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十二指肠双腔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6036阅读:6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胃十二指肠双腔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引流管,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外科手术用的胃十二指肠双腔引流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外科手术中,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十二指肠端瘘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低位的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窦部肿瘤在进行Billroth-II式胃肠吻合时,过多的游离十二指肠,破坏十二指肠残端血供,容易发生坏死。长期巨大坚硬的溃疡疤痕,活动性或近期有出血的或穿孔的溃疡,可导致局部炎症水肿,可给十二指肠残端缝合增加困难。另一种是十二指肠除接受胆汁和有胰液外,其粘膜腺体也分泌有消化作用的碱性肠液,加之十二指肠部分后壁和内侧无活动余地,扩张空间受限等解剖特点,所以手术后,十二指肠孺动缓慢,极易发生瘀积,内压明显升高,容易出现十二指肠残端瘘,必须妥善缝合十二指肠残端及进行有效的十二指肠内减压。对十二指肠残端的处理报导较多,如幽门窦旷置术(Bancro法)、肠外溃疡旷置术(Nissen)等,要求手术者具有极高的经验和技术操作性,才能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对病例少的基层医院及年轻医生,由于经验不足而未能作出正确的预后判断,在术中很有必要作十二指肠内减压引流术。现时对十二指肠内减压方式仍以十二指肠造瘘减压为主。该减压方式是以一引流管穿过十二指肠壁到达十二指肠肠腔内,引流管尾部穿出腹壁将十二指肠内的液体引出体外。此减压方式操作复杂、患者创伤性大。并会出现较多并发症,如引流管周围十二指肠壁组织坏死,出现十二指肠液外漏,引流管周围皮肤红肿溃疡,增加腹腔感染机会等。用此种减压方式,手术后2至3周才能拨管,治疗时间较长,同时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此种减压方式仍需配以胃管作胃引流才能达到有效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胃十二指肠双腔引流管,使用该胃十二指肠双腔引流管可以使十二指肠的减压方式操作简单、患者创伤小、安全性高,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并且该胃十二指肠双腔引流管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措施解决胃十二指肠双腔引流管,其结构特点是包括主管和副管,主管分为左段和右段两部分,副管与主管的右段通过粘合剂粘贴连接在一起、镶嵌式连接在一起或通过一体成型连接在一起,构成易分拆式结构、使主管、副管两端可按需要掰开成二叉管;主管、副管的右端设有连接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前所述的主管外表面设有长度标记。
前所述的主管左段的管壁上开有若干侧孔。
前所述的主管左段为圆形管。
前所述的主管右段和副管均为半圆形管,半圆形管的管壁由弧形侧壁和平面侧壁组成,主管右段和副管的平面侧壁贴在一起。
前所述的主管右段和副管均为半圆形管,半圆形管的管壁由弧形侧壁和平面侧壁组成;副管在所述的平面侧壁上设有镶嵌槽,主管右段镶嵌在所述的镶嵌槽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主管与副管并合在一起,结构简单,主管起十二指肠液体引流作用,副管起胃引流作用。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手术后使十二指肠减压,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的优点。减少了传统减压方式中的容易出现并发症的可能,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具有重大意义。
2、应用本实用新型对手术后的十二指肠减压,在一般情况下,7至9天可拔除胃十二指肠双腔引流管。加快了患者治愈步骤,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3、本实用新型的主管的右段与副管可按需要掰成二叉管,可以在手术的过程中,方便医生根据不同的患者十二指肠残端的实际需要,修理副管长度,起到胃及十二指肠同时引流作用。
4、本实用新型的主管外表面设有长度标记,有利于使用者在将引流管伸入患者体内时,可以观测并了解引流管伸入患者体内的长度。
5、如果作Billroth-I式胃大部分切除术或Billroth-II式胃大部分切除不需要作十二指肠残端引流时,也可将胃十二指肠双腔引流管作用于十二指肠残端的那部分剪除,当作单纯的胃管引流。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放大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使用状态参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主管左段与副管并合部分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
