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堵塞流过体内管路的流体的封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2329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堵塞流过体内管路的流体的封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堵塞流过体内管路的流体的封堵器和方法。
背景技术
可按压的纤维化螺旋圈已经用作治疗多种动静脉畸形(AVM)和静脉曲张以及体内许多其它动静脉异常的一级封堵器。封堵器还用来修复动脉与静脉之间的短路、避免或减少血液流向肿瘤、制止由于创伤造成的出血、以及稳定动脉瘤以免破裂。可按压的纤维化螺旋圈可构造成具有不同直径的各种尺寸,并且可以用几种不同材料(包括不锈钢和铂)制成。
虽然目前可按压的纤维化螺旋圈是合适的,但是为了更有效地堵塞流过体内管腔的流体,可对这些螺旋圈进行改进。用于堵塞流过动脉或静脉的血液的许多医疗处置都需要许多螺旋圈,因为一个或两个螺旋圈不足以有效地堵塞流过动脉或静脉腔的血液。在许多目前的处置中,许多螺旋圈可以填塞在彼此之内,以便对流过体内管路的流体产生有效的截面堵塞。在一些情况中,这些处置涉及到花费不合需要的额外时间和成本。
许多可按压的纤维化螺旋圈被设计成具有高张力或硬度(例如在约60-100克之间),以便将纤维股楔进或附连到螺旋圈上。在将螺旋圈配置到体内管路中用于堵塞之后,这样的螺旋圈由于高张力,倾向于重新形成或重新改造成其螺旋形状。螺旋圈的螺旋形状造成流体可流过的不合需要的开放,借此需要将额外螺旋圈配置在体内管路中。
例如,已有技术图1a-1d示出了已有技术的螺旋圈。图1a表示出配置在体内管路704中、用于治疗多种AVM和静脉曲张以及其它动静脉异常的已有技术的螺旋圈702。已有技术的螺旋圈702具有相当高的初始张力(即大于60克),从而使螺旋圈702在管路704中重新形成其螺旋形状。如图1b所示,附连到螺旋圈702上的纤维股706围绕管路704的周边集中。管路704不是堵塞,而是仅仅经历较少的、血液仍可流过的管腔,因此需要进一步的栓塞治疗。结果,加入更多的封堵器,直到填充或堵塞管腔为止。
已有技术图1c是动脉相的肺血管造影片710,已有技术图1d是静脉相的肺血管造影片720,每个图都表示出肺AVM的初始栓塞治疗处置后肺脉管系统716中的常规螺旋圈712和714。常规螺旋圈712和714用不锈钢制成并具有相当高的初始张力。如图所示,常规螺旋圈712和714在初始处置之后已经重新形成和重新开放到其螺旋形状,从而允许血液流过血管内的螺旋圈。在此实例中,进一步的栓塞治疗是可取的,以便封闭管路。
由于可按压纤维化螺旋圈的长度较短,因此医生难以准确地将螺旋圈配置在体内管路中的所需部位。可按压纤维化螺旋圈的长度较短(例如2-4厘米)。在配置过程中,螺旋圈接触待堵塞的体内管壁。在与管壁接触之后,螺旋圈一般从体内管路中的导管中充分配置,借此避免医生调整螺旋圈的部位。
此外,由于可按压纤维化螺旋圈的长度较短,因此目前的螺旋圈难以穿过导管行进。可按压纤维化螺旋圈具有沿螺旋圈长度填塞的纤维。由于其长度较短,因此纤维在螺旋圈装载到导管内时彼此折叠或弯曲。结果,螺旋圈具有将穿过导管行进的加大直径,借此给医生造成不合需要的阻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堵塞流过体内管腔的流体的改进封堵器和改进方法。该封堵器包括被设计具有初始张力的螺旋圈部件。在一个实施例中,螺旋圈部件是伸展或伸长弹簧。螺旋圈的低初始张力使螺旋圈部件在从导管配置的过程中容易横贯管腔折叠。在一个实施例中,初始张力被定义为使4厘米长的螺旋圈开始伸长所需的力量或使螺旋圈开始以约1.25-15克/厘米的比例伸长所需的力量。封堵器被设计成在配置之后趋向抵抗重新形成为其原始螺旋形状。当封堵器置于体内管腔中时,其具有提高的效率,借此使得在栓塞治疗过程中使用许多螺旋圈的需要最小或消除。
此外,封堵器具有诸如约3-20厘米(cm)、优选约14(cm)的伸展长度,从而使医生在配置封堵器时准确度提高。由于封堵器的伸展长度,纤维可沿其附连,从而避免封堵器在装载到导管中时直径伸长。由于封堵器的伸展长度,纤维能够彼此间隔开并利用螺旋圈部件的初始张力保持在螺旋圈部件的环之间。纤维包括由合成聚合物例如聚酯纺织纤维构成的股。在一个实施例中,这些股通过沿螺旋圈部件的伸展长度的至少一个环彼此间隔开,从而避免在装载到导管中的过程中股彼此折叠在其上时发生的直径增大的现象。由此,当从导管配置封堵器时可以避免不合需要的阻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封堵器包括螺旋圈,该螺旋圈具有约5-60克的初始张力,从而使螺旋圈在配置时容易折叠。