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修复用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5307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骨修复用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织工程领域和材料学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骨修复的多孔陶瓷材料和骨组织工程支架。
背景技术
骨组织工程是利用工程和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再生新的骨组织,以修复和替代病变或缺损骨组织,或增进其功能的技术。
在生物材料支架上种植细胞,经过体内或体外培养活体组织,随后将它们植入缺损或病变的部位,以修复缺损或病变骨组织。这是采用组织工程的方法构建新的骨组织,或恢复病变骨组织功能的途径之一。
目前,在骨组织工程应用上,磷酸钙类陶瓷材料以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成骨整合性能被用于骨替代材料。其中,羟基磷灰石(HA)是脊椎动物骨和牙齿的主要成分,稳定性好,而且能诱导新骨生成,广泛应用于硬组织的修复和替换材料。但HA可吸收性差,脆性大,植入体内后易发生断裂,这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应用。因此,作为骨修复材料,最终被骨组织所替代,必须采用一种可降解的材料。近年来,β-磷酸三钙(β-TCP)由于其较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当β-TCP陶瓷植入体内后,能在体内降解,降解下来的Ca、P进入活体循环系统形成新生骨,因此是较为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材料,目前受到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β-TCP具有良好的成骨传导能力,临床显示疗效较好。同时,合适的多孔结构将有利于快速血管化和骨长入,这对获得较好的植入效果非常重要。制备具有合适孔结构的多孔β-TCP支架就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根据使用目的和对材料性能要求的不同,人们已经发展了多种多孔陶瓷制备工艺,如泡沫塑料浸渍法、发泡法、添加造孔剂法、溶胶-凝胶法等。泡沫塑料浸渍法可制备出具有三维网状骨架结构的高气孔率(70-95%)多孔陶瓷,且气孔是相互贯通的。该制造工艺是在美国专利US Pat.3090094中提出的,它利用有机泡沫体所具有的开孔三维网状骨架的特殊结构,将制备好的将料均匀涂敷在有机泡沫网状体上,干燥后烧掉有机泡沫体而获得一种多孔陶瓷。然而该技术的缺点在于制备出的多孔陶瓷机械强度较差,陶瓷孔径受有机泡沫体的孔径所控制。
综上所述,本领域缺乏孔隙率高(>85%)、可降解的、组织相容性好的用于骨修复的支架材料,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新的高孔隙率(>85%)、组织相容性好的用于骨修复的支架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具有高孔隙率、适合孔径,而且可降解的、组织相容性好(尤其是优异的骨传导性)的骨修复的支架材料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材料,所述陶瓷材料的孔隙率为85~95%,平均孔径为200-500微米,并且90%-99.999%的孔是互相连通的。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陶瓷材料的抗压硬度为80-200Kpa,平均孔径是300-500微米。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陶瓷材料是由含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的(a)用浆料浸渍成孔模板,使浆料充分进入成孔模板的孔隙中,得到浸渍的模板,其中所述的浆料含有1~3重量份的β-TCP粉体和1~9重量份的粘结剂,所述的成孔模板可煅烧去除,并且所述浆料是浸渍模板的重量的4-1.5倍;(b)将步骤(a)中所述的浸渍模板进行干燥,得到多孔陶瓷坯体;(c)将步骤(b)中所述的多孔陶瓷坯体在900-1300℃进行煅烧,去除成孔模板,从而得到烧结的多孔陶瓷;(d)冷却步骤(c)中的多孔陶瓷,得到所述的陶瓷材料。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制备本发明所述的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材料的方法,它含有以下步骤(a)用浆料浸渍成孔模板,使浆料充分进入成孔模板的孔隙中,得到浸渍的模板,其中所述的浆料含有1~3重量份的β-TCP粉体和1~9重量份的粘结剂,所述的成孔模板可煅烧去除,并且所述浆料是浸渍模板的重量的4-1.5倍;(b)将步骤(a)中所述的浸渍模板进行干燥,得到多孔陶瓷坯体;(c)将步骤(b)中所述的多孔陶瓷坯体在900-1300℃进行煅烧,去除成孔模板,从而得到烧结的多孔陶瓷;(d)冷却步骤(c)中的多孔陶瓷,得到所述的陶瓷材料。