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磷脂的脂质纳米微囊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33619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磷脂的脂质纳米微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磷脂的脂质纳米微囊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磷脂的脂质纳米微囊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脂质纳米微囊在化妆品、食品及药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化妆品、食品及药品的需求已趋于功能化,其中所使用的活性功能成份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吸收低、稳定性差等问题,普通制剂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基于如此现状,为了能让活性功能成份稳定地、有效的、充分输运到目的部位释放出来,纳米载体系统的研究与发展受到相关领域研究者的重视,相关文献及专利层出不穷。微乳液是所属
技术领域
公知,为了增溶脂溶性活性成份,需要使用大量的表面活性剂,从而限制了微乳液广泛使用;为了减少表面活性剂的用量,毫微乳液、脂质纳米粒等技术相继问世。ZL99126428.2、ZL99126145.3及ZL99126429.0等专利开发了脂质毫微乳液的纳米载体系统;专利ZL01807142.2采用磷脂及较大量亲水表面活性剂包裹脂质的芯材开发了脂质纳米胶囊载体系统;WolfgangMehnert、R.H.Muller等人开发了固体脂质纳米粒及纳米结构脂质载体(WolfgangMehnert,KarstenMader,AdvancedDrugDeliveryReviews47(2001)165-196;R.H.Muller,M.Radtk,AdvancedDrugDeliveryReviews54S叩pl.1(2002)S131-S155)。但是,这些纳米载体体系中均采用了较大量的表面活性剂,而且采用的表面活性剂均来自合成类表面活性剂,由于合成类表面活性剂安全行不高,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而且为了达到增溶的效果,需要加入大量的合成类表面活性剂,脂溶性物质的包裹量并不高,不利于实际的广泛应用。因此丌发出一种包裹量高、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的不含合成类表面活性剂的纳米载体系统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磷脂的脂质纳米微囊及其制备方法,为脂溶性活性物提供一种包裹量高、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的基于磷脂的脂质纳米微囊载体系统。技术方案本发明基于磷脂的脂质纳米微囊由至少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油组成的芯材和由磷脂组成的膜材构成,该脂质纳米微囊平均粒径小于100nm,芯材重量与膜材重量的比例值为0.56。所述磷脂采用常温下为固态的磷脂。所述常温下为固态的磷脂为卵磷脂、或脑磷脂、或肌醇磷脂、或神经鞘磷脂。磷脂为卵磷脂,其磷脂酰胆碱含量为40%92%,总磷脂含量不低于97%。所述芯材所用的油为脂肪酸酯、或脂肪酸、或脂肪醇、或烃油、或以上材料的混合物。所述芯材中含有化妆品、或食品或药品中的脂溶性活性成分。本发明基于磷脂的脂质纳米微囊的制备方法是将芯材与膜材在25'C8(TC温度下制备成水包油型微乳液,然后将该0/W微乳液冷却即可得到脂质纳米微囊,具体制备方法如下A、油相的制备将质量百分数1%30%油相芯材组分在25匸80"温度条件下搅拌溶解至均一体系;B、水相的制备将质量百分数1%30%的去离子水加入质量百分数30%80%的多元醇或糖中,25t;8crc温度条件下搅拌至透明体系;然后向该体系中加入质量百分数1%10%膜材,25'C8(TC温度条件下搅拌至膜材完全分散至均一体系;C、0/W乳液的制备将油相加入水相中,25'C8(TC温度条件下搅拌至均一体系,然后将该体系在25TT8(TC温度及500bar1500bar压力条件下高压均质循环28次,最后将均质后的0/W乳液4'C15'C条件下冷却得到脂质纳米微囊。