莪术油注射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5266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莪术油注射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莪术油注射乳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可用于抗病毒、抗肿瘤及抗血栓等疾病的治疗。
背景技术
莪术为姜科植物郁金Curcuma aromatica Salisb的根茎(习称温莪术)。莪术油是其中所含的挥发油成分,可通过传统的水蒸汽蒸馏或如CO2超临界萃取等其它方式得到。临床上该挥发油成分可运用于抗病毒、抗血栓及抗肿瘤等,并能有满意的疗效。目前以该挥发油为有效药物成分的注射型药物制剂有莪术油注射液和榄香烯乳剂。其中的注射液有莪术油注射液、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只适用于小儿病毒性肺炎),是采用吐温-80作助溶剂而制成的透明注射液,临床上用于静脉滴注给药。但使用吐温类物质进行增溶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不利因素。特别是吐温-80用量较大,会产生溶血作用及刺激作用。如王贵田等人在“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因素的分析”(《China Pharmacist》2001,4(5),384)中曾报导在中药注射剂中加入吐温-80虽是为助溶和提高稳定性所必需的,但其也具有一定的溶血作用及改变生物膜结构的作用,能溶蚀生物膜的类脂屏障,使生物膜分子排列不定向,从而使生物膜通透性增加。《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996,5(4),245中也对吐温-80所致的局部炎性反应作了报导。因此,在注射制剂,特别是在中药注射制剂中使用吐温类物质,可造成人体心脑血管等系统的毒性反应。因此国家卫生部曾明确下达文件通知,规定在注射药物,特别是在用于心血管的注射药物中不得加入吐温类附加剂。
榄香烯乳剂则是由从莪术油中分离出的单一成分榄香烯,与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配制成的乳剂型注射制剂,为胸膜腔或腹腔内注射给药方式,专用于抗肿瘤。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将提供一种莪术油注射乳剂,实现在提高莪术油注射液稳定性的同时,还具有降低毒性和刺激性、延长药物时间,使药效能具有持续性和靶向性,并提高在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在用于治疗的同时还能达到供给患者能量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进一步还将提供该莪术油注射乳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莪术油注射乳剂,同样是以药用原料莪术的挥发油成分为有效药物成分,其中在每1000毫升注射注射液中含有的组成成分为莪术油 0.8~6.0g注射用植物油成分15~300g,乳化剂成分 0.2%~15%(重量/体积),等渗调节成分2%~6%(重量/体积)。
在上述所说莪术油注射乳剂中所说的注射用植物油成分,可以在已有报导和/或使用的可供注射药物制剂使用的植物性油脂成分中选用,如目前国内使用最多的大豆油,以及国外已有报导使用的红花油,以及如棉籽油、玉米油、橄榄油、芝麻油等植物性油脂成分。
上述药物组成中所说的乳化剂成分,最好是在天然成分性质或来源的乳化剂成分中选用,例如可按常规方式选用目前已在注射药物中作为乳化剂使用的精制大豆卵磷脂、蛋黄卵磷脂、胆固醇、泊洛沙姆(Poloxamer)等成分中的至少一种。
由于本发明药物是一种可通过静脉途径给药的制剂,因此可按常规方式使用作为调节等渗压用的等渗调节成分,如甘油,木糖醇,葡萄糖,山梨醇,果糖等中的任一种。
试验结果表明,在本发明的上述莪术油注射乳剂中,采用的是以脂肪乳剂作为载体,并在如大豆卵磷脂、蛋黄卵磷脂、胆固醇等作为乳化剂的配合下,可以完全取代目前必须使用的吐温类成分的乳化剂。由于作为油相的精制豆油、红花油等成分,以及作为乳化剂的磷脂等成分对人体无毒,并且可以为人体所代谢,因此在能满意地增加该莪术油注射制剂稳定性的同时,能显著降低其毒性和刺激性等副作用,并且还能延长药物时间,使药效具有持续性和靶向性,并能提高在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克服和解决了目前莪术油注射液(小水针)因必需要加入输液中才能使用所易产生的医源性二次污染问题。由于注射用大豆油和/或大豆卵磷脂等成分已经在作为脂肪乳输液使用,因此采用本发明上述药物在给以治疗的同时,还能起到供给患者能量的双重作用,有利于提高医疗效果及医药水平。
由于在本发明的上述莪术油注射乳剂药物中,有效药物成分同样是莪术的挥发油成分,因而其能同样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血栓、抗肿瘤等作用和功效,可用于如病毒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小儿病毒性肺炎、肠炎、心肌炎、甲型病毒性肝炎、肠炎以及抗血栓、抗肿瘤等病症的治疗。