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成孔模板是孔径为23~40孔/厘米,孔隙率95.0-99.9%的聚亚氨酯海绵,优选孔隙率98.0-99.9%的聚亚氨酯海绵。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a)之前,还包括对成孔模板进行预处理将成孔模板在浓度为1~10M的碱金属氢氧化物溶液浸泡12~24h,和/或在0.5~2wt%浓度下的聚乙烯醇溶液浸泡12~24h。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步骤(a)中粘结剂选自生物玻璃、甲基纤维素、硅溶胶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步骤(a)中所述粘结剂同时包括甲基纤维素、生物玻璃和硅溶胶,其中甲基纤维素为粉体质量的1~10wt%,生物玻璃粉体质量的3~20wt%,硅溶胶为粉体质量的1~5倍,并且所述浆料的液/固重量比为1~3。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步骤(b)中的干燥条件如下多孔陶瓷坯体在室温下干燥24h-72h,40~100℃下干燥8-16h;或者,所述步骤(c)中的煅烧条件如下以0.1-1℃/min的升温速率将多孔陶瓷坯体升至400-800℃,优选550-650℃;然后以2~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1100~1300℃,并保温1-6小时。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移植物,所述的移植物含有本发明的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材料和接种于所述陶瓷材料的干细胞,所述干细胞选自骨髓基质干细胞或脂肪干细胞,并且所述干细胞的接种量为2×106-5×107个细胞/cm3多孔陶瓷材料。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本发明所述的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材料的用途,它被用作制备骨移植物的支架。


图1多孔β-TCP陶瓷的光学显微镜照片。
图2多孔β-TCP陶瓷的扫描电镜(SEM)照片。
图3(a)培养1周后,多孔β-TCP陶瓷表面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扫描电镜照片。孔表面几乎被多边形细胞及细胞外基质所覆盖。标尺长度为300μm。
图3(b)培养1周后,多孔β-TCP陶瓷表面的骨髓基质干细胞更高放大倍数的扫描电镜照片。标尺长度为95μm。
图4(a)培养1周后,多孔β-TCP陶瓷断面,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扫描电镜照片。孔内壁覆盖有多边形细胞,细胞外基质也几乎填充整个孔隙。标尺长度为95μm。
图4(b)培养1周后,多孔β-TCP陶瓷断面,骨髓基质干细胞更高放大倍数的扫描电镜照片。标尺长度为37μm。
图5(a)培养5天后,多孔β-TCP陶瓷表面,脂肪干细胞的扫描电镜照片。孔表面几乎被多边形细胞及细胞外基质所覆盖。标尺长度为270μm。
图5(b)培养5天后,多孔β-TCP陶瓷表面,脂肪干细胞更高放大倍数的扫描电镜照片。标尺长度为85μm。
图6(a)培养5天后,多孔β-TCP陶瓷断面,脂肪干细胞的扫描电镜照片。孔内被细胞及细胞外基质所覆盖。标尺长度为49μm。
图6(b)培养5天后,多孔β-TCP陶瓷断面,脂肪干细胞更高放大倍数的扫描电镜照片。标尺长度为13.5μm。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通过改进制备工艺,获得了高孔隙率、孔径合适、可降解的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材料,并意外地发现这种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材料与骨髓基质干细胞和脂肪干细胞的相容性特别优异,故特别适合作为骨修复的支架材料。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发明。
术语术语“纯化的或分离的”指纯化的或分离的物质基本上不含有其他细胞、蛋白质或多肽。
术语“异种移植”指将所需生物材料(如干细胞)从某一物种中取出并再施用于另一物种对象的方法。
术语“自体移植”指将所需生物材料(如干细胞)从某病人中取出并再施用于同一病人的方法。
术语“异体移植”指将所需生物材料(如干细胞)从同一物种的某个体中取出并再施用于另一不同病人的方法。
多孔陶瓷材料本发明的多孔β-磷酸三钙陶瓷材料是孔隙率为85~95%,平均孔径为200-500微米(较佳地300-500微米),并且90%-99%的孔是互相连通的。
用于制备本发明的陶瓷材料的原料包括成孔模板和浆料,所述的浆料含有β-TCP粉体和粘结剂。
可用于本发明的成孔模板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是任何多孔的海绵材料,只要所述成孔模板可在煅烧过程中去除,例如聚亚氨酯海绵、EVC海绵和高弹海绵等。通常,成孔模板的孔隙率为95~99.9%。
用于本发明的浆料通常由1~3重量份的β-TCP粉体和1~9重量份的粘结剂。
