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969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型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型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导管,它属于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用于介入治疗技术的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的球囊扩张导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进型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导管,它包括一个内管、一个球囊,一个外管,一个扩张应力管和一个联接在应力管上的导管座,内管的顶端穿过球囊,且从球囊中伸出;球囊的另一端与外管联接;在所述的位于球囊部位的内管空腔中设有显影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由近端管和远端管组成;所述的近端管为一单腔导管,其一端与扩张应力管连接;所述的远端管为一双腔管,其内腔与所述的内管连接,其外腔的一端与球囊连通,另一端连接近端管上;在所述的远端管和近端管的结合处的管壁上设有一导引钢丝端口;所述导管座与扩张应力管、近端管、远端管的外腔和球囊的外腔构成一个通道。所述的设在内管空腔中的显影点为两个。所述的球囊为半柔性尼龙球囊。所述的球囊的直径为1.5--4.0毫米。在于所述的外管的近端管为金属管;所述的远端管内由锥形钢丝做支撑,并与近端管相联接。
本实用新型只需一人即能操作,并可随意交换球囊扩张导管,而不需在更换球囊的时候抽出导引钢丝,因而缩短了更换球囊导管和病人在X线下的照射时间。此外,由于近端管由不锈钢管组成,并与远端的锥形钢丝相连,使整条导管硬而容易在血管中推送和顺利穿越98%以上的狭窄部位;同时在扩张后可以容易地将球囊导管后撤而导引钢丝保持原位,因此能较好地判断冠状动脉成形术的疗效。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球囊、远端管和内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型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导管,它包括一个内管(4)、一个球囊(3),一个外管,一个扩张应力管(8)和一个联接在应力管(8)上的导管座(9),内管(4)的顶端(1)穿过球囊(3),且从球囊(3)中伸出;球囊(3)的另一端与外管联接;在所述的位于球囊(3)部位的内管(4)的内管空腔(10)中设有显影点(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由近端管(7)和远端管(5)组成;所述的近端管(7)为一单腔导管,其一端与扩张应力管(8)连接;所述的远端管(5)为一双腔管,其内腔(13)与所述的内管(4)相通,其外腔(12)的一端与球囊(3)连通,另一端连接近端管(7)上;在所述的远端管(5)和近端管(7)的结合处的管壁上设有一导引钢丝端口(6);所述导管座(9)与扩张应力管(8)、近端管(7)、远端管(5)外腔(12)和球囊(3)的外腔(11)构成一个通道。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改进型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在内管空腔(10)中的显影点(2)为两个。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改进型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囊(3)为半柔性尼龙球囊。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改进型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囊(3)的直径为1.5--4.0毫米。
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改进型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的近端管(7)为金属管;所述的远端管(5)内由锥形钢丝做支撑,并与近端管(7)相联接。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型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导管,它属于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用于介入治疗技术的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的球囊扩张导管,包括内管、球囊,外管、扩张应力管和联接在应力管上的导管座,内管的顶端穿过球囊,且从球囊中伸出;在内管空腔中设有显影点,其特征在于外管由单腔的近端管和双腔的远端管组成;在远端管和近端管的结合处设有一导引钢丝端口;导管座与扩张应力管、近端管、远端管的外腔和球囊的外腔构成一个通道。本实用新型只需一人即能操作,就可随意交换球囊扩张导管,而不需在更换球囊的时候抽出导引钢丝,因而缩短了更换球囊导管和病人在X线下的照射时间。
文档编号A61M29/02GK2508778SQ01256020
公开日2002年9月4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27日
发明者董元利, 徐珂 申请人:业聚医疗器械(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