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苑子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抗肝纤维化及抗癌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1833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沙苑子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抗肝纤维化及抗癌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沙苑子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抗肝纤维化及抗癌药物中的应用,具体为沙苑子及其总黄酮提取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肝纤维化及癌症药物中的应用背景技术中药沙苑子,具有温补肝肾,固精、缩尿、益肝明目的功能,为补益肝肾的传统中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许多学者对沙苑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研究。沙苑子主要含有黄酮类、三萜类、有机酸类、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甾醇、多糖及铁、锌、锰、铜等微量元素,其中沙苑子黄酮有沙苑子甙(complanatuside),沙苑子新甙(neocompalnoside),沙苑子杨梅甙(myricomplanoside),鼠李柠檬素-3-O-β-D-葡萄糖甙(rhomnocitrin-3-O-β-D-glucoside),紫云英甙(astragalin),山奈素-3-O-L阿拉伯吡喃糖甙(kaempferol-3-O-α-L-arabinoside),山奈酚(kaompferol),杨梅树皮素(myricetin),毛蕊异黄酮-7-O-葡萄糖甙(calycosin-7-O-glucoside)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沙苑子具有降脂,降压,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变血液流变学指标,抗炎,增加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研究沙苑子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抗肝纤维化及抗癌药物中的应用,尤其是从中药中提取分离防治肝纤维化及抗癌的有效部位,以便制备疗效好、毒副作用小、服用方便、可长期使用的抗肝纤维化及抗癌药物。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沙苑子和/或沙苑子黄酮提取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肝纤维化及癌症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制备预防或治疗肝纤维化及癌症药物中的应用,其沙苑子黄酮提取物中黄酮含量D≥50%;较好的技术方案是沙苑子黄酮提取物中黄酮含量D≥75%。因为实验表明黄酮的含量高低与药效有关。所述制备预防或治疗肝纤维化及癌症药物中的应用,其沙苑子黄酮提取物中沙苑子苷含量D≥15%。
所述制备预防或治疗肝纤维化及癌症药物中的应用,其沙苑子黄酮提取物包括黄酮及其医药可接受的盐,例如沙苑子黄酮钠盐、沙苑子黄酮磺酸盐。
所述制备预防或治疗肝纤维化及癌症药物中的应用,是指制备预防或治疗肝纤维化及癌症的药物。所述药物为含治疗有效量的沙苑子和/或沙苑子黄酮提取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沙苑子黄酮可口服给药,每日剂量为3.0g-6.0g,优选4.0g-5.0g。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肝癌发展的关键性病理变化,阻止肝纤维化的形成,对防治肝硬化具有重要意义。肝纤维化的发生涉及到细胞——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之间一系列复杂的反应。肝纤维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细胞外基质(ECM)的过度沉积。肝星状细胞(HSC)表型激活是肝纤维化形成过程的关键,许多因素可使HSC激活。抗肝纤维化药物的作用机理主要从各个环节上阻止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主要有影响胶原合成及代谢、拮抗细胞因子的作用、抗炎、抗氧化、针对整合素、阻止肝损伤等。本发明实验结果表明,沙苑子黄酮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理涉及抗氧化,影响胶原合成及代谢,拮抗细胞因子等方面。
沙苑子黄酮预防给药,明显降低DMN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AST活性(P<0.01,P<0.01),显著提高血清TP和Alb含量(P<0.05,P<0.01),显著降低血清HA和LN含量(P<0.01)。病理学观察结果,沙苑子黄酮预防组大鼠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减轻,假小叶结构明显减少,电镜观察显示,沙苑子黄酮组肝细胞结构接近正常,disse间隙、肝细胞内胶原纤维明显减少。沙苑子黄酮预防给药,可抑制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
