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自救式抗心律失常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4858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型自救式抗心律失常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学治疗仪器,特别是一种可供患者自行使用的便携式抗心动过速的治疗仪。
据临床、门诊统计,陈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患者还是比较多的,这种患者发作时的表现为心动过速,心律可达150~300次/分,血压下降明显,有时会危及生命。而且大都发作突然,症状明显,患者十分痛苦。目前的处理方法是,患者迅速到医院就诊,由医生通过药物或其他物理方式(如按压颈动脉等)进行治疗。这种处理方法给患者造成许多不便,如不敢轻易出远门,每次发作治疗费用支出大,夜间发作给家人带来许多麻烦,地处交通不便地方的患者发作时更是苦不堪言,甚至会危及生命。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自救式抗心律失常治疗仪,它便于携带,可供PSVT患者在病情发作时自行使用,迅速终止PSVT。
本发明的实现方案微型自救式抗心律失常治疗仪的构成包含壳体、电源部分、控制电路、电极导管。控制电路包含有产生高频脉冲的多谐振荡器(1),对高频脉冲进行放大处理的驱动放大电路(2),对驱动放大电路(2)的输出进行整流和滤波处理的整流滤波电路(3),接在整流滤波电路(3)的输出端与多谐振荡器(1)的复位脚之间的箝位电路(4);控制电路还包含有产生刺激脉冲的刺激脉冲发生器(5),接收整流滤波电路(3)和刺激脉冲发生器(5)的输出的整形调幅电路(6);整形调幅电路(6)通过电极导管输出刺激脉冲信号;刺激脉冲发生器(5)的输出端还接有脉冲显示电路(7)。
上述的微型自救式抗心律失常治疗仪中,所述的多谐振荡器(1)由时基电路IC1和电阻R2、R3、电容C3构成,由IC1的3脚经电阻R4输出高频矩形脉冲;所述的驱动放大电路(2)由三极管T1和接在集电极的电感L1构成,T1的基极接收R4输入的高频脉冲信号,发射极接地,T1的集电极输出放大后的高频脉冲信号;整流滤波电路(3)由整流二极管D2和滤波电容C3构成,D2与T1的集电极正向连接,D2的负极输出信号并经C3接地;箝位电路(4)由稳压二极管Z1,三极管T2和电阻R1构成,T2的基极经稳压二极管Z1接至D2的负极,T2的集电极经电阻R1接至IC1的复位脚,T2发射极接地;刺激脉冲发生器(5)由时基电路IC2,可变电阻VR2,电位器W2,可变电阻VR3、电容C4构成,IC2的3脚输出基础刺激脉冲整形调幅电路(6)由三极管T3、T4、可变电阻VR1、电位器W1、电阻R5、R6构成;T4的发射极与IC2输出相接,T4基极经电阻R5与电源正极相接,T4集电极经W1、VR1与D2负极相接,T3的集电极与D2负极相接,T3基极与W1中心抽头相接,T3发射极经电阻R6、电极导管J1与T4集电极相接;脉冲显示电路(7)由串接在T4基极的发光二极管LED构成。
前述的微型自救式抗心律失常治疗仪中,多谐振荡器(1)输出的高频脉冲的频率为350KHz。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由于采用了较为合理的电路结构,为PSVT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携带方便,可自行操作使用的治疗仪器,可大大方便PSVT患者的治疗,具有制作成本较低,体积小易于携带,易于操作,使用时安全、可靠,治疗效果显著的特点。可供广大PSVT患者随身携带使用,也可供医生在临床、急诊中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结构框图;图2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微型自救式抗心律失常治疗仪的构成包含壳体、电源部分、控制电路、电极导管。控制电路包含有产生高频脉冲的多谐振荡器1,对高频脉冲进行放大处理的驱动放大电路2,对驱动放大电路2的输出进行整流和滤波处理的整流滤波电路3,接在整流滤波电路3的输出端与多谐振荡器1的复位脚之间的箝位电路4;控制电路还包含有产生刺激脉冲的刺激脉冲发生器5,接收整流滤波电路3和刺激脉冲发生器5的输出的整形调幅电路6;整形调幅电路6输出刺激脉冲信号;刺激脉冲发生器5的输出端还接有脉冲显示电路7。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电路原理图,图2中的IC1、IC2均采用NE555时基电路。