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定位油压压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6136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定位油压压底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定位油压压底机,该压底机藉助压底机上的传动结构、鸠尾槽与压掣结构上的鸠尾座配合,可使操作者易于放置高统鞋,且可兼具安全功效。
在工业社会中时间就是金钱,故为提高生产效率,各种产业机器,已逐渐改为自动化,希望藉自动化机器的设置,来增加产量,精简人力;而对制鞋机械来说,从以往须完全藉助人力来完成的制造方式,至目前可完全利用自动化机器来制造鞋子的制造方式,已使鞋子制造者能赚取更多利润,并且能增加出口,赚取更多的外汇。
目前制鞋机械从后跟定型、自动上胶、鞋边磨粗、后跟平整、压底、拔楦至订跟的程序,均已完全自动化,因此在整个生产线上仅须利用几个人力来操作机器;然因目前所利用的机器虽为自动化机器,但压底机的压制结构均为固定式设计,以致在进行高统鞋压底工作时,因压制结构与底端压底台间的距离小于高统鞋的高度,以致存在不易放置高统鞋的缺陷,因此在操作时,习用机器设计不当而导致操作不须畅,影响后续流程的正常运转,致使产量受到影响。



图1所示的压底机来说,该压底机是将鞋底利用上面的压制结构(10)与往下凹陷的压底台(20)两侧设置的压制结构配合将鞋底压紧(配合参看图5所示);但是因该压制结构(10)设于压底台(20)的正上方且为固定型态,而压制结构与压底台间的距离又小于高统鞋的高度,故欲将高统鞋置于压底台(20)上时,须将高统鞋倾斜一角度后方可将高统鞋置于压底台与压制结构间,如此一来在放置时便须花费较多时间,相对的即会影响后序流程的正常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作业较顺畅的自动定位油压压底机,该压底机是于压底机顶端内部设置传动结构,此 时传动结构的末端固定一活动块,此活动块与压制结构顶端的鸠尾座直接固定,另于传动结构底端设有鸠尾槽,鸠尾槽的侧边设有一微动开关,当欲进行高统鞋的压底工作时,可先令传动结构将压制结构移至一侧,而后将高统鞋置于压底台上,之后再藉传动结构将压制结构推回原位,而当压制结构的鸠尾座触及微动开关时,方可令压底台往上运动以进行压底工作,故藉此设计可使操作者于压制结构移位时,极方便地将高统鞋放置到压底台上,使工作流程较为顺畅,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主要目的是藉助鸠尾座侧边设置的微动开关,当鸠尾座触及微动开关时,方可令压底台往上运动,而确保操作时的安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定位油压压底机的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定位油压压底机的压制结构与压底机顶端处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定位油压压底机的压制结构与压底台配合的剖面图,此时压制结构尚未位于压底台的正上方。
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定位油压压底机的压制结构与压底台配合的剖面图,此时压制结构已位于压底台的正上方。
图5为习用压底机的剖面图,此时可看出其压制结构为固定型态。
附图中标号的简单说明(1)压制结构(11)前压制杆(12)后压制杆(13)鸠尾座(14)活动块(141)衔接板
(142)底板(143)U型槽(2)压底机顶端(21)底板(22)鸠尾槽(23)穿孔(24)微动开关(3)传动结构(31)油压缸(32)顶心(33)顶盖(4)压底台(10)压制结构(20)压底台请参看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自动定位油压压底机压底台的结构为左右对称设计,而于压底台(4)底端两侧均设有侧压压制结构,故以单边压制结构来叙述;压底台(4)的顶端设有上压的压制结构(1)(请配合参看图2所示),该压制结构(1)具有前压制杆(11)及后压制杆(12),而于压制结构(1)的顶端设有横向的鸠尾座(13),另于压底机顶端(2)的下面固定一底板(21),此底板(21)的中央横向处设有一鸠尾槽(22),此鸠尾槽(22)中央适当处的顶端设有一穿孔(23),此穿孔(23)贯穿至顶端处,另于鸠尾槽(22)的侧边并设有一微动开关(24),此微动开关(24)以电路与压底机的开关相衔接。