沙苑子黄酮预防给药,明显降低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AST活性(P<0.01,P<0.01),显著降低血清T-BILI、HA和LN含量(P<0.01,P<0.01,P<0.01)。病理学观察结果,沙苑子黄酮预防组大鼠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减轻,假小叶结构明显减少。
沙苑子黄酮小剂量和大剂量组对小鼠肝癌H22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肿瘤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一沙苑子黄酮提取工艺本发明所述沙苑子黄酮提取物即沙苑子总黄酮或沙苑子黄酮,简称FAC。
沙苑子(Astragalus complatus R.Br),苏州雷允上药业集团公司提供,产地陕西渭南;ZTC-5型黄酮吸附树脂(天津正天澄清技术有限公司,南开大学研制)。
沙苑子粗粉1kg,用石油醚8000ml回流提取1.5h脱脂后,过滤,药渣挥干石油醚,用80%乙醇8000ml、7000ml、7000ml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过滤,合并滤液,回收溶剂至无醇味后,加水稀释至1000ml,通过黄酮吸附树脂柱,水洗脱至淡黄色,10%乙醇洗脱后,用50%乙醇洗脱至浅黄色。收集50%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至干,无水乙醇重结晶,结晶真空干燥,得黄色固体状沙苑子黄酮18.6克(为样品1)。
同上方法,分别制得沙苑子黄酮样品2、样品3。
实施例二沙苑子总黄酮的含量测定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干燥恒重的沙苑子苷10.0mg,置100ml容量瓶中,加50%乙醇适量,微热使溶解,待凉后定容至刻度。
标准曲线的制定 准确吸取对照品溶液1.0、2.0、3.0、4.0、5.0、6.0ml分别置25ml容量瓶中,50%乙醇定容后摇匀,于266nm处测定吸收度。以沙苑子苷对照品溶液浓度为纵坐标,吸收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C=29.5688A-0.8436,γ=0.9999(n=6)。
样品溶液的制备与测定精密称取沙苑子总黄酮30.0mg,置50ml容量瓶中,加50%乙醇30ml超声提取15min,定容。精密吸取上述溶液1ml置25ml容量瓶,50%乙醇稀释至刻度,以50%乙醇作空白对照,于266nm处测定A值,计算沙苑子黄酮的含量。
表1、沙苑子总黄酮含量样品 C(%)C179.6283.8 81.3380.5实施例三HPLC法测定沙苑子黄酮中沙苑子苷的含量沙苑子苷,纯度为98.5%色谱条件色谱柱VP-ODS(4.6mm×150mm,5μm);柱温40℃;流动相∶乙腈-1%HAC溶液(18∶82);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66nm标准曲线精密称取沙苑子苷对照品5.0mg,用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解并定容于50ml量瓶中,制成0.1mg/ml的标准贮备液,吸取标准贮备液分别稀释成5,10,20,40,80μg/ml,溶液分别进样20μl,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以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为沙苑子苷Y=46044.25C-3523.67,r=0.9999。
精密称取沙苑子黄酮样品100.0mg,置100ml容量瓶中,用流动相60ml超声振荡提取15min,溶解后定容,微孔滤膜过滤,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进样20μl,测定。
表2、沙苑子苷含量样品 含量%1 20.62 19.73 21.1实施例四沙苑子黄酮对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采用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期间给予灌服本发明制备的沙苑子黄酮低剂量组(FAC-1,30mg·kg-1)、中剂量组(FAC-2,60mg·kg-1)、高剂量组(FAC-3,120mg·kg-1),设秋水仙碱组作对照,给药4周后,测定血清谷丙氨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含量。光镜和电镜观察肝细胞结构和肝纤维化程度。采用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沙苑子黄酮预防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作用。
