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病毒退热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9939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抗病毒退热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特别是指一种以植物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抗病毒退热药。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它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其发病率较高,影响面广,常能引起鼻窦炎、咽喉炎、支气管以及肺炎、哮喘等症,也是导致老人、小儿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上治疗感冒,通常采用抗菌消炎,抗过敏、解热止痛等对症疗法或抗病毒治疗。抗菌类常用青霉素等注射药物;抗过敏常用扑尔敏等药物;解热止疼,常用阿斯匹林、扑热息痛等药物。抗病毒类常用病毒灵、板蓝根冲剂等药物。中医根据感冒类型的不同,通常采用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的方法治疗,如汤剂、中成药等。以上药物治疗其疗效一般为3~4天或更长,才能退热,效果缓慢,治疗周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针对病毒性呼吸系统感染,可在短期内有显著疗效的、抗病毒退热药。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是由下列重量组成的原料制成的大青叶10~60克、黄芩120~250克、金银花120~250克、人工牛黄1~3克、青翘60~150克、淡竹叶20~80克、牛子20~80克、薄荷20~80克;并加入矫味剂及适量辅料;以及PH调节剂,使PH值在6.5~7之间。
其中,所述的大青叶也可用板蓝根;所述的人工牛黄也可用牛黄;所述的淡竹叶也可用竹叶或鱼腥草;所述的牛子也可用百部或山豆根;所述的薄荷也可用薄荷油,所述的青翘也可用黄翘或鱼腥草。同样也可实现本发明的功效。
所述的矫味剂是选用甘草甜素或甘草粗提物和至少是以下原料中的一种甜叶菊甙、阿斯巴甜、甜蜜素、蛋白糖等。
所述的辅料至少选择以下原料中的一种淀粉、纤维素、乳糖、糊精、木糖醇、羧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微粉硅胶、蔗糖、葡萄糖等。
所述的PH调节剂可选择以下原料中的一种NaHCO3、柠檬酸钠、碳酸钠。
本发明对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属于中医所述风热型者效果显著,多数上感及扁桃腺炎、咽炎患者服药1天可使体温恢复正常,达到基本治愈的目的(即不再服药,症状逐渐消失)。气管炎及支气管炎患者服药2天后,可使病毒得到控制,体温恢复正常,其它症状3天内基本消失。对病毒合并细菌感染的患者,可先用该药控制病毒,再以抗生素治疗,多数3天即可恢复正常。比单独使用抗生素治疗大大缩短了病程。带状疱疹及腮腺炎患者,服药两天后,即可控制病毒,使疾病趋向痊愈。
本发明抗病毒退热制剂的部分体外抗病毒实验是由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于2001年6月作出的。其结论是“实验结果说明,抗病毒退热颗粒剂在体外细胞培养系统中对Ard-3、Ard-7、副流感-1、RSV、HSV-1、HSV-2病毒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有效浓度范围0.19~1.56mg/ml、IC在0.252~0.282之间,TI在5.0~6.3之间。与对照(病毒唑)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抗病毒作用强,抗病毒谱广;对病毒性流感、普通感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见效快、疗效好;对带状疱疹、腮腺炎、病毒性眼结膜炎也有很好的疗效;还具有抗菌、消炎、退热、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且安全性好。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物制剂大青叶10克、黄芩120克、金银花120克、人工牛黄1克、青翘60克、淡竹叶20克、牛子20克、薄荷20克;并加入矫味剂甘草甜素2克、甜叶菊甙2.1克;及适量辅料淀粉、乳糖、微晶纤维素;和PH调节剂NaHCO3,并使PH值在6.5~7之间。
其生产工艺为1、将大青叶用70%的乙醇8倍量浸提三次,每次6小时,合并浸提液,然后过滤,得到滤液。
2、将薄荷进行蒸馏提取挥发油,油加β-环糊精包裹。
3、将黄芩用水煮提取酸沉淀法,提取黄芩甙。
4、将金银花、青翘、牛子、淡竹叶混合,加10倍量水,提取两次;8倍量水提取第三次,时间为2小时、2小时、1小时(可在多功能提取器内);
5、再将提液合并减压浓缩至1∶1的浓度;然后,加入乙醇至70%,静置沉淀48小时;6、再滤取上清液;浓缩至适度加矫味剂使其溶解;进而喷雾干燥,干粉;7、加入辅料、薄荷油包裹物、人工牛黄、黄芩甙及PH调节剂,并混合均匀;8、用95%的乙醇作粘合剂制成湿材;由制粒机制粒;在60℃下干燥,经24~36小时后收取干品并整粒;9、再经包装机包装,药品规格为有糖颗粒剂每包10克(约含生药9克),无糖颗粒剂每包4克(约含生药9克);装盒;质检;可成品出厂。
实施例2本发明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物制剂大青叶60克、黄芩250克、金银花250克、人工牛黄3克、青翘150克、淡竹叶80克、牛子80克、薄荷80克;并加入矫味剂甘草甜素5~6克、甜叶菊甙5~7克;及适量辅料淀粉、羧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乳糖;以及PH调节剂NaHCO3,使PH值在6.5~7之间。(其生产工艺同实施例1。)最佳实施例本发明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物制剂大青叶10~30克、黄芩120~200克、金银花120~200克、人工牛黄1~1.5克、青翘60~120克、淡竹叶20~40克、牛子20~40克、薄荷20~40克;并加入矫味剂甘草甜素2~4克、甜叶菊甙2~4克;适量辅料淀粉、乳糖、木糖醇、羧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以及PH调节剂NaHCO3,使PH值在6.5~7之间。(其生产工艺同实施例1。)本药品的用法为成人(按60公斤体重计算)每次2包,每日3次。开水溶化后服用。
注意事项1、本药品不宜与大环内酯类药(如利君沙、红酶素)同时服用,以免降低药效;2、患者在服药后应注意保暖,休息,忌受凉受累;3、高热患者若服药1~2小时后,仍感全身发冷、无汗,则可进一步采取保暖措施或加服发汗药(如阿斯匹林)。
本发明抗病毒退热制剂的疗效分析(治疗组)与“双黄连口服液”应用疗效分析,以及两者的比较,如表1~3所示。
抗病毒退热颗粒剂疗效分析(表1)