具体实施例1图1、图2和图3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在图1中,胃十二指肠双腔引流管,包括主管1和副管2,前所述的主管1外表面设有长度标记。主管1分为左段3和右段4两部分。前所述的主管左段3为圆形管,前所述的主管左段3的管壁上开有若干侧孔6。所述的侧孔6是为了使引流管在工作时,提高十二指肠内的液体流入主管1的可靠性。前所述的主管右段4和副管2均为半圆形管,半圆形管的管壁由弧形侧壁和平面侧壁组成,主管右段4和副管2的平面侧壁用粘贴胶贴在一起,形成圆形管。主管右段4和副管2均为半圆形管,可以使两管合并在一起后,减少整条引流管的体积,并且圆形可以有利于将引流管伸入患者体内,可避免引流管刮伤患者体内器官组织。主管、副管的右端设有连接头5,连接头5带有盖塞。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如图4所示,在作胃大部分切除胃肠吻合术前,将本实用新型插入病者胃内,插入时可以根据主管1上的长度标记判断插入长度的多少。如果作Billroth-II式胃肠吻合术,手术中作胃7空肠9吻合时,将胃十二指肠双腔引流管下移,将主管1左端于吻合口输入袢沿空肠逆行插至十二指肠8残端处,确认位置后,将胃十二指肠双腔引流管的副管2左端留置胃窦处。副管2过长时,可以将副管2左端掰开,使副管2的左端由原来与主管1贴在一起变成分开,副管2左端的过长部分可在手术中剪除,再按步骤完成手术。主管1与副管2的右端相互间也可以根据需要用手分开,于鼻孔前采用蝶形胶布拴住引流管后贴于患者面部,牢固固定引流管。胃十二指肠双腔引流管右端的接头5分别置上负压器。一般情况下,手术后4至7天可试行夹管,7至9天可拔除胃十二指肠双腔引流管。如果作Billroth-I式胃肠吻合术,手术中作胃十二指肠吻合时,将胃十二指肠双腔引流管下移,并将作用于十二指肠残端的那部分,即主管左段3剪除。使胃十二指肠双腔引流管两个开口置于胃窦处,作单纯胃引流。
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的特点为如图5所示,前所述的主管右段4和副管2均为半圆形管,半圆形管的管壁由弧形侧壁和平面侧壁组成;副管2在所述的平面侧壁上设有镶嵌槽10,主管右段4镶嵌在所述的镶嵌槽10内。其余同具体实施例1。
实施例3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3的特点为副管2与主管1的右段4通过一体成型连接在一起,构成易分拆式结构、使主管1、副管2两端可按需要掰开成二叉管。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应用在胃大部分切除术的常规引流方法中,取代胃管作用,作为胃大部分切除术的常规引流方法。
权利要求1.胃十二指肠双腔引流管,其特征是包括主管(1)和副管(2),主管(1)分为左段(3)和右段(4)两部分,副管(2)与主管(1)的右段(4)粘合剂粘贴连接在一起、镶嵌式连接在一起或通过一体成型连接在一起,构成易分拆式结构、使主管(1)、副管(2)两端可按需要掰开成二叉管;主管(1)、副管(2)的右端设有连接头(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十二指肠双腔引流管,其特征是前所述的主管(1)外表面设有长度标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十二指肠双腔引流管,其特征是前所述的主管左段(3)的管壁上开有若干侧孔(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十二指肠双腔引流管,其特征是前所述的主管左段(3)为圆形管。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胃十二指肠双腔引流管,其特征是前所述的主管右段(4)和副管(2)均为半圆形管,半圆形管的管壁由弧形侧壁和平面侧壁组成,主管右段(4)和副管(2)的平面侧壁贴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胃十二指肠双腔引流管,其特征是前所述的主管右段(4)和副管(2)均为半圆形管,半圆形管的管壁由弧形侧壁和平面侧壁组成;副管(2)在所述的平面侧壁上设有镶嵌槽(10),主管右段(4)镶嵌在所述的镶嵌槽(10)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胃十二指肠双腔引流管,其特征是包括主管(1)和副管(2),主管(1)分为左段(3)和右段(4)两部分,副管(2)与主管(1)的右段(4)粘合剂粘贴连接在一起、镶嵌式连接在一起或通过一体成型连接在一起,构成易分拆式结构、使主管(1)、副管(2)两端可按需要掰开成二叉管;主管(1)、副管(2)的右端设有连接头(5)。本实用新型的主管与副管并合在一起,主管起十二指肠液体引流作用,副管起胃引流作用,可以在手术后使十二指肠减压,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的优点。减少了传统减压方式中的容易出现并发症的可能,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能加快患者治愈步骤,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文档编号A61M25/14GK2698377SQ20042004582
公开日2005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17日
发明者林华金 申请人:林华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