药品及试剂二甲基亚硝胺(简称DMN)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秋水仙碱(昆明股份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mg/片,批号20011260);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沙苑子黄酮(FAC),总黄酮含量80%;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试剂盒(上海科欣生物技术研究所);血清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试剂盒(上海伊华医学科技有限公司);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放射免疫分析测定盒(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生物技术中心)。
动物Wistar大鼠,雄性,体重130~160g,苏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清洁级(合格证苏动20010008)。
仪器生化分析仪AT738(上海安泰分析仪器公司);内切式组织匀浆器ZS83-1型(浙西机械厂);放射免疫γ计数器SN-682(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日环仪器厂);高速冷冻离心机5417R(eppendorf);透射电子显微镜H600,(日本,日立)。
动物模型与药物处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6组,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秋水仙碱0.1mg·kg-1)、沙苑子黄酮低剂量组(FAC-1,30mg·kg-1)、中剂量组(FAC-2,60mg·kg-1)、高剂量组(FAC-3,120mg·kg-1)。除正常组ip生理盐水外,其余5组每周第1-3天连续ip 0.5%DMN溶液0.2ml/100g。开始造模当日起,各组每天分别ig给药(1ml·100g-1体重),正常组、模型组ig等体积蒸馏水。连续给药4周后,ip 1%戊巴比妥麻醉,打开腹腔,腹主动脉取血,制备血清,-30℃保存待检。切取左叶肝脏置10%甲醛液固定用作光镜观察,各组中随机取1-2动物的左叶肝脏制作电镜标本,并取右叶肝脏用冷生理盐水制成10%肝匀浆,-30℃保存。
肝功能生化检测 按赖氏法测定血清ALT和AST活性,并按双缩尿法和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
血清HA、LN测定 放射免疫分析法。
以上指标均按试剂盒说明测定。
病理学观察肝组织切片,经HE染色,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细胞损伤及胶原纤维增生程度,肝纤维化分级参考王宝恩等[2]法,0级肝组织正常,无胶原纤维增生;I级胶原纤维从汇管区或中央静脉周围轻度向外延伸;II级胶原纤维延伸明显,但尚未相互连结包绕整个肝小叶;III级胶原纤维延伸明显,互相连结,包绕整个肝小叶;IV级胶原纤维包绕分割肝小叶,以致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假小叶形成,但以大方形假小叶为主;V级肝小叶结构完全破坏,假小叶形成;大方形假小叶与小方形假小叶各占50%;VI级肝内布满小圆形假小叶,假小叶内有粗大增生的胶原纤维。
电镜下观察肝超微结构的改变。
统计学处理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 10.0统计程序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处理,组间采用Dunnett方法比较,等级资料用Ridit检验。
实验数据表明对血清ALT、AST的影响与正常组相比,DMN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明显升高(P<0.01),沙苑子黄酮明显降低大鼠血清ALT、AST活性(P<0.01),且大剂量沙苑子黄酮(C-3)使大鼠血清ALT、AST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表3)。
表3、沙苑子黄酮对DMN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和AST活性的影响(n=9,X±SD)Group Dosage/mg·kg-ALT/U·L-1AST/U·L-11Normal 51.8±5.1**168.8±15.8**Model 83.5±15.6 217.7±19.7Colchicine 0.1 60.7±9.1* 180.5±14.6**FAC-1 30 56.8±8.1**190.0±33.5*FAC-2 60 54.2±4.2**173.±9.2**FAC-3 120 51.5±4.3**157.0±10.1**“*”P<0.05,“**”P<0.01 vs model group对血清白蛋白、总蛋白的影响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P和Alb明显降低(P<0.01),沙苑子黄酮可提高大鼠血清TP和Alb含量(P<0.05,P<0.01)(表4)。
表4、沙苑子黄酮对DMN肝纤维化大鼠血清TP和Alb含量的影响Group Dosage/mg·kg-1TP/g·L-1Alb/g·L-1Normal70.1±3.0**26.4±3.6**Model 61.1±5.0 23.4±3.0Colchicine0.1 63.8±2.2 26.9±1.6FAC-1 30 65.9±4.9 27.6±2.0**FAC-2 60 66.0±3.1* 29.4±2.8**FAC-3 120 66.0±6.2* 31.9±2.7**“*”P<0.05,“**”P<0.01 vs model group对血清HA、LN的影响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HA和LN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沙苑子黄酮明显降低大鼠血清HA和LN含量(P<0.01),沙苑子黄酮中剂量组、大剂量组作用更显著(表5)。