对本发明上述莪术油注射乳剂的一种制备方法,可以采用将来自药用原料莪术的挥发油成分,按上述比例关系的用量与乳化剂成分溶于注射用植物油成分,并和等渗调节成分与注射用水的混合液混合后,在35℃-95℃条件下充分乳化至注射药物制剂允许的标准。
可供使用的本发明上述莪术油注射乳剂的另一种方法,是将所说比例量的乳化剂成分和等渗调节成分与注射用水混合均匀,再与来自药用原料莪术的挥发油成分和注射用植物油成分混合并充分乳化至注射药物制剂允许的标准。
以下再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就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的修改,均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将莪术油1.0g、精制大豆卵磷脂12g溶于精制大豆油100g中,甘油22.5g溶于注射用水中,分别加热至55℃,混匀,先在组织捣碎机中分散乳化3-4分钟后,再经高速乳匀机乳化至乳粒符合药典规定(2μm以下乳粒应不少于95%,5μm以上的乳粒不得检出),加注射用水至1000ml,调节pH值5.5-9.0,冷却,收集乳液于输液瓶中,灭菌即得莪术油注射乳剂。此工艺为1000ml的处方,生产可扩大,生产过程中需氮气保护。
实施例2将精制蛋黄卵磷脂6g加入木糖醇50g溶液中,加热至70℃,先用组织捣碎机于8000-12000转/分下搅拌3次进行分散后,再将莪术油4.0g和精制大豆油50g的油溶液加入,与同样转速条件下搅拌3次进行乳化分散,再经高速乳匀机乳化至符合药典规定(同例1),加注射用水至足量,冷却乳液后,收集于输液瓶中,灭菌即得莪术油注射乳剂。
以本发明上述实施例2的莪术油注射乳剂进行了体外的抗病毒试验研究。
试验药物试验药物莪术油注射乳剂,白色,含量为0.4g(相当于莪术生药)/100ml;阳性对照药物病毒唑(100mg/ml,江苏省江阴制药厂生产,批号970418,苏卫药准字(1990)第347005号)。
病毒株和细胞株单纯疱疹病毒(HSV-I,8LgTCID50)和Vero细胞株,购自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呼吸道合胞病毒(RSV,7LgTCID50)和Hep-2细胞株,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提供。
试剂RPMI-1640(美国Gibco公司);胎牛血清(杭州四季青公司);细胞培养板(美国Corning公司)。
实验方法采用组织细胞半数感染量(TCID50)的方法,根据药物对细胞病变的抑制效果,以确定莪术油注射乳剂对HSV-I和RSV的抗病毒效果。
1.药物配制用RPMI-1640对试验药物莪术油注射乳剂(4mg/ml)进行对倍稀释,使药液浓度分别为0.04mg/ml(1∶100);0.02mg/ml(1∶200);0.01mg/ml(1∶400);0.005mg/ml(1∶800)和0.0025mg/ml(1∶1600)。
阳性对照药病毒唑的浓度分别为0.062,0.031,0.015和0.008mg/ml。
2.药物对Vero细胞和Hep-2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测定在96孔细胞培养板的Vero单层细胞和Hep-2单层细胞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莪术油注射乳剂药液,置37℃,5%CO2培养箱中96h,观察细胞病变,测定其对Vero细胞和Hep-2单层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
3.莪术油注射乳剂药液对HSV-I病毒致Vero细胞病变的抑制试验在96孔细胞培养板的Vero单层细胞内,每孔感染HSV-I 10TCID50(7LgTCID50)病毒液,2h后顷去病毒液,每孔内再加入不同浓度的莪术油注射乳剂药液或病毒唑液,培养96h后观察细胞病变。
4.莪术油注射乳剂药液对RSV病毒致Hep-2细胞病变的抑制试验在96孔细胞培养板的Hep-2单层细胞内,每孔感染RSV 10TCID50(6LgTCID50)病毒液,2h后顷去病毒液,每孔内再加入不同浓度的莪术油注射乳剂药液或病毒唑液,培养96h后观察细胞病变。
实验结果1.莪术油注射乳剂药液对Vero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经CPE法测定,为0.04mg/ml(1∶100),在药物试验中,则采用<0.04mg/ml的药物进行体外抗病毒试验。
2.莪术油注射乳剂药液对HSV-I病毒致Vero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见,莪术油注射乳剂药液浓度为0.01-0.02mg/ml时,可以抑制HSV-I对Vero细胞的病理损害。
表1 莪术油注射乳剂药液体外对HSV-I的药效孔莪术油注射乳剂药液(mg/ml)病毒唑(mg/ml)HSV-I 细胞号0.02 0.01 0.005 0.00250.062 0.031 0.015 0.008对照对照1 -- -- ++ +++ -- -- -- +++ ++++--2 -- -- + +++ -- -- -- ++ +++ --3 -- -- ++ ++++ -- -- -- ++ +++ --4 -- -- ++ +++ -- -- -- +++ ++++--注-,无细胞病毒;+,25%细胞病变;++,50%细胞病变;+++,75%细胞病变;++++,100%细胞病变。
