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即时装载的膨胀植入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4466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即时装载的膨胀植入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入体,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即时装载的膨胀植入体,它适用于在颌骨中形成的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牙槽,其中牙齿刚刚从该牙槽中拔出,并且该膨胀植入体包括插入牙槽然后在其中膨胀的固定物和与该固定物的上部连接的的基牙。
背景技术
人们已经研制出各种不同形式的插入已拔出牙齿的牙槽中并用作牙的植入体固定物。最近,螺钉式植入体固定物广泛被应用。
然而,螺钉式植入体固定物应在拔出牙后马上插入牙槽中。在牙床的宽度窄的情况下,存在固定螺钉式植入体固定物的问题。即,在拔出牙后,当植入体固定物立即插入牙槽时,由于植入体固定物小于拔出牙齿的牙槽的上部,并且植入体固定物的结构与拔出的牙的形状不同,因此,不容易将植入体固定物固定在牙槽中。换句话说,例如,门齿或前臼齿具有其左右宽度尺寸大于其前后宽度尺寸的结构。而且牙齿通常具有两个或三个牙根。然而,螺钉式植入体固定物没有反映这些特点。而且,在牙床的宽度较窄的情况下,或者在牙槽的内径由于牙床的膨胀而减小的情况下,存在一部分螺钉从植入体固定物上暴露的问题。
另外,与植入体固定物的上部连接的基牙通过锁定螺钉固定在植入体固定物上。然而,固定牙齿的操作很复杂。
而且,如果唾液渗透进植入体固定物和基牙之间的帽内,则存在受唾液中包含的细菌的感染或固定物松动的担心。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植入体,其中对应于牙根的植入体的下部膨胀并紧固在牙槽内的颌骨的内侧壁上。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膨胀植入体,它适合在颌骨内形成的牙槽的不同形状和尺寸。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植入体,其中,基牙可轻易地与固定物连接。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植入体,它可防止唾液渗透进植入体固定物和基牙之间的帽内,从而防止受唾液内包含的细菌的感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植入体,其设置有固定地插入牙槽内的一个固定物和与该固定物的上部连接的基牙,其特征在于,固定物包括空心固定物主体,若干螺纹沿该空心固定物主体的外表面的外围重复形成,形成有一个通孔的一个分隔壁整体形成于空心固定物主体的内侧壁上,并将固定物主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上基牙容纳部分和下螺母容纳部分,并形成有至少一个从固定物主体的下端延伸至第一位置的狭缝,其螺钉的头部由分隔壁阻隔并定位在基牙容纳部分,而螺钉的主体部分穿过通孔延伸至螺母容纳部分的下部,其螺母配装在螺钉的主体部分,并通过旋转螺母而在螺母容纳部分中向上和向下移动;其中,螺母容纳部分成形为使得当螺母移动到第一位置时,固定物主体开始向外膨胀。
螺母包括螺母主体,该螺母主体设有一个从上端向下端延伸的通孔,并具有对应于牙槽的不同形状,和从螺母主体的上部向外突出并插入狭缝内的引导主体,其中,螺母主体的形状对应于从螺母容纳部分的上端至第一位置的固定物主体的内侧壁形状。
而且,分隔壁在其位于基牙容纳部分一侧的上部上具有环形突起,螺钉具有对应于该突起的环形凹槽。
优选地是,固定物还包括与固定物主体的下端连接的帽,该帽为半球形,并具有容纳固定物主体的下端的容纳凹槽,该帽在容纳凹槽的内侧壁上形成有螺纹。
优选地是,固定物主体在其上部一体地形成有颈部,该颈部形成有螺纹,以与基牙连接。
优选地是,基牙与固定物主体整体成形。
而且,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植入体,其设置有固定地插入牙槽内的一个固定物和与该固定物的上部连接的基牙,其特征在于,固定物包括空心固定物主体,若干螺纹沿该空心固定物主体的外表面的外围重复形成,形成有通孔的分隔壁整体形成于空心固定物主体的内侧壁上,并将固定物主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上基牙容纳部分和下螺母容纳部分,下螺母容纳部分形成有至少一个从固定物主体的下端延伸至第一位置的狭缝,螺钉,其头部由分隔壁阻隔并定位在基牙容纳部分,而螺钉的主体部分穿过通孔延伸至螺母容纳部分的下部;以及一个螺母,该螺母包括螺母主体和引导突起,该螺母具有对应于牙槽形状的不同的横截面,并具有一个通孔,而引导突起从其上端向外突出并插入狭缝中,螺母配装在螺钉的主体部分上并通过旋转螺钉而向上和向下移动;螺母容纳部分的内侧壁整体具有以第一位置为顶点的抛物线形状,当螺母从螺母容纳部分的上端移动到第一位置时,固定物主体开始向外膨胀。