表5、沙苑子黄酮对DMN肝纤维化大鼠血清HA和LN含量的影响Group Dosage/mg·kg-1HA/ng·ml-1LN/ng/ng·ml-1Normal 196.8±56.1** 31.9±9.0**Model 446.0±102.0 63.8±14.3Colchicine 0.1278.7±61.6** 37.8±7.9**FAC-130 234.0±46.1** 37.3±10.8**FAC-260 203.4±95.2** 34.5±10.1**FAC-3120195.1±94.6** 34.0±12.6**“*”P<0.05,“**”P<0.01 vs model group对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光镜观察正常组肝小叶和汇管区结构正常,肝细胞呈索状分布,无明显肝细胞坏死,间质无扩增,胶原纤维主要分布于汇管区和中央静脉周围。模型组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肝索排列紊乱,可见肝细胞点状坏死,伴少量炎细胞浸润,肝细胞空泡变性散在分布,间质增生明显,胶原纤维构成的纤维间隔形成,其破坏界板,分割、包绕肝小叶,有半数以上动物形成较多完整的假小叶。秋水仙碱组失去正常肝小叶样结构,肝细胞体积增大,间质增生明显,但轻于模型组,胶原纤维增生程度较模型组轻。沙苑子黄酮组小、中、大剂量组肝小叶结构明显改善,肝小叶多呈放射状分布,胶原纤维间隔较少,肝细胞坏死、炎性细胞浸润少见,汇管区结缔组织增生不明显,但少数大鼠仍有不完全性假小叶(表6)。
表6、沙苑子黄酮对DMN肝纤维化大鼠肝纤维化分级的影响Degree of liver fibrosisGroup 0 I IIIIIIVVVINormal** 9 0 0 0 0 00Model 0 0 1 1 2 23Colchicine*0 1 3 3 1 10FAC-1* 0 2 3 2 1 10FAC-2**0 1 4 3 1 00FAC-3**0 3 3 2 0 10“*”P<0.05,“**”P<0.01,vs model group电镜观察 正常组肝细胞核大而圆,位于细胞中央,核膜清楚;胞质内各种细胞器分布正常;线粒体数量多,呈杆状卵圆形,嵴清晰;细胞间连接明显。模型组肝细胞结构受损,胆小管扩张,构成胆小管样结构的上皮细胞外形成明显的基膜;可见锯齿状核膜、巨大线粒体,线粒体基质密度增加,嵴不清晰;血窦向毛细血管转化;部分细胞间有炎细胞浸润及空泡样变性,细胞连接不明显;Disse间隙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其中常充满成束的胶原纤维;成纤维细胞沉积较多胶原纤维。秋水仙碱组肝细胞结构改善,无明显异型核变,线粒体多数正常,少数呈基质均质化,肝细胞间胶原纤维明显可见。沙苑子黄酮组小、中剂量组肝细胞结构与秋水仙碱组相似,肝细胞间胶原纤维较少;大剂量组肝细胞结构基本正常,线粒体嵴清晰,细胞间胶原纤维明显减少。
实验表明沙苑子黄酮预防给药明显降低DMN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AST活性(P<0.01,P<0.01),显著提高血清TP和Alb含量(P<0.05,P<0.01),显著降低血清HA和LN含量(P<0.01)。病理学观察结果,沙苑子黄酮预防组大鼠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减轻,假小叶结构明显减少,电镜观察显示,沙苑子黄酮组肝细胞结构接近正常,disse间隙、肝细胞内胶原纤维明显减少。沙苑子黄酮可显著抑制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具有显著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实施例五沙苑子黄酮抗CCl4大鼠肝纤维化作用采用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期间分别灌服总黄酮含量80%的沙苑子黄酮(30,60,120mg·kg-1),设秋水仙碱组作对照,给药6周后,测定血清谷丙氨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和总胆红素(T-BILI)含量;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含量;光镜观察肝细胞结构和肝纤维化程度。
秋水仙碱(昆明股份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mg/片,批号20011260);本发明沙苑子黄酮(FAC),(总黄酮含量80%,沙苑子苷含量20%(HPLC法测定));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试剂盒(上海科欣生物技术研究所);血清总胆红素(T-BILI)试剂盒(上海科华—东菱诊断用品有限公司);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放射免疫分析测定盒(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生物技术中心),Rat TGF-βELISA试剂盒(美国LIFEKEY BioMeditech Corporation)rat IFN-γ试剂盒(美国DIACLONE)。