图2中,多谐振荡器1由时基电路IC1和电阻R2、R3、电容C3构成,由IC1的3脚经电阻R4输出高频矩形脉冲;驱动放大电路2由三极管T1和接在集电极的电感L1构成,T1的基极接收R4输入的高频脉冲信号,发射极接地,T1的集电极输出放大后的高频脉冲信号;整流滤波电路3由整流二极管D2和滤波电容C3构成,D2与T1的集电极正向连接,D2的负极输出信号并经C3接地;箝位电路4由稳压二极管Z1,三极管T2和电阻R1构成,T2的基极经稳压二极管Z1接至D2的负极,T2的集电极经电阻R1接至IC1的复位脚,T2发射极接地;刺激脉冲发生器5由时基电路IC2,可变电阻VR2,电位器W2,可变电阻VR3、电容C4构成,IC2的3脚输出基础刺激脉冲;整形调幅电路6由三极管T3、T4、可变电阻VR1、电位器W1、电阻R5、R6构成;T4的发射极与IC2输出相接,T4基极经电阻R5与电源正极相接,T4集电极经W1、VR1与D2负极相接,T3的集电极与D2负极相接,T3基极与W1中心抽头相接,T3发射极经电阻R6、电极导管J1与T4集电极相接;脉冲显示电路7由串接在T4基极的发光二极管LED构成。多谐振荡器1输出的高频脉冲的频率为350KHz。
工作原理,合上开关SW后,IC1的3脚通过R4输出频率f≈350KHz的高频矩形脉冲,此矩形脉冲经T1放大后,由T1集电极输出,再经D2整流,C3滤波,输出幅值约50伏的直流电源信号;幅值超过规定值时,稳压二极管Z1被击穿,三极管T2导通,IC1被复位。IC2的3脚输出基础刺激脉冲,VR2和W2构成基础刺激脉冲的频率调整电路,VR3为基础刺激脉冲宽度调整电路。IC2的3脚输出的基础刺激脉冲与D2负极输出的直流电源信号通过整形调幅电路6的迭加后,经电极导管J1对人体输出幅值、频率和宽度均符合要求的刺激脉冲。
使用时,只需将电极导管插入人体食道,压下SW开关,约1~5秒钟,PSVT即可迅速终止。一般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次即可自行操作使用,也可参阅使用说明自行操作使用。
权利要求
1.微型自救式抗心律失常治疗仪,它由壳体、电源部分、控制电路、电极导管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包含产生高频脉冲的多谐振荡器(1),对高频脉冲进行放大处理的驱动放大电路(2),对驱动放大电路(2)的输出进行整流和滤波处理的整流滤波电路(3),接在整流滤波电路(3)的输出端与多谐振荡器(1)的复位脚之间的箝位电路(4);控制电路还包含有产生刺激脉冲的刺激脉冲发生器(5),接收整流滤波电路(3)和刺激脉冲发生器(5)的输出的整形调幅电路(6);整形调幅电路(6)通过电极导管输出刺激脉冲信号;刺激脉冲发生器(5)的另一个输出端接有脉冲显示电路(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自救式抗心律失常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谐振荡器(1)由时基电路IC1和电阻R2、R3、电容C3构成,由IC1的3脚经电阻R4输出高频矩形脉冲;所述的驱动放大电路(2)由三极管T1和接在集电极的电感L1构成,T1的基极接收R4输入的高频脉冲信号,发射极接地,T1的集电极输出放大后的高频脉冲信号;整流滤波电路(3)由整流二极管D2和滤波电容C3构成,D2与T1的集电极正向连接,D2的负极输出信号并经C3接地;箝位电路(4)由稳压二极管Z1,三极管T2和电阻R1构成,T2的基极经稳压二极管Z1接至D2的负极,T2的集电极经电阻R1接至IC1的复位脚,T2发射极接地;刺激脉冲发生器(5)由时基电路IC2,可变电阻VR2,电位器W2,可变电阻VR3、电容C4构成,IC2的3脚输出基础刺激脉冲;整形调幅电路(6)由三极管T3、T4、可变电阻VR1、电位器W1、电阻R5、R6构成;T4的发射极与IC2输出相接,T4基极经电阻R5与电源正极相接,T4集电极经W1、VR1与D2负极相接,T3的集电极与D2负极相接,T3基极与W1中心抽头相接,T3发射极经电阻R6、电极导管J1与T4集电极相接;脉冲显示电路(7)由串接在T4基极的发光二极管LED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型自救式抗心律失常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多谐振荡器(1)输出的高频脉冲的频率为350KHz。
全文摘要
微型自救式抗心律失常治疗仪,它由壳体、电源部分、控制电路、电极导管组成;控制电路包含多谐振荡器1,驱动放大电路2,整流滤波电路3,接在整流滤波电路3的输出端与多谐振荡器1的复位脚之间的箝位电路4;控制电路还包含有刺激脉冲发生器5;接收整流滤波电路3和刺激脉冲发生器5的输出的整形调幅电路6;整形调幅电路6通过电极导管输出刺激脉冲信号;刺激脉冲发生器5的输出端还接有脉冲显示电路7。可供广大PSVT患者随身携带使用,也可供医生在临床、急诊中使用。
文档编号A61N1/36GK1287016SQ0010992
公开日2001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13日
发明者范寿年 申请人:贵州省人民医院, 贵州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