优选地是,固定物主体具有根据抛物线的形状和形式变化的膨胀率和膨胀部分。


参考附图,通过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将更清楚,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拼合式植入体的分解透视图;图2和3是在图1中的拼合式植入体的横截面视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螺母的透视图;图5是沿图2中的线VI-VI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图6A至6F是示出用于本发明中的不同类型的螺母的横截面视图;图7A至7F是示出用于防止唾液渗透的各种装置的横截面视图;以及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内置式植入体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更完整地描述本发明,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参见图1至3,植入体100包括固定物1和与固定物1连接的基牙40。
固定物1包括固定物主体10,整体成形于固定物主体10的上部的颈部20,以及选择性地与固定物主体10的下部连接的帽50。
优选地是,固定物主体10整体形成牙齿形状。例如,固定物主体10首先在点A弯曲,以便固定物主体10的外径逐渐减小,在点B第二次弯曲。接着,固定物主体10的外径持续不变直到其下端。当然,固定物主体10从上端至下端可具有恒定的外径,而不论牙齿形状如何。然而,固定物主体10的阶梯状形式在将固定物主体插入已拔出牙齿的牙槽中方面是有利的。另外,在固定物主体10上除了颈部20以外的整个外表面上,沿固定物主体10的外表面的外围重复形成多条螺纹。因此,如下面详细描述,牙槽的内侧壁与固定物主体10的外表面之间的接触区域增加,从而,固定物主体10固定地安装在牙槽的内侧壁上。而且,螺纹可改变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在固定物主体10的下端的外表面上,还形成一个螺纹部分11。盖50安装在该螺纹部分11上。
同时,如图6A至6C所示,固定物主体10可具有对应于牙槽和颌骨形状的各种横截面形状。即,固定物主体10形成各种形状,例如圆形,椭圆形,或四边形,以便适合牙槽和颌骨的各种结构。而且,固定物主体10的尺寸也可以变化。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物主体10具有恒定的厚度。然而,如有必要,如图6D和6E所示,固定物主体10的厚度可变化。
固定物主体10是空心柱。在固定物主体10的内部中间部分,整体形成一个分隔壁15,该分隔壁15在其中部形成有一个通孔17。分隔壁15将固定物主体10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上基牙容纳部分18和下螺母容纳部分19。
在基牙容纳部分18的内侧壁上,形成有内螺纹22,该内螺纹22具有从基牙容纳部分18的上端部至所需深度的一个所需的高度,以便基牙旋进螺纹22中。另外,螺钉30插入通孔17中。螺钉30的头部由分隔壁15阻隔。螺钉30的其余主体部分位于螺母容纳部分19内。此时,环形突起16形成在分隔壁15的上表面上。在对应于环形突起16的螺钉30的头部的底面上,设有凹槽36。参见图7A至7C,环形突起16可以具有各种横截面,例如梯形、三角形或圆形。而且,相反,如图7D至7F所示,螺钉30的头部可具有环形突起16’,而凹槽36’可在对应于该环形突起16’的分隔壁15上形成。
而且,螺母60拧到螺钉30的主体部分上并定位于螺母容纳部分19内。参见图4,螺母60的形状为其外径从上端向其下端逐渐减小。通孔62在螺母60内形成。而且,在螺母60的两个相对的外侧上,设置引导突起64。
螺母容纳部分19的内侧壁整体上具有抛物线形状,其中,内径从对应于点A的螺母容纳部分19的上端逐渐减小。连续地,螺母容纳部分19的内侧壁首先在对应于点B的点C处弯曲,从而内径的减小率减慢。螺母容纳部分19的内侧壁在点D第二次弯曲,这样,螺母容纳部分19的内径增加。螺母容纳部分19的内侧壁的这种形状是一个示例。如下描述,只要固定物主体10的下部主体可以由螺母60膨胀,螺母容纳部分19的内侧壁的形状可变化成其它形式。
根据本发明,固定物主体10形成有至少一个狭缝14,该狭缝14从点B向固定物主体10的下端延伸。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图中未示出相对的狭缝),设置了彼此相对的两条狭缝14。该狭缝具有引导突起64可装入其中并在其中可滑动的宽度。而且,狭缝14的数量对应于在螺母60上形成的引导突起64的数量而设置。如图6A至6C所示,在固定物主体10的厚度恒定的情况下,在每种情况下设置二至四条狭缝14,这样引导突起可配装在每条狭缝14中。根据图6D和6E所示的固定物主体10的厚度不同的情况,在螺母60内形成引导凹槽66,而固定物主体10的较厚的部分10’插入螺母60的引导凹槽66中。