螺旋圈还具有附连到其上并从其中伸展的纤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封堵器包括在二级螺旋圈中形成的一级螺旋圈。一级螺旋圈具有每厘米约1.25-15克作用到二级螺旋圈上的初始张力的比例,从而使一级螺旋圈在配置时容易横贯体内管腔发生折叠。该装置还包括附连到一级螺旋圈上并从其中伸展的纤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堵塞流过体内管腔的流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封堵器的第一部分配置在体内管路中的所需堵塞点,并相对于体内的所需堵塞点确定第一部分的位置。该方法还包括,如果第一部分在体内所需的堵塞点,那么就折叠封堵器的剩余部分和第一部分,以便将环填塞在一起,从而堵塞管腔。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堵塞流过体内管腔的流体的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将封堵器的第一部分配置在体内管路中的所需堵塞点,并确定第一部分在体内所需堵塞点的位置。该方法还包括,如果第一部分在体内管路中的所需堵塞点,那么就配置封堵器的剩余部分,以便将封堵器的环填塞在一起,从而堵塞螺旋圈的截面腔。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用于堵塞流过体内管路的流体的栓塞套件。该套件包括导管和具有近端和远端的微管。微管被构造成穿过导管定位在体内管路中。微管在近端附近具有轴套。套件还包括封堵器。该封堵器包括螺旋圈,此螺旋圈具有约5-60克的初始张力,从而使螺旋圈在配置时容易折叠。封堵器还包括附连到螺旋圈上并从其中伸展的纤维。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堵塞流过体内管腔的流体的体内管路栓塞套件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套件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并限定出腔室的微管。套件还包括封堵器,该封堵器包括附连到螺旋圈上的纤维。螺旋圈具有约5-60克的初始张力,从而使螺旋圈在配置时容易折叠。纤维从螺旋圈上伸展。
通过结合附图思考下面的描述和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晰易懂。


图1a是配置在体内管路中的已有技术的螺旋圈的侧视图;图1b是沿图1a中的线1b-1b所作的已有技术的螺旋圈的截面图;图1c是表示出动脉相肺脉管系统中的已有技术螺旋圈的肺血管造影片;图1d是表示出静脉相肺脉管系统中的已有技术螺旋圈的肺血管造影片;图2a是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封堵器的侧视图;图2b是沿线2-2所作的图1的封堵器的截面图;图3a是图1中的一级螺旋圈的侧视图,表示出非卷绕长度的封堵器;图3b是沿线3b-3b所作的图3a中的一级螺旋圈的截面图;图4a是沿线4a-4a所作的图1的封堵器的截面图;图4b是图1的区域4b中的封堵器的放大视图;
图5a是用于本发明封堵器的一个实施例的栓塞套件的分解图;图5b是栓塞套件的侧视图;图6a是填塞状态的封堵器的侧视图;图6b是配置在体内管路中的填塞封堵器的侧截面环境视图;图6c是图6a中的封堵器的截面图;图7a是需要栓塞治疗的动脉相肾动静脉畸形(AVM)的肾血管造影片;图7b是需要栓塞治疗的静脉相肾AVM的肾血管造影片;图7c是用封堵器进行栓塞治疗后的肾AVM的肾血管造影片;图7d是表示出图7c中的封堵器和常规封堵器的肾血管造影片;图8是用于体内管路的经管栓塞的按压方法的流程图;图9是用于体内管路的经管栓塞的喷射方法的流程图;图10a-10c是用于图8和9所示植入方法的栓塞套件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1是封堵器的另一个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是本发明目前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该描述无意用任何方式限定本发明,但却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制造和使用本发明。
本发明通常提供了一种用于经管栓塞的封堵器。该封堵器优选地用来堵塞流过体内管腔的流体,例如用于堵塞动静脉畸形(AVM)。该封堵器包括具有相当低的初始张力的一级螺旋圈。一级螺旋圈形成为螺旋形状,从而限定出二级螺旋圈。封堵器可以用任何适宜材料制成,并且优选用铂(其具有辐射不透过性)制成。