水相制备时在去离子水中加入质量百分数O.1%2%的聚乙烯醇、或聚乙二醇、或聚丙烯酰胺、或聚乙烯吡咯垸酮、或聚乙二醇磷脂衍生物。所采用的多元醇或糖为甘油、戊糖醇、己糖醇、果糖、葡糖糖、木醇糖、蔗糖、乳糖、麦芽糖醇、山梨醇中的一种,或以上二种,或以上二种以上的混合物。有益效果本发明是在长期的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一种包裹量高采用纯天然常温下为固态的卵磷脂作为囊材的不含合成类表面活性剂的脂质纳米微囊载体系统。该脂质纳米微囊具有粒径小、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及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另外该脂质纳米微囊可包裹高达6倍于囊材的脂溶性芯材,在化妆品、食品及药品等领域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磷脂的脂质纳米微囊及其制备方法,为脂溶性活性物提供一种包裹量高、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的基于磷脂的脂质纳米微囊载体系统。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所说的基于磷脂的脂质纳米微囊,由至少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油组成的芯材和由磷脂组成的膜材构成,该脂质纳米微囊平均粒径小于100nm,芯材重量和膜材重量的比例为0.56。该脂质纳米微囊特征在于,脂溶性的芯材被单分子层、固态的脂质磷脂膜材包裹着,具有很好的亲水性。本发明所说基于磷脂的脂质纳米微囊平均粒径小于50nm。本发明所说基于磷脂的脂质纳米微囊所采用的磷脂常温下为固态,例如卵磷脂、脑磷脂、肌醇磷脂或神经鞘磷脂。本发明所说基于磷脂的脂质纳米微囊所采用的磷脂为卵磷脂,其磷脂酰胆碱含量为40°/。92%,总磷脂含量不低于97%。本发明所说的基于磷脂的脂质纳米微囊中芯材重量和膜材重量的比例为l4之间。本发明所说的基于磷脂的脂质纳米微囊中芯材所用的油为脂肪酸酯(例如-肉豆蔻酸肉肉豆蔻酯、十二烷基棕榈酸酯、辛酸/癸酸甘油酯、甘油三月桂酸酯、甘油三肉豆蔻酸酯、甘油三棕榈酸酯等)、脂肪酸(例如硬脂酸、棕榈酸、月桂酸、山嵛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脂肪醇(例如硬脂醇、鲸蜡醇、山嵛醇等)、烃油(例如天然角鲨烷、异十二烷、异十六烷等)及其混合物(例如植物油、动物油等)。本发明所说的基于磷脂的脂质纳米微囊,芯材中可含有化妆品、食品或药品中的脂溶性活性成分,例如维生素A及衍生物、维生素E及衍生物、维生素D及衍生物、维生素K及衍生物、香精油、胆甾醇、谷甾醇、辅酶QIO、咪喹莫特、神经酰胺等。本发明所说的基于磷脂的脂质纳米微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芯材与膜材在25。C8(TC温度下制备成0/W乳液,将该0/W乳液冷却即可得到脂质纳米微囊,具体制备方法如下A、油相的制备将1%30%油相芯材组分在25'C8(TC温度条件下搅拌溶解至均一体系;B、水相的制备将1%30%的去离子水加入30%80%的多元醇或糖中,25'C8(TC温度条件下搅拌至透明体系;最后向该体系中加入1%10%卵磷脂膜材,25。C8(TC温度条件下搅拌至卵磷脂完全分散至均一体系;C、0/W乳液的制备将油相加入水相中,25。C8(TC温度条件下搅拌至均一体系,然后将该体系在25。C8(TC温度及500bar1500bar压力条件下高压均质循环28次,最后将均质后的0/W乳液4'C15'C条件下冷却得到脂质纳米微囊。本发明所说的基于磷脂的脂质纳米微囊的制备方法中为了增加乳液的粘度可在去离子水中加入O.1%2%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例如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丙烯酰胺、聚乙烯吡咯垸酮、聚乙二醇磷脂衍生物。