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含萜类的灵芝孢子油类制剂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1063227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富含萜类的灵芝孢子油类制剂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灵芝加工领域,涉及一种富含萜类的灵芝孢子油类制剂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灵芝是中医药学宝库中的珍品。古代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都把灵芝誉为能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能医治百病的“仙草”、“瑞草”,并视为其为“吉祥如意”的象征。我国古代文献中,有许多论及灵芝的著作。《神农本草经》把灵芝归入上品,即有效而无毒的好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称灵芝能“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心气、补中、增智慧、坚筋骨,好颜色”、“疗虚劳、治痔”、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灵芝孢子是灵芝生长成熟期从菌盖弹射出来极其细小的孢子,为灵芝的生殖细胞,具有灵芝的全部遗传活性物质。灵芝孢子中含有蛋白质和氨基酸类、糖肽类、维生素类、胡萝卜素、甾醇类、三萜类、生物碱类、脂肪酸类、内酯和无机离子类等。
现代研究已证实灵芝孢子具有抗肿瘤、抗癌、免疫调节、保肝、降血糖、抗缺氧、抗炎、清除自由基和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等功能。灵芝具有上述功效主要因为其含有灵芝多糖、三萜类物质等功效因子,尤其是三萜类物质,其在抗瘤、护肝的方面有着奇特的疗效。
抗肿瘤作用——有研究从灵芝孢子中提取得到6个有细胞毒活性的三萜类化合物ganoderic acid U,V,W,X,Y和Z,体外实验表明能明显抑制小鼠肝肉瘤(HTC)细胞的增殖。另有学者从灵芝孢子中分离到2个三萜类化合物灵芝醛A和双氢灵芝醛A,体外实验表明两者有较强的抑瘤活性,对人肝肉瘤细胞和KB细胞ED50值均在1~11μg·mL-1,以灵芝醛A作用最强。
保肝作用——有学者从赤芝孢子中得到粗组分GT,进一步经硅胶柱色谱得5个组分(GT1~GT5),经HPLC检测证实该GT和GT2主要含灵芝酸A和赤芝酸A。实验表明GT和GT2对四氯化碳、氨基半乳糖苷和卡介苗+脂多糖所致的3种肝损伤模型小鼠有较好的保肝作用,可明显降低模型动物的血清ALT和肝脏TG含量,并不同程度减轻动物肝损伤。在小鼠免疫性肝损伤(BCG+LPS)原代肝细胞体外培养试验中,作者观察到GT(0.5,5.0,50,100μg·mL-1)和GT2(0.5,2.0,10,50μg·mL-1)可不同程度地降低损伤肝细胞上清液中ALT活性和NO的含量,与阳性对照药马洛替酯(malotilate)作用相似。
以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得到的灵芝孢子油中主要的功效成分就是三萜类物质,其分子量约在400~600之间。其余的成分主要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存在,如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等,此外,还含有少量游离脂肪酸和类固醇酯,这些物质的分子量约在1000~2000左右。
但是,由于工业上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得到的灵芝孢子油中的总三萜含量并不高,大约只有20%左右,如果直接制剂后服用,则有着功效成分含量低,服用量大等缺点,且无形中摄入了大量的油脂,这样会使人体增加患肥胖症、高血脂、高血压的风险。因此,需要对灵芝孢子油中的总三萜进行浓缩富集处理。原有的技术采用吸附树脂法,即利用吸附树脂的多孔结构和选择性吸附功能,将灵芝孢子油中的三萜类物质进行分离富集浓缩。
此法缺点目前市售的吸附树脂多含有未聚合单体、交联剂、分散剂和防腐剂等成分,这些有机物质作为医药材料进入人体后可能会损害人体健康。另外,此法也会灵芝孢子中的三萜类物质的性质有所改变。因此,需对树脂进行预处理,并制定相应的溶剂残留检测方法和合理的含量限度,以保证临床安全性。另外,树脂经反复使用后会出现吸附能力下降及树脂降解、废弃树脂的处理等状况。
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过程无相变、可在常温下运作、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低污染等优点,已成为一项新兴的用于澄清、分离和浓缩等方面的绿色节能技术,在食品、生物医药、环保、化工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尚无采用此技术浓缩灵芝孢子油中总三萜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工艺简单、低污染的灵芝孢子油中总三萜富集浓缩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富含萜类的灵芝孢子油类制剂加工方法,该方法将经CO2超临界萃取得到的灵芝孢子油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2000道尔顿的超滤膜进行超滤分离,即可得到富含萜类的灵芝孢子油。