动物Wistar大鼠,雄性,体重130~160g,苏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清洁级(合格证苏动20010008)。
动物模型与药物处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6组,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秋水仙碱0.1mg·kg-1)、沙苑子黄酮低剂量组(FAC-1,30mg·kg-1)、中剂量组(FAC-2,60mg·kg-1)、高剂量组(FAC-3,120mg·kg-1)。除正常组外,其余5组大鼠每隔3天皮下注射50%CCl4橄榄油,首次0.5ml·100g-1,以后各次0.3ml·100g-1。开始造模当日起,各组每天分别灌胃给药,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连续6周后,腹腔注射1%戊巴比妥麻醉,腹主动脉取血,制备血清,-30℃保存待检。切取左叶肝脏置10%甲醛液固定用作光镜观察。
肝功能生化检测 按赖氏法测定血清ALT和AST活性,重氮偶合比色法测定血清T-BILI。
血清HA、LN测定 放射免疫分析法。
以上指标均按试剂盒说明测定。
病理学观察 肝组织切片,经HE染色,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细胞损伤及胶原纤维增生程度,肝纤维化分级用SSS[2]半定量计分法。
统计学处理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 10.0统计程序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处理,组间采用Dunnett方法比较。
实验数据表明对血清ALT、AST和T-BILI的影响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和T-BILI明显升高(P<0.01),沙苑子黄酮中剂量组、大剂量组明显降低大鼠血清ALT、AST活性(P<0.05,P<0.01),T-BILI含量明显降低(参见表7)。
表7、沙苑子黄酮对CCl4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和AST活性和T-BILI含量的影响(n=9,X±SD)Group Dosage ALT/U·L-1AST/U·L-1T-BILI/μg·L-1/mg·kg-1Normal 48.82±9.60** 190.08±34.11** 9.88±1.19Model371.04±76.10 404.86±50.99 11.35±3.27Colchicine0.1261.78±69.46** 358.80±54.64 7.32±2.60FAC-1 30 329.98±81.31*331.13±47.63 5.20±2.39**FAC-2 60 278.93±57.86** 317.76±30.29*4.26±1.63**FAC-3 120234.03±100.28** 282.00±114.08** 5.26±2.14**“*”P<0.05,“**”P<0.01 vs model group对血清HA、LN的影响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HA和LN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沙苑子黄酮中剂量组、大剂量组明显降低大鼠血清HA和LN含量(P<0.01,P<0.05)(表8)。
表8、沙苑子黄酮对CCl4肝纤维化大鼠血清HA和LN含量的影响(n=9,X±SD)Group Dosage/mg·kg-1HA/ng·ml-1LN/ng/ng·ml-1Normal 123.4±18.6**37.3±12.8**Model 166.1±25.7 63.6±13.8Colchicine0.1 127.7±24.9**43.6±15.3*FAC-1 30 144.2±16.9 52.1±11.2FAC-2 60 121.4±28.3**44.6±15.9*FAC-3 120 113.9±24.1**44.4±9.9*正常组大鼠肝小叶和汇管区结构正常,肝细胞呈索状分布,无明显肝细胞坏死,间质无扩增,胶原纤维主要分布于汇管区和中央静脉周围。模型组大鼠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肝索排列紊乱,可见大量肝细胞坏死、空泡样变性,,炎细胞浸润严重,间质增生明显,胶原纤维构成的纤维间隔形成,多数大鼠形成完整的假小叶。秋水仙碱组大鼠失去正常肝小叶样结构,肝细胞体积增大,间质增生明显,但轻于模型组,胶原纤维增生程度较模型组轻。沙苑子黄酮组中、大剂量组肝小叶结构明显改善,胶原纤维间隔减少,肝细胞坏死、炎性细胞浸润少见,汇管区结缔组织增生减轻,但少数大鼠仍有不完全性假小叶(表9)。
表9、沙苑子黄酮对CCl4肝纤维化大鼠肝纤维化SSS计分的影响(n=9,x±SD)Group scoreNormal0.0±0.0**Model 12.1±6.6Colchicine7.8±3.5*FAC-1 8.3±3.0*FAC-2 6.5±2.1**FAC-3 6.1±2.0**“*”P<0.05,“**”P<0.01,vs model group实验结果显示沙苑子黄酮预防给药可显著降低CCl4肝纤维化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和总胆红素(T-BILI)含量,明显降低大鼠血清透明质酸(HA)及层粘连蛋白(LN),表明沙苑子黄酮可显著改善肝功能,减少肝细胞合成HA或增加肝窦内皮细胞摄取HA,降低基底膜的更新率,抑制肝纤维化形成,其结果与沙苑子黄酮抗DMN大鼠肝纤维化实验一致,实验进一步证明沙苑子黄酮具有显著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实施例六沙苑子黄酮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取H22小鼠腹水,接种于小鼠右侧腋下,第2天起灌胃给药,10天后处死动物,取瘤称重,计算抑瘤率。