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压力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9998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压力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医疗护理器材。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监测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开展了多种压力的测量,如循环压力的监测-中心静脉压力,神经系统压力监测-颅内压、蛛网膜下腔压,脏器灌注压监测-腹腔压力等,这些压力测量往往依靠多功能监护仪等电子仪器上的压力传感器来监测,采用电子仪器测压,费用昂贵,受测量条件限制,无法在临床上普及。目前还没有理想的用于测量临床病人的中心静脉压力、腹腔压力、颅内压力和蛛网膜下腔压力的可人工操作的测量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压力测量装置,它是一种可人工操作的测压装置,操作快捷简便,兼容性良好,测压准确,费用低;可为临床提供多种压力监测数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医用压力测量装置,由压力测量管和压力测量架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压力测量管由测压导管、阀门、连接导管组成,测压导管和连接导管都是中空导管,测压导管上标有刻度,测压导管的下端与阀门的顶部阀口相连,连接导管与阀门的侧面阀口相连,阀门的下端连接有一短管;阀门上有手柄,通过旋转手柄,可导通或关断测压导管与连接导管之间的通路;压力测量架有竖直的架板和连体的底座,该架板的正面有至少两个向前突出的支承板,各支承板的板面上有用于夹持测压导管的凹槽,所述底座的前部突出于架板,底座的前部有顶面开口的竖槽孔;底座的后部有固定夹;其组合结构为所述测压导管镶嵌在压力测量架上支承板的凹槽内固定,阀门下端的短管镶嵌在底座的竖槽孔内固定。
所述阀门为三通阀门。
所述底座后部的固定夹为“U”形,该固定夹上穿置有调节螺栓。
测压导管的上端口处装有一个帽盖。
测压导管上按水厘米和贡毫米两种度量单位标有刻度。
所述测压导管为硬塑材质。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有益的效果针对临床目前电动仪器测量压力的弊端,设计了可人工操作的压力测量装置,本装置主要用于临床病人的中心静脉压力、腹腔压力、颅内压力和蛛网膜下腔压力的测量。本装置由压力测量架和压力测量管两部分组成,压力测量架选用具有一定硬度的塑料制成,压力测量架可重复性使用,测压时,将“U”形固定夹固定在输液架或床挡上,因待测病人在多数情况下是不能移动的,可通过调节螺栓可将压力测量架灵活固定在不同高度上,使测压导管的测压零点与待测病人的体表特征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即调整好了测压零点,从而保持了良好的测量精确度。
整个测压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造价低,测压导管、连接导管、三通阀门为一次性使用,防止了二次污染。测压导管采用医用透明硬质塑料制成,可对抗一定的液体压力,防止了液体压力在测压导管内的衰减,从而保持了良好的测量精确度。
测压导管上标有“cmH2O、mmHg”两种度量单位的刻度,兼容性良好,可为临床提供多种压力监测数据。
操作快捷简便,测压时只需将测压导管镶嵌在压力测量架的支承管的凹槽内固定,将三通阀门下端的短管镶嵌在底座的竖槽孔中固定,分别将液体(血液、脑脊液、尿液)引入连接导管打开三通即可完成测压工作。
本压力测量装置提供了人工测压的条件,使人工测压成为可能,并且降低了操作费用;可为临床提供多种准确的压力监测数据,而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压力测量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压力测量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局部的俯视图;图5是图3中B局部的俯视图;图6是图3中C局部的俯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压力测量架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编号1.压力测量管2.压力测量架3.测压导管4.三通阀5.连接导管 6.短管 7.架板8.底座9.支承板10.支承板 11.凹槽 12.凹槽13.竖槽孔 14.固定夹 15.调节螺栓 16.帽盖17.手柄 18.输液架请参照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医用压力测量装置,由压力测量管1和压力测量架2两部分组成;压力测量管1由测压导管3、三通阀门4、连接导管5组成,测压导管3和连接导管5都是中空导管,测压导管3上标有刻度,测压导管3的下端与三通阀门4的顶部阀口相连,连接导管5与三通阀门4的侧面阀口相连,三通阀门4的下端连接有一短管6;三通阀门4上有手柄17,手柄17用于控制三通阀门4的开启和关闭,通过旋转手柄17,可导通或关断测压导管3和连接导管5之间的通路。
请参照图1、图3、图4、图5,压力测量架2有竖直的架板7和连体的底座8,该架板7的正面有至少两个向前突出的支承板9、10,支承板9、10的板面上分别有用于夹持测压导管3的凹槽11、12,所述底座8的前部突出于架板7,底座8的前部有顶面开口的竖槽孔13。测压导管3的上端口处装有一个帽盖16。