同时,在基牙40的下部,形成外螺纹42,以便与在基牙容纳部分18的内侧壁上形成的内螺纹22啮合。
帽50拧到固定物主体10的下端上。如图1和2所示,帽50是具有容纳凹槽52的半球形。在帽50的容纳凹槽52上,自其上边缘形成螺纹54。
下面描述上述植入体的操作。
如果拔出牙齿并形成牙槽,选择适合牙槽形状和尺寸的适当的植入体固定物100。此时,螺钉30插入植入体固定物100中并与螺母60啮合。帽50与植入体固定物100的下端连接。
在帽50移走后,固定物主体10插入牙槽中。此时,由于固定物主体10形成为阶梯形状,固定物主体10牢固配合在牙槽内。
然后,如果螺钉30通过理想的工具旋转,螺母60向下移,由于螺母60的引导突起64可滑动地配装在狭缝14内。如上所述,在图2、4和6A所示的实施例中,设置两个引导突起64和对应于引导突起64的两个狭缝64。然而,即使设置一个狭缝14和一个引导突起64,也可获得足够的效果。如果螺母60到达点C,螺母60除了引导突起64之外的剩余部分与固定物主体10的内侧壁接触。如上所述,内径的减小率在点C处减缓。但由于内径连续减小,固定物主体10的内侧壁由螺母60向外推,由此固定物主体10在点C之后变宽。固定物主体10的膨胀率可通过适当地改变固定物主体10的内侧壁的形状来调节。
如果固定物主体10通过螺母60向外增宽,由于在固定物主体10的外表面上形成螺纹12,固定物主体10与牙槽的内侧壁轻微接触。而且,由于螺纹12分别具有锋利的端部,固定物主体10可以与牙槽的内侧壁牢固接触。参见图3,螺母60移动到点D,由此,固定物主体10与牙槽的内侧壁完全接触。在该情况下,固定物主体10完全固定在牙槽上,因此防止其松动。
由于帽50从固定物主体10的下端移去,固定物主体10的下端向外膨胀。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不移去帽50而将固定物主体10插入牙槽内的情况下,由于固定物主体10的下端未由帽50膨胀并稳定的定位在底面上,存在固定物主体10因为固定物主体10的膨胀而不会移动的优点。
一旦固定物主体10固定在牙槽上,螺钉30不再旋转。而且,由于分隔壁15的环形突起16配装在螺钉30的凹槽36上,防止了唾液渗透进固定物主体10的螺母容纳部分19内,从而防止受唾液内包含的细菌的感染。
随后,基牙40插入植入体固定物100的颈部20内。此时,根据情况适当地将基牙40的形状选择成直线形或成角度形。根据该实施例,基牙40拧到固定物主体10的颈部20上。如有必要,基牙40通过粘合剂与固定物主体10连接。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内置式植入体200的透视图。
内置式植入体200的结构与图1的植入体100的结构类似。在本实施例中,内置式植入体200包括与基牙40整体形成的固定物主体10。因此,没有形成植入体100的颈部20。在内置式植入体200的基牙40的内侧壁上,形成一个内螺纹(未示出)。在外表面上形成有外螺纹的盖70拧到基牙40上。即,在固定物主体10固定到牙槽上之后,盖70拧到基牙40上。因此,操作很简单。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拔出牙后,固定物主体立即插入牙槽中。固定物主体的下端膨胀,以便与牙槽的内侧壁牢固接触。接着,基牙或盖与固定物主体连接,因此,操作时间显著减少,而且操作很简单。而且,由于操作次数可降低至一次,从而,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花费。
另外,由于螺钉的凹槽与环形突起密封接触,即使唾液渗透进基牙和固定物主体或盖和固定物主体之间,也可防止唾液渗透进固定物主体的螺母容纳部分中,从而防止受唾液内包含的细菌的感染。
而且,由于植入体固定物的形状设计成与牙齿类似,或者固定物主体的横截面形成各种形状,例如圆、椭圆、三角形、梯形等,尽管牙槽和颌骨小其窄,操作效率得以提高。
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然在不超出本发明的实质或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可作出许多不同的修改和变化。