双黄连口服液应用疗效分析(表2)

治疗组、对照组比较(表3)

经数学统计分析,P=0.0075 P<0.01,有非常显著的优势。
权利要求
1.一种抗病毒退热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组成的原料制成的大青叶10~60克、黄芩120~250克、金银花120~250克、人工牛黄1~3克、青翘60~150克、淡竹叶20~80克、牛子20~80克、薄荷20~80克;并加入矫味剂;及适量辅料;以及PH调节剂,使PH值在6.5~7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毒退热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牛黄也可选用牛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毒退热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淡竹叶也可选用竹叶或鱼腥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毒退热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牛子也可选用百部或山豆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毒退热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薄荷也可选用薄荷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毒退热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青叶也可用板蓝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毒退热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青翘也可选用黄翘或鱼腥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毒退热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矫味剂是用甘草甜素或甘草粗提物和至少是以下原料中的一种甜叶菊甙、阿斯巴甜、甜蜜素、蛋白糖;所述的辅料至少可选择以下原料中的一种淀粉、纤维素、乳糖、糊精、木糖醇、羧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微粉硅胶、蔗糖、葡萄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毒退热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H调节剂可选择以下原料中的一种NaHCO3、柠檬酸钠、碳酸钠。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毒退热制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大青叶10~30克、黄芩120~200克、金银花120~200克、人工牛黄1~1.5克、青翘60~120克、淡竹叶20~40克、牛子20~40克、薄荷20~40克;并加入矫味剂甘草甜素2~4克、甜叶菊甙2~4克;适量辅料淀粉、乳糖、木糖醇、羧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以及PH调节剂NaHCO3,使PH值在6.5~7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特别是指一种以植物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抗病毒退热药。本发明主要由大青叶、黄芩、金银花、人工牛黄、青翘、淡竹叶、牛子、薄荷等原料组成;并加入矫味剂、适量辅料、以及pH调节剂而制成。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抗病毒作用强,抗病毒谱广;对病毒性流感、普通感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见效快、疗效好;对带状疱疹、腮腺炎、病毒性眼结膜炎也有很好的疗效;还具有抗菌、消炎、退热、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且安全性好。
文档编号A61P29/00GK1363366SQ0210006
公开日2002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14日
发明者马文汉 申请人:马文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