一级螺旋圈的初始张力使得封堵器在从导管配置时能够折叠。封堵器优选包括楔进或附连到一级螺旋圈的环之间并从其中伸展的纤维。当封堵器配置在体内管腔中时,纤维有助于堵塞流过体内管腔的流体。
封堵器还可用于治疗肾AVM、肺AVM、血管瘤、低流瘘、创伤相关的出血以及内脏脉管系统缺陷,包括静脉曲张、动脉瘤和选择性毛细管扩张。例如,内脏脉管系统缺陷的治疗可包括(但不限于)对胃十二指肠出血、肝动脉瘤、腹动脉瘤、内髂动脉瘤和内精囊静脉曲张的栓塞治疗。
图2a表示出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用于堵塞流过体内管腔的流体的封堵器10。如图2a-3b所示,封堵器10包括在二级螺旋圈12中形成的一级螺旋圈11。优选地,一级螺旋圈11的形成限定出一级主体13。如图1和2所示,一级主体13优选用卷绕机形成螺旋形状,从而限定出二级螺旋圈12。二级螺旋圈12包括二级主体14的一系列环20,其具有第一端16和第二端18。该系列环20限定出沿螺旋圈12轴向形成的截面腔。优选地,封堵器10还包括附连到螺旋圈12的环20上的纤维24。
优选地,一级螺旋圈11包括铂或具有每平方英寸约50,000-350,000磅的抗张强度的任何其它适宜金属、组合物或合金。已经确定,上述的抗张强度范围使得螺旋圈具有柔性、延展性并且能够折叠。
螺旋圈11具有约5-60克重量、优选约10-30克重量的初始张力。初始张力可定义为,使4厘米长的螺旋圈开始伸长所需的力量。初始张力还可定义为,使螺旋圈开始以约1.25-15克/厘米、优选约2.5-7.5克/厘米的比例伸长所需的力量。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发明,据信,螺旋圈的初始张力使得封堵器具有在从导管配置后能够横贯体内管腔的直径发生折叠的能力。
螺旋圈11可以用本领域内公知的任何装置来制造。例如,螺旋圈可以用任何商业旋绕机例如滚筒偏转装置、筒式卷绕装置或任何其它适宜装置来制造。
在此实施例中,螺旋圈11具有约3-20厘米的长度。如图4a所示,螺旋圈12可具有约3-15毫米的外径。一级螺旋圈11可具有约0.010-0.035英寸的外径。封堵器可穿过其中行进的导管内径在约0.014-0.027英寸的范围内。
图2和4b表示出螺旋圈12的螺旋主体14,其具有一系列轴向间隔一预定距离的连接环20。在此实施例中,预定距离高达4毫米的卷曲空间(curl space)。卷曲空间被定义为螺旋圈12的两个环20之间的距离。
如图2和3所示,封堵器10还包括楔进或附连到螺旋圈11上并从其中伸展的纤维24。纤维24彼此间隔开,并利用螺旋圈11的初始张力保持在螺旋圈11的环之间。优选地,纤维24包括由合成聚合物例如聚酯纺织纤维(诸如DACRONTM)构成的股28。如所需的那样,这些股可以楔在交替环之间、交替的两个环之间、或任何所需的结构中。沿螺旋圈11的伸展长度例如14厘米彼此间隔保持的股28,在螺旋圈装载到导管中时避免了纤维在彼此之上折叠或弯曲时造成的直径增大的现象。结果,在螺旋圈12穿过导管行进时避免了不合需要的阻力。
优选地,股28具有约3-8毫米、从螺旋圈11伸展的长度。在应用中,股可以如所需的那样在约5-6毫米之间。在此实施例中,纤维24彼此间隔约1-3毫米。优选地,股28具有约0.00050-0.00100英寸的外径。
在封堵器10的配置过程中,螺旋圈11的低初始张力使得螺旋圈能够横贯待堵塞的体内管腔发生折叠。
当装置10从导管中配置时,一级螺旋圈的低初始张力使得一级螺旋圈能够横贯体内管腔发生折叠,以便进行截面堵塞。在此实施例中,当一级螺旋圈与股28折叠时,封堵器10在“填塞”或“嵌套”状态中长度为一级螺旋圈11原始长度的约5%或更长。当填塞时,封堵器10提供有效堵塞流过体内管腔的流体的相当紧密嵌套的致密质量。
图6a表示出填塞状态的封堵器210,其中一级螺旋圈和上述股横贯二级螺旋圈的直径发生折叠。如图所示,一级螺旋圈和上述股彼此填塞,以便堵塞流过体内管腔的流体。
图6b和6c表示出封堵器230的环境视图,其中附连的股228配置在体内管路232内,以便堵塞流过管路的血液。螺旋圈230的相当低初始张力使得螺旋圈来回折叠并在填塞状态横贯管路232的腔室。在填塞状态,螺旋圈230的折叠用来填充或堵塞具有栓塞物的管路232的截面区域。螺旋圈230的相当低的初始张力使得螺旋圈维持其填塞结构,从而避免重新形成为其螺旋形状。
图5a和5b表示出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执行封堵器的体内管路栓塞套件110。如图所示,套件110包括微管114,此微管限定出导管腔室,并优选用柔软、柔韧的材料例如硅树脂或任何其它适宜材料制成。通常,微管114具有近端122、远端124和用于接收贯穿其行进的塑料适配器或轴套116。在此实施例中,微管的内径在0.014-0.027英寸的范围内。套件110还包括在导管118插入体内管路的过程中为导管118提供路径的导线120。导线的尺寸是基于导管的内径。