从而,意图在于本发明覆盖其修改和变化的情况,只要该修改和变化落在附后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物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植入体,设置有固定地插入牙槽内的固定物和与该固定物的上部连接的基牙,其特征在于固定物包括空心固定物主体,沿该空心固定物主体的外表面的外围重复形成多条螺纹,以及形成有通孔的分隔壁整体形成于空心固定物主体的内侧壁上,并将固定物主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上基牙容纳部分和下螺母容纳部分,下螺母容纳部分形成有至少一条从固定物主体的下端延伸至第一位置的狭缝,螺钉,其头部由分隔壁阻隔并布置在基牙容纳部分,螺钉的主体部分穿过通孔延伸至螺母容纳部分的下部,以及螺母,其安装在螺钉的主体部分并通过旋转螺钉而在螺母容纳部分中向上和向下移动;螺母容纳部分成形为使得当螺母移动到第一位置时,固定物主体开始向外膨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体,其特征在于,螺母包括螺母主体和引导主体,该螺母主体设有从上端向下端延伸的通孔,并具有对应于牙槽的各种形状,该引导主体从螺母主体的上部向外突出并插入狭缝内,并且螺母主体的形状对应于从螺母容纳部分的上端至第一位置的固定物主体的内侧壁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体,其特征在于,分隔壁在其位于基牙容纳部分一侧的上部具有环形突起,螺钉具有对应于该突起的环形凹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体,其特征在于,固定物还包括与固定物主体的下端连接的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入体,其特征在于,该帽为半球形,具有容纳固定物主体的下端的容纳凹槽,该帽在容纳凹槽的内侧壁上形成有螺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体,其特征在于,固定物主体与在其上部的颈部整体形成,该颈部形成有与基牙连接的螺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入体,其特征在于,基牙为直线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入体,其特征在于,基牙为成角度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体,其特征在于,基牙与固定物主体整体形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植入体,其特征在于,基牙在其内侧壁形成有螺纹。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体,其特征在于,设置至少两条狭缝,固定物主体由该狭缝分成多个部分,这些部分分别具有互相不同的厚度,螺母具有引导凹槽,固定物主体的较厚的部分插入该引导凹槽中。
12.一种植入体,设置有固定地插入牙槽内的一个固定物和与该固定物的上部连接的基牙,其特征在于固定物包括空心固定物主体,若干螺纹沿该空心固定物主体的外表面的外围重复形成,形成有通孔的一个分隔壁整体形成于空心固定物主体的内侧壁上,并将固定物主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上基牙容纳部分和下螺母容纳部分,下螺母容纳部分形成有至少一条从固定物主体的下端延伸至第一位置的狭缝,螺钉,其头部由分隔壁阻隔并布置在基牙容纳部分,螺钉的主体部分穿过通孔延伸至螺母容纳部分的下部,并且螺母,其包括螺母主体和引导突起,该螺母具有对应于牙槽形状的各种横截面,并具有一个通孔,引导突起从其上端向外突出并插入狭缝中,螺母配装在螺钉的主体部分并通过旋转螺钉而向上和向下移动;螺母容纳部分的内侧壁整体具有以第一位置为顶点的抛物线形状,当螺母从螺母容纳部分的上端移动到第一位置时,固定物主体开始向外膨胀。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植入体,其特征在于,固定物还包括与固定物主体的下端连接的帽,该帽为半球形,并具有容纳固定物主体的下端的容纳凹槽,该帽在容纳凹槽的内侧壁上形成有螺纹。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植入体,其特征在于固定物主体具有根据抛物线的形状和形式变化的膨胀率和膨胀部分。
全文摘要
一种植入体,设置有固定地插入牙槽内的一个固定物和与该固定物的上部连接的基牙,其特征在于固定物包括空心固定物主体,若干螺纹沿该空心固定物主体的外表面的外围重复形成,形成有通孔的分隔壁整体形成于空心固定物主体的内侧壁上,并将固定物主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上基牙容纳部分和下螺母容纳部分,并形成有至少一条从固定物主体的下端延伸至第一位置的狭缝,其螺钉的头部由分隔壁阻隔并布置在基牙容纳部分,螺钉的主体部分穿过通孔延伸至螺母容纳部分的下部,其螺母安装在螺钉的主体部分并通过旋转螺母而在螺母容纳部分中向上和向下移动;螺母容纳部分成形为使得当螺母移动到第一位置时,固定物主体开始向外膨胀。
文档编号A61C8/00GK1460010SQ00817497
公开日2003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6日
发明者郑弼薰 申请人:郑弼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