请配合参看图2及图3所示,可将压制结构(1)藉其上的鸠尾座(13)直接卡制于底板(21)的鸠尾槽(22)上,而后将一活动块(14)自压底机顶端置于顶端内部,之后藉螺栓穿过活动块(14)的底板(142),而直接锁定于鸠尾座(13)上,另活动块(14)底板(142)的上方中央处设有一衔接板(141),此衔接板(141)的顶端中央处设有一U形槽(143);另传动结构(3)具有一油压缸(31),此油压缸(31)的顶心(32)穿过活动块(14)衔接板(141)的U形槽(143)后,以一顶盖(33)套定于顶心(32)的末端,因此顶盖(33)的直径较大,故当油压缸(31)令顶心(32)运动时,即可带动活动块(14)运动,而因活动块(14)与压制结构(1)固定,故可同时带动压制结构(1)沿鸠尾座(13)的导向而产生横向位移。
而于正常状态时,油压缸(31)将活动块(14)、压制结构(1)带至侧边,而使压制结构(1)不位于压底台(4)的正上方(如图3所示),如此操作者即可因压制结构(1)与压底台(4)间的距离加大,而轻易将高统鞋直接放置于压底台(4)的上端,而无须将高统鞋再倾斜一角度。待高统鞋放置固定后,再启动开关令油压缸(31)带动活动块(14)、压制结构(1)产生横向位移,至压制结构(1)的鸠尾座(13)撞及微动开关(24)时(如图4所示),即令油压缸(31)停止运动,且微动开关(24)同时令压底台(4)往上运动,以进行压底工作;待压底工作完成后,再令压底台(4)往下运动,且令油压缸(31)再带动压制结构(1)往侧边移动(如图3所示),如此即可轻易将鞋子取出。
藉本实用新型自动定位油 压压底机的自动定位及可移位的设计,当须放置鞋子时,并不须将鞋子倾斜一角度,仅须利用快速移位的设计,使压制结构不再位于压底台的正上方,而空出压底台上端的空间,如此即可轻易将鞋子放入或取出,故可提供一操作更为方便的设计;再者,因本实用新型自动定位油压压底机必须当鸠尾座触及微动开关后方可令压底台往上运动,因此可预防鞋子尚未装设固定,而压底台已往上运动所导致的危险性,提供一具安全功效的设计。
综上所述,藉助本实用新型自动定位油压压底机自动定位及可移位的设计,可提供一易于操作且具安全功效的结构。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定位油压压底机,该压底机具有一压底台,压底台的上面具有压制结构,欲进行压底工作时,可将鞋子置于压底台内,再令压底台往上运动,同时藉上端的压制结构及压底台两侧的压制结构同时进行压制工作,其特征在于于压制结构的上端设有一横向鸠尾座,另于压底机顶端的底板内设有鸠尾槽,而于鸠尾槽的顶端处设有穿孔,当压制结构藉鸠尾座而卡制于鸠尾槽上时,即可于鸠尾座上端与贯穿过穿孔的活动块的底板固定,而活动块的一侧边固定一传动结构,于鸠尾槽的另一侧边设有一微动开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定位油压压底机,其特征是所述的传动结构包括一油压缸,该油压缸的顶心与活动块的衔接板固定,以直接带动活动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定位油压压底机,该压底机是于压底机顶端内部设有传动结构,于传动结构的末端固定一活动块,此活动块与压制结构顶端的鸠尾座直接固定,另于传动结构底端设有鸠尾槽,鸠尾槽的侧边设有一微动开关,当欲进行高统鞋的压底工作时,可先令传动结构将压制结构移至一侧,而后将高统鞋置于压底台上,之后再藉传动结构将压制结构推回原位,而当压制结构的鸠尾座触及微动开关时,方可令压底台向上运动以进行压底工作,藉此设计不仅易于操作的进行,且兼具安全的功效。
文档编号A43D35/00GK2072347SQ9021859
公开日1991年3月6日 申请日期1990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1990年8月29日
发明者叶寿宗 申请人:叶寿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