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抗拉构件的仿形流体填充室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478140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具有抗拉构件的仿形流体填充室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具有抗拉构件的仿形流体填充室的制造方法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1年04月07日,申请号为201180023228.7,发明名称为“具有抗拉构件的仿形流体填充室的制造方法”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本申请涉及一种制造流体填充室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3]鞋类物品通常包括两个主要的元件,即鞋面和鞋底结构。鞋面由被缝合或胶着地结合在一起以形成在鞋类内部上的用于舒适地和固定地接收脚的空腔的多种材料元件(例如织物、泡沫、皮革和合成皮革)形成。穿过材料元件的踝开口提供空腔的入口,由此帮助脚进入空腔和从空腔中移除。此外,鞋带被利用以修改空腔的尺寸以及将脚固定在空腔内。
[0004]鞋底结构被定位为毗邻于鞋面的下部分并且通常被定位在脚和地面之间。在包括运动鞋类的许多鞋类物品中,鞋底结构通常结合有鞋内底、鞋底夹层和鞋外底。可以被定位在空腔内并且毗邻于空腔下表面的鞋内底是增强鞋类舒适性的薄的可压缩构件。可以被固定于鞋面的下表面并且从鞋面向下延伸的鞋底夹层形成鞋底结构的中间层。除减弱地面反作用力(即向脚提供缓冲)之外,鞋底夹层可以例如限制脚运动或赋予稳定性。可以被固定于鞋底夹层的下表面的鞋外底形成鞋类的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并且通常由包括用于改进牵引力的纹理的耐久且耐磨的材料形成。
[0005]通常,鞋底夹层主要地由遍及鞋类长度和宽度延伸的发泡聚合物材料形成,例如聚氨酯或乙烯醋酸乙烯酯。在某些鞋类物品中,鞋底夹层可以包括增强鞋类的舒适性或性能的多种另外的鞋类元件,包括板、调节器、流体填充室、持久元件或运动控制构件。在某些配置中,这些另外的鞋类元件中的任何一个可以例如被定位在鞋底夹层与鞋面和鞋外底中的任一个之间,内嵌在鞋底夹层内,或被鞋底夹层的发泡聚合物材料包封。虽然许多鞋底夹层主要由发泡聚合物材料形成,但是流体填充室或其他的非泡沫结构可以形成某些鞋底夹层构造的大部分。
[0006]多种技术可以被用于形成鞋类物品或其他产品的流体填充室,包括例如双膜技术、热形成技术和吹塑技术。在双膜技术中,两个单独的聚合物片材被在特定的位置结合在一起。热形成技术相似于双膜技术,在于两个聚合物片材被结合在一起,而且还包括利用被加热的模具形成或以其他方式成形聚合物片材。在吹塑技术中,由熔融的或以其他方式软化的聚合物材料形成的型坯被放置在具有空腔的模具内,该模具具有期望的室构造。压缩空气诱导聚合物材料以符合空腔的表面。然后聚合物材料冷却和保持空腔的形状,由此形成室。
[0007]在上文讨论的技术中的每一个以后,室被加压。即,加压流体被注射入室中并且然后被密封在室内。一种加压的方法包括在聚合物片材或型坯的残留部分中形成充气导管。为了加压室,流体被注射经过充气导管,然后充气导管被密封。然后,包括充气导管的聚合物片材或型坯的残留部分被修整或以其他方式除去以实质上完成室的制造。

【发明内容】