β-TCP粉体的粒径通常为100nm~10μm,β-TCP粉体可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也可从市场上购买得到。
可用于本发明的粘合剂没有特别限制,代表性的粘合剂例子包括(但并不限于)甲基纤维素、硅溶胶或其组合。本发明人发现,一种特别优异的粘合剂是生物玻璃。所述生物玻璃成分包括SiO2、P2O5、CaO和CaF2,通过普通的制备玻璃的方法制备,其商品名为Cerabone A-W。例如将SiO234wt%、P2O516.2wt%、CaO 44.7wt%和CaF24.6wt%用高温熔融法制备得到所述生物玻璃。通过添加生物玻璃,可以降低煅烧温度,提高多孔陶瓷的机械性能。
本发明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a)用浆料浸渍成孔模板,使浆料充分进入成孔模板的孔隙中,得到浸渍的模板;(b)将步骤(a)中所述的浸渍模板进行干燥,得到多孔陶瓷坯体;(c)将步骤(b)中所述的多孔陶瓷坯体在900-1300℃进行煅烧,去除成孔模板,从而得到烧结的多孔陶瓷;(d)冷却步骤(c)中的多孔陶瓷,得到所述的陶瓷材料。
上述的浸渍、干燥、煅烧、和冷却步骤可以用本领域常规的设备和方法进行。
干细胞本发明的干细胞的来源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是任何来源的干细胞,通常,本发明的干细胞是自体的、或同种异体的干细胞。获取干细胞的部位也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是脂肪干细胞、骨髓基质干细胞或其他干细胞。此外,成骨细胞也可替代干细胞用作骨组织工程化构建的种子细胞。
可用于本发明的干细胞可以来自任何脊椎动物,较佳地是哺乳动物,更佳地是灵长类动物,尤其是人。
尽管自体的干细胞是优选的,但异体的干细胞的来源更为常用。研究已表明,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同种异体干细胞,可以在有组织相容性差异并且具有完全免疫功能的同种异体动物体内形成干细胞组织。
分离和获得干细胞的方法是本领域中已知的。一种优选的方法是密度梯度离心法和酶消化法。
干细胞的培养方法和培养液也是本领域中熟知的。一种优选的方法是将干细胞在37℃、饱和湿度、5%CO2培养箱内培养。合适的培养液包括(但并不限于)1)DMEM培养基((Gibco公司)+5~20%胎牛血清;2)DMEM培养基+5~20%小牛血清;3)DMEM培养基+5~20%自体(异体)人血清。此外,上述培养液中添加各种生长因子(例如促进干细胞生长的细胞因子等)、各种抗生素、各种诱导因子。
适用于本发明的干细胞应能在体内或体外增殖。一种优选的干细胞是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
骨移植物由于本发明的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材料与骨髓基质干细胞和脂肪干细胞的相容性非常好,因此特别适合作为骨修复的支架材料。
将体外培养扩增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和/或脂肪干细胞接种到生物相容性优异的并可降解多孔陶瓷材料上形成干细胞-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材料复合物,将这一“干细胞-多孔陶瓷材料”复合物植入到缺损部位,随着多孔陶瓷材料的逐渐降解吸收,新骨形成,达到修复骨缺损的目的。
本发明的组织工程骨移植物的制备方法简便,将一定数量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和/或脂肪干细胞接种于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材料即可。
本发明的组织工程化骨移植物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按照组织缺损的形状任意塑形。通常,移植物为长条形。
本发明组织工程化骨中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和/或脂肪干细胞浓度通常约为0.5×106/cm3(陶瓷支架体积)至5×108/cm3或更高,较佳地为1×106/cm3至1×108/cm3,更佳地为5×106/cm3至5×107/cm3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材料。通常,以培养液调整骨髓基质干细胞和/或脂肪干细胞浓度,然后与可降解材料混合。混合时,培养液与可降解材料的比例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以该材料能够吸附的培养液最大量为宜。
此外,在本发明的组织工程化骨移植物中,还可添加或复合其他各种细胞、生长因子、各种抗生素,从而保持骨髓基质干细胞和/或脂肪干细胞表型、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和/或脂肪干细胞生长,以及促进组织工程化骨在体内生长。
除了将组织工程化骨移植物植入体内之外,还将其置于体外生物反应器内培养,从而进行组织工程化骨的构建,在体外形成具有一定组织学结构、生化组成与生物力学强度的组织工程化骨。
用本发明方法形成的组织工程化骨移植物,可直接植入体内的骨缺损处。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a)高孔隙率。