在此实施例中,套件110还包括用于将微管114经皮引入体内管路的聚四氟乙烯(PTFE)导管或护套118。当然,可以使用任何其它适宜材料,而不会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和精髓之外。导管118可具有约4-French至8-French的尺寸,并且允许微管114贯穿其插到体内管路中的所需部位。导管118接收微管114,并使微管114稳定地保持在体内管路的所需部位。例如,导管118可以静止保持在通用的内脏动脉内例如通用的肝动脉内,并且在微管穿过导管行进到连接动脉例如左或右肝动脉中的堵塞点时,增大微管114的稳定性。
当微管114的远端124在体内管路中的堵塞点时,封堵器就装载到微管114的近端122,并穿过微管行进,以便穿过远端124配置。在此实施例中,按线126用来使封堵器穿过微管114机械行进或按压。所用的按线的尺寸取决于微管的直径。
应该理解,上述的体内管路栓塞套件110仅仅是可用来将封堵器配置在体内管路中的一个套件的实例。当然,其它套件、组件和系统也可用来配置封堵器的任何实施例,而不会落在本发明的精髓和范围之外。
图7a是动脉相肾AVM的肾血管造影片310,图7b是静脉相肾AVM的肾血管造影片312。如图所示,肾AVM是需要栓塞治疗的扩大的曲折管路的异常。图7c是肾血管造影片314,该造影片表示出用封堵器320的一个实施例和常规栓塞螺旋圈318成功地堵塞肾AVM,从而生成肾脉管系统的正常外形。图7d是是肾血管造影片316,该造影片表示出常规的栓塞螺旋圈318与本发明的封堵器320的一个实施例之间的距离。
按照本发明利用按压栓塞法或喷射栓塞法,可以将封堵器配置在体内管路中。图8表示出利用封堵器的一个实施例、经管栓塞的按压栓塞法410。正如在栓塞治疗中一般实施的,将导引器或导管经皮引入到病人的体内管路中,并使微管穿过导管定位在体内管路中的所需堵塞点。
封堵器,在套筒内伸长到其整个长度,被装载到微管近端的轴套内。在步骤412,按照这种配置封堵器的方法,装置由按压线来推动行进。
在步骤414,封堵器的第一部分,例如二级螺旋圈的第一环,配置到体内管路中的所需堵塞点,而封堵器的剩余部分保持在微管内。螺旋圈的第一部分可以在螺旋圈长度的5%-15%之间。在步骤416,第一部分在体内管路中相对于体内管路的部位可以用任何适宜的方式(例如荧光透视法)来确定。如果第一部分在体内管路中的所需堵塞点,那么在步骤418,第一部分就横贯体内管腔发生折叠,并且螺旋圈的剩余部分与第一部分折叠在一起,从而填塞螺旋圈并堵塞体内管路。图10a表示出填塞在体内管路中的封堵器10的第一部分。
优选地,通过使微管的远端逆着第一部分移动以便使第一部分横贯体内管腔发生折叠,而使第一折叠。通过使导管相对于体内管路往复地前后移动,而使剩余部分折叠在第一部分上,因为剩余部分是从微管配置的。当配置一段长度的剩余部分时,微管的远端就移动回来。微管然后逆着这段长度的剩余部分向前移动,借此使这段长度的剩余部分折叠在所需的堵塞点。微管前后移动,直到剩余部分与第一部分折叠并且封堵器处于填塞状态为止。图10b和10c表示出前后移动的微管114,用于配置封堵器10的剩余部分,以便填塞螺旋圈,堵塞体内管路。
然而,如果在步骤416确定,封堵器的第一部分不在所需的堵塞点,那么微管的位置就相对于体内管路前后移动,以便使第一部分位于所需的堵塞点。
图9表示出利用本发明的封堵器的一个实施例经管栓塞的喷射栓塞法510。正如在栓塞治疗中一般实施的,将导管经皮引入到体内管路中,如以上在按压栓塞法中所描述的。一旦微管穿过导管并且封堵器装载到微管的轴套中,封堵器就利用路厄氏锁注射器和盐溶液在步骤512穿过微管行进。在步骤514,封堵器的第一部分,例如二级螺旋圈的第一环,配置到体内管路中的所需堵塞点,而封堵器的剩余部分保持在微管内。螺旋圈的第一部分可以在螺旋圈长度的约5%-15%之间。
在步骤516,第一部分在体内管路中相对于体内管路的部位可以用任何适宜的方式(例如荧光透视法)来确定。如果螺旋圈的第一部分在体内管路中的所需堵塞点,那么剩余部分就与带有盐溶液的第一部分折叠在一起。由此,封堵器横贯体内管腔填塞,以便堵塞体内管路。图10a表示出填塞在体内管路中的封堵器10的第一部分。
优选地,通过使微管的远端相对于体内管路往复地前后移动,而使第一部分和剩余部分折叠(如上所述)。图10b和10c表示出前后移动的微管114,用于配置封堵器10的剩余部分,以便填塞螺旋圈,堵塞体内管路。
然而,如果在步骤516确定,第一部分不在所需的堵塞点,那么微管的位置就相对于体内管路前后移动,以便使第一环位于所需的堵塞点。