其中超滤分离时控制温度为30~40℃,压力为0.4~0.6MPa,超滤时间为2~4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膜分离技术对采用超临界萃取的灵芝孢子油进行浓缩处理,将灵芝孢子油中总三萜含量的纯度提高了近1倍左右,达到37%~39%(质量百分比,下同),并且三萜类物质浓缩后的质量不受影响,能够更好的起到抑制肿瘤和保肝的作用。该方法成本低,污染少,操作简单,易于产业化应用。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膜分离方法与吸附树脂法所分离的灵芝孢子油中三萜类物质含量对比取经超临界CO2萃取得得到的灵芝孢子油(其中总三萜含量分别为20.4%、22.5%、19.8%),分别采用常规的吸附树脂法与本发明提供的膜分离方法(详见实施例)进行分离浓缩富集,所得灵芝孢子油中总三萜浓度比较见表1,所得灵芝孢子油中杂质(即除总三萜、油脂以外的其他成分)的含量比较见表2。
表1

表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
一般性说明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经超临界CO2技术萃取得到的灵芝孢子油是采用专利号为99123952.0、名称为“一种灵芝孢子的超临界加工方法”的专利文献公开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灵芝孢子油,具体步骤为(1)将灵芝孢子粉加入水、明胶、淀粉的混合物或其中一种食用添加剂,加入量使灵芝孢子粉粘结成型为准,混合均匀,在室温下挤压成型,自然干燥;(2)干燥后成型的灵芝孢子粉装入萃取器中,从萃取器底部通入CO2气,控制温度为35~65℃,压力为20~35MPa,萃取时间为1~35小时;(3)从萃取器上部流出含有灵芝孢子油的CO2进入减压分离器,灵芝孢子油从减压分离器底部放出,CO2气从减压分离器的顶部流出;(4)将灵芝孢子油中的水及胶状物分离除去后得到纯化的灵芝孢子油备用,从萃取器回收脱脂灵芝孢子粉。
用于本发明膜分离法富集总三萜的灵芝孢子油也可以采用其他超临界CO2技术萃取得到的灵芝孢子油。
超临界CO2技术萃取得到的灵芝孢子油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总三萜(即功效成分)、杂质、油脂(即溶剂)。
实施例中所述高纯度灵芝孢子油中的纯度=(总三萜+油脂)/(总三萜+杂质+油脂)×100%。
实施例1将采用超临界CO2技术萃取得到的灵芝孢子油中的水及胶状物分离除去后,收集高纯度的灵芝孢子油(其中总三萜含量为21.8%,杂质含量0.17%)。将收集得到的灵芝孢子油加入膜分离设备的原料液储槽中,控制温度在30~40℃,进行超滤分离,超滤膜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2000道尔顿的聚酰胺卷式膜,压力控制在0.4~0.6MPa,超滤时间2~4h。对最终通过超滤膜的料液进行收集,得到总三萜含量达到38.1%的灵芝孢子油。
实施例2将采用超临界CO2技术萃取得到的灵芝孢子油中的水及胶状物分离除去后,收集高纯度的灵芝孢子油(其中总三萜含量为20.4%,杂质含量0.12%)。将收集得到的灵芝孢子油加入膜分离设备的原料液储槽中,控制温度在30~40℃,进行超滤分离,超滤膜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2000道尔顿的聚酰胺卷式膜,压力控制在0.4~0.6MPa,控制时间3.5h。对最终通过超滤膜的料液进行收集,得到总三萜含量达到38.4%的灵芝孢子油。
实施例3将采用超临界CO2技术萃取得到的灵芝孢子油中的水及胶状物分离除去后,收集高纯度的灵芝孢子油(其中总三萜含量为22.5%,杂质含量0.14%)。将收集得到的灵芝孢子油加入膜分离设备的原料液储槽中,控制温度在30~40℃,进行超滤分离,超滤膜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2000道尔顿的聚酰胺卷式膜,压力控制在0.4~0.6MPa,控制时间3.5h。对最终通过超滤膜的料液进行收集,得到总三萜含量达到39.2%的灵芝孢子油。
实施例4将采用超临界CO2技术萃取得到的灵芝孢子油中的水及胶状物分离除去后,收集高纯度的灵芝孢子油(其中总三萜含量为19.8%,杂质含量0.15%)。将收集得到的灵芝孢子油加入膜分离设备的原料液储槽中,控制温度在30~40℃,进行超滤分离,超滤膜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2000道尔顿的聚酰胺卷式膜,压力控制在0.4~0.6MPa,控制时间3.5h。对最终通过超滤膜的料液进行收集,得到总三萜含量达到37.7%的灵芝孢子油。
权利要求
1.一种富含萜类的灵芝孢子油类制剂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经CO2超临界萃取得到的灵芝孢子油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2000道尔顿的超滤膜进行超滤分离,超滤分离时控制温度为30~40℃,压力为0.4~0.6MPa,超滤时间为2~4h,即可得到富含萜类的灵芝孢子油。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含萜类的灵芝孢子油类制剂加工方法。该方法是将经CO
文档编号A61P3/00GK1899320SQ20061008607
公开日2007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24日
发明者冯鹏, 钱一帆, 冯敏, 许峻荣 申请人:南京中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中科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