沙苑子黄酮对小鼠肝癌H22的抑制率达52.1%,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药物本发明沙苑子黄酮,小剂量组(FAC-1,60mg·kg-1)、大剂量组(FAC-2,120mg·kg-1)瘤株小鼠肝癌H22,引自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动物昆明种小鼠,雌雄兼用,体重18-22g,同批实验使用的动物性别相同,由苏州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苏动(环)98008苏动(质)98018]。
实验设对照组、小剂量组(FAC-1)、大剂量组(FAC-2)、CTX组。取H22小鼠腹水,1∶3稀释后接种于小鼠右侧腋下,接种后随机分组,第2天起灌胃给药,各组给药体积均为0.2ml/10g体重,对照组与予相同体积的蒸馏水。给药10天后处死动物,取瘤称重。按下式计算抑瘤抑∶抑瘤率(%)=[(对照组平均瘤重-给药组平均瘤重)/对照组平均瘤重]×100%。
连续三次实验结果表明,沙苑子黄酮小剂量和大剂量组对小鼠肝癌H22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肿瘤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60mg/kg组的抑制率分别为35.36%、33.85%、32.01%,120mg/kg组的抑制率分别为59.25%、46.3%、50.76%,见表10。
表10、沙苑子黄酮对小鼠肝癌H22的影响次数组别 动物数给药量 平均瘤重抑瘤率(只) (mg/kg·d) (X±SD)(%)FAC-1 8 60 0.76±0.25 35.36*第FAC-2 8 1200.48+0.24 59.25**一CTX组 8 25 0.51+0.25 56.85**次模型组 10 1.18+0.38FAC-1 8 60 0.74±0.35 33.85*第FAC-2 8 1200.60±0.22 46.30**二CTX组 8 25 0.54±0.22 52.16**次模型组 10 1.12±0.35FAC-1 8 60 0.81±0.27 32.01*第FAC-2 8 1200.59±0.21 50.76**三CTX组 8 25 0.62±0.24 47.80**次模型组 10 1.19±0.27与模型组对照“*”P<0.05,“**” P<0.01,沙苑子黄酮对小鼠肝癌H22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实验重现性良好。
权利要求
1.沙苑子和/或沙苑子黄酮提取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肝纤维化及癌症药物中的应用。
2.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预防或治疗肝纤维化及癌症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沙苑子黄酮提取物中黄酮含量D≥50%。
3.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预防或治疗肝纤维化及癌症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沙苑子黄酮提取物中黄酮含量D≥75%。
4.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预防或治疗肝纤维化及癌症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沙苑子黄酮提取物中沙苑子苷含量D≥15%。
5.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预防或治疗肝纤维化及癌症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沙苑子黄酮提取物包括黄酮及其医药可接受的盐。
6.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预防或治疗肝纤维化及癌症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肝纤维化及癌症的药物。
7.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预防或治疗肝纤维化及癌症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为含治疗有效量的沙苑子和/或沙苑子黄酮提取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中药沙苑子和/或沙苑子黄酮提取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肝纤维化及癌症药物中的应用,沙苑子黄酮提取物中黄酮含量D≥75%,可与药学上可接受载体结合制备药物。
文档编号A61K31/7042GK1544011SQ200310106429
公开日2004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26日
发明者刘春宇, 顾振纶, 周文轩, 郭次仪 申请人:苏州中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