[0008]下文公开了制造可以被结合入鞋类物品和其他产品中的流体填充室的各种方法。一个示例性的方法包括定位、按压、接合和加压的步骤。定位的步骤包括在第一聚合物片材和第二聚合物片材之间定位抗拉构件,抗拉构件具有第一表面和相对的第二表面。按压的步骤包括抵住第一层按压第一聚合物片材且抵住第二层按压第二聚合物片材,以在第一聚合物片材中形成多个凹进部分和多个突出部分。接合的步骤包括接合第一聚合物片材和第二聚合物片材,以形成周边结合部。加压的步骤包括加压阻挡物(barrier),以将连接构件置于受拉状态。
[0009]所述方法还可包括使所述第一聚合物片材中的所述凹进部分固定到所述第一层的步骤。
[0010]所述固定的步骤可包括使所述第一聚合物片材中的所述凹进部分在多个区域中接合到所述第一层,所述多个区域的总面积可以超过所述第一层的整个面积的一半。
[0011]所述按压的步骤可包括在所述第二聚合物片材中形成多个凹进部分和多个突出部分。
[0012]所述方法还可包括使所述第二聚合物片材中的所述凹进部分固定到所述第二层的步骤。
[0013]按压所述第二聚合物片材的步骤可包括相对所述第一聚合物片材中的所述凹进部分在所述第二聚合物片材中形成所述突出部分。
[0014]所述按压的步骤可包括形成所述室以包括具有波状横截面构造的部分。
[0015]所述按压的步骤可包括在所述第一聚合物片材中形成所述凹进部分以具有规则重复模式的构造。
[0016]所述规则重复模式可以是基于方格网的。
[0017]所述抗拉构件可以是间隔织物。
[0018]另一个示例性的方法包括定位、压缩、接合和加压的步骤。定位的步骤包括在第一聚合物片材和第二聚合物片材之间定位抗拉构件。抗拉构件具有第一层、第二层和至少一个连接构件。压缩的步骤包括抵住第一层压缩第一聚合物片材,第一聚合物片材的多个受较多压缩的区被压缩到第一压力程度,且第一聚合物片材的多个受较少压缩的区被压缩到第二压力程度。第一压力程度大于第二压力程度。接合的步骤包括接合第一聚合物片材和第二聚合物片材,以形成周边结合部。加压的步骤包括加压阻挡物,以将连接构件置于受拉状态。
[0019]所述方法还可包括使所述第一聚合物片材的每一个受较多压缩的区的至少一部分固定到所述第一层的步骤。
[0020]所述固定的步骤可包括使所述第一聚合物片材的每一个受较多压缩的区的至少一部分在多个区域中接合到所述第一层,所述多个区域的总面积可以超过所述第一层的整个面积的一半。
[0021]所述压缩的步骤可包括抵住所述第二层压缩所述第二聚合物片材,所述第二聚合物片材的多个受较多压缩的区可被压缩到第三压力程度,且所述第二聚合物片材的多个受较少压缩的区可被压缩到第四压力程度,所述第三压力程度可以大于所述第四压力程度。
[0022]所述方法还可包括使所述第二聚合物片材的每一个受较多压缩的区的至少一部分固定到所述第二层的步骤。
[0023]所述压缩的步骤可包括相对所述第一聚合物片材的所述受较多压缩的区形成所述第二聚合物片材的所述受较少压缩的区。
[0024]所述压缩的步骤可包括形成所述第一聚合物片材的所述受较多压缩的区,以具有规则重复模式的构造。
[0025]所述规则重复模式可以是基于方格网的。
[0026]所述抗拉构件可以是间隔织物。
[0027]另一个示例性的方法包括定位、放置、压缩和接合的步骤。定位的步骤包括在第一模具部分和第二模具部分之间定位第一聚合物片材和第二聚合物片材。第一模具部分和第二模具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多个凹面区(concave area)和多个凸面区(convex area)两者。放置的步骤包括在第一聚合物片材和第二聚合物片材之间放置抗拉构件。抗拉构件具有第一层、第二层和至少一个连接构件。压缩的步骤包括在第一模具部分和第二模具部分之间压缩第一聚合物片材、抗拉构件及第二聚合物片材,以在第一聚合物片材中形成多个结合区且在第一聚合物片材中形成多个未结合区。接合的步骤包括接合第一聚合物片材和第二聚合物片材,以形成周边结合部。
