,如cn104452293a所述,或者采用具有抗菌功能的高分子纤维纺纱织造制得,如cn107858765a所述。抗菌纤维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但是成本较高,常用于高档衬衫面料的生产。抗菌整理后的衬衫耐水洗性较差,抗菌寿命短。衬衫的穿着过程中,领口袖口以及缝份处由于厚度增加,因此与皮肤的摩擦比较多,人体所分泌的脂肪也多集中于上述部位,细菌更容易滋生。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抗菌衬衫进行工艺改进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局部增强抗菌衬衫的生产工艺,在粘合衬之间设置树枝状抗菌剂,利用树枝状抗菌剂与粘合衬之间的缠结以及粘合衬与衬衫面料之间的粘接固定抗菌剂,延长局部抗菌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局部增强抗菌衬衫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衬衫的缝份、领口、袖口均内均粘合设置有复合粘合衬,复合粘合衬由至少两层热熔胶网膜双面黏衬叠合而成,复合粘合衬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s1:配置包含树枝状抗菌剂和分散剂的分散液;

s2:将s1所得分散液喷洒于单层的热熔胶网膜双面黏衬表面,置于热熔胶软化点以下的环境中预烘至热熔胶网膜双面黏衬的带水率为20~30%;

s3:将另一热熔胶网膜双面黏衬覆盖到s2所得热熔胶网膜双面黏衬的喷洒面上,将复合的热熔胶网膜置于热熔胶软化点以下的环境中烘干,得到复合粘合衬成品。树枝状抗菌剂与热熔胶网膜之间的缠结粘接可形成银粉固定结构,降低因水洗导致的抗菌剂流失速率。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树枝状抗菌剂为选自树枝状银粉、树枝状氧化锌、树枝状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热熔胶网膜双面黏衬的材质为聚酰胺热熔胶,s1和s2之间还包括热熔胶网膜双面黏衬喷洒面的增加静电处理。聚酰胺经摩擦容易产生静电,利用静电吸附银粉,保证银粉在复合粘合衬内部的附着力。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分散液中树枝状抗菌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5~2g/l,抗菌剂的喷洒量为0.2~0.5g/m2

为了进一步优化银粉在复合粘合衬内部的附着力,优选的技术方案为,s3中另一热熔胶网膜双面黏衬的覆盖面经过增加静电处理。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增加静电处理为将热熔胶网膜双面黏衬与聚酰胺热熔胶膜摩擦。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热熔胶网膜双面黏衬的厚度为0.1~0.2mm。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局部增强抗菌衬衫,其特征在于,经由上述的局部增强抗菌衬衫的生产工艺制得。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局部增强抗菌衬衫的生产工艺通过在至少两层的热熔胶网膜双面黏衬之间喷洒树枝状抗菌剂,利用热熔胶网膜双面黏衬内的微小孔隙以及热熔胶网膜双面黏衬与面料之间的粘合空隙固定树枝状抗菌剂,所得面料局部抗菌性能持久,耐水洗性强,而且与抗菌纤维相比,成本较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实施例1局部增强抗菌衬衫的生产工艺,衬衫的缝份、领口、袖口均内均粘合设置有复合粘合衬,复合粘合衬由至少两层热熔胶网膜双面黏衬叠合而成,复合粘合衬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s1:配置包含树枝状抗菌剂和分散剂的分散液;

s2:将s1所得分散液喷洒于单层的热熔胶网膜双面黏衬表面,置于热熔胶软化点以下的环境中预烘至热熔胶网膜双面黏衬的带水率为20%;

s3:将另一热熔胶网膜双面黏衬覆盖到s2所得热熔胶网膜双面黏衬的喷洒面上,将复合的热熔胶网膜置于热熔胶软化点以下的环境中烘干,得到复合粘合衬成品。

实施例1的复合粘合衬中热熔胶网膜双面黏衬均为聚氨酯网膜,树枝状抗菌剂为树枝状银粉;分散液中树枝状抗菌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2g/l,抗菌剂的喷洒量为0.2g/m2。热熔胶网膜双面黏衬的厚度为0.1mm。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热熔胶网膜双面黏衬的材质为聚酰胺热熔胶,s1和s2之间还包括热熔胶网膜双面黏衬喷洒面的增加静电处理。增加静电处理为将热熔胶网膜双面黏衬与聚酰胺热熔胶膜摩擦。

实施例3

实施例3基于实施例2,区别在于,s3中另一热熔胶网膜双面黏衬的覆盖面经过增加静电处理。

实施例4

实施例4基于实施例3,区别在于,s2预烘至热熔胶网膜双面黏衬的带水率为30%,分散液中树枝状抗菌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5g/l,抗菌剂的喷洒量为0.1g/m2

将实施例1-4所得复合粘合衬粘接于10*10cm的衬衫面料中,锁边。

对比例

对比例将热熔胶网膜粘接于10*10cm的衬衫面料中,锁边,然后按照专利公开文件cn104452293a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抗菌整理。

按照gb/t2912.1-2009纺织品甲醛测定国标的标准对比后结果以及gb/t20944.2-2007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no.6538革兰氏阳性菌为试验菌种。

将实施例和对比例所得试样标准方法水洗30次,检测水洗前后面料的抗菌率值,对比例的抗菌率初始值大于实施例,原因在于对比例试样表面具有较多的抗菌活性成分,实施例1-4和对比例水洗前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差值依次为6.3%、4.7%、4.1%、3.5%、9.0%,革兰氏阳性菌抗菌率差值依次为8.1%、6.8%、5.3%、5.0%、9.7%。

树枝状抗菌剂还可采用树枝状氧化锌、树枝状二氧化钛以及树枝状银粉与树枝状氧化锌、树枝状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组合。

具体的,热熔胶网膜双面黏衬的厚度的可选范围为0.1~0.2mm。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局部增强抗菌衬衫的生产工艺,衬衫的缝份、领口、袖口均内均粘合设置有复合粘合衬,复合粘合衬由至少两层热熔胶网膜双面黏衬叠合而成,复合粘合衬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S1:配置抗菌剂分散液;S2:喷洒抗菌剂分散液;S3:热熔胶网膜双面黏衬覆盖叠合、烘干,得到复合粘合衬成品。本发明局部增强抗菌衬衫的生产工艺通过在至少两层的热熔胶网膜双面黏衬之间喷洒树枝状抗菌剂,利用热熔胶网膜双面黏衬内的微小孔隙以及热熔胶网膜双面黏衬与面料之间的粘合空隙固定树枝状抗菌剂,所得面料局部抗菌性能持久,耐水洗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于燕;陶瑞亮;朱丽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27
技术公布日:2019.0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