本发明所说的基于磷脂的脂质纳米微囊的制备方法中所采用的多元醇或糖为甘油、戊糖醇、己糖醇、果糖、葡糖糖、木醇糖、蔗糖、乳糖、麦芽糖醇、山梨醇及其混合物。实施例1:不含活性成分的基于磷脂的脂质纳米微囊A、油相的制备称取15g辛酸/癸酸甘油酯和10g的三棕榈酸甘油酯于60度的水浴中溶解为均一的油相;B、水相的制备称取10g去离子水和60g甘油于60度水浴中搅拌成均一的甘油水溶液,然后再加入5g卵磷脂(72%PC),搅拌至磷脂完全分散到甘油水溶液中,作为水相;C、0/W乳液的制备将油相于60度条件下加入水相中搅拌至形成均一的0/W乳液,然后将该乳液在800bar压力条件下经过高压均质机循环6次,最后将所得到的乳液常温冷却形成半透明粘稠液体,即可得到脂质纳米微囊。将该脂质纳米微囊通过冰冻蚀刻电镜法测试其脂质纳米微囊为球形,平均粒径为2060nm之间,电镜照片见附图l。该实例中,考察了用不同配方制备了脂质纳米微囊,下表l为不同配方制备的不同脂质纳米微囊。表1质量百分数%<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上述配方中制备条件都保持一致(800bar,6次),最后将制备出的脂质纳米微囊通过冰冻蚀刻电镜法观察了其形貌及平均粒径大小,粒径在2080nm之间变化。实施例2基于磷脂的维甲酸脂质纳米微囊A、油相的制备称取8g大豆油和8g的维甲酸于65度的水浴中溶解为均一的油相;B、水相的制备称取15g去离子水和65g甘油于65度水浴中搅拌成均一的甘油水溶液,然后再加入4g卵磷脂(45%PC),搅拌至磷脂完全分散到甘油水溶液中,作为水相;C、0/W乳液的制备将油相于65度条件下加入水相中搅拌至形成均一的0/W乳液,然后将该乳液在1000bar压力条件下经过高压均质机循环4次,最后将所得到的乳液常温冷却形成半透明粘稠液体,即可得到维甲酸脂质纳米微囊,经冰冻蚀刻电镜法测试其粒径大约在4070nm之间。实施例3基于磷脂的维生素E醋酸酯脂质纳米微囊A、油相的制备称取2g天然角鲨烷和15g的维生素E醋酸酯于40度的水浴中溶解为均一的油相;B、水相的制备称取20g去离子水和57g果糖于40度水浴中搅拌成均一的甘油水溶液,然后再加入6g卵磷脂(72%PC),搅拌至磷脂完全分散到果糖水溶液中,作为水相;C、0/W乳液的制备将油相于45度条件下加入水相中搅拌至形成均一的0/W乳液,然后将该乳液在1500bar压力条件下经过高压均质机循环4次,最后将所得到的乳液常温冷却形成透明粘稠液体,即可得到维生素E醋酸酯脂质纳米微囊,经冰冻蚀刻电镜法测试其粒径在3050nm之间。实施例4基于磷脂的咪喹莫特脂质纳米微囊A、油相的制备称取2g天然角鲨烷、5g癸酸和5g的咪喹莫特于70度的水浴中溶解为均一的油相;B、水相的制备称取2g聚乙二醇1000加入15g去离子水完全溶解,然后再加入69g甘油于70度水浴中搅拌成均一的甘油水溶液,然后再加入2g卵磷脂(72%PC),搅拌至磷脂完全分散到甘油水溶液中,作为水相;C、0/W乳液的制备将油相于70度条件下加入水相中搅拌至形成均一的0/W乳液,然后将该乳液在800bar压力条件下经过高压均质机循环8次,最后将所得到的乳液常温冷却形成半透明粘稠液体,即可得到咪喹莫特脂质纳米微囊,经冰冻蚀刻电镜法测试其粒径在5080nm之间。实施例5基于磷脂的辅酶Q10脂质纳米微囊A、油相的制备称取5g辛酸/癸酸甘油酯和5g的辅酶Q10于60度的水浴中溶解为均一的油相;B、水相的制备称取23g去离子水和62g葡萄糖于60度水浴中搅拌成均一的葡萄糖水溶液,然后再加入5g卵磷脂(72%PC),搅拌至磷脂完全分散到葡萄糖水溶液中,作为水相;C、0/W乳液的制备将油相于60度条件下加入水相中搅拌至形成均一的0/W乳液,然后将该乳液在1000bar压力条件下经过高压均质机循环4次,最后将所得到的乳液常温冷却形成透明粘稠液体,即可得到辅酶Q10脂质纳米微囊,经冰冻蚀刻电镜法测试其粒径在4060nm之间。权利要求1、一种基于磷脂的脂质纳米微囊,其特征在于该脂质纳米微囊由至少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油组成的芯材和由磷脂组成的膜材构成,该脂质纳米微囊平均粒径小于100nm,芯材重量与膜材重量的比例值为0.5~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磷脂的脂质纳米微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脂采用常温下为固态的磷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磷脂的脂质纳米微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常温下为固态的磷脂为卵磷脂、或脑磷脂、或肌醇磷脂、或神经鞘磷脂。