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光触媒外膜的笛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8930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光触媒外膜的笛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光触媒外膜的笛子,尤指一种于笛子的内外表面上,附着有二氧化钛光触媒膜的笛子。
背景技术
目前孩童所学习吹奏的笛子,大部份以塑胶材料射出成型,由于在吹奏时,使用者的口水会随之吹入笛子中,而沾附于笛子的内外表面上,若使用完后不作适当的清洁及擦拭工作,便会于笛子内滋生细菌,日子一久还会产生恶臭,然而一般的孩童并无法将使用后的笛子作完整彻底的清洁工作或擦干,因此当下次使用吹奏时,笛子上的细菌、病毒便极易沾染于孩童的口、手等部位,往往造成肠病毒等疾病的感染,若同学中有相互借用等情况,更易传染如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等传染病,因此凸显有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杀菌、除臭功能的具光触媒外膜的笛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设计方案一种具光触媒外膜的笛子,其特征在于笛子的内外表层上附着一光触媒膜。
该光触媒膜指二氧化钛。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具光触媒外膜的笛子,笛子的内外表层上附着一光触媒膜(如二氧化钛),藉光照作用,于该光触媒膜上产生光固体介面反应,使该光触媒膜内部生成电子与电洞,扩散到表面的电子与电洞,与附着在光触媒膜表面的水起氧化反应后,生成氢氧自由基,以将附着在表面上的细菌、霉菌、有机化合物…等分解成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具有杀菌、除臭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可取实体,可由以下说明及所附的图式,而得以明晰。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具光触媒外膜的笛子,其特征在于笛子1的内外表层上附着一光触媒膜2,如二氧化钛,藉光照作用,于该光触媒膜上产生光固体介面反应,使该光触媒膜2内部生成电子与电洞,扩散到表面的电子与电洞,与附着在光触媒膜2表面的水起氧化反应后,生成氢氧自由基,以将附着在表面上的细菌、霉菌、有机化合物…等分解成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以达到杀菌、除臭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应用的光触媒膜2,以每毫升约含有一千一百亿颗的二氧化钛分子,涂布于该笛子1的各组件本体表面上,当该光触媒膜2接受光或热后,便会产生氢氧自由基,达到杀菌、除臭的目的,上述的奈米光触媒技术,因为习知的技术,并非本实用新型的申请标的,故不予赘述。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具光触媒外膜的笛子,于制作时,可令笛子1的各组成部份于射出成型后,以喷涂或浸泡的方式,于该笛子1的各组成部份的塑胶本体表面上附着上一层光触媒膜2,待该光触媒膜2风干后,便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制作。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具光触媒外膜的笛子,具有以下的优点1、具有自动杀菌、除臭的功能,可有效预防疾病。
2、可避免笛子在团体中,因交换使用而造成疾病的相互传染。
3、可避免小学生因不会彻底清洁笛子,而于笛子上产生细菌或恶臭等问题,以增进学童使用时的卫生。
本实用新型首先揭示将奈米光触媒技术应用于笛子上,一改习知笛子的缺点,使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笛子具有自动杀菌、除臭的功能,对于使用者,尤其是孩童而言,更具有卫生保健的功效,而显本实用新型的新颖性及实用性。
权利要求1.一种具光触媒外膜的笛子,其特征在于笛子的内外表层上附着一光触媒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光触媒外膜的笛子,其特征在于该光触媒膜指二氧化钛。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光触媒外膜的笛子,其特征在于笛子的内外表层上附着一光触媒膜(如二氧化钛),藉光照作用,于该光触媒膜上产生光固体介面反应,使该光触媒膜内部生成电子与电洞,扩散到表面的电子与电洞,与附着在光触媒膜表面的水起氧化反应后,生成氢氧自由基,以将附着在表面上的细菌、霉菌、有机化合物等分解成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以达到杀菌、除臭的目的。
文档编号A61L2/00GK2646825SQ0327683
公开日2004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15日
发明者江永恭 申请人:江永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