(b)可降解。
(c)组织相容性好,并具有优异的骨传导性。
(d)制备的多孔β-TCP陶瓷能与多种干细胞复合,修复骨缺损。
(e)高孔隙率的β-TCP陶瓷有利于大量细胞的黏附,可能更快的修复骨缺损。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例如Sambrook等人,分子克隆实验室手册(New York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1989)中所述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实施例1A多孔β-TCP陶瓷的制备称取2g过100目网筛的β-TCP粉体,按比例加入3wt%的甲基纤维素作为粘结剂,5wt%玻璃粉作为高温粘结剂,混合均匀后,加入去离子水稀释后的SiO2溶胶作为液相,液固比为2。充分搅拌,制备出流变性较好的均一β-TCP浆料。聚亚氨酯海绵经去离子水清洗后,分别用8M的NaOH溶液和1wt%的聚乙烯醇溶液浸泡处理,然后用滤纸吸干备用。将预处理后的海绵浸在浆料中,抽真空使浆料完全进入海绵的孔隙中,然后再将多余浆料挤出。室温下干燥24h,80℃烘箱中干燥12h,然后以0.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600℃,再以2℃/min的升温速率升至1100℃,保温3h,随炉冷却即制备出多孔β-TCP陶瓷。
本发明所使用的β-TCP粉体是通过湿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所用原料为分析纯Ca(NO3)2·4H2O和(NH4)2HPO4。获得的粉体粒径为200nm~500nm。
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的孔隙率通过常规的阿基米德方法测定,孔隙率为92.6±1.1%。
孔径的测定通过图像分析软件对10个以上通孔进行测量,各个批次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的平均孔径为410±123μm。多孔陶瓷的抗压强度在型号为AG-1的万能测试试验机(Shimadzu,Japan)上进行,强度为98.87±22.72Kpa,足以满足骨移植物支架的临床应用。
实施例1B多孔β-TCP陶瓷的制备2称取2g过80~100目网筛的β-TCP粉体,按比例加入5wt%的甲基纤维素作为粘结剂,10wt%玻璃粉作为高温粘结剂,混合均匀后,加入去离子水稀释后的SiO2溶胶作为液相,液固比为1.5。充分搅拌,制备出流变性较好的均一β-TCP浆料。聚亚氨酯海绵经去离子水清洗后,分别用10M的NaOH溶液和1wt%的聚乙烯醇溶液浸泡处理,然后用滤纸吸干备用。将预处理后的海绵浸在浆料中,抽真空使浆料完全进入海绵的孔隙中,然后再将多余浆料挤出。室温下干燥24h,80℃烘箱中干燥12h,然后以0.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600℃,再以2℃/min的升温速率升至1150℃,保温3h,随炉冷却即制备出多孔β-TCP陶瓷。
实施例1A,1B得到的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的孔隙率通过常规的阿基米德方法测定,孔隙率为88.6±3.1%。
孔径的测定通过图像分析软件对10个以上通孔进行测量,各个批次的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的平均孔径为300±133μm。。多孔陶瓷的抗压强度在型号为AG-1的万能测试试验机(Shimadzu,Japan)上进行,强度为134.8±44.25Kpa,足以满足骨移植物支架的临床应用。
实施例2组织工程骨移植物的制备培养并收集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用含10%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制成0.6×106/ml的细胞悬液,滴加入多孔支架材料内。培养箱内孵育2~5h,使细胞贴壁后,缓慢加入20ml含血清培养液,在37℃下,5%CO2的条件下培养3~14天后,一部分样品用2.5%的戊二醛固定,CO2临界点干燥,喷金后在SEM电镜下观察;另一部分回植入动物体内。
实施例3骨移植物的动物实验培养并收集脂肪干细胞,用含10%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制成0.6×106/ml的细胞悬液,滴加入实施例1中制备的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材料内。按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材料体积计,脂肪干细胞的接种量为0.6×106个细胞/立方厘米多孔陶瓷材料。
培养箱内孵育2~5h,使细胞贴壁后,缓慢加入20ml含血清培养液,在37℃下,5%CO2的条件下培养3~14天后,一部分样品用2.5%的戊二醛固定,CO2临界点干燥,喷金后在SEM电镜下观察;另一部分回植入动物体内。