图11表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用于堵塞流过体内管路的流体的封堵器610。如图所示,封堵器610包括与上述的封堵器10相似的部件。例如,封堵器610包括与图1中的封堵器10的二级螺旋圈12、二级主体14、第一端16、第二端18和环20相似的二级螺旋圈612、二级主体614、第一端616、第二端618和环620。
在此实施例中,一级螺旋圈611具有约10-30克重量的初始张力。螺旋圈611还包括约3-7厘米的长度和约0.010-0.020英寸的外径。在此实施例中,封堵器可以穿过其中行进的微管内径在约0.014-0.020英寸之间。
虽然已经就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因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做出修改,特别是根据上述教导。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堵塞流过体内管腔的流体的封堵器,所述装置包括螺旋圈,所述螺旋圈具有约5-60克的初始张力,从而使所述螺旋圈在配置时容易横贯体内管腔发生折叠;以及附连在所述螺旋圈上并从其中伸展的纤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圈是用铂制成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圈具有约50,000-350,000磅/英寸2的抗张强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圈的长度为约3-20厘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圈具有约0.010-0.035英寸的外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圈具有约3-15毫米的外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圈是在二级螺旋圈内形成的一级螺旋圈,所述二级螺旋圈具有轴向间隔大约0-4毫米卷曲空间的一系列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是用合成聚酯纺织纤维制成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从所述螺旋圈上伸展大约3-8毫米的长度,所述纤维由外径为大约0.00050-0.00100英寸的股构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圈是在具有一系列环的二级螺旋圈内形成的一级螺旋圈,所述纤维包括附连到该系列环上的股。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股彼此间隔大约1-3毫米,并从所述环延伸大约3-8毫米。
12.一种用于堵塞流过体内管腔的流体的封堵器,所述装置包括在二级螺旋圈内形成的一级螺旋圈,所述一级螺旋圈具有约1.25-15克/厘米的初始张力,从而使所述一级螺旋圈在配置时容易横贯体内管腔发生折叠;以及附连在所述一级螺旋圈上并从其中伸展的纤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具有附连到所述一级螺旋圈上的股,所述股具有约3-8毫米的长度,所述股沿所述一级螺旋圈彼此间隔开,从而在配置时堵塞流体流。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螺旋圈是用铂制成的。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螺旋圈具有约3-20厘米的长度。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螺旋圈具有约3-15毫米的外径。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螺旋圈具有彼此间隔大约高达4毫米卷曲空间的一系列环。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是用合成聚酯纺织纤维制成的。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包括外径为大约0.00050-0.00100英寸的股。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股在所述一级螺旋圈上彼此间隔大约1-3毫米。