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磷脂的脂质纳米微囊,其特征在于磷脂为卵磷脂,其磷脂酰胆碱含量为40%92%,总磷脂含量不低于97%。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磷脂的脂质纳米微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所用的油为脂肪酸酯、或脂肪酸、或脂肪醇、或烃油、或以上材料的混合物。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磷脂的脂质纳米微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中含有化妆品、或食品或药品中的脂溶性活性成分。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磷脂的脂质纳米微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芯材与膜材在25"C8(TC温度下制备成水包油型微乳液,然后将该0/W微乳液冷却即可得到脂质纳米微囊,具体制备方法如下A、油相的制备将质量百分数P/。30。/。油相芯材组分在25'C8(TC温度条件下搅拌溶解至均一体系;B、水相的制备将质量百分数1%30%的去离子水加入质量百分数30%80%的多元醇或糖中,25'C8(TC温度条件下搅拌至透明体系;然后向该体系中加入质量百分数1%10%膜材,25。C8(TC温度条件下搅拌至膜材完全分散至均一体系;C、0/W乳液的制备将油相加入水相中,25'C8(TC温度条件下搅拌至均一体系,然后将该体系在25T^8(TC温度及500bar1500bar压力条件下高压均质循环28次,最后将均质后的0/W乳液4'C15'C条件下冷却得到脂质纳米微囊。8、如权利要求7所述基于磷脂的脂质纳米微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相制备时在去离子水中加入质量百分数O.1%2%的聚乙烯醇、或聚乙二醇、或聚丙烯酰胺、或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乙二醇磷脂衍生物。9、如权利要求8所述基于磷脂的脂质纳米微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多元醇或糖为甘油、戊糖醇、己糖醇、果糖、葡糖糖、木醇糖、蔗糖、乳糖、麦芽糖醇、山梨醇中的一种,或以上二种,或以上二种以上的混合物。全文摘要基于磷脂的脂质纳米微囊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磷脂的脂质纳米微囊及其制备方法。该脂质纳米微囊由至少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油组成的芯材和由磷脂组成的膜材构成,该脂质纳米微囊平均粒径小于100nm,芯材重量与膜材重量的比例值为0.5~6。将芯材与膜材在25℃~80℃温度下制备成水包油型微乳液,然后将该O/W微乳液冷却即可得到脂质纳米微囊,通过该发明制备方法乳化均质制备得到一种磷脂包裹的脂质纳米微囊,平均粒径小于100nm。该脂质纳米微囊具有很好的稳定行、亲水性及生物相容性,可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食品及药品领域。文档编号A61K9/127GK101161238SQ20071019022公开日2008年4月16日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0日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0日发明者周华军,强夏申请人:东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