结果本发明的多孔β-磷酸三钙(β-TCP)陶瓷材料,具有较高孔隙率,孔径为300~500μm,而且孔内连接,适合作为组织工程细胞支架材料(如图1-2)。由于本发明的多孔β-TCP陶瓷材料孔隙率较高,与骨髓基质干细胞和脂肪干细胞的相容性较好。在SEM照片(如图3-6所示)中,可以发现支架表面及孔隙中都被细胞所覆盖,而且遍布细胞外基质。材料的断面结构上也显示出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的广泛分布。由此显示,骨髓基质干细胞和脂肪干细胞能够在多孔β-TCP陶瓷表面生长良好,而且培养一定时间后,由于多孔陶瓷良好的连通性,细胞也能够迁移至材料内部并分泌出大量的细胞外基质,有较好的相容性。对于骨髓基质干细胞和脂肪干细胞来讲,通过有机泡沫浸渍法制备的多孔β-TCP陶瓷是良好的细胞支架材料,能够作为组织工程用骨修复支架材料。
在本发明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材料的孔隙率为85~95%,平均孔径为200-500微米,并且90%-99.999%的孔是互相连通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材料的抗压硬度为80-200Kpa,平均孔径是300-500微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材料是由含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的(a)用浆料浸渍成孔模板,使浆料充分进入成孔模板的孔隙中,得到浸渍的模板,其中所述的浆料含有1~3重量份的β-TCP粉体和1~9重量份的粘结剂,所述的成孔模板可煅烧去除,并且所述浆料是浸渍模板的重量的4-1.5倍;(b)将步骤(a)中所述的浸渍模板进行干燥,得到多孔陶瓷坯体;(c)将步骤(b)中所述的多孔陶瓷坯体在900-1300℃进行煅烧,去除成孔模板,从而得到烧结的多孔陶瓷;(d)冷却步骤(c)中的多孔陶瓷,得到所述的陶瓷材料。
4.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步骤(a)用浆料浸渍成孔模板,使浆料充分进入成孔模板的孔隙中,得到浸渍的模板,其中所述的浆料含有1~3重量份的β-TCP粉体和1~9重量份的粘结剂,所述的成孔模板可煅烧去除,并且所述浆料是浸渍模板的重量的4-1.5倍;(b)将步骤(a)中所述的浸渍模板进行干燥,得到多孔陶瓷坯体;(c)将步骤(b)中所述的多孔陶瓷坯体在900-1300℃进行煅烧,去除成孔模板,从而得到烧结的多孔陶瓷;(d)冷却步骤(c)中的多孔陶瓷,得到所述的陶瓷材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孔模板是孔径为23~40孔/厘米,孔隙率95.0-99.9%的聚亚氨酯海绵,优选孔隙率98.0-99.9%的聚亚氨酯海绵。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之前,还包括对成孔模板进行预处理将成孔模板在浓度为1~10M的碱金属氢氧化物溶液浸泡12~24h,和/或在0.5~2wt%浓度下的聚乙烯醇溶液浸泡12~24h。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粘结剂选自生物玻璃、甲基纤维素、硅溶胶或其组合;或者,所述步骤(a)中所述粘结剂同时包括甲基纤维素、生物玻璃和硅溶胶,其中甲基纤维素为粉体质量的1~10wt%,生物玻璃粉体质量的3~20wt%,硅溶胶为粉体质量的1~5倍,并且所述浆料的液/固重量比为1~3。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的干燥条件如下多孔陶瓷坯体在室温下干燥24h-72h,40~100℃下干燥8-16h;或者,所述步骤(c)中的煅烧条件如下以0.1-1℃/min的升温速率将多孔陶瓷坯体升至400-800℃,优选550-650℃;然后以2~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1100~1300℃,并保温1-6小时。
9.一种移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植物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材料和接种于所述陶瓷材料的干细胞,所述干细胞选自骨髓基质干细胞或脂肪干细胞,并且所述干细胞的接种量为2×106-5×107个细胞/cm3多孔陶瓷材料。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材料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作制备骨移植物的支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骨修复的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陶瓷材料的孔隙率为85~95%,平均孔径为200-500微米,并且90%-99.999%的孔是互相连通的。本发明的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材料的孔隙率高,可降解,组织相容性好,因而特别适合用作制备骨移植物的支架。
文档编号A61F2/28GK1891665SQ200510027618
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8日
发明者曹谊林, 赵莉, 崔磊, 刘伟, 向辉 申请人:上海国睿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