蜚蠊油脂在保健食品和医药上的应用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06530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蜚蠊油脂在保健食品和医药上的应用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具体地说是用蜚蠊油脂制备的保健食品。
背景技术
自古以来人类就把昆虫当作食品、医药的一种重要资源。对昆虫的食用我国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将近3000年。在国际上,如墨西哥、乌干达、扎伊尔、印度、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及北美的印第安人地区,食用昆虫已成为饮食业中常见原料;在乌干达、以昆虫为原料的营养品和药品价格非常昂贵。日本1992年昆虫利用市场产值就达2600多亿日元。在我国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山东、海南和河北等地各民族都有食虫的习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健康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对昆虫等具有保健作用的食品需求日益增长。
昆虫脂肪含量丰富,而且脂肪酸组成合理,更令人感兴趣的是,昆虫食物需要甾醇虽是其共性,但对一些种属来讲胆固醇并不是绝对需要的。特别是在植食性昆虫中,胆固醇的功能可能被植物甾醇所完成,这一现象使昆虫油脂与高胆固醇含量的其他陆生动物油脂有显著不同,有可能成为低胆固醇含量的食物或动物油脂资源。另外,昆虫油脂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奇数碳脂肪酸的抗癌活性、不饱和脂肪酸的防心血管疾病,以及某些昆虫中的抗风湿和类风湿的活性因子等,这些都为昆虫油脂开发成特种功能性的油脂等奠定了基础。
长期以来,蜚蠊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决定了蜚蠊在人们的意识中是细菌的传播者,是害虫。因此,它并不在食用昆虫的范围内。蜚蠊在地球上生存了3.5亿年,干百年来一直被人类视为害虫而消灭之,然而面对人类最原始或最现代化的杀灭手段能顽强生存至今,其体内无疑具有最优秀的生物活性物质和特殊生理机制,强大的生命信息维护系统,从而才能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繁衍至今最成功的昆虫类群。利用蜚蠊油脂来作为食品、保健食品和医药原料还未见报导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用从蜚蠊中提取的油酯制备成对人体健康具有保健作用的食品和用于合成前列腺素。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会破坏蜚蠊油酯中的有效成份的蜚蠊的捕杀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采用干燥虫体粉碎后溶剂萃取方式提取油脂,加入适量维生素E,制成蜚蠊油脂软胶囊。
本发明的蜚蠊油脂的制备方法是将蜚蠊捕杀后,采用干燥虫体粉碎后溶剂萃取方式提取蜚蠊油酯。蜚蠊的捕杀方式为用新鲜蜚蠊活虫体,在-10℃下速冻1-3小时杀死,进入真空干燥箱,保持温度在60℃以下,减压为300毫米汞柱,干燥6-12小时,保持含水率在5%以下。
本发明具有以下积极效果经检测,蜚蠊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1.903%,其中含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二十碳酸、二十二碳酸、十五碳酸、十九碳酸、二十一碳酸、脑磷脂等,利用这些特殊活性成份,制成油酯软胶囊,用于合成前列腺素改善肝脏、担囊的代谢机能;调节胆固醇的代谢,控制血清中脂质的含量;调整免疫功能;调节血糖;促进油脂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杀灭和抑制恶性肿瘤细胞;预防心血管疾病;抗风湿和类风湿。本发明的保健食品在试用中,对调节血脂、调节血糖、调节免疫、化学性肝脏损伤的辅助治疗、抑制癌细胞,总使用人数为89例,平均有效率为95.5%,显效率为85.39%。
本发明的蜚蠊油脂提取过程中的蜚蠊捕杀方法能最大限度地保存油酯中的有效成份不受破坏,对现有技术中对蜚蠊采取烫杀的方式进行了关键性的改进,大大提高了油酯的提取率和油酯质量。
本发明的蜚蠊油酯的应用变害为宝,能利用蜚蠊这一巨大生物资源宝库为人类的环境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的利益和效益。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详述,但本发明不限于实施例。
实施例取3千克活蜚蠊,在-10℃的条件下速冻2小时杀死,进入真空干燥箱内,保持温度在60℃以下,减压为300毫米汞柱,干燥10小时,干燥到含水率在5%以下,得1千克干品,粉碎后用6号提取液热回流萃取4小时,回收6号提取液,得粗油,精炼(五脱)后,测定酸价小于4,过氧化值小于10,水份小于0.1,加入2%维生素E做为抗氧化剂,完成上述工艺后,得200克符合国家食用标准的蜚蠊油脂,可制作630粒含量为0.3克的油脂软胶囊。
权利要求
1.一种用蜚蠊油脂制备的保健食品,其特征在于采用干燥虫体粉碎后溶剂萃取方式提取油脂,加入适量维生素E,制成蜚蠊油脂软胶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蜚蠊油脂的制备方法,将蜚蠊捕杀后,采用干燥虫体粉碎后溶剂萃取方式提取蜚蠊油酯,其特征在于蜚蠊的捕杀方式为用新鲜蜚蠊活虫体,在-10℃下速冻1-3小时杀死,进入真空干燥箱,保持温度在60℃以下,减压为300毫米汞柱,干燥6-12小时,保持含水率在5%以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蜚蠊油脂在保健食品和医药上的应用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干燥虫体粉碎后溶剂萃取方式提取油脂,加入适量维生素E,制成蜚蠊油脂软胶囊。制备方法是用新鲜蜚蠊活虫体,在-10℃下速冻1-3小时杀死,进入真空干燥箱,保持温度在60℃以下,减压为300毫米汞柱,干燥6-12小时,保持含水率在5%以下,采用干燥虫体粉碎后溶剂萃取方式提取蜚蠊油酯,制成油酯软胶囊,用于合成前列腺素;改善肝脏、胆囊的代谢机能;调节胆固醇的代谢,控制血清中脂质的含量;调整免疫功能;调节血糖;促进油脂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杀灭和抑制恶性肿瘤细胞;预防心血管疾病;抗风湿和类风湿。本发明的蜚蠊油酯的应用变害为宝,能利用蜚蠊这一巨大生物资源宝库为人类的环境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的利益和效益。
文档编号A61K35/64GK1500495SQ02134120
公开日2004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18日
发明者廖吉, 廖言, 廖 吉 申请人:廖吉, 廖言, 廖 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