21.一种堵塞流过体内管腔的流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封堵器的第一部分配置在体内管路中的所需堵塞点;相对于体内的所需堵塞点确定第一部分的位置;以及如果第一部分在体内所需的堵塞点,那么就配置所述封堵器的剩余部分,以便将环填塞在一起,从而堵塞所述管腔。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所述封堵器的剩余部分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封堵器的剩余部分与第一部分折叠,以便将环填塞在一起,从而堵塞所述管腔。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果第一部分不在所需的堵塞点,那么就调整第一部分相对于体内管路中的所需堵塞点的位置。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器包括螺旋圈,所述螺旋圈具有约5-60克的初始张力,从而使所述螺旋圈在配置时容易折叠;以及附连在所述螺旋圈上并从其中伸展的纤维。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导管引入体内管路中;使微管穿过所述导管定位在体内管路中的所需堵塞点,所述微管具有轴套;将封堵器装载到微管的轴套上;以及使所述封堵器行进到所述微管的远端,以便配置到体内管路中的所需堵塞点。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在约4-French至8-French之间。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管具有约0.014-0.038英寸的内径。
28.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器用按压线行进。
29.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器用盐溶液和与所述微管近端液体相通的注射器来行进。
30.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所述封堵器的剩余部分的步骤包括堵塞所需堵塞点处的管腔截面区域。
31.一种堵塞流过体内管腔的流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封堵器的第一部分配置在体内管路中的所需堵塞点;确定第一部分相对于体内所需堵塞点的位置;以及如果第一部分在体内所需的堵塞点,那么就折叠所述封堵器的剩余部分和第一部分,以便将所述环填塞在一起,从而堵塞管腔。
32.一种用于堵塞流过体内管路的流体的栓塞套件;所述套件包括导管;具有近端和远端的微管,所述微管被构造成穿过所述导管定位在体内管路中,所述微管在所述近端附近具有轴套;以及封堵器,包括螺旋圈,所述螺旋圈具有约5-60克的初始张力,从而使所述螺旋圈在配置时容易折叠;以及附连到所述螺旋圈上并从其中伸展的纤维。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栓塞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在约4-French至8-French之间。
3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栓塞套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使所述封堵器行进的按压线。
35.一种用于堵塞流过体内管路的流体的栓塞套件,所述套件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并限定出腔室的微管;以及封堵器,包括螺旋圈,所述螺旋圈具有约5-60克的初始张力,从而使所述螺旋圈在配置时容易折叠;以及附连到所述螺旋圈上并从其中伸展的纤维。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堵塞流过体内管腔的流体的封堵器。所述装置包括螺旋圈和附连到螺旋圈上的纤维。所述螺旋圈具有约5-60克的初始张力,从而使所述螺旋圈在配置时容易折叠。所述纤维从螺旋圈上伸展一定长度。
文档编号A61B17/12GK1835716SQ200480022936
公开日2006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3日
发明者小R·I·怀特, T·A·奥斯伯纳, K·J·特库尔弗 申请人:库克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