[0028]所述第一聚合物片材中的每一个结合区的至少一部分可在所述第一聚合物片材中形成凹进部分。
[0029]所述第一聚合物片材中的每一个未结合区的至少一部分可在所述第一聚合物片材中形成突出部分。
[0030]所述压缩的步骤还可包括在所述第二聚合物片材中形成多个结合区且在所述第一聚合物片材中形成多个未结合区。
[0031]所述凹面区和所述凸面区可具有规则重复模式的构造。
[0032]所述规则重复模式可以是基于方格网的。
[0033]所述抗拉构件可以是间隔织物。
[0034]又一示例性方法包括提供、定位、压缩和结合的步骤。提供的步骤包括提供具有第一模具部分和第二模具部分的模具。第一模具部分和第二模具部分中的每一个具有多个突出部分和多个凹进部分两者。第一模具部分的突出部分被相对第二模具部分的凹进部分定位,且第一模具部分的凹进部分被相对第二模具部分的突出部分定位。定位的步骤包括在第一模具部分和第二模具部分之间定位第一聚合物片材、第二聚合物片材和抗拉构件。第一聚合物片材毗邻于第一模具部分放置。第二聚合物片材毗邻于第二模具部分放置。抗拉构件放置在第一聚合物片材和第二聚合物片材之间。压缩的步骤包括在第一模具部分和第二模具部分之间压缩第一聚合物片材、第二聚合物片材和抗拉构件,以(a)使第一聚合物片材结合到抗拉构件且(b)使第二聚合物片材结合到抗拉构件。结合的步骤包括围绕抗拉构件的周边的至少一部分使第一聚合物片材结合到第二聚合物片材。
[0035]所述压缩的步骤可包括在所述室中形成凹进区,其中,(a)所述第一模具部分的所述突出部分可接触所述第一聚合物片材,并且其中(b)所述第二模具部分的所述突出部分可接触所述第二聚合物片材。
[0036]所述压缩的步骤可包括在所述室中形成突出区,其中,(a)所述第一模具部分的所述凹进部分可毗邻于所述第一聚合物片材,并且其中(b)所述第二模具部分的所述凹进部分可毗邻于所述第二聚合物片材。
[0037]所述压缩的步骤可包括在所述抗拉构件与所述第一聚合物片材和所述第二聚合物片材中的每一个之间形成未结合区。
[0038]所述第一模具部分的所述多个突出部分和所述第一模具部分的所述多个凹进部分可具有规则重复模式的构造。
[0039]所述规则重复模式可以是基于方格网的。
[0040]所述抗拉构件可以是间隔织物。
[0041]本发明有新颖性特征的方面的优点和特征在所附权利要求中被具体地指出。然而,为了获得对新颖性优点和特征的进一步理解,可以参照下文描述并图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各种构造和概念的描述性内容和附图。
【附图说明】
[0042]当结合附图阅读时,上文的概述和下文的详细描述将被更好地理解。
[0043]图1是结合流体填充室的鞋类物品的外侧面正视图。
[0044]图2是鞋类物品的内侧面正视图。
[0045]图3是室的透视图。
[0046]图4是室的分解透视图。
[0047]图5是室的俯视平面图。
[0048]图6是室的仰视平面图。
[0049]图7是室的外侧面正视图。
[0050]图8是室的内侧面正视图。
[0051]图9A-9C是流体填充室的横截面图,如图5中的剖面线9A-9A至9C-9C所界定的。
[0052]图10是在用于制造室的第一个工艺中可以利用的第一模具的透视图。
[0053]图11A-11C是描绘在用于制造室的第一个工艺中的步骤的第一模具的侧面正视图。
[0054]图12A-12C是描绘在用于制造室的第一个工艺中的步骤的第一模具的图示剖视图,如图11A-11C中的剖面线12A-12A至12C-12C所定义的。
[0055]图13是在用于制造室的第二个工艺中可以利用的第二模具的透视图。
[0056]图14A-14D是描绘在用于制
当前第1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