3.莪术油注射乳剂药液对RSV病毒致Hep-2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莪术油注射乳剂药液体外对RSV的药效孔莪术油注射乳剂药液(mg/ml)病毒唑(mg/ml)RSV 细胞号0.02 0.01 0.005 0.00250.062 0.031 0.015 0.008对照对照1 --+ ++ +++ -- -- ++ +++ ++++--2 ----+ +++ -- -- ++ ++ ++++--3 --++++ ++++ -- -- ++ ++++ +++ --4 --+ ++ +++ -- -- + +++ ++++--注-,无细胞病毒;+,25%细胞病变;++,50%细胞病变;+++,75%细胞病变;++++,100%细胞病变。
从表2可见,莪术油注射乳剂药液浓度为0.02mg/ml时,可以抑制RSV对Hep-2细胞的病理损害。
上述的体外抗HSV-1的实验显示,0.01~0.02mg/ml的莪术油注射乳剂可有效抑制HSV-1对Vero细胞的病变作用。0.02mg/ml的莪术油注射乳剂可有效抑制RSV对Hep-2细胞的病变作用。表明本发明的莪术油注射乳剂药液在体外有抗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I)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作用。
此外,药物的稳定性试验结果也清楚表明,本发明上述注射乳剂药物的稳定性明显好于目前以吐温-80作为增溶剂的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特别是在生产过程中为防止有效成分的氧化而采用对制剂进行充氮保护时,使用吐温-80时常由于其产生的发泡现象而无法进行,但对本发明药物则可使充氮保护顺利进行和完成。
由此可以理解,本发明注射乳剂在适应症方面虽与目前的莪术油注射液相似,但由于不含吐温-80等表面活性剂成分,与目前的莪术油注射液和/或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相比,能明显降低药物的毒性和刺激性。同时,由于以脂肪乳剂作为载体给药,也使其本身具备了持续性和靶向性。因而本发明的上述莪术油注射乳剂可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和价值。
权利要求
1.莪术油注射乳剂,以药用原料莪术的挥发油成分为有效药物成分,其特征是在每1000毫升注射乳剂中含有莪术油 0.8~6.0g,注射用植物油成分15~300g,乳化剂成分 0.2%~15%(重量/体积),等渗调节成分2%~6%(重量/体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莪术油注射乳剂,其特征是所说的注射用植物油成分为大豆油、红花油、棉籽油、玉米油、橄榄油、芝麻油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莪术油注射乳剂,其特征是所说的乳化剂成分为大豆卵磷脂、蛋黄卵磷脂、胆固醇、泊洛沙姆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莪术油注射乳剂,其特征是所说的等渗调节成分为甘油、木糖醇、葡萄糖、山梨醇、果糖中的一种。
5.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莪术油注射乳剂的方法,其特征是将来自药用原料莪术的挥发油成分按所说比例量与乳化剂成分溶于注射用植物油成分中,并和等渗调节成分与注射用水的混合液混合后,在35℃-95℃条件下充分乳化至注射药物制剂允许的标准。
6.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莪术油注射乳剂的方法,其特征是将所说比例量的乳化剂成分和等渗调节成分与注射用水混合均匀,再与来自药用原料莪术的挥发油成分和注射用植物油成分混合并充分乳化至注射药物制剂允许的标准。
全文摘要
莪术油注射乳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莪术油注射乳剂以药用原料莪术的挥发油成分为有效药物成分,在每1000毫升注射液中含有莪术油0.8~6.0g,注射用植物油成分15~300g,乳化剂成分0.2%~15%(重量/体积)和等渗调节成分2%~6%(重量/体积)。其制备可以将来自药用原料莪术的挥发油成分按所说比例量与乳化剂成分溶于注射用植物油成分,并和等渗调节成分与注射用水的混合液混合,或是将乳化剂成分和等渗调节成分与注射用水混合均匀,再与来自药用原料莪术的挥发油成分和注射用植物油成分混合,然后在35℃~95℃条件下充分乳化至注射药物制剂允许的标准。该药物可用于抗病毒、抗肿瘤及抗血栓等的治疗。
文档编号A61P7/02GK1562174SQ20041002204
公开日2005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18日
发明者欧苏, 黄英华, 郁东梅, 梁隆, 程志鹏 申请人: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