测压导管3上按水厘米(cmH2O)和贡毫米(mmHg)两种度量单位标有刻度。所述测压导管3为硬塑材质。测压导管3可采用有一定硬度的医用透明塑料管,以对抗一定的液体压力,防止了液体压力在测压导管3内的衰减,从而保持良好的测量精确度;测压导管3可以采用直径约4mm的中空硬塑导管;压力测量架2的材质为有一定硬度的塑料。
测压时,将测压导管3镶嵌在压力测量架上支承板9、10的凹槽11、12内固定,将三通阀门4下端的短管6镶嵌在底座8的竖槽孔13内固定。使测压导管3保持竖立状态,将液体(血液、脑脊液、尿液)引入连接导管5打开三通阀门4即可完成测压工作。该测压装置不仅为临床提供了准确的各项压力监测数据,而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短管6可以是圆柱形或圆锥形,相应的,竖槽孔13可以是圆柱形如图3所示。竖槽孔13也可以是圆锥形如图7所示。
临床有许多压力要测量,但不同的压力有不同的压力零点,它们位于病人的不同体表位置。测压时首先要找到患者的体表零点,以其做标准使测压导管上的“0”刻度与患者的体表零点在同一水平面。请参照图6,底座8的后部有“U”形的固定夹14,该固定夹14上穿置有调节螺栓15。调节螺栓14位于压力是测量架2的底部,可将其固定在输液架18或床档等管状物体上,通过调节螺栓15调整固定夹14在输液架18、床档等管状物的上下位置,以使测压导管3上的“0”刻度与患者的体表零点在同一水平面。
三通阀门4是一个转换开关。在测压前,要先关闭三通阀门4朝向测压导管3的方向,将连接导管5与病人的体液(血液、脑脊液、尿液等)端相联,连接导管5起到将液体引入测压装置的作用。
具体的测压步骤如下一.确定零点;测压时首先要确定患者体表零点位置。
二.校正零点;通过调节螺栓15调整固定夹14在输液架18、床档等管状物的上下位置,使测压导管上的刻度“0”与患者体表零点在同一平面。
三.联结旋转三通阀门4上的手柄,关闭三通阀门4,断开测压导管3与连接导管5之间的联接,将连接导管5的接头与患者体液端管路相连,使患者体液流入连接导管5内。
四.测压打开三通阀门4,使连接导管5与测压导管3相通,连接导管5内液体在自身压力下会逐渐流进竖立的测压导管3内,直到波动停止在测压导管3上相应的压力位置高度,与大气压保持平衡。
五.读取压力数据在测压导管3上水平目测压力数值。压力有两种计量单位cmH2O、mmHg,测压导管上有明确的数值标示,可根据临床需要选择不同的计量单位。
六.测压导管3上端开口处的帽盖16是为了控制患者液体流如速度过快而设置的,例如进行颅压测量时,脑脊液流出速度过快会使患者发生脑疝等严重并发症,开启帽盖16可使大气与测压导管3相通,液体流进测压导管3内的速度就会加快,关闭帽盖16可使大气与测压导管3不相通。液体流进测压导管3内的速度就会减慢,读取压力数据时,帽盖16应处于开启状态,以使液体压力与大气压力保持平衡。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压力测量装置,由压力测量管和压力测量架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压力测量管由测压导管、阀门、连接导管组成,测压导管和连接导管都是中空导管,测压导管上标有刻度,测压导管的下端与阀门的顶部阀口相连,连接导管与阀门的侧面阀口相连,阀门的下端连接有一短管;阀门上有手柄,通过旋转手柄,可导通或关断测压导管与连接导管之间的通路;压力测量架有竖直的架板和连体的底座, 该架板的正面有至少两个向前突出的支承板,各支承板的板面上有用于夹持测压导管的凹槽,所述底座的前部突出于架板,底座的前部有顶面开口的竖槽孔;底座的后部有固定夹;其组合结构为所述测压导管镶嵌在压力测量架上支承板的凹槽内固定,阀门下端的短管镶嵌在底座的竖槽孔内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压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为三通阀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压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后部的固定夹为“U”形,该固定夹上穿置有调节螺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压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压导管的上端口处装有一个帽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压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压导管上按水厘米和贡毫米两种度量单位标有刻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压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压导管为硬塑材质。
专利摘要一种医用压力测量装置,其压力测量管由测压导管、阀门、连接导管组成,测压导管和连接导管都是中空导管,测压导管上标有刻度,测压导管的下端与阀门的顶部阀口相连,连接导管与阀门的侧面阀口相连,阀门的下端连接有一短管;压力测量架有竖直的架板和连体的底座,该架板的正面有至少两个向前突出的支承板,各支承板的板面上有用于夹持测压导管的凹槽,底座的前部突出于架板,该突出于架板的部分有顶面开口的竖槽孔;本实用新型的医用压力测量装置,是一种可人工操作的测压装置,操作快捷简便,兼容性良好,测压准确,费用低;可为临床提供多种压力监测数据。
文档编号A61B5/021GK2748034SQ200420115618
公开日2005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16